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化工科技》2008,16(2)
高温煤焦油洗油常温脱色除臭技术;煤焦油中馏分常温脱色除臭技术;煤焦油型混合柴油技术转让;工业炉用透明的煤焦油型洗油混合柴油技术;中低温煤焦油蒸馏油脱色除臭技术;中低温煤焦油蒸馏油脱色除臭后调制柴油技术;减线润滑油基础油常温一步法精制脱色技术;  相似文献   

2.
《化工科技》2006,14(3):70-81
高温煤焦油洗油常温脱色除臭技术;煤焦油中馏分常温脱色除臭技术;煤焦油型混合柴油技术转让;工业炉用透明的煤焦油型洗油混合柴油技术;中低温煤焦油蒸馏油脱色除臭技术;中低温煤焦油蒸馏油脱色除臭后调制柴油技术;减线润滑油基础油常温一步法精制脱色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国内外以费托合成物(主要为费托蜡)为原料制成GTL基础油的加工技术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Chevron、Shell、ExxonMobil和中石油在GTL基础油加工技术的研究工作及应用情况。分析表明:费托合成物烷烃含量高,GTL基础油加工技术的核心是正构烷烃的加氢异构化技术,催化剂主要为改进的异构催化剂,所得GTL基础油黏度主要为中质黏度等级、黏度指数高、蒸发损失好,收率达到工业化水平。但与矿物基础油相比还存在很多不足,需依据费托合成物的特性,开发有针对性的催化剂,选择最佳的油品加工技术工艺路线,以便进一步提高基础油的性能和收率,实现费托合成物的最优经济性。同时为国内发展费托合成基础油加工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世界润滑油基础油的供需状况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世界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市场供需以及节能、环保和发动机技术发展对基础油的影响和要求,展望了全球润滑油基础油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润滑油基础油市场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供大于求,但是随着费托合成润滑油基础油的出现及其产量的增加,高质量、低成本的润滑油基础油将是今后润滑油基础油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刘悦晖 《河南化工》2010,27(8):80-81
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本文从润滑油基础油的概念、生产过程与生产技术发展趋势几个方面,对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的废润滑油回收利用技术都没有彻底地脱除废润滑油中金属等杂质、没有提出理想的环境友好的回收再生技术、没有很好地提高润滑油基础油的收率等问题,结合废润滑油的性质特点,探索了一种环境友好的回收再生技术,提出了不同常规的再生工艺,基础油收率高,效果显著,再生后符合润滑油基础油标准,可以用作基础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国际润滑油市场环境,综述了世界润滑油工业的发展概况,包括润滑油、润滑油基础油和添加剂的供需现状及预测。同时综合分析了传统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的改进、高质量基础油的生产技术以及润滑油添加剂的技术进展,并指出了我国润滑油生产面临的问题和任务。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基础油的分类及生产工艺,分析了我国基础油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情况,探讨了基础油市场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对环保和节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发动机技术的进步,今后Ⅱ类、Ⅲ类润滑油基础油市场份额将进一步增长。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合成油(GTL)工艺生产的基础油质量优于矿物油生产的APIⅢ类基础油,且生产成本更低。介绍了国际上已建和拟建GTL基础油工厂的情况,以及GTL基础油发展对矿物基基础油的影响。随着美国页岩气的迅猛发展一些公司开始计划在美国页岩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投资建设包括生产基础油在内的GTL工厂。我国一些大型气田虽然能够为GTL生产提供原料,但还需要进行经济核算以及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GTL工业化技术。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2002年到2006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指出了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技术在当前原油高价运行下存在的问题:对于传统基础油生产工艺.炼制原油种类的增多导致基础油的质量下降以及设备腐蚀;对于基础油加氢工艺,主要是装置开工率不足.提出要充分了解哪些原油适合传统的基础油生产工艺,对不同的原油应采取分炼、分输、分储,加大对基础油加氢工艺的科研力度,掌握高档基础油结构性质,提高我国润滑油的生产技术水平,缓解原油价格增长给润滑油行业带来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润滑油产品供大于求,而质量与国外同类产品则有较大差距。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润滑油基础油的品种与数量不能完全满足高档润滑油产品开发的需要。因此,应提高高粘度指数(HVI)基础油的比例,并选用溶剂精制与加氢处理相结合的方法由中间基原油生产HVI基础油。  相似文献   

12.
罗辉洪 《广东化工》2012,(4):151-154
以西江原油为例,通过多项式回归拟合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指数随运动粘度的分布曲线,一元线性回归基础油运动粘度与原料运动粘度的关系,并对回归方程及其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从而获得有效而精简的回归方程。根据这两个回归方程推算出基础油粘度指数与原料运动粘度的关系,直接用于指导常减压装置基础油原料运动粘度的优化控制,也为原油资源筛选、调配、单贮单炼、混兑混炼等生产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润滑油基础油粘度性能的近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延东 《化工时刊》2008,22(4):9-12
本文采用傅立叶(FT)近红外光谱仪,在近红外长波光谱范围内,测定了不同润滑油基础油的近红外光谱,分别建立润滑油基础油40℃粘度、100℃粘度和粘度指数3项指标的偏最小二乘和BP神经网络近红外光谱分析的校正模型。研究数据表明,近红外光谱能够获得与润滑油基础油粘度相关的光谱信息。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作为一种处理非线性问题的数据分析手段,能较好的定量研究近红外光谱信息与润滑油基础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苏怀强 《广东化工》2012,39(5):118-118,120
加氢裂化装置的原料是加氢精制后尾油进行二次加工的装置。通过采用催化剂,在一定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对该尾油进行临氢催化降凝得到了粘度指数大于75的润滑油基础油馏分,经白土精制后完全符合润滑油基础油指标或者加氢后精制得到符合润滑油基础油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实验室自主研发了降浊点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金属含量、载体改性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以异构脱蜡装置生产的高黏度润滑油基础油为原料进行催化活性评价,并对催化剂进行长周期寿命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催化剂可以大幅度降低高黏度润滑油的浊点并能长周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润滑油基础油加氢联合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雪茹 《当代化工》2001,30(4):196-198,218
介绍了采用临氢降凝-加氢精制串联方法制取润滑油基础的实验结果,用此种方法所得到的基础油收率在45%以上,粘度指数100,含硫,氮,芳烃等杂质较少,降凝效果较好,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以大庆和涠洲混炼油(体积比为1∶1)减二线脱蜡油为原料,糠醛为溶剂,考察了剂油比、抽提温度对润滑油基础油糠醛精制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精制油的粘度指数随剂油比的增加和精制温度的上升而增大,精制油的收率随剂油比的增加和精制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当温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精制油收率有变化,而粘度指数与折光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18.
A lubricant additive may be defined as a material that imparts a new and desirable property not originally present in the oil or reinforces a desirable property already possessed in some degree by the oil. These materials are normally more chemically reactive than the base oil. The additives are being used at various concentrations from a few parts per million to over 30%. A great deal of research is being done at present into the synthesi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 of different lube oil additives. In the present work, polymeric additives were prepared by reaction of butyl acrylate with different α-olefins (octene, dodecene, tetradecene, and octadecen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epared copolymers as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 and pour point depressants for a base lube oil were studi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efficiency as viscosity index improvers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prepared copolymers and increasing the chain length of alkyl groups of the α-olefins, and the efficiency as pour point depressants increases with de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and decreasing the molecular weights of the prepared copolymers.  相似文献   

19.
锂-铁层柱粘土催化剂制备条件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岭土、NaOH和AlCl3溶液为原料,制得层柱粘土,将其作为载体,通过浸渍法制备锂-铁层柱粘土催化剂。以轻烯烃为原料,在高压反应釜用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烯烃聚合反应,对得到的润滑油基础油进行了物性分析。结果表明,在n(NaOH)∶n(AlCl3)=2.3、柱化剂制备温度75 ℃、高岭土加入量150 g·L-1、柱化剂滴加温度85 ℃、负载锂和铁的质量分数为6%、催化剂焙烧温度480 ℃和焙烧时间4 h的条件下,润滑油基础油的最高收率为58.2%,40 ℃运动粘度10.28 mm2·s-1,100 ℃运动粘度为2.63 mm2·s-1,粘度指数为125,溴价为11.40 g·(100 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