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室内模拟孤岛油田中二北馆5单元地层条件,优选出凝固时间和固化强度较高堵剂配方,主要由28.5%的主剂、5%~10%的固化剂等添加剂组成.研究表明,HS-1高强度堵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封堵性能.双管并联岩心分流实验结果表明,HS-1高强度堵剂堵调效果明显,低渗岩心分流率从封堵前的5%上升到90%.该堵剂现场试验5井次,平均单并日增油10.9 t,含水下降了16.6%,累计增油5 019 t.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堵水措施的有效性,结合渤中油田典型储层和流体特点,利用室内实验开展了海上河流相稠油油藏选择性堵水研究。对三种配制堵剂的注入能力、堵水有效期、封堵能力和对低渗层伤害程度等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堵剂A具有最好的注入性能,对低渗透层伤害程度最低;堵剂B具有最佳的封堵性能;堵剂C具有最长的堵水有效期。结合目标油田储层特征及海上平台操作要求,优选堵剂A在渤中25-1南油田E 25井进行了现场试验。该井堵水后最大日增油约35 m~3,含水率下降约10%,有效期396 d,累计增油达1. 4×10~4m~3,取得了较好的降水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渗储层,裂缝侧向存在大量死油区、微裂缝和隔夹层发育等问题,通过向储层裂缝加入暂堵剂提高缝内净压力开启微裂缝,实现裂缝转向,并在纵向突破隔夹层的限制,更大程度地动用剩余油。经过多年研究和现场应用,暂堵压裂形成了缝口暂堵压裂、缝内暂堵压裂、多缝压裂和复合缝网压裂等4项工艺技术,现场大量试验和应用证明暂堵压裂可以达到很好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冀东油田中深层注水开发油藏存在注入水沿平面单向突进、吸水剖面差异大、注采调控难度大等问题,用水玻璃、网络保水剂和延迟活化剂制备了水玻璃凝胶堵剂,分析了水玻璃凝胶堵剂的成胶原理,研究了该堵剂的注入性与封堵性能,并在冀东油田开展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由水玻璃、延迟活化剂和网络保水剂(质量比为5∶1∶0.2)制备的水玻璃凝胶堵剂注入性和封堵性良好,对中渗和低渗填砂管的封堵率分别为93.5%和97.3%;堵剂选择性较好,优先进入高渗透层进行封堵,堵剂突破后低渗储层的分流率由29.8%增至85.2%,高渗储层的分流率由70.2%降至14.8%。包裹硅酸凝胶、硅酸盐沉淀的大分子交联网状结构提高了水凝胶的成胶强度。水玻璃凝胶堵剂在冀东油田现场应用6口井,增油降水效果明显,平均单井注水启动压力上升4.67 MPa,吸水剖面得到改善,注入水波及体积增加,对应8口油井见效,累计增油4314 t。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峰油田长8油区注水压力上升快这一实际情况,从储层特征、注水伤害机理室内试验和现场挤注解堵剂效果分析三方面研究了注水压力高的原因。研制出了pH值为7~8,具有防垢、稳定地层粘土及清垢的FH-01解堵剂,全区实验22口水井,注水压力平均下降0.8MPa,解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针对西峰油田长8油区注水压力上升快这一实际情况,从储层特征、注水伤害机理室内试验和现场挤注解堵剂效果分析三方面研究了注水压力高的原因。研制出了pH值为7~8,具有防垢、稳定地层粘土及清垢的FH-01解堵剂,全区实验22口水井,注水压力平均下降0.8MPa,解堵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针对绥靖油田大路沟二区储层酸化解堵增产措施存在问题,室内开发出一种起泡剂并建立了一套适合于大路沟二区泡沫酸酸液体系。评价表明,该泡沫酸酸液体系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起泡和稳泡性、分流转向性能、低表/界面张力,有利于提高酸液均匀布酸效果,降低储层残酸滞留,减少酸液储层伤害。截至2014年1月在大路沟二区进行了3口井现场试验,泡沫酸化后平均单井日增油1.28t,平均单井累计增油185.6t,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金荣  张育慈 《油田化学》1993,10(2):110-115
屏蔽暂堵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油气层保护技术。本文简要介绍了屏蔽暂堵技术的基本原理,提出了适用于新疆夏子街油田的屏蔽暂堵剂(QCX-1、SAS),介绍了该屏蔽暂堵剂的性能及现场应用情况。室内与现场试验表明,以QCX-1、SAS为屏蔽暂堵剂的水包油型完井液对夏子街油田储层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红河油田长8油藏属致密裂缝性油藏,通过水平井开发取得显著效果,但压裂施工砂堵频繁出现,直接影响油井的产能和油田经济开发效益。通过砂堵井地质特征与压裂曲线分析,得出红河油田长8油藏压裂砂堵原因有储层泥质含量高、天然裂缝发育、前置液比例与施工排量偏低、压裂液问题等4个方面,并明确了4类砂堵井的压裂施工曲线特征。同时,结合压裂砂堵原因分析,分别从压裂设计、现场施工和现场质量控制等3个方面,提出了压裂砂堵预防措施,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有效提高了红河油田长8油藏水平井压裂施工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屏蔽暂堵重复压裂工艺最初是针对长庚油田低渗透储层开发的重复改造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2004年开始在准噶尔盆地BZ区块应用该工艺。通过地质特征、开发特征、工艺适用性及工艺配套和施工参数的优化研究,形成了适合该地区的屏蔽暂堵压裂技术。目前该工艺在准噶尔盆地BZ区块已成功应用37口井,施工成功率达95%,有效率85%,平均单井日增油4.1 t,有效期平均达240 d,部分井有效期已超过570 d。现场应用表明,屏蔽暂堵压裂工艺在准噶尔盆地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石西油田深井高温底水封堵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2  
通过室内研究和现场先导性试验,石西油田石炭系深井高温底水封堵首次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堵水处理后189d内,产液量累计减少319t,原油累计增加70t.封堵前的日产液量为10t,处理3个月后逐渐降至78t,并维持了较长时间.针对石炭系深井底水高温的油藏条件,采用暂堵剂-改性栲胶凝胶-水泥封口三段塞技术提高了封堵的成功率.即:先用暂堵剂暂堵油层约1h,使后续注入的主剂段塞选择性地进入水层;形成的改性栲胶凝胶封堵层耐高温、热稳定性好;其后用水泥封口段塞提高封堵层强度.  相似文献   

12.
针对特高含水油田研制了由聚丙烯酰胺、多价金属离子络合物交联剂、反应调节剂和助剂组成的深部油井堵剂,用于胜坨油田油井堵水。从主剂浓度、抗剪切、封堵率、耐冲刷等方面对该堵剂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它可用于特高含水期的油井堵水。SYD-1油井堵剂已在胜坨油田13口油井上得到应用,取得较好增油降水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姬塬油田罗1区块低渗裂缝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注入水沿大裂缝窜流严重、水驱效率低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储层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的基础上,提出油水井双向调堵、综合治理的技术思路。对调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同时优选了堵水剂、调剖剂,堵水剂选择中温凝胶堵水剂G542和高强度有机封口剂G521;调剖剂选择聚合物冻胶调剖剂TP-1和聚合物微球调剖剂WQ-1。现场采用段塞式注入方式,选择注采关系对应明显的注水井X175-15井和油井X175-16井成功实施了双向调堵技术。施工后,油井X175-16井日均增油3.62 t,含水由88.6%下降至54.7%。下降了33.9%;注水井X175-15注水压力提高2 MPa,调堵结束后两个月井组累计增油196 t,取得良好的降水增油效果。该技术为解决低渗油藏裂缝性见水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控制水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不重新射孔建立底水隔板封堵底水层的新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水基堵剂的选择性封堵作用和由工作液与原油的密度差而形成的重力分异作用,通过在油水交界面附近形成底水隔板来控制水锥发展。该方法主要使用了高密度盐水、隔板液和过顶替液3种工作液。对不同工作液的使用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确定了施工工艺。采用这种新方法在陆梁油田薄层底水油藏试验了8口井,有效率达到100%,截至2005年8月底,累积增油2 622t,降水4 968m3,含水率下降幅度为11.3%~38.4%。直接投入产出比为1:2.350 8。现场试验结果说明,该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由于受沉积韵律、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等影响,长庆油田每年吸水不均井占比超35%,严重影响生产井组动态。针对以上问题,以姬塬油田超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自主研发了一种适合近井地带剖面调整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室内测试了其溶解性、耐温性、分散性、粒度、封堵效率和解堵性能,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表明,分流剂WS-2在酸溶液和水中均不溶而易溶于煤油,软化点在120℃左右,粒径30数100 um。WS-2分散性能好、遇携带液呈悬浮状,便于注入地层,对岩心的封堵效率在90%以上,可满足现场应用。针对尖峰状和指状吸水不均井使用油溶性分流剂WS-2,平均吸水厚度增加2.5 m,平均水驱动用程度提高8%,3个月后生产井组动态稳定,达到了注水井剖面调整的目的。油溶性分流剂WS-2在同类的油藏中具有推广使用的前景。图6表3参14。  相似文献   

16.
卫城油田深层油藏分层堵水作业中,油藏高压、低孔、低渗的特点对无机颗粒堵水剂性能要求较高,常规无机颗粒堵水剂与超细G级油井水泥易出现超压、强度低或有效期短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超细水泥堵水的技术缺陷,开展了堵水剂体系技术研究。将超细G级油井水泥、超细粉煤灰、活性矿粉和硅粉按照不同的配方比例配制了一系列堵水剂,对堵水剂的流变性、抗缩性和抗压强度等性能进行了室内实验,确定最佳超微粉体堵水剂配方为87.5%超细水泥+7.0%超细粉煤灰+1.5%活性矿粉+2.5%超细硅粉+1.5%缓凝剂。在卫城油田深层高压低渗油藏成功运用13口井,解决了此类油藏堵水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17.
水平井堵水的背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中国石油水平井生产简况、应用的油藏类型、完井方式、出水类型及产水危害等几个方面介绍 了水平井堵水的背景,从水平井底水脊进机理、堵水剂、堵水工艺的研究以及油藏动态研究、水平井产 出剖面测试、新型化学剂、物理模拟实验等方面论述了水平井堵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水平井堵 水技术研究重点是选择性堵水剂和选择性注入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三工河组油藏高含水抽油井日趋增多,针对井筒内下层见水现象,应用电缆桥塞隔水工艺,利用火药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卡瓦贴紧套管壁,胀封胶筒,封隔底水;针对下层见水且管外窜槽现象,采用卡堵一体配套工艺,利用插管桥塞挤注W964高强度复合堵剂,在桥塞下部及管外打隔板,阻止底水窜槽锥进,达到堵水目的。现场应用这2项堵隔工艺,稳油控水作用明显,有效改善了油藏开发效果,7年中累计增油30.3×104t,直接投入产出比分别达到1:27.4及1:4.4,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文东油田高温高盐油藏堵水难题,研制了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为主剂的凝胶型堵剂和以热固性树脂和无机充填增强剂为主剂的颗粒型堵剂。通过环境因素对堵剂性能的影响,认为堵剂在高温高盐条件下具有强度高、热稳定性好、有效期长等优点,现场应用增油降水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特点,主要由巨型、大型洞穴及大裂缝组成,储集空间尺度大,非均质性强,缝洞连通关系复杂.认为其堵水难点在于堵剂漏失严重、堵水位置难确定、常规堵剂难以满足要求.综述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堵水工艺与堵剂体系,结合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特点及开发现状,指出选择性堵水技术与配套工艺将是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堵水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