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目的观察Ⅰ型和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在Vero细胞中的增殖动态。方法将Ⅰ型和Ⅱ型出血热病毒分别感染Vero细胞,并同时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Ⅰ型和Ⅱ型出血热病毒感染Vero细胞后9~16d内病毒滴度均大于6.0LgCCID50/ml;用两种不同方法,在感染10~30d中,每隔3d收获一次病毒液,感染后第13天和第16天收获的病毒液病毒滴度均大于7.0LgCCID50/ml。结论Ⅰ型和Ⅱ型出血热病毒能够在Vero细胞中增殖并达到高滴度,感染后10~25d病毒毒力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用细胞工厂代替转瓶培养沙鼠肾原代细胞,制备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苗,减少原代沙鼠用量,提高产量。方法在细胞工厂内培养沙鼠肾原代细胞,以15L转瓶培养作对照,比较两种容器内细胞生长及收获的病毒滴度和抗原含量;病毒液经超滤浓缩后,采用Sepharose-4FF介质色谱纯化,并进行各项检定。结果细胞工厂只需接种转瓶培养所需1/3量的沙鼠肾细胞,就能在同期与转瓶细胞数量相当。接种病毒后,转瓶中的细胞在收获第5次后已脱落(10~20)%,而细胞工厂中的细胞几乎没有脱落;收获至第9次时,细胞工厂中的细胞脱落率才达20%;每次收获的病毒液病毒滴度和抗原含量均较高,且稳定在一定范围。浓缩纯化后,各项检定指标均合格。结论使用细胞工厂培养沙鼠肾原代细胞制备HFRS疫苗不仅提高了收率,而且减少了培养空间,降低了污染,可替代转瓶大规模生产HFRS疫苗。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生物反应器中用微载体连续灌流培养Vero细胞,制备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方法在50 L体积的生物反应器中,加入含10 g/L微载体的DMEM培养基,接种Vero细胞,当细胞密度约达5×10~6个/ml时,感染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毒种,接毒后72 h开始收获,连续收获17 d,收获的病毒原液经浓缩、灭活、Sepharose 4FF凝胶层析纯化后制备疫苗,检测病毒滴度、抗原含量及残余牛血清白蛋白、DNA、宿主蛋白含量,并接种新西兰家兔,检测疫苗效力。结果确定最佳Vero细胞接种浓度为1×10~5个/ml,病毒最佳MOI为0.015。利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收获的病毒滴度在6.5~8.0 log CCID_(50)/ml,且各项检测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相关规定。结论用生物反应器微载体灌流培养制备Ⅱ型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小试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的纯化工艺。方法 用Vero细胞繁殖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 ,经过灭活、浓缩 ,Sepharose 4FF凝胶过滤纯化。结果 用Sepharose 4FF柱层析纯化时 ,2 80nm监测收集到 3个吸收峰 ,其中第 1峰为抗原峰 ,将第 1峰稀释配制后进行动物实验 ,表明按照该工艺制备的Vero细胞纯化疫苗安全有效。结论 本研究为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毒种的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家鼠型病毒株237,经过酶斑选育后,获得的237七毒株,与原来的毒株相比,其生物学特性发生较大的变化,表现在沙鼠肾细胞上增殖的病毒滴度由原来的106.0TCID50/ml增至107.5TCID50/ml;培养液中的抗原量由原来的RPHA1:16增至1:04,由它制成的疫苗免疫家兔的血清,对UR病毒的中和抗体滴度,由原来的≤1:10,增至1:10~≥1:40。表明Z37-5毒株适用于制造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6.
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制包含Ⅰ型和Ⅱ型病毒抗原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 ,以提高疫苗质量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用金黄地鼠肾细胞培养的PS 6株 (Ⅰ型 )病毒和L99株 (Ⅱ型 )病毒以体积比 1∶1的比例配制成双价疫苗 ,经醋酸锌沉淀、超滤浓缩、Sepharose 4FF柱层析制备成双价纯化疫苗。结果 双价纯化疫苗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检测 ,各项指标全部合格。疫苗于 37℃放置 2周和 4℃放置 3年 ,效力试验均合格。临床观察血清中和抗体阳转率大于 85 % ,仅出现 0 .5 %的轻反应。结论 研制的出血热双价纯化疫苗 ,各项质量指标均符合《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纯化疫苗试行规程》的要求 ,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KMB17细胞中培养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病毒及其用于生产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应用悬浮吸附和添加血清的方法,在KMB17细胞上培养SabinⅠ、Ⅱ、中Ⅲ2型病毒,用微量法检测病毒滴度。结果在悬浮吸附加10%血清培养条件下,SabinⅠ滴度可达8.125 LgCCID50,SabinⅡ滴度可达7.5 LgCCID50,中Ⅲ2滴度可达7.583 LgCCID50。与传统的猴肾原代细胞培养的病毒滴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可进一步研究应用KMB17细胞进行疫苗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简称EHFV)在金黄地鼠肾细胞(简称GHKC)的增殖力和原液的毒力滴度,将6株乳鼠脑腔适应系素株,在GHKC进行传代适应,各系毒株均传12代以上,适应后的毒株毒力滴度明显升高而且稳定。适应株病毒ELISA、HA和RPHA抗原量均明显高于乳鼠脑系毒株感染细胞。  相似文献   

9.
肾综合征出血热原代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纯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建立简便、适合大规模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超滤浓缩、醋酸锌沉淀和柱层析(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等方法,对出血热原代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进行提纯对比试验。结果 用超滤浓缩和Sepharose 4FF凝胶柱层析或用醋酸锌沉淀和凝胶柱层析,纯化的疫苗均可达到质量标准,而用 cellufine sulfate gel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均不理想。结论 建立了经济、适合大规模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的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生产场地变更前、后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简称出血热疫苗)的肌肉刺激性,评价该疫苗的动物安全性。方法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经新西兰白兔左、右侧大腿股四头肌肌内分别注射氢氧化铝佐剂和出血热疫苗(生产场地变更前、后各3批),均1.0 ml/只,给药1次。于注射后第3天进行大体剖检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新西兰白兔的出血热疫苗与氢氧化铝佐剂注射侧肌肉刺激性损伤相似,生产场地变更前、后的局部肌肉组织的病理变化无明显差异。结论生产场地变更后的出血热疫苗具有可靠的动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转瓶培养Vero细胞制备流感病毒疫苗。方法将流感病毒接种于Vero细胞上培养,优化培养条件,收获的病毒液经灭活、超滤浓缩和层析纯化,检测病毒的血凝素(HA)滴度及血凝素含量。按此工艺制备流感疫苗,根据血凝素含量稀释为不同浓度,免疫小鼠,观察不良反应,并通过血凝抑制(HI)试验检测抗体水平。结果Vero细胞培养流感病毒的最佳条件为:维持液中胰酶浓度12.5~15μg/ml,pH值7.4~7.6,Vero细胞经多次洗换后再接种病毒,病毒在细胞上培养72~96h收毒。所有免疫小鼠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小鼠抗体阳转率均为100%,HI抗体滴度均不低于同剂量的阳性对照组。结论Vero细胞可用于流感病毒的培养和制备疫苗。  相似文献   

12.
流感病毒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WHO指定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在Vero细胞上的适应性,为用Vero细胞制备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优化不同培养基、胰酶浓度、pH值等培养病毒的条件及收毒时间,将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并进行血凝效价检测及RT-PCR分析。结果在病毒维持液为F12+DMEM、pH为7.5、胰酶含量为1.5μg/ml、培养3 d收获病毒时,可获得较高的病毒血凝效价,连续传4代,病毒血凝效价降为0,RT-PCR检测结果为阴性。结论WHO推荐的流感疫苗生产用毒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病毒血凝效价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分离的鼬獾狂犬病病毒BHK-21细胞适应株进行毒力和免疫原性检测,为兽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奠定基础。方法将分离获得的鼬獾狂犬病病毒野毒株JX08-45在BHK-21细胞上连续传代,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病毒滴度(TCID50);PCR法检测外源病毒和支原体。以β-丙内酯灭活病毒液,将灭活的病毒液免疫犬,采用FAVN法检测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水平,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鼬獾狂犬病病毒野毒株JX08-45在体外培养至130代时,病毒滴度可达1.0×107.75 TCID50/ml;未从狂犬病病毒JX08-45株中扩增出犬瘟热病毒、细小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和支原体的特异性核酸;灭活的病毒液接种犬后产生的中和抗体可持续1年以上,且均在0.5 IU/ml以上。结论鼬獾狂犬病病毒野毒株JX08-45经BHK-21细胞传代适应性较好,病毒滴度较高,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已具备制备疫苗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用微载体系统培养Vero细胞生产高滴度狂犬病毒液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采用生物反应器微载体培养Vero细胞生产高滴度狂犬病毒液。方法 用 5L生物反应器培养Vero细胞 ,培养至 4d时接种CTN株狂犬病毒 ,在培养全程对细胞生长所消耗的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进行监测及分析。结果 培养 4d后细胞浓度可达 1 2× 10 7cells ml,培养 3周后的病毒液经ELISA检测A值可达 0 2 1~1 0 6。病毒滴度达 10 - 6 0 ~ 10 - 8 0 LogLD50 ml。病毒液可连续收获 5次。结论 用微载体系统培养Vero细胞可生产高滴度的狂犬病毒液。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选育Vero细胞森林脑炎疫苗适应毒种。方法将森林脑炎疫苗鼠脑病毒“森张”株在Vero细胞上连续传代适应,并对不同代次收获的病毒液的病毒滴度、免疫原性、稳定性等进行检测。结果“森张”株病毒在Vero细胞上传代适应后,病毒滴度达8·5LgLD50/ml;免疫血清中和抗体效价高于1∶20,其它检测项目均符合疫苗生产用毒种的要求。结论Vero细胞适应的“森张”株毒种的初步特性显示可作为制备Vero细胞森林脑炎疫苗用毒种。  相似文献   

16.
提高麻疹乙脑二联活疫苗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首先对3种保护剂冻干的麻疹乙脑二联苗进行滴度比较,结果3种保护剂的二联疫苗中麻疹病毒滴度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而对乙脑病毒滴度显示出保护剂Ⅱ和Ⅲ明显优于Ⅰ。选择保护剂Ⅲ制备二联苗和单价苗进行热稳定性试验,其中麻疹病毒在37℃对天及50℃72h的滴度下降均<1.0Log。乙脑病毒在37℃14天及在50℃24h滴度下降均<1.0Log。表明保护剂Ⅲ对麻疹沪191株和乙脑14-2株病毒的热保护作用均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毒株84Fli株的M和S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了解该毒种的基因稳定性。方法根据汉坦病毒标准株设计特异的PCR引物,用RT-PCR技术分段扩增疫苗株84FLi株的M和S基因片段,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疫苗株84FLi株M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HTN型毒株的M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83.5%~99.9%,而与SEO型毒株的同源性为70.2%~72.0%。其S基因与HTN型毒株的同源性为85.9%~99.6%,与SEO型毒株的同源性为69.4%~70.8%。疫苗株84FLi株的M和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收录的HTN型汉坦病毒84FLi株M和S基因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5%。从遗传进化树上可以看出,疫苗株84FLi株与GenBank中收录的84FLi株位于一个独立的分支上,与其他HTN型病毒亚型分布于不同分支上,与其他HTN型病毒亚型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毒株84FLi株M和S基因片段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未发生较大变异,说明在传代过程中该疫苗株在基因水平上并未发生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3种传代细胞系(Vero细胞、BHK-21细胞、MDCK细胞)对狂犬病病毒CTN-1V株的敏感性。方法采用混种的方法,将狂犬病病毒CTN-1V株分别接种于上述3种不同来源的连续传代细胞系,在不同时间观察3种细胞的病变情况,同时应用快速免疫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和ELISA法检测病毒滴度和抗原含量,分析不同来源细胞对狂犬病病毒CTN-1V株的敏感性。结果Vero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病毒滴度在第8天达到高峰,为7.80LogFFD50/ml,BHK-21细胞病毒滴度在第6天达到高峰,为7.30LogFFD50/ml,而MDCK细胞在第6天病毒最高滴度只有5.55LogFFD50/ml。BHK-21细胞培养的狂犬病病毒抗原含量(A492)值,在各代次均高于Vero细胞和MDCK细胞。结论Vero细胞和BHK-21细胞对狂犬病病毒CTN-1V株的敏感性高于MDCK细胞,且BHK-21细胞产毒高峰比Vero细胞提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几种理化因子对狂犬病病毒街毒分离株感染力的影响。方法将2006年分离的1株狂犬病街毒BD06株适应细胞后的第18代毒株暴露于不同的理化条件下,通过接种BHK-21细胞测定其病毒滴度(TCID50),观察其感染力的变化。结果 BD06株狂犬病病毒在100℃作用10 s和56℃作用2 min可以完全灭活,在37℃可存活6 d,4℃可存活2周,-20℃以下可存活半年以上;病毒置紫外线灯下30 cm处2 min内全部被灭活;在pH 6~10的中性环境下能够存活,在pH 5以下的弱酸性和pH 11以上的碱性环境中,10 min内可完全灭活;病毒对胰酶稳定;30%以上的丙酮在20 min,2倍体积的氯仿在5 min,75%的乙醇在2 min,0.05%的甲醛在6 h,10%的甲醛在5 min内均可将病毒全部灭活。结论分析了几种理化因子对狂犬病病毒BD06株感染力的影响,为生产实践中灭活狂犬病病毒或消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