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包钢科技》2012,(5):34-34
正为充分发挥出口钢轨创效优势,包钢轨梁厂大力开发出口钢轨新产品。近日,包钢轨梁厂继成功轧制BS90A、BS75A、CR175出口钢轨之后,又成功轧制了TR50出口钢轨。包钢试轧TR50出口钢轨需要多部门联动。轧制前,轨梁厂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轧制要点和难点,要求相关技术人员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制定下  相似文献   

2.
文章利用有限元模拟了包钢轨梁厂铁路道岔轨BD2开坯轧制过程,分析了轧制过程中的金属流动变形。结果表明,B、C孔轨腰变形量较大,A孔变形均匀。BD2各道次轨腰等效应变大于头底两侧。  相似文献   

3.
平直度是百米钢轨重要指标之一.钢轨平直度好坏直接关系到列车乘坐舒适性及运行安全性.文章重点研究了百米淬火钢轨生产过程中轧制、淬火冷却、矫直过程中平直度工艺控制.通过在万能连轧机上微张力轧制,精轧机延伸平衡轧制,淬火冷却采用轨头腰底平衡冷却技术,矫直采用轻压下技术,生产出满足高速铁路平直度要求的百米淬火钢轨.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于钢坯切割渣造成的钢轨轨腰轧疤缺陷问题,通过优化BD1轧机轧制规程成功解决了该缺陷,轧疤废品率下降了1.32%。  相似文献   

5.
针对H700X300规格轧制负荷大、腹板翼缘温差大、冷却波纹严重的问题,进行了改坯型轧制,将原料坯型由BB3改为BB1坯型。通过改进粗轧机的孔型系统及减少轧制道次,进行了扩腰轧制,产量提高接近18%,成材率指标由93%提高到95%。  相似文献   

6.
许庆太  唐有达 《钢铁》1995,30(11):33-37
通过低倍金相和扫描电镜观察及能谱分析,得出50kg/m钢轨轨腰分层缺陷是由于钢锭头部缩孔降到钢锭本体截口以下,硅酸盐杂物破坏钢轨轨腰金属连续性造成的,采用50kg/m钢轨的钢锭模小保温帽改为大保温帽,基本消除了这种缺陷。  相似文献   

7.
罗汉  王启钧 《鞍钢技术》1993,(12):34-37
采用自动成型轨头磨削、钢轨闪光对头焊和轮缘/钢轨润滑的吊车轨,其使用寿命预计可长达40~50a。成型磨削消除了主要因轨头波纹造成的吊车道振动源。  相似文献   

8.
针对万能可逆连轧重轨轧制过程,选取了适用于轨形孔型、万能孔型轧制阶段合理的温度变化数学模型,编制了预报不同时刻重轨轨头、轨腰、轨底半均温度的计算程序.结果表明,轧制过程轨腰温度最高,轨头其次,轨底最低,轨头、轨腰、轨底温度的预报值与实测值的相比,误差分别为≤11.4℃、≤14.5℃和≤9.8 ℃.  相似文献   

9.
钢轨整体加热全长淬火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钢轨整体加热全长淬火新工艺,该工艺可使钢轨轨头、轨底、轨腰具有优良的综合的物理机械性能。本工艺有下述特点: 1.用煤气炉把钢轨整体加热,喷射水雾淬火,成本低,节约电能。 2.淬火时,轨头朝上,重心稳定,设备简单,操作方便。 3.轨头喷射水雾全帽形淬火,轨腰常化,轨底适当强化。 4.轨头淬火层为细珠光体组织,过渡均匀。轨腰、轨底的显微组织比轧态轨细化。 5.淬火轨显著强化,轨头硬度高,硬度连续变化,梯度小,无塌落现象;轨腰韧性显著改善;轨底强韧化,因此显著地改善了钢轨整体性能。 6.淬火后,轨头、轨底的残留应力分布合理,呈现压缩应力,对提高疲劳寿命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运用实验室重轨万能轧机,采用轧制铅试样的方法对CCS万能轧制机组进行实验室模拟,结果表明轨腰和轨底的前滑值随轨腰压下率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1.
陈林  孙盛志 《特殊钢》2012,33(3):12-14
通过ANSYS/LS-DYNA非线性有限元软件对重轨钢U75V(/%:0.70~0.78C、0.50~0.70Si、0.75~1.05Mn、≤0.025P、0.008~0.025S、0.04~0.08V)在BD2轧机于1 200℃开坯5道次轧制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各道次稳定断面处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轧件头部、腰部和底部随每道次的变化其应力、应变分布存在差异;稳定截面处轨头、轨腰和轨底各道次应力曲线的分析得出,轨头应力变化最大,最大值达64.8 MPa,提高重轨轨头的屈服强度有利于延长重轨寿命。  相似文献   

12.
基于传热学理论、摩擦分析理论、以及热弹塑性分析理论等,采用SolidWorks三维建模软件建立60 kg/m重轨模型。采用ANSYS Workbench对重轨终轧后冷却过程进行热结构耦合有限元分析,揭示了温度场,应力 场以及应变场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重轨总体温度分布轨头温度最高,轨腰温度次之,轨底温度最低; 重轨出现弯向轨底-弯向轨头-弯向轨底-弯向轨头的变化过程,直到终冷重轨依旧保持着弯向轨头趋势;从整体看, 重轨两端应力小于中段应力,轨底应力大于轨头应力,轨腰应力最小。  相似文献   

13.
对包钢轨梁厂技术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忠良 《包钢科技》2002,28(5):71-73
本文通过我国钢轨、型钢的市场需求及产品竞争能力分析,阐述了包钢轨梁厂的发展机遇与面临的挑战,认为轨梁厂的技术发展应定位在钢轨专业生产厂,发展重轨品牌战略上.生产精品钢轨,满足国内外铁路发展的需求,塑造强势品牌,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4.
轧制变形对重轨脱碳深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厂轧制U75V钢(%:0.71~0.80C、0.50~0.80Si、0.70~1.05Mn、0.04~0.12V、0.23Cu)60 kg/m重轨的铸坯尺寸为380 mm×280 mm,经第2架粗轧后坯料的断面面积为18 015 mm2。通过轧制变形试验和显微镜观察测试,结合生产现场技术参数建立了有限元模型,以研究分析轧制变形对脱碳层影响。得出经第1粗轧机架和第2粗轧机架孔型轧制后,轨头脱碳层从1.2mm降至0.53 mm,轨腰脱碳层从1.5 mm降至0.54 mm,轨底脱碳层从1.5 mm降至0.83 mm。实测成品轨头的脱碳层为0.2 mm。  相似文献   

15.
殷飞 《铜业工程》2022,(5):85-89,100
钢轨断裂严重威胁列车运输安全,企业专用铁路钢轨断裂这一隐患尤为突出。为了降低钢轨断裂风险,以近几年出现的几起专用铁路线路钢轨断裂的典型病害为案例,结合贵冶专用铁路的运输生产实际和实际运用现状,剖析了钢轨的受力状态及钢轨出现断裂的规律和具体原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断裂措施。  相似文献   

16.
曾富 《四川冶金》2013,(6):49-52
为了满足钢轨标准和现场生产需要,攀钢轨梁厂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套钢轨超声波探伤装置,该套装置在现场进行了规模化生产运行,生产实践证明装置性能优良,探伤满足标准要求.文章简要介绍了该套装置的超声探头、机械装置、超声探伤仪和电控系统.  相似文献   

17.
王晓丽  刘霞  史凤武  周丽  宋波 《特殊钢》2009,30(6):61-62
U75V钢重轨由280 mm×380 mm铸坯经14道次粗轧(BD1)-中轧(BD2)和CCS 6道次精轧(UR1、ER、UR2、UR3、EF、UF)而成。用金相显微镜观察U75V重轨钢不同道次轧制变形试样的组织。结果表明,随重轨钢BD1E、BD2B、UR1和UF道次压缩比的增加,重轨头部、腰部和底部的珠光体晶粒度等级分别由6.0~6.5、6.0~6.5、6.0~6.5升至8.0~8.5、7.5~8.0、8.0~8.5,珠光体片层间距(μm)分别由0.51、0.41、0.49降至0.29、0.27、0.25,从而有利于提高重轨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钢轨钢的滚动接触疲劳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钢轨钢的接触疲劳一直为铁路运输部门和研究机构所重视。轮-轨经过长时间滚动接触会导致轨面剥落,产生疲劳。本综述了钢轨钢的滚动接触疲劳特征及其原因,探讨了提高钢轨钢接触疲劳寿命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在轧钢领域的广泛应用,重轨孔型设计利用计算机技术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结合鞍钢大型厂的实际情况,编制了重轨孔型设计软件,应用该软件后,明显地提高了设计工作效率,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速度。介绍了该软件的编制方法、系统的功能及程序结构。  相似文献   

20.
包钢高速铁路钢轨生产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凯  郭亮 《包钢科技》2000,26(1):50-53
本文论述了国外高速轨现状、发展趋势及对钢质、尺寸公差要求,概述了国内钢轨生产现状及包钢重轨生产情况,对包钢开发生产调整铁路用轨进行了可行笥分析,认为在连铸工艺稳定这后,铁水经过预处理,轨梁厂经过对加热炉、轨机、矫直机等的改造,可以率先在国内生产出高纯净度、高平直度的高速铁路钢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