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现场总体普查与典型坝段取样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新安江大坝上游面(多年平均水位变化区)混凝土、下游坝面与廊道及宽缝等特殊部位混凝土进行了回弹测强与碳化深度的普查;在典型坝段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了抗压强度与抗渗标号的检测以及在特殊部位(300号火山灰混凝土)钻取混凝土芯样进行强度检测;对库区水进行了水质分析和评价。普查与检测结果表明:新安江大坝虽经历了32年的运行,坝体混凝土就总体而言仍基本处于优良状态,老化程度轻微,结果是令人满意的;但应说明,某些部位的老化是严重的,必须引起关注并继续加强监测。根据普查检测结果以及对以往资料的抽查分析,简要阐述了坝体混凝土老化的主要机理以及定性评估了坝体混凝土的老化趋势与现状,最后根据存在问题,向工程管理部门提出了有关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安江大坝于1957年4月开工兴建,1959年9月蓄水运行至今已三十三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坝体表层混凝土存在程度不同的剥蚀、碳化现象,尤其是大坝施工时使用质量低劣的300~#火山灰水泥的浇筑部位,其表层混凝土砂浆的剥蚀与老化较为严重.为了探明坝体混凝土的老化程度及特殊部位混凝土的老化发展趋势,以便对坝体混凝土现状和问题进行恰如其  相似文献   

3.
新安江大坝浇筑施工时由于大坝部分坝段使用了低标号的300#火山灰水泥,构成了坝体混凝土的最薄弱环节。根据大坝首次安全定期检查的意见,300#火山灰混凝土坝面需进行护面处理。施工采用机械湿喷丙乳砂浆工艺。实践证明,护面处理工艺是成功的,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具有喷层致密、不开裂,施工速度快,操作简单,经济性好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大面积薄层防渗防腐护面工程。  相似文献   

4.
导流洞堵头为永久建筑物,其设计级别、稳定及防渗要求等均等同于挡水建筑物,因此必须保证堵头的封闭性。本工程封堵体采用等截面素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抗渗等级为W6。施工完成后,经过8年的运行,导流洞堵头未出现渗水和漏水现场,为水电站大坝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前,针对在秦岭腹地南北气候分界线地带特殊区域内建设的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混凝土配合比如何确定,经验尚少。通过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总结了该特殊区域的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经验,可为引汉济渭工程黄金峡碾压混凝土大坝的建设提供依据,也为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秦岭腹地的推广应用打下良好基础。该试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工程中,其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外加剂等均满足规范要求,各种强度等级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胶凝材料总量合适、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抗渗与抗冻等级较高、耐久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通过使用从国外引进的先进无损检测仪器,并结合室内试验方法对陈村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抗压强度、碳化深度、抗渗性、弹性模量、混凝土内部病害等进行了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陈村水电站大坝混凝土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抗碳化能力偏低,最大碳化速度大于1.5mm/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为等于或大于W5,满足设计要求;混凝土弹性模量在23664~38316MPa范围内变化,有较好的规律性;混凝土内部质量较均匀,未发现不密实、疏松现象;深孔芯样实测抗压强度均满足原设计要求,一般在23.4~30.8MPa范围内变化;深孔芯样混凝土的抗渗等级等于或大于W4,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下板地水利枢纽工程在坝基防渗墙与大坝沥青心墙基座之间增设二期混凝土找平层,防渗墙与二期混凝土结合面采用涂刷丙乳砂浆进行连接;在二期混凝土与大坝沥青心墙基座结合面布置锚筋增强结合面强度、安装止水铜片进行防渗。运行监测结果表明:一、二期混凝土外露垂直壁面及丙乳层间结合面均无渗漏水痕迹,丙乳层间结合面的抗渗强度不低于C25混凝土的抗渗强度,层面间结合紧密。可在类似工程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面的存在以及混凝土本体抗渗性能较常态混凝土差等因素,碾压混凝土大坝可能会存在着薄弱层面。为提高碾压混凝土大坝的抗渗性能,李家河水库大坝采用喷涂聚脲弹性体,在大坝上游面设置一道柔性防水层,提高大坝整体的抗渗能力,保证大坝的安全运行,延长大坝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9.
分析研究了HBC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在官地水电站永久堵头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其强度、极限拉伸值、抗冻等级和抗渗等级均满足设计要求:HBC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低于设计允许值,其最大温升低于中热水泥混凝土,且温度变化过程比较平缓。和膨胀剂拌制混凝土,有效的降低了混凝土的温升,为电站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提高防水混凝土抗渗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媛  张杰 《水利天地》2003,(10):37-37
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应采取控制混凝土配合各项技术参数的措施。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对混凝土强度、抗渗、抗冻等指标和原材料供应,外加剂选择等情况,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并通过试配,求得符合设计要求的防水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如果在实验室装置试块时,其抗渗等级宜比设计要求提高0.2 MPa,即提高2个抗渗等级。 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坍落度、灰砂比(包括水泥最小用量)、砂率等参数是衡量防水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1.
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投资,灵宝市白虎潭水库大坝施工时,采用了碾压混凝土通仓薄层施工工法,简化施工程序、提高机械化程度、水泥用量小,粉煤灰用量大,节能环保。通过钻孔取芯,芯样胶结较好、骨料分布均匀,未见单层碾压层内有断裂。抗压、抗渗强度均达到设计的要求。2016年5月19日大坝开始下闸蓄水,通过各种观测数据分析,水库大坝的稳定、强度、防渗等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水库运行正常。该工程提前30 d完成,施工过程中基本未采取温控措施,节省工程投资1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分析研究了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在三峡工程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低热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形性能、热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其强度、极限拉伸值、抗冻等级和抗渗等级均满足三峡工程的设计要求.现场实测数据表明,低热硅酸盐混凝土的最高温度低于设计允许值,其最大温升低于中热水泥混凝土,且温度变化过程较为平缓.低热硅酸盐水泥在三峡工程中的成功应用,为其推广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前建设的碾压混凝土大坝,由于设计标准偏低、施工质量不良、耐久性差,导致碾压混凝土建筑物过早出现老化和病害,危及工程运行安全。在大坝上游面设置防渗系统,可增强大坝的抗渗性能,降低坝内的渗透压力,减小渗漏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阻隔环境水、空气,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坝混凝土老化现象普遍存在,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影响混凝土老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该从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维护修理各个环节入手,研究大坝混凝土耐久性的问题。老化监测目的就是要对混凝土耐久性进行评估;目前大坝原体混凝土老化测试使用的方法,技术上还不太成熟,其结果有偏大的倾向。应该从测试手段、仪器、方法等方面深入研究,提高其精度。混凝土大坝的耐久性指标也应该同强度一样,制定明确的关于老化测试、耐久性设计与评估的规程。  相似文献   

15.
结合大海子水库的要求,采用黏土配制塑性混凝土,讨论水灰比和黏土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黏土掺量越大,塑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弹性模量就越小;水灰比越大,塑性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弹性模量就越小;相对而言,掺量的影响大于水灰比,但水灰比和黏土掺量对塑性混凝土抗渗性的影响不明显。推荐采用水灰比0.65、黏土掺量10%配合比方案,对施工后塑性混凝土的性能测试结果:抗压强度和抗渗等级均满足要求,且其抗渗等级高于设计等级4级,推荐配合比满足大海子水库坝基防渗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清江水布垭大坝面板混凝土的科技攻关中,使用了DF多功能外加剂,以促进水泥水化,改善水泥面及骨料界面结构,增加凝胶的粘结力,从而使混凝土的力学强度、变形性能、抗渗性能、抗裂性能及耐久性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该研究成果已在生产中得到了运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大花水水电站双曲拱坝最大坝高134.5m,是目前国内外已建最高的碾压混凝土双曲拱坝。为确保该拱坝混凝土施工质量,对碾压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进行了试验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水泥、粉煤灰、砂石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均满足规范要求,各种强度等级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水量适中、胶凝材料总量合适、力学性能满足设计要求,且抗渗与抗冻等级较高、耐久性良好。试验成果已成功应用于该工程中。  相似文献   

18.
古田溪一级水电站位于福建闽江流域下游,北岸支流之一的古田溪。其拦河坝为一坝高71米、长412米的混凝土宽缝重力坝。年平均发电量3.47亿度、正常高水位以下库容5.67亿米~3。坝区雨量丰富,年平均降雨量1817mm,年平均气温20℃属南部亚热带型气候。工程始建于1957年9月,1959年6月封孔蓄水,运行至今已有3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混凝土相继出现了一些程度不同的老化迹象。如坝体表层混凝土风化剥落、碳化,由于坝体裂缝等原因导致的渗漏溶蚀等。由于建坝时未对大坝混凝土所用集料进行碱活性鉴定。为了解古田一级大坝混凝土是否存在老化问题,混凝土老化的深度,老化对大坝混凝土强度、抗渗性的影响,以及大坝混凝土集料的磁活性情况。在这次大坝鉴定中委托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对大坝混凝土老化和大坝混凝土用集料的碱活性进行试验、研究和分析。以上工作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于1988年3月结束并提出《古田溪水电厂一级大坝混凝土用集料碱活性研究》,《古田溪一级混凝土坝老化分析报告》两份报告。本文系根据上述报告编写。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碾压混凝土坝防渗体的渗流规律及拉应力对其渗透性的影响,从大坝防渗结构的抗渗性分析出发,采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测定了大坝二级配混凝土在不同拉应力下的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大坝二级配混凝土的启动压力梯度比普通混凝土要小;在结构设计中可以近似地用线性Darcy定律进行设计分析;在考虑拉应力条件下,可以在原有设计抗渗等级的基础上增加一个等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紫坪辅水库大坝面板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品种以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验研究,得出了既满足设计要求,又满足强度、抗渗及耐久性要求的面板混凝土配合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