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庄乾竹 《饮食科学》2008,(10):20-21
一提到益母草.就有一个不得不讲的感人故事。相传有一个叫茺蔚的小孩,他的母亲在生他时得了“月子病”且多年不愈.几年以后身体越来越虚,乃至卧床不起。小茺蔚眼看着母亲的病越来越重.他暗下决心.要把母亲的病治好。于是他外出为母亲求医问药.然而历尽艰辛却未能如愿。一天,他借宿古庙.庙内老僧见他一片孝心,就送他四句诗,让他去找一种草药。诗云”草茎方方似麻黄.花生节间节生花.三棱黑子叶似艾.能医母疾效可夸。”  相似文献   

2.
朋友讲了一个笑话给我听,说是从前有一个善人做了极多好事.很多人对他说来世做牛做马报答他.却有一个人说来世为了报答他要做他的妈妈。朋友说到这儿已经笑做一团了,我只是淡淡一笑.说.如果是我.我也会这么讲,朋友一愣.我告诉她.如果她已经成了母亲,就会明白了。  相似文献   

3.
生长在内蒙古草原城市海拉尔的白岩松,从小只讲蒙古语,因为他的爷爷根本就不会说汉语。他的父亲是蒙古族、母亲是汉族,父母是蒙汉兼通的知识分子,这样的家庭背景让小白无论是性格,还是情感,都与草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结。直到现在,他仍保留着喝奶茶、吃羊肉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4.
工作了一周.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回家.一来看看母亲.二来也享受一下母亲的厨艺,那感觉就像是小时候在母亲怀里撒娇。这个周末照例回家.我却发现家里冷锅冷灶.父亲愁眉苦脸,母亲却躺在床上一脸病容。父亲告诉我,母亲已经病了两天了.怕影响我们工作,没敢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5.
野菜小豆腐     
冷暖 《饮食科学》2006,(9):45-45
那年,他进入高三的冲刺阶段,在市里的重点中学寄宿,每个周末,母亲都会换乘两次车来看他。母亲来的时候,总会用保温盒装来他喜欢的饭菜,母亲到来的时候,是他一个星期中最快乐的时刻。  相似文献   

6.
《北京皮革》2006,(11):1-1
刘备被曹操赶得到处奔波.好不容易安居新野,又得军师徐庶。这日,曹操派人送来徐母的书信信中要徐庶速归曹操。徐庶知是曹操用计,但他是孝子.执意要走。刘备顿时大哭说道百善孝为先.何况是至亲分离,你放心去吧,等救出你母亲后.以后有机会我再向先生请教。徐庶非常感激,想立即上路.刘备劝说徐庶小住一日.明日为先生饯行。  相似文献   

7.
我父亲八十五岁了.退休已经二十六年。虽是耄耋之年却仍精神矍铄、腰板硬朗.步履轻快。仍独自一人生活(母亲去世十多年了).他的生活完全自理,也许这样他觉得更自由随意吧。  相似文献   

8.
戏戏 《食品指南》2013,(6):46-49
炎炎夏日,茶饭不思。作家沈宏非说:“一个人茶饭不思,无非是因心情不好而自我作践,进而对饭食所采取的一种消极态度。”我觉得他说得不太全面,因为很多证据都表明,食物是最好的拯救并慰藉心灵的东西。譬如日本著名的美食作家池波正太郎这样回忆他的母亲:母亲在很年轻时候就一个人带着两个孩子生活,但母亲在艰难岁月从来没有悲观过。  相似文献   

9.
荞表情思     
强春云 《烹调知识》2005,(10):42-43
第一次吃荞麦记得是30年前.母亲的老家有亲戚送来一小袋杂粮,粒小壳硬还是三角形,抓着都觉得扎手。问是何物,母亲说是养麦。又问咋吃,母亲说做粑粑吃。次日我们兄妹几个果然吃到了母亲做的荞粑粑,黑黑的、款软的、香香的、甜甜的,降隐约约还有一点苦苦的,不能说十分得好.但实在是有几分得妙。  相似文献   

10.
昨天,朋友老王约大家一起吃饭。老王是做了多年餐饮经营工作的,在我们这个城市也是圈子里小有名气的。饭间.问到其近况.他抱怨说”现在大多时间在家闲着.餐饮真不好做”。朋友解释说:现在像我们这样的海滨城市一到冬季餐饮业也到了冬眠期了,是餐饮的淡季,谁也没有办法。  相似文献   

11.
退守厨房     
结婚前.妹妹经常一边狼吞虎咽地享受着母亲摆了一桌的菜肴.一边滔滔不绝:“厨房是个深不见底的大洞.一点一点地吸纳着女人的青春和光华,让辛劳的女人终于获得母性的光辉这个昂贵的代价。”然后从口袋掏出一支护手霜给母亲,还发誓她以后决不会沦落为“煮”妇。对此.母亲无可奈何.只能狠狠地叹息“看你以后喝西北风。”  相似文献   

12.
杨波  良瑶 《食品与药品》2006,8(1B):102-106
听很多职业女性说过,能够成为母亲是远比事业,金钱更重要的事情.想想也对,身为一个女人,只有经历了怀孕,分娩和养育下代的过程.她的人生才是完整的,她的幸福于是美满的。所以对于每一位希冀成为母亲的职业女性.如何做好相关规划,和伴侣共同去创造自己的小天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绿豆糕     
记忆中一年有两个节日,母亲是要忙上一阵的。一个是春节。另一个是端午节。春节时难免慌张一些,一家老小吃的喝的要备齐,总让母亲费神费力。而到了端午节.母亲就从容多了。收收割割.油菜下来了,小麦归仓了.家里的坛坛罐罐该满的都满了.屋子里到处飘着清香。这时找个理由过个节.让肚子尽情地享受一下也就理所当然.翻了翻日历,就端午节挨着近,于是大张旗鼓、理直气壮地忙碌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黄金珠宝》2006,(3):30-30
五月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处处生机盎然。有母亲的节日.自然也有新生命的出生。卡地亚推出令人爱不释手的婴幼儿手链以及心心相印首饰.做工精美绝伦,实为一首纯情的爱之礼赞。献给母亲及孩童的珍贵首饰.以玫瑰金,白金和黄金为材质,也是庆贺小孩出生的送礼佳品。  相似文献   

15.
慈母如茶     
我姥姥是青岛富商,母亲少女时代别说在故乡青岛,还去过京、津求学,因此言谈举止不是周围邻居所能望其项背的。我从记事起.就知道母亲爱喝茶。那时候,我已有两弟一妹.母亲虽然很操劳,但略有空闲,她就拿过写字台上放着的景德镇茶具,斟上半盏茶,浅浅地呷。我也跟着学会了喝茶。对此.母亲好像很欣赏,只是慈爱地嘲笑我:“茶哪好那么喝,岂不成饮驴了吗?”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演变过程,就象母亲为小孩过生日,准备生日蛋糕的进化过程。在农业经济时代,母亲是拿自家农场的面粉、鸡蛋等材料.亲手做蛋糕,从头忙到尾.成本不到1美元。到了工业经济时代,母亲到商店里,花几美元买混合好的盒装粉回家.自己烘烤。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母亲是向西点店或超市订购做好的蛋糕.花费十几美元.到了今天,母亲不但不订购蛋糕,甚至不用费事自己办生日晚会.而是花100美元,将生日活动外包给一些公司,请他们为小孩筹办一个难忘的生日晚会。这就是体验经济的诞生。  相似文献   

17.
Laser3.14既是一位艺术家和卡通画画家,还是一位诗人,但真正令Laser3.14名声鹊起的却是他在阿姆斯特丹、伦敦等欧洲城市街头创作的风格独特的涂鸦作品。早在1980年代初期,受到Ego、Tarantula和Dragon等作家影响,年轻的Laser3.14就开始积极创作涂鸦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丫丫 《饮食科学》2009,(5):54-55
保姆住在主人家附近,住在一片破旧平房中的一间。她是单身母亲.和她四岁的儿子相依为命。 那天,主人对保姆说:“今天我要举行晚宴,您能不能辛苦一点,晚一些回家?”保姆说:“当然可以.不过我儿子见不到我会害怕的。”主人说:“那您把他也带来吧。”保姆急匆匆地回家,拉了儿子就往主人家赶。保姆对儿子说:“带你参加一个晚宴。”  相似文献   

19.
意大利南部的雷焦卡拉布里亚人。生于40年代。自小将大片大片时光挥洒在母亲的缝纫小屋。很多时候,他的心思细腻得让人觉得矫情。第一次缝制成了一套礼服,一种用丝绒做的单肩礼服。那一年,他九岁。自此他被称为天才。之后他一心想发展他的天才外别无所求。所以后来他干脆连学也不上,直接钻入母亲的店里琢磨起服装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母乳育儿关系到提高人口的素质,其益处之大,已深入人心.但是,哺乳期母亲的乳汁不足,婴儿又不接受牛奶喂食,也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使年轻母亲为之焦虑懊恼.有这样一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那是一年前,我接待的~个求诊者。其实那个婴儿很健康,没有病,只是因为婴儿的母亲乳汁不足,由于吃不饱奶,所以才整日无休止地哭闹.孩子母亲以为宝宝生了病,抱来求治,我问明了情况.一面安思愁容满面、眼含泪花、蔡庆不堪的妈妈,一面照她孩子的屁股轻轻抽调皮,瞧你把妈妈折磨的!”又对那个母;天天长大了,食量也~天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