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采用氯化锂作为除湿剂的空调-海水淡化复合装置的除湿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实验过程中用热泵蒸发器产生的冷量来冷却除湿过程,同时用冷凝器产生的废热来再生稀溶液。分析了各个操作参数对除湿量的影响,得出了当前研究的经验公式。结果表明:除湿量随着空气湿度、除湿溶液的浓度和除湿溶液的流量的增加而增大,而空气温度和溶液温度对除湿量的影响非常小。本文取得的实验数据和经验公式为进一步完善和分析除湿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
刘东  吴尉德  陈沛霖 《流体机械》2003,31(Z1):186-190
研究了转轮除湿机进口处理空气的温度、湿度、再生空气的温度、湿度等影响除湿供冷空调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得出了了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可以为正确配置转轮除湿供冷空调系统提供指导,也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工作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太阳能液体除湿空调系统是一种利用太阳能等低品位热源的节能空调系统,集热器集热性能和溶液化学蓄能特性是影响太阳能利用的重要因素.本文中再生器采用逆流式填料塔,氯化锂作为除湿剂,以真空管集热器作为集热源,实验分析了不同再生温度时,真空管集热器集热瞬时效率和化学蓄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真空管集热器瞬时效率呈凹形;较高的溶液再生温度有利于太阳能利用率和溶液化学蓄能能力的提高,再生溶液温度一般为60~80℃.  相似文献   

4.
再生器是溶液除湿系统的重要传热传质部件。本文设计了正交试验,对入口溶液温度、液气比、入口溶液浓度、入口溶液流量这4个因素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正交试验表明,各因素对再生性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入口溶液温度、液气比、入口溶液浓度、入口溶液流量,其中入口溶液温度对再生率结果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液体干燥剂冷却空调系统利用液体干燥剂对空气进行除湿,然后再绝热加湿处理,达到所要求的空气状态。介绍了液体干燥剂除湿空调系统的特点及在空调工程中的应用形式,描述了该系统的研究进展,认为这种能进行湿度控制的空调系统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杜斌  施明恒 《流体机械》2007,35(12):53-57,64
以内冷型竖直板降膜除湿器为对象,考虑实际对流换热边界条件,建立相应的除湿过程数学模型并求解.设计加工了除湿器实验平台,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值的比较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测试了溶液和被处理空气的进口参数对除湿器性能的影响,为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CaCl_2溶液除湿空调系统中的吸收器;建立了吸收器的工作模拟程序;讨论了溶液参数对吸收器除湿效果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建立除湿转轮二维传热传质模型,模型中考虑了基体材料蓄热对传热传质的影响,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模拟误差均在10%以内,满足精度要求,并对不同影响因素下,变风量运行时转轮的瞬态响应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处理空气进口湿度越大温度越低,再生空气进口温度越大湿度越低,处理空气出口湿度响应变化的差值越大,温度响应变化的差值越大;除湿侧风速突然增大时,出口温湿度的响应时间明显小于风速突然减小时的响应时间.计算表明:变风量运行方式可使系统显热负荷减少20%左右,若附加调节措施,可进一步节省显热负荷13%左右.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各因素对两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送风温度、除湿量和制冷量的影响。试验条件为新风温度27~33℃,新风相对湿度50%~70%,再生风入口55~75℃,再生风相对湿度9%,冷热水泵的变频器设置为50 Hz。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送风温度影响主次排序为:新风入口相对湿度新风入口温度再生风入口温度。各因素对除湿量影响主次排序为:新风入口温度新风入口相对湿度再生风入口温度。各因素对制冷量影响主次排序为:新风入口温度再生风入口温度新风入口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0.
应用于液体除湿空调中的除湿/再生器采用氯化锂作为除湿溶液,对在逆流结构形式下液体夹带量、压降等特性在理论模型模拟的基础上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液体夹带量及气体压降随气液比、风量、溶液流量的非线性关联式。根据试验数据与理论研究的对比分析通过非线性回归获得了更精确的压降计算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1.
张哲  田津津 《流体机械》2007,35(9):72-76
研究了入口空气相对湿度、温度以及风速对风冷热泵蒸发器结霜的影响,获得了各个入口空气参数对蒸发器结霜厚度和换热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空气入口相对湿度等参数对蒸发器结霜以及换热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结霜严重地影响了蒸发器换热性能.计算结果和实验测试的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注塑制件翘曲的原因,采用著名的CAE软件Moldnow与正交试验方法,对不同工艺条件下的注塑成型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并对正交实验数据进行极差分析,确定注射时间、保压压力、保压时间、冷却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以及冷却液温度等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对制件翘曲变形的影响程度,得出最优的注塑成型工艺参数组合,并以一薄壁导光板对该工艺组合方案进行模拟验证与实际注塑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3.
影响风冷式热泵蒸发器结霜性能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张哲  厉彦忠  王强 《流体机械》2002,30(11):46-49
研究了在热泵工况下变化参数对风冷热泵蒸发器霜形成率的影响,获得了入口空气相对湿度、温度、流速以及翅片间距等参数对蒸发器结霜量和空气侧压降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和实验测试的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论对翅片管式蒸发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反应堆压力容器(RPV)支座在核电厂设计中属ASME核安全1级支承,是关系到RPV安全的关键设备。通过建立支座的"流-固"耦合CFD模型和基于响应面法的实验设计,分析了支座入口空气流速和温度对支座温度场和空气流场的影响规律;进一步面向支座底面最高温度限制和减小空气流速的双目标要求,获得了优化的入口空气参数组合;最后通过对比"流-固"耦合模型结果和响应面法拟合结果,证明了模型和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用电池包的安装和散热接口要求,设计了3种不同形式的进出风接口,用对比试验的方法进行了模拟公交运营工况试验。结果显示,格栅进风接口和直管进风接口2种接口形式的电池包在试验后半期均已处于热平衡状态,最大温差值≤3℃;弯管进风接口电池包的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值均比前2种接口形式的电池包大,最大温差值扩大近1倍,表明接口形式会影响电池包的散热效果以及内部通风风向的分布趋势,如设计不当会造成电池内部温差过大。  相似文献   

16.
张振  葛斌  张俊礼 《流体机械》2012,40(8):81-85
基于圆柱源理论,建立了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求解。计算结果表明,夏季U型地埋管换热器在给定进口温度和流量时,连续运行48h后,地埋管出口水温、壁面温度和单位延米换热量基本趋于稳定。单位延米换热量与热响应实验数据误差为3%,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以某地区空调系统地埋管换热器设计为例,模拟分析了不同负荷特性下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模拟结果显示整个夏季运行中地埋管最大进口水温低于设定值37℃,满足机组运行温度要求,设计合理。可为实际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任悦  郭宪民  樊海彬 《流体机械》2006,34(10):62-66
采用分布参数的方法建立了制冷系统的数学模型,在建立冷凝器和蒸发器两相区模型时采用了分相流模型,并考虑了流型变化对制冷剂流动换热过程的影响。利用所建模型,计算分析了冷凝器进口空气温度、蒸发器进口空气温度等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在焓差实验室对一台风冷热泵空调器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出了冷凝器和蒸发器进口空气温度随冷凝压力、蒸发压力、过冷度和过热度的变化曲线。将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实了所建仿真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Aeration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 turbocharger journal bear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urbocharger bearings have to work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are moreover rotated at high speed. They have to be designed by overcoming the high temperature. The type of oil inlet port, the inlet oil temperature and the sort of engine oil should be designed, controlled and selected carefully in order to reduce the bearing's inner temperature. In this study, the influence of aerated oil on a high-speed journal bearing is also examined by using the classical thermohydrodynamic lubrication theory coupled with analytical models for viscosity and density of an air–oil mixture in a fluid-film bearing. Convection to the walls and mixing with supply oil and re-circulating oil are considered. The considered parameters for the study of bubbly lubrication are the oil inlet port's type, oil aeration level and shaft spe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ype of oil inlet ports and shaft spee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determining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and the friction in a journal bearing at high-speed operation. Also,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extremely high shaft speed, the high shear effects on aerated oil and the high-temperature effects cancel out each other. So, the bearing load and friction show almost no difference between aerated oil and pure oil.  相似文献   

19.
胡建平 《流体机械》2000,28(3):46-48
分析了制冷压缩机吸气温度回路的特性 ,采用串级技术以量热器内第二制冷剂压力为副调参数组成串级系统 ,削弱了过程参数间的耦合影响 ,有效克服了二次干扰 ,实现了制冷压缩机吸气温度的快速稳定的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