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采用性能优越的15道硅漂移探测器(SDD)阵列,在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上建立了1套较为完善的软X射线能谱诊断系统,用以测量等离子体在软X射线辐射能段(1~20keV)的能谱。该诊断系统的观测范围基本覆盖了整个等离子体空间,因此,可满足EAST不同放电位形下电子温度测量的要求。利用该诊断系统,可获得时间分辨达50ms、空间分辨约为7cm的电子温度剖面。通过对比发现,由该诊断系统所得到的电子温度与其它电子温度诊断系统所测量的电子温度基本一致。此外,该诊断系统还可监测在软X射线能量范围内出现的一些金属杂质的特征线辐射。  相似文献   

2.
采用飞秒激光与金属薄膜靶相互作用,测量了前向(靶背方向)发射的快电子和快质子.实验显示:快电子主要沿靶背法线附近发射且有较大的发散角,这与PIC模拟的结果一致;快质子发射方向与快电子大体一致,但其发散角远小于快电子.原因在于电子产生和加速在靶前(激光辐照面),在输运中受过密等离子体和靶的散射;而质子来源于靶背的含H污染物,并由靶法线鞘加速机制(TNSA)加速,未受散射地到达探测器.快电子和快质子能谱给出的快电子有效温度和质子最大能量较好地满足定标关系Emax=αTh,其中α≈2.  相似文献   

3.
针对校准实验室内强γ射线辐射场束流应用及特性诊断需要,本文建立了辐射场束流特性模拟方法,设计了大面积快响应闪烁体与高速CCD相机组成的束流诊断系统。通过理论模拟及实验测量,在亚毫米位置分辨指标下,实现了对该辐射场内不同距离的束流均匀性、发散角、束流中轴线及快门渡越时间测量。  相似文献   

4.
基于TEM喇叭的辐射波模拟器天线辐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基于TEM喇叭天线的辐射波模拟器天线性能,分析了天线性能参数如结构角、天线长度、宽高比等对天线辐射性能的影响。为了提高天线低频辐射能力,提出了2种增加天线有效长度的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对辐射场波形有所改善。在天线长度的选择符合工程实际的条件下,通过选择合适的宽高比和增加天线有效长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场波形。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对~3He(d,p)~4He反应在实验室系90°角进行了激发函数的测量。入射氘的能量为200千电子伏到1000千电子伏。在激发函数的共振峰上(E_d=420千电子伏),测量了微分截面绝对值。利用此反应在低入射能量情况下角分布为各向同性的特点,推得了全截面为847±53毫靶。将此实验结果和前人的工作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基于容性感应探针测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束流输运线上的圆柱型容性感应探针进行无阻挡束流强度测量方法的研究。该方法在测量束流相宽和中心相位的同时通过对感应束流信号的计算.进行束流强度监测,以满足HIRFL束流诊断系统在线测量及调束的要求;说明了测量束流感应信号并从中提取束团相宽,束流相位及束流强度等信息的原理;介绍了测量系统装置及虚拟仪器技术在本系统中的应用,并给出了测量结果和测量精度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EAST托卡马克装置硬X射线诊断系统。该系统由探测器阵列和电子线路组成,探测器采用水平七道的碲化镉(CdTe)探测器阵列。在EAST托卡马克装置上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硬X射线能谱诊断系统,用来测量等离子体在硬X射线辐射能段(20–200 keV)的能谱。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测量相应能量范围的等离子体硬X射线轫致辐射要求。文中给出了碲化镉探测器的标定结果及典型的放电结果。  相似文献   

8.
详细描述了HL-2A托卡马克装置上等离子体环电流、环电压诊断系统,其中包括测量原理、诊断安排、实验等方面的内容。对实验中出现的杂散场干扰问题,及补偿技术做了全面的研究和探讨。并结合HL-2A的实验数据对诊断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了在找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用弱场侧天线时,从快磁声波到离子Bermstein波的模转换能有效地加热电子和驱动电流的首次实验证明。在TFTR中,轴上和离轴的非感应驱动了直到130kA,的电流,并且测量了所造成的电流分布,。在加热实验中,用3.3MW射频加热功率产生了10keV的峰值电子温度。  相似文献   

10.
研究采用弹性反冲探测(ERD)方法测量钛膜中氘、氚的浓度。实验所用Ti膜用磁控溅射法制备,膜厚小于100nm,以石英玻璃(SiO2)为底衬,Ti膜加镀了1层Ni保护膜,以防Ti膜氧化和增强Ti膜吸氢。以6.0MeVO粒子作为入射粒子,在30°方向上探测反冲粒子,在此实验条件下,O粒子对D、T的碰撞截面为卢瑟福截面。对两个样品用ERD方法测量钛膜中的D、T含量,获得了D、T的面密度。测量结果表明,采用如上方法测量Ti膜中D、T浓度的误差小于7%。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parameters of the field of a cylindrical absorbing radiator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generator was solved for the case where the detection point lies outside the cylindrical surface of the radiator. A program of integrating the expression obtained numerically was developed. The results of calculations of the position of the dose rate isolines were presented for two radiators with relative heights 1 and 10. The maximum error was determined for the chosen numerical integration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he exact solution: this error was found to be no greater than 2% for the interval of relative heights of the radiator 0.01–10. It was shown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for obtaining the integral expression is much mor accurate than the scheme used previously for calculation of the parameters of the field in a range falling within the height of the radiator, 5 figures, 5 references. Affiliate of the North-West Civil Service Academy. Translated from Atomnaya énergiya, Vol. 88, No. 2, pp. 88–9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