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钢骨混凝土转换梁设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实例,在高层建筑结构整体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分别按照《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进行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截面设计和承载力验算。验算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挠度和裂缝宽度。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不同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为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依据和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州正佳广场商业办公楼采用新型内置钢骨构架混凝土转换深梁,达到大幅提高构件承载力的目的,文中阐述内置钢骨构架转换深梁的概念和进行有限元和试验分析,并提出构件设计中的构造要点等。  相似文献   

3.
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结构转换梁的设计和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张松林  舒赣平 《工业建筑》1997,27(7):16-17,56
为推广预应力钢骨混凝土的应用,对结构转换层中采用预应力钢骨混凝土梁的设计进行了介绍。通过分析比较证明了钢骨混凝土梁在性能上优于钢筋混凝土梁  相似文献   

4.
本文进行了3根中空钢骨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采用不同的配筋率和配箍率研究钢骨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和各级荷载下的工作性状,为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施工与设计提供了试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苏州吴中开发区的宝兴大厦为背景,通过几种不同转换方式分析比较,提出了格构式钢骨宽梁转换、内核心钢管混凝土转换柱,为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依据和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建于苏州吴中开发区的宝兴大厦为背景,通过几种不同转换方式分析比较,提出了格构式钢骨宽梁转换、内核心钢管混凝土转换柱,为钢骨混凝土转换梁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必要的依据和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7.
通过内置钢骨构架的钢—混凝土转换梁与钢筋混凝土转换梁的结构模型试验,认为内置钢骨构架能大幅提高混凝土转换梁的各种承载力,文中还对不同配筋率和不同内置钢构架的钢-混凝土转换梁作了试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某24 m跨转换结构采用了格构式钢骨混凝土转换梁,介绍了该转换梁的设计与施工要点。为保证节点的工作性能,采取梁端加腋和设置节点加强桁架的构造措施,并提出了格构式钢骨混凝土节点抗剪强度计算公式及转动刚度分析方法。采用的设计思路和施工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寒箫 《山西建筑》2008,34(15):68-69
对钢骨混凝土梁式结构和转换层结构作了论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状况,通过各种转换层中结构形式的对比,得出钢骨混凝土梁式结构的应用优势,最后指出了钢骨混凝土转换梁在今后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常用截面钢骨混凝土梁简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琳  王士奇  王玉华 《钢结构》2008,23(7):10-11
结合《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9082-97)和《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针对钢骨混凝土梁分析常用截面钢梁和混凝土梁分别分担内力的比例关系,提出了根据内力合理选择钢骨混凝土梁截面的简化设计方法,可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工程实例和理论分析入手,对型钢混凝土托墙,托柱转换梁的受力特点、截面设计方法、整体计算软件及其相关参数的选取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一幢32层托墙转换梁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SATWE软件(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对型钢混凝土转换梁进行设计,分析了转换梁弯矩与跨高比关系、转换梁剪力与跨高比的关系。给出了型钢混凝土转换梁的构造要求和设计建议,可供工程设计时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MIDAS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型钢混凝土(SRC)构件的塑性铰进行了分析和确定,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3跨5层框架在不同线刚度比的情况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梁柱线刚度比可使SRC柱-钢梁框架表现出更优越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3.
带高位SRC梁式转换层建筑结构是一种竖向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结构形式,结构受力机理复杂。设计难度大。现行规范对转换层的设置位置只限于低位。为此,运用地震反应谱理论及有限元计算分析软件,进行了SRC梁式转换层的设置位置对高层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分析,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14.
型钢混凝土节点抗裂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的6类SRC柱—RC梁节点构造形式,对各类节点的受力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研究了SRC柱—RC梁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抗裂机理,并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计算,建立了节点核心区的抗裂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5.
王城泉  邹昀  郭翔 《山西建筑》2011,37(29):22-24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型钢混凝土(SRC)柱的受力性能进行了非线性数值分析,通过对比荷载一位移曲线发现,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有限元分析可以作为试验手段的有效补充,较好地模拟型钢混凝土柱的整个受力和变形过程。  相似文献   

16.
贵阳保利国际广场3号楼为结构体系特别不规则的超限高层建筑,其上部不规则布置的剪力墙与下部裙房大柱网之间的荷载传递较为复杂,需要设置高位转换层。为明确整体结构荷载传递路径,缓解高位转换产生的刚度弱化,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本工程采用宽梁转换体系。根据相关规范及技术要点要求,先从整体上对结构进行抗震性能分析,再结合有限元软件对结构中至关重要却相对薄弱的转换层楼板及转换梁进行了详细有限元分析,最后依据相关规范对宽梁转换构件进行设计及复核。结果表明,该宽梁转换体系的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可供其他工程中转换层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钢骨混凝土组合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进行深入研究,基于钢骨混凝土柱-钢梁组合框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结果,采用OpenSees有限元程序对组合框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本文所采用的材料本构关系及有限元分析模型能准确反映组合框架结构的受力性能。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轴压力系数、混凝土强度等级、含钢率等对钢骨混凝土组合框架抗震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工程实例对高层建筑岩石边坡地基稳定性分析方法-规范传递系数法、转动极限平衡法(瑞典条分法)及有限元法进行了研究,发现规范传递系数法所得安全系数较转动极限平衡所得安全系数大,而转动极限平衡所得结果接近有限元法。建议D对高层建筑岩石边坡地基进行稳定性分析时进行转动极限平衡校核。  相似文献   

19.
带耗能腋撑型钢混凝土梁转换结构是新型的转换结构,通过试验研究验证该新型结构与普通型钢混凝土转换结构相比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和抗震性能。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框架柱轴压比、转换梁托柱轴压比、腋撑设置位置、腋梁刚度比等设计参数对该新型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框架柱和托柱轴压比较大的结构中设置耗能腋撑,可以更加明显的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综合结构响应分析和腋撑变形耗能分析的结果,得出腋撑角度θ的最佳取值为30°~45°,腋撑端部距梁端距离a的最佳取值为Lb/6~Lb/5,腋梁刚度比Kh’的最佳取值为0.2~0.3。  相似文献   

20.
钢骨混凝土梁式托柱转换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钢骨混凝土(SRC) 和钢筋混凝土(RC)梁式托柱转换层结构模型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下的对比试验研究及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探讨了SRC 和RC梁式托柱转换层结构的破坏机制,提出了SRC梁式托柱转换层的有关设计建议。结果表明,SRC梁式托柱转换层结构的破坏机制优于RC梁式托柱转换层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