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堆石流变会引起200 m级面板堆石坝面板脱空、压坏等现象,采用沈珠江三参数流变模型对200m级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对比了不考虑堆石料流变的计算结果,并分析了堆石料流变特性对坝体和混凝土面板应力变形及面板接缝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石流变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坝体和面板的变形与应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分析了堆石体的流变机理,提出了一个能够反映堆石长期变形特性且易于通过反分析方法确定参数的堆石流变模型.研究了公伯峡电站面板堆石坝在不计入堆石流变和计入堆石流变两种情况下的面板坝的应力变形分布范围和形态,以及计入堆石流变后对面板和周边缝所产生的各种影响与程度.  相似文献   

3.
高面板坝大坝观测资料反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高面板堆石坝的应力变形特性,分析了堆石体的流变机理,研究了大坝观测资料反馈分析方法,对流变模型进行了改进,并通过工程实例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基于邓肯E~B模型,对公伯峡面板堆石坝施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变形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仿真计算,研究了其应力变形的变化及分布规律;对主堆石体主要材料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探讨了其对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特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高土石坝钉结护面板抗震加固设计主要采用工程类比法但却缺少相应的数值分析方法的问题,尝试利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对150 m级面板堆石坝钉结护面板抗震进行加固设计,分析了强震作用下面板堆石坝的加速度反应、坝顶区堆石体剪应变及大坝整体地震变形。结果表明,采用钉结护面板加固措施后,大坝加速度反应变化不明显,但坝顶区堆石体的剪应变和坝体高剪应变区范围均有所减小,加固范围内的坝体顺河向地震变形减少了约20%。  相似文献   

6.
针对分期填筑对高面板堆石坝坝体和面板的应力变形产生的重要影响,以清江水布垭面板堆石坝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二次开发研究了分期填筑对高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的影响,并提出了减少面板脱空的对策,为高坝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挤压边墙对面板堆石坝结构性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挤压边墙施工对面板及堆石体应力和变形的影响,以柬埔寨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为例,采用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法建立了坝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分析了采用传统施工法与挤压边墙施工法时大坝应力和变形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挤压边墙对堆石体和面板应力和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蓄水位工况下采用挤压边墙施工对堆石体的应力和变形影响不明显;混凝土面板的顺坡向压应力减少约400kPa,拉应力区明显减小,拉应力值减少约800kPa,面板挠度减少约20mm,可见面板的受力状态和挠度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8.
针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坝坡稳定可靠度和安全系数标准问题,首先分析了坝坡稳定可靠度与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揭示了围压对堆石抗剪强度随机性的影响和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可靠度随坝高变化的规律,最后根据等可靠度原则,探讨了200 m以上面板堆石坝的坝坡稳定安全系数标准问题。结果表明,由于堆石内摩擦角的随机性随坝高增大,即使保持安全系数不变,面板堆石坝的坝坡稳定可靠度也会随坝高增加而降低。对于坝高200 m以上的面板堆石坝,从等可靠度原则出发,针对不同筑坝材料按坝高分级设置安全系数标准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研究面板堆石坝堆石体的蠕变变形对于维持大坝安全稳定运行有重要意义。为寻找最理想的堆石体蠕变模型并确定其模型参数,结合五座面板堆石坝工程实例,对三种常用堆石体蠕变模型进行了原型验算和比较。结果表明,指数模型计算的蠕变量最接近实际情况。最后分析了指数模型的参数确定方法,得到较为合理的结果,可为其他堆石坝的沉降量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布垭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施工技术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水布垭堆石坝的混凝土面板具有长度大、长宽比大、厚度较薄的结构特点,在面板施工过程中,通过堆石体施工期沉降变形控制、挤压边墙原材料与结构形式改进、混凝土面板浇筑施工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攻克了高面板坝混凝土施工的重大技术难题,有效确保了水布垭堆石坝混凝土面板的各项性能,为坝体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可供借鏊.  相似文献   

11.
在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砼面板与垫层料两种不同特性材料之间可出现脱空缺陷。为优化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脱空缺陷的探测与加固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探地雷达探测图像生成精确BIM模型的新方法。依据白云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脱空缺陷探测与加固工程,应用BIM建模与Revit二次开发,结合探地雷达对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进行了全断面、全方位覆盖探测,生成了脱空病害分布的三维图,统计出脱空区域总体积,为治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脱空病害提供了三维可视化的展示与精确的数据支撑,进而制定了有效的加固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金沙江塔城水电站深覆盖层高面板堆石坝为例,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方法,研究了在100m级深厚覆盖层上建200m级超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基与坝体防渗系统的连接采用连接板型式时,坝体各防渗结构及接缝的应力变形情况,并对可行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塔城深覆盖层高面板堆石坝各防渗结构及接缝的应力变形与同类坝相比是合理的;三种方案中,设置三块等长连接板时,防渗体系各接缝的剪切变形最小,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3.
在面板堆石坝施工过程中,由于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因此坝体实际填筑进度与计划进度很难达到一致。为了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以便准确完成施工进度计划,基于成熟的仿真理论并结合数据库技术,通过面板堆石坝仿真系统参数确定、施工仿真系统假定、仿真系统约束条件、坝面流水作业参数确定,开发了面板堆石坝堆石体施工进度实时仿真系统,还添加了工程进度实时控制模块,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数值仿真计算,再通过可视化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对计算图、结果表等多种形式、各种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和整理,辅助面板堆石坝施工管理和决策,并根据实际施工进度反馈的信息对仿真系统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与实际进度相吻合。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得到实际填筑强度、计划填筑强度与调整后填筑强度对比图,不仅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分析工具,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董文  凤炜 《水电能源科学》2015,33(10):62-64
为进一步研究分离式面板的技术特点,利用商业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分别对分离式和连续式面板堆石坝进行数值模拟,对满蓄期连续式面板和分离式面板的应力应变状态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于连续式面板,分离式素混凝土面板技术的应用改善了面板在满蓄期的应力分布状况,提高了混凝土面板对堆石体变形的适应能力;不同水平缝宽度对面板的整体应力应变状态影响较小,为避免局部应力过大而导致的混凝土挤压破坏,其宽度应根据变形计算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面板堆石坝沉降和Verhulst模型的特征发现,堆石体沉降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Verhulst模型曲线形似。但是,Verhulst模型在预测沉降时,前期预测值与实测值差距较大且预测最终沉降量偏小。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提出采用修正的Verhulst模型预测堆石体的沉降,预测结果表明,修正模型可有效提高沉降预测精度,预测面板堆石坝最终的最大沉降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针对高面板堆石坝坝高升至300 m级导致坝体应力显著变形的问题,基于国内外所建面板胶结堆石坝的实践经验,从技术、安全、经济方面分析了我国拟建300 m级超高面板胶结堆石坝的可行性,并介绍了胶结堆石坝的剖面设计与施工工艺.结果表明,胶结堆石坝是一种高安全的新坝型,坝体和地基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有待深入研究高应力与高水头作用下胶结堆石料的应力变形规律及改善措施,未来在我国有望建成300m级超高面板胶结堆石坝.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已建工程经验、试验研究、坝料施工填筑质量检测、大坝变形监测数据分析等,并结合300m级RM特高心墙堆石坝工程建设面临的技术挑战,研究认为特高心墙堆石坝建设中的堆石体填筑质量控制标准、超大粒径堆石料室内缩尺试验精度、特高心墙堆石坝长期运行安全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建议堆石体填筑采用孔隙率和相对密度双控标准,将现场试验和室内试验手段相结合研究超大粒径堆石料缩尺效应试验问题,可从理论上实现特高堆石坝变形协调与预测的准确控制;低频高水位变幅条件下特高堆石坝的长期变形机理较为复杂,需进一步深化研究库水位消落带变应力工作条件下往复循环荷载变形、流变和湿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中过渡料、垫层料和面板的几何尺寸及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观体的防渗效果和坝体的安全运行。在乌鲁瓦提面板堆石坝的施工中,对各科区、边坡及面板的施工进行了严格的测量监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西龙池面板堆石坝应力变形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邓肯E-B模型和沈珠江双屈服面模型模拟堆石坝体、利用线弹性模型模拟沥青混凝土面板进行有限元变形及应力计算分析,并对两种不同模型在竣工期和蓄水期坝体堆石和面板的应力变形规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对外凸反拱曲线型面板堆石坝,邓肯模型计算的面板拉应力较大与实测不符,而弹塑性模型的计算结果则较合理.  相似文献   

20.
面板作为面板堆石坝的挡水结构,在面板堆石坝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混凝土面板裂缝一直是面板设计与施工中的一个难题。针对面板的裂缝问题,对面板结构性裂缝和非结构性裂缝的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列举了一些工程上常用的防止面板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