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谷艳昌  王士军  王宏 《水力发电》2012,38(6):38-39,69
我国是地震频发国家,震损水库是国家与社会关注的重大公共安全问题。研究构建水库大坝震损程度数学预测模型,对于快速评价水库大坝的震损程度,辅助政府部门应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确立了水库大坝震损的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水库大坝震损预测隐式模型,通过进一步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水库大坝震损程度的关系,建立了水库大坝震损预测显式模型,并给出了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西南地区地震频繁发生,对该地区大坝造成不同程度的震损破坏,为了探究地震对水库、大坝等水利工程产生的风险及其破坏规律,需要对大坝的震损破坏进行评价分析。选取“汶川5·12”地震后岷江上游的14座大坝为评价研究对象,同时考虑水利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地震特性和震损特征4个方面的影响因素,筛选与大坝震损破坏紧密相关的11项指标,构建大坝震损破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运用层次分析综合指数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对14座大坝工程的震损状态进行实算综合评价,并对各个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分析辨别,评价结果与现场调查情况基本相符,说明综合评价指标选择及其权重确定的合理性,以及层次评价方法的可行性。本次评价结果能为大中型水电工程科学防震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总结分析了汶川地震中四川省水库大坝裂缝、滑坡、渗漏、结构变形与管理设施破损等震损险情特点,利用约2 000座震损水库信息,对水库震损程度与震级、震中距、水库规模、坝型、坝高、建设年代等关联性进行了研究.成果表明:水库震损程度主要受震级和震中距影响,震级在4级以下时,水库基本无震损,震级在6级以下时,中型及以上水库基本未震损,在7级以上时,震损水库数量迅速增加;地震对水库的影响范围约200 km.小型水库震损数量最多,占震损水库的95%以上;震损水库中土石坝占绝大多数;坝高30~60 m的坝出现溃坝险情和高危险情比例最高;各历史时期建设的水库震损比例相差不大,1957年以前建设的水库出现溃坝险情的比例最高.本研究成果可为震损水库应急检查与处置、水库震损机理探讨、水库抗震设计理论的完善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地震,四川及其周边很多的水库大坝均发生了不同程度地震损.本文以四川柏林水库为例,介绍了柏林水库在地震后出现的震损情况,并详细分析了该水库可采用的抗震加固措施,以及各加固方案的优缺点,最终综合考虑选择了适合柏林水库的加固方案.本文对地震后大坝的震损加固方案选择、加固方法等做了详细的分析,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以"5 .12"汶川地震震损水库大坝调查、分析及现场专家险情评级资料为依据 ,将土石坝震损级别以险情程度划分四级 ,结合震损水库特征与破坏机理 ,以层次分析法(AHP )为手段 ,通过建立震损土石坝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对震损土石坝险情快速评估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获得了土石坝震损险情快速评估方法 ,并应用于四川绵竹市红刺滕水库震后评价 ,结果表明 ,该方法能够客观反映土石坝震损程度 ,便于使用 ,为震损土石坝应急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地震导致水利工程的破坏,而震损水库给下游人民带来严重威胁.合理评价水库震损程度对指导除险加固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震损水库的特点,建立了震损水库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震损水库4级划分原则,对指标进行分级和阈值确定,并提出了关键指标的概念.在所建立的综合评价体系中,首先对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进行评价.当关键指标显著时,则认为综合评价体系整体显著;当关键指标均不显著时,再运用线性加权和法对水库震损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整体评价.实例分析表明,文中所提的评价体系客观可行.  相似文献   

7.
紫坪铺高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在"5·12"汶川地震中,经受了超抗震设计标准的考验,强震导致大坝出现较大震陷和水平变形,防渗面板发生挤压破坏、脱空与错台、水平接缝错位等震损震害.根据抗震抢险期问大坝监测资料和震害调查成果,综合评价认为其具有可修复性,震后的大坝防渗系统仍然有效,各泄洪建筑物仍具备正常运用功能,大坝整体结构稳定安全,震陷后大坝超高仍在安全储备范围内.截至2008年9月下旬,已完成防渗面板挤压破坏(包括水下部分)、脱空与错台施工,水库蓄水位至843 m高程(高于地震发生时水位约13 m),大坝总体渗流稳定,抗震抢险期间现场的实施决策和安全评价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基于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开展水库震损核查工作的实践,归纳了土石坝的震损现象,指出了各自的危害,初步分析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急处置措施,包括实际已采取的措施,以及从专业理论角度考虑可以采用的措施,针对有关研究和震区水利工作提出了建议.由于不可能在短期内对震损大坝做到彻底加固,每个震损工程都由地方政府领导作为责任人,配备专人观察水库的运行情况和震损现象的发展,制定了水库下游人员撤离的预案,以防止大坝溃决造成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9.
为了实现水利管理现代化,莱芜市雪野水库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将水库的防洪调度、大坝安全管理、电站管理、泄洪闸管理、大坝视频监视系统和信息管理,建成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实现了信息采集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处理标准化,防汛调度科学化,管理队伍知识化,水库管理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梯级水库多工程监测系统是以工程安全监测信息中心当作交流平台,在此基础上,整体对不同流域当中的所有工程大坝进行管理,达到了远程分布式数据采集和集中管理的目标,构建了具有系统化、层次化、集成式的综合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有效的降低了梯级水库的运行成本,提高了监管速率,展现了大坝安全信息管理网络化特征,更加高效、安全地构建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