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现代社会随着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在“择业”和“就业”双重压力下,8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逐渐凸显。如何抓好8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导工作,成为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试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较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出发,就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作出分析,并力图从中找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许时高  余德淼 《硅谷》2009,(8):126-126
近几年来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数目逐步增长,大学生面临严峻就业形势的心理问题,探究其解决对策。对目前就业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自我评价、个人定位、价值取向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解决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应从他们的心理认知、心理情绪和社会诸因素分析,加强教育,转变观念,调整心态,提供积极的就业指导,积极进行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给许多大学生带来幸福、享乐的同时,也给大学生留下了痛苦和心理危机,将会催生许多心理问题。本文着重从当代大学生网络心理透视和大学生存在的主要网络心理问题等方面进行思考与探讨,并提出重视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采取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心到祖国的未来,而网络、影视等现代媒介作为宣传的主打,这些虚拟空间非常容易使人的心理变异,同时社会竞争也给大学生们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在这样变革的影响下,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危机,比如抑郁、自闭,强迫、空虚等等。本文根据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分析当前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可行性,提出了适用于高校图书馆的阅读疗法的服务保障。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由于承担着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期望,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本文主要通过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进行分析,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提出相应的调适方法,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6.
独立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群里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身份的特殊,所处社会阶段的特殊,以及心理成熟程度处于上升期的特殊性,造成了部分独立院校大学生群体心理亚健康的状态,目前,各高校心理问题学生人数激增,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文章简述了独立院校学生性格特点,分析了独立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有较多的心理问题,比如:过度焦虑与急躁、消极等待与"怀才不遇"、攀比与嫉妒、抑郁与逆反、说谎侥幸与懒散心理、心理不满与行为、生理反应失常等。针对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本文提出了怎样进行自我调适,顺利就业,找到适合满意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一、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个人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来给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需要高校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和社会需要,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同  相似文献   

9.
随着日益竞争激励的就业形势及出现的各类社会新问题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影响。而大一时期,做为学生适应大学生生活的过渡时期,容易出现若干心理问题。在这个阶段及时有效地掌握大一新生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对大一新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完善和心理健康水平的全面提高,促进积极向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对社会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乾丰 《硅谷》2009,(8):182-182
随着高校扩招人数的递增,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迈入到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困难,造成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冲击公众的教育投资心理和消费心理,影响到高等教育对社会作用的发挥,影响和谐社会与新农村建设,影响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群众对国家政权的信心。大学生、家长、学校、社会应与时俱进寻找应对策略,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毕业前的心理压力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正确的就业价值观与健康的就业心理,是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本文从女大学生所处的环境出发,重点分析了女性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校园内的暴力事件、自杀事件或休学、退学现象频频出现,引起了全社会和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大学教育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问题亟待解决。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就要具体分析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成因。鉴于这种状况,本文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特点以及形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对于大学生的择业和成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全文分析了新形势下影响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心理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高校毕业生进行择业心理调适的对策与建议,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确立恰当的择业角色,增强抒业的自信心,从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心理问题而引发休学、退学现象时有发生,自杀、凶杀、参与违法犯罪等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活动,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心理问题,深感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刻不容缓。本文针对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根源及其特点,浅议解决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途径和措施,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5.
李松 《硅谷》2008,(13)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工作岗位危机,随之便产生了一系列的择业、就业的心理问题。如何正确剖析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调适,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问题都已成为各高校思想教育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6.
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态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新峰 《硅谷》2008,(2):81-82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难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加强大学生择业心理咨询,指导大学生合理面对就业,使广大毕业生积极就业,是高校毕业生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有针对性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并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李松 《硅谷》2008,(14):183-183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大学毕业生普遍面临着供大于求的工作岗位危机,随之便产生了一系列的择业、就业的心理问题.如何正确剖析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心理问题,针对这些心理问题进行相应的调适,提出相应的对策,这些问题都已成为各高校思想教育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需要面对很多过去从没经受过的压力和问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高校应多措并举,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其消除不良的心理状况,最大程度地预防和避免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正>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的就业焦虑也越来越严重。许多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遍投简历,广搜信息,只要是符合自己意愿的招聘信息,就积极行动,绝不放过,但这也给不法分子留下了可乘之机,他们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巧设名目,设置的求职陷阱,给大学生再次求职蒙上难以抹去的阴影,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20.
李健 《中国科技博览》2012,(35):519-519
现代社会竞争目趋激烈,青少年面临着升学、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而青少年学生本身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在这段时期易青少年往往容易受多种心理问题的困扰,多方面的压力使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受到极大的负面影响,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如自卑心理、逆反心理、孤独心理、嫉妒心理、惧怕心理、唯我独尊心理、贪图享乐心理、厌学心理等八种为常见表现状态。笔者在此,希望能通过对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作深入的分析,并认真探讨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