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都是信号与系统课程中的重要概念,在系统分析中起着重要作用。求解单位冲激(脉冲)响应的方法有很多种,本文从求解连续系统单位冲激响应的奇异函数平衡法入手,详细论述了与之相类似的求解离散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方法——脉冲平衡法,通过典型例题说明了这种方法的解题过程,形成了在单位冲激响应和单位脉冲响应知识点上又一个对偶关系。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一种计算矩形活塞阵元声场脉冲响应函数的简便算法,通过对不同延时量的矩形活塞阵元声场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叠加,得到线形换能器阵列的脉冲响应函数;再施以宽带脉冲激励函数,得到线形换能器阵列的声场分布。比较了3种不同换能器的脉冲响应及声场分布,该法对工业无损检测领域超声成像用换能器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数字电位器AD7376的工作原理,介绍了数字电位器在CCD成像调试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利用数字电位器AD7376的程控特性和单片机AT89C2051的控制能力来完成调试系统中对CCD驱动脉冲电平和偏置电平的调节。详细阐述了其硬件电路及软件编程。该系统在CCD芯片测试工作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远程  宋骞 《激光杂志》1988,9(4):206-210
利用氦氖—铌酸锂混合无镜双稳装置实现了恒定光偏置和脉冲光偏置两种方式下的,光信号放大,放大倍数分别达15和20—85。脉冲偏置下还观察到与放大伴随着的脉冲波形改善。从理论上计算了双稳态光信号放大器的工作条件和增益振幅特性,与实验定性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唯象的光学三稳态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出发,在偏置加脉冲激发的条件下,从理论和数值计算两方面对光不三稳态器件的开关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双脉冲发生器的功能是:当输入信号?为矩形波时,对应于其上升沿及下降沿,产生方向相同的脉冲输出信号?即:对应于每一个矩形波输入信号,将得到两个同方向的脉冲输出信号.图1是一种最简单的双脉冲发生器的线路,它是一个具有射极偏置电阻的放大器.适当地选择R_?、R_?和R_0的数值,就可以使晶体管BG在从放大状态过渡到饱和状态,以及从饱和状态返回到放大状态的过程中,得到幅度较大的同方向脉冲信号.下面,就它的工作原理及参数的选择进行简要的  相似文献   

7.
利用氦氖-铌酸锂混合无镜双稳态装置实现了恒定光偏置和脉冲光偏置两种方式下的光信号放大,放大倍数分别达15和20—95。脉冲偏置下还观察到光信号放大同时伴随着信号脉冲波形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一种实用型抑制脉冲激光测距机低温虚警的方法,重点用于解决脉冲激光测距机在研制过程中,常温和高温都能够满足虚警率指标,而低温时虚警率工作超标的问题。通过产生虚警的原因分析,在雪崩二极管噪声闭环偏置控制回路中,增加了门限控制及噪声检测电路,通过单片机对闭环噪声控制回路的参数进行实时调节,使低温虚警得到有效抑制,能够满足系统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9.
俄相颖  戴光耀  吴松华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1,50(6):20211032-1-20211032-11
2018年9月15日,美国航空航天局成功发射了ICESat-2卫星,ICESat-2搭载了地形激光测高仪系统(ATLAS),已经广泛应用于极地冰盖高程测量、海冰厚度估算、陆地高程测量、地表植被测量等多个研究领域。不同于GLAS/ICESat,ATLAS在信号探测系统中采用更为灵敏的单光子探测器,每秒发射10 000个脉冲(GLAS/ICESat系统每秒发射40个脉冲),可以获取到重复频率更高、光斑更小的高密度光子计数回波数据,进而实现高精度全球观测。由于ATLAS采用的探测器光电倍增管(PMT)after-pulse的影响,在回波信号脉冲输出后常会出现小幅度脉冲干扰,不能准确反映原始信号波形,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对测量信号进行校正。首先基于ATL03产品,对光子计数回波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了海冰、海洋、陆地和沙漠的廓线信息,结果显示在主信号回波之后均存在两个小的脉冲回波(约2.3 m和4.2 m处),此外陆地和沙漠在10~45 m间存在一个更长时间延迟的脉冲回波,证实了不同反射表面均会受到PMT after-pulse影响。然后利用ICESat-2卫星过境撒哈拉沙漠地区的夜间观测数据,计算了不同波束下的脉冲响应函数,6个波束得到的脉冲响应函数整体形态相似,在主信号回波后出现三个不同幅度的脉冲回波(约2.3 m、4.2 m和6.5 m处)。最后利用6个波束的脉冲响应函数对同一海洋剖面进行校正,结果显示除ATLAS Beam2外,其余波束均可有效滤除主脉冲之后的小幅度脉冲,校正得到真实的水下回波信号。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可编程红外焦平面驱动电路系统设计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赖睿  周铭  刘上乾 《激光与红外》2004,34(4):272-274
介绍了一种新的基于单片机和FPGA的可编程的驱动电路系统。在该系统中,偏置电压的产生和调节是利用单片机控制来实现的;而对于脉冲驱动,则先由FPGA产生初始的脉)中驱动波形,而后结合单片机对其进行电平提升和转换,最终得到符合要求的驱动脉冲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较传统的设计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强以及体积小和功耗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非均匀采样对偏置相位中心多波束SAR性能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理论上推导了方位向的非均匀采样对偏置相位中心多波束SAR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方位向的非均匀采样会造成脉冲压缩的主峰两侧存在虚假峰值,同时它会造成脉冲压缩主峰增益降低、主峰展宽。文中给出了峰值-假目标比及主峰增益损失的计算公式,表明了它们与不均匀性及方位向过采样率等因素之间存在定量关系。这些公式的正确性通过仿真得到了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片上驱动电路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列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在正常工作时需要提供多路数字脉冲和多路直流偏置电压。本文基于0.5 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驱动电路芯片,为电容负反馈放大型(CTIA)读出电路(ROIC)提供驱动信号。电路芯片采用带隙基准电路产生低噪声低温漂的直流偏置电压,采用数字逻辑电路生成CLK1,CLK2,RESET等八路数字脉冲。仿真及测试结果表明:驱动电路芯片输出的数字脉冲及偏置电压符合设计值,可驱动CTIA型线列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稳定工作。  相似文献   

13.
使用毫微秒射频脉冲测试报导系统得到了证实,脉冲的产生受行波管直流耦合脉冲栅极调制的影响。这直流调制脉冲使用快速的阐流管电路来产生.合成的射频电压脉冲用来激厉波导系统,并在高速取样示波器上观测,由波导故障点产生的反射于是从示波器萤光屏上得到故障点的位置及反射系数。  相似文献   

14.
微测辐射热计响应率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微测辐射热计在外加偏置下的响应情况,建立了流偏置下微测辐射热计的响应率模型,及脉冲偏置下微测辐射热计的完整理论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给出了在实际工作条件下微测辐射热计响应率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5.
小机芯离焦检测系统特性的新型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聚焦预搜索原理,测量出小机芯离焦检测系统特性的关键参数:离焦偏置、离焦灵敏度和线性区范围。首先将周期电压输入小机芯的聚焦力矩器使小机芯进行聚焦预搜索,同时得到聚焦误差曲线;然后根据聚焦误差曲线计算出小机芯离焦检测系统的特性,利用聚焦误差曲线S状脉冲的出现时刻计算出离焦偏置,利用S状脉冲的斜率和峰峰值得到离焦灵敏度和线性区范围;最后给出测量实例。该方法采用电信号测量小机芯的离焦检测系统特性,无需进一步的聚焦闭环控制以及互维精密工作台,具有设备简单、易于实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许致火  施佺  孙玲 《雷达学报》2018,7(3):364-375
相比遥感雷达,汽车雷达探测距离为0–1000 m近距离的车辆及行人等目标。常规的单天线汽车脉冲雷达通常发射纳秒级的短脉冲以实现近距目标的高分辨率探测。但在工程上实现纳秒级的高功率发射信号是非常困难的并需要很高的成本。另外,现有的汽车雷达存在空间角度分辨率低、点目标脉冲响应函数旁瓣高及汽车雷达间 相互强干扰的瓶颈问题。为克服这些难题,论文首先提出双天线脉冲雷达技术,使得雷达在测量发射大时宽脉冲信号成为可能。其次,通过数字波束形成技术实现高的空间分辨率,运用脉冲压缩技术实现距离向高分辨率,采用脉冲多普勒技术计算得到高分辨率的径向速度场。最后,为克服点目标脉冲响应函数旁瓣效应及汽车雷达间相互干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随机相位编码雷达信号。采用提出的雷达信号,汽车雷达间的强干扰可被有效抑制,并且在不损失信噪比的情况下,雷达的点目标脉冲响应函数的峰值旁瓣比可达–45 dB。大量的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及先进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基于蒙特卡罗的多次散射模型,研究无 公共散射体传输模型下紫外光(UV)传输特性,对该模型下 UV在大气中传输的平均散射次数随距离的变化情况、路径损耗随传输距离的变化情况 、脉冲响应时间 延迟随传输距离的变化情况以及脉冲响应曲线随能见度的变化情况进行仿真分析。结果显示 ,无公共散射体 传输模型下的UV至少需要两次的大气散射才能够到达接收端,相同传输距离无公共散 射体传输模型的 路径损耗和脉冲响应时间延迟也远高于有公共散射体传输模型的路径损耗和脉冲响应时间 延迟。通过归 一化得到的随能见度变化的脉冲响应曲线发现,无公共散射体传输模型在大气中传输的 脉冲响应时间 延迟不随能见度的变化而变化,但脉冲响应峰值高度随能见度的增大而增高。  相似文献   

18.
从传统的激光器速率方程出发,同时考虑芯片封装寄生参量和本征区接触参量的影响,得出一种双异质结半导体激光器的新型等效电路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用电路仿真软件PSpice分析了直流偏置对激光器弛豫振荡、小信号频率响应、大信号脉冲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尚鸿雁  张广军 《激光技术》2005,29(4):429-432
研究一维位置敏感探测器(PSD)的脉冲响应特性及脉冲光照射下光生电流输出的规律,对准确计算光的入射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给出脉冲光函数的表达式,讨论了4种脉冲光模式照射下的PSD脉冲响应特性,并详细研究了“脉冲堆积”现象。结果表明,如果脉冲光照射时间远远大于PSD的响应时间时,光的入射位置满足一维PSD的转化公式;如果光照射时间小于PSD的响应时间时,只要满足照射时间大于2.5倍的时间响应常数,则停止照射的时间越短,光入射位置与PSD输出电流之间越接近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应用于光纤时频传递秒脉冲信号(1PPS)调制的马赫-曾德尔调制器(MZM)偏置点反馈控制系统。本系统将电光调制器的偏置点设置在传输曲线的最小值点(Null)和正斜率正交点(Quad+)之间的线性区域,利用光电二极管(PIN)探测输出1PPS信号的低电平电压的波动来检测偏置点的漂移。对测量到的电压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后通过控制偏置点反馈系统来稳定调制器的偏置点。对反馈控制理论进行了原理推导,并与基于微扰理论的商用偏置点稳定系统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避免微扰信号对1PPS传输稳定性的影响,传递性能优于商用偏置点稳定系统。实验结果表明,1PPS传递时延波动的峰峰值为174 ps,均方根值(RMS)为18 ps,在平均时间为104s时,1PPS的时间阿伦方差(TDEV)下降到1.7 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