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预聚体特性粘数与电子墨水微胶囊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化预聚体聚合反应条件,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反应条件对预聚体特性粘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60 min、溶液pH=9.0、温度75℃和脲甲醛摩尔比1:1.75条件下,合成的预聚体特性粘数达到1.5以上.以具有不同特性粘数的预聚体为单体,酞菁蓝BGS(PB 15:3)均匀分散在四氯乙烯(TCE)中的悬浮液为核材料,制备蓝色电子墨水微胶囊,研究了电子墨水微胶囊的性能与预聚体特性粘数关系.结果表明,随着预聚体特性粘数增大,所制备微胶囊的平均粒径减小,机械强度增大,表面粗糙程度降低.用优化条件制备的蓝色电子墨水,其中的微胶囊颗粒表现出良好的可逆移动特征.  相似文献   

2.
海藻酸钙-聚精氨酸聚电解质微胶囊强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精氨酸基微胶囊并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胶囊机械强度性能的影响,以期望制备一种具有介入治疗效果的药物载体.实验采用高压静电液滴发生装置,所制备的微胶囊粒度均匀、球形度好.同时,海藻酸钠浓度、成膜时间以及聚精氨酸分子量对微囊膜的机械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海藻酸钠浓度为1.0%,成膜时间高于15min,聚精氨酸分子量为55,300和141,000μ时,膜机械强度最好.此外,实验初步考察了聚电解质络合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可有效地控制微囊膜的膜强度,从而为进一步的药物控制释放实验打下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用于血液隔热相变材料微胶囊的制备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采用了以三聚氰胺-甲醛为壁材,正十四烷为芯材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通过SEM、DSC、Zeta激光粒度测定仪观察分析了微胶囊相变材料的表面形态、粒径分布[1].分析了乳液制备过程中乳化剂、系统调节剂、pH等对微胶囊工艺的影响,并对制成的微胶囊进行了血箱保温方面的实验,可以有效地在极限条件和室温下保持血液的所需温度.实验表明当系统调节剂SMA分子量为4万、非离子型OP-10为乳化剂和体系pH控制在3.5时能制得粒径分布为0.5~10 μm、实际应用较理想的微胶囊相变材料.  相似文献   

4.
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电泳显示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一步原位聚合法制备了电泳显示微胶囊.考察了系统调节剂、搅拌、壁材用量对微胶囊的粒径分布及其形貌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搅拌速度为700r/min,pH值为1.5~2.0条件下,以明胶作为系统调节剂,脲醛树脂作为壁材,可以制得具有透明囊壁的球形微胶囊,粒径分布在20~70μm之间.采用合适的壁材用量可以获得高紧密度的囊壁.该法制备的微胶囊可望在电泳显示材料中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牛至精油微胶囊包埋工艺及抑菌效果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永强  卢燕霞  张维  王元鹏 《包装工程》2016,37(17):102-107
目的制备牛至精油微胶囊,以提高牛至精油的稳定性。方法选取明胶和阿拉伯胶作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牛至精油微胶囊,并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其工艺条件,同时研究牛至精油微胶囊的抑菌效果。结果牛至精油微胶囊化最佳的工艺条件,芯壁质量比为3︰1,反应p H值为4.5,乳化剂WJE-880的添加量为0.1%,以6000 r/min高速剪切2 min,在55℃,250 r/min的条件下搅拌固化60 min。此工艺条件下包埋率可达到83.1%。结论牛至精油经微胶囊化后显著地提高了其抑菌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6.
肉桂精油微胶囊抗菌水性油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满足食品包装对油墨安全性的要求,研制一种具有缓释抗菌特性的水性油墨。方法以β-环糊精为包埋材料,采用超声波法制备肉桂精油微胶囊,设计L_9(3~4)正交实验方案,研究芯材(肉桂精油)与壁材(β-环糊精)的质量比,壁材与水的质量比,反应转速,反应时间等对包埋率的影响。以制备的肉桂精油微胶囊为抗菌剂,辅以水性丙烯酸酯树脂、颜料、填料、水及各类助剂制备抗菌水性油墨,选用大肠杆菌和青霉菌检测油墨的抗菌性。结果确定了超声波法制备肉桂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芯壁质量比为1∶5,壁材与水的质量比为1∶8,反应转速为2000 r/min,时间为6 min,此条件下可制备包埋率为33.88%的肉桂精油微胶囊。抗菌性检测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微胶囊抗菌水性油墨对大肠杆菌和青霉菌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当肉桂精油微胶囊质量分数为7%时,对大肠杆菌和青霉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4 mm和17 mm。结论通过添加肉桂精油微胶囊,可制备具有显著抗菌性的水性油墨,提升了水性油墨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和壳聚糖(CS)聚合物为原料,采用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CMC/CS液芯微胶囊。研究了制备条件对微胶囊成型和尺寸的影响,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倒置显微镜进行了表征。将四环素与CMC溶液共混,以Al3+-CS作为凝固浴,在电压10 kV、液面距离20 mm、流速10 mL/h的条件下,制备了载药微胶囊。微胶囊的药物包封率随壳聚糖浓度增大而提高,在1.5%时达到99.5%。药物释放实验结果表明CMC/CS液芯微胶囊的释放率与pH有关,控释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响应曲面试验确定制备橄榄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方法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黑木耳多糖为新型壁材,橄榄油为芯材,亚麻籽胶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冷冻干燥法制备橄榄油微胶囊,其实验指标为包埋率,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态。结果在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5.4%、壁芯材体积比为5︰1、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24%的条件下,包埋率可达到77.22%。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可知,橄榄油微胶囊基本呈圆球形,分布均匀,包埋效果较好。结论响应曲面试验可以很好地对橄榄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的橄榄油微胶囊对橄榄油的抗氧化作用有着加强效果。  相似文献   

9.
自修复微胶囊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树脂基复合材料的使用寿命,以脲醛树脂为壁材,双环戊二烯为囊芯,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内含修复液的微胶囊,探讨了反应过程中脲醛量比及乳化剂用量等对微胶囊表面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制备出表面致密的微胶囊,并将微胶囊埋植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制备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对胶囊进行形貌表征,运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相似文献   

10.
为延缓三氯蔗糖甜味特性,采用微胶囊技术对三氯蔗糖进行包埋处理。选择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为壁材,三氯蔗糖为芯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三氯蔗糖微胶囊。以微胶囊产率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其形态等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复凝聚pH值为3.01,芯壁质量比为1.27,大豆分离蛋白和海藻酸钠的质量比为3.01,壁材质量浓度为0.0304 g/mL。按此工艺条件制备的三氯蔗糖微胶囊呈完整球形,表面光滑平整,粒径约为50μm,产率可达75.19%。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锂基蒙脱石的性能,包括膨胀容、胶质价、阳离子交换容量和醇胀值,分析工艺条件对锂基蒙脱石性能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影响性能的机理,为高性能锂基蒙脱石的合成提供了数据。试验涉及到的工艺条件包括:改型剂的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通过试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型剂用量为6%左右,反应温度为60~80℃,反应时间为1~2h。  相似文献   

12.
张志波  陈建平  魏伴云 《爆破》2002,19(1):11-13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对气相起爆系统的实际应用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分析和探讨了该系统安全使用条件和尚存在的诸多技术问题.此外,还介绍了我国首批研制成功的气相雷管及其性能.  相似文献   

13.
某一旋风除尘器的分级效率曲线是在特定工况下试验求得的,不能任意推广应用。作者通过对相似旋风除尘器特性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出了相似旋风除尘器的基本关系式,并把该关系式应用于推算其它工况下性能,对不同型号旋风除尘器进行性能比较和旋风除尘器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TA18钛合金管材在不同工艺制度下的退火实验,得出去应力退火温度、保温时间等工艺参数对成品管材退火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从理论上分析讨论了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从而得到TA18钛合金管材的最佳退火制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研究泵头体高强钢25Cr2Ni4MoV和30CrNi2MoV的力学性能,采用拉伸、冲击和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试验对其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在常温下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在静载荷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断裂韧度。  相似文献   

16.
High-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for metals are usually measured under quasi-isothermal conditions, where thermal equilibrium has been achieved by slowly preheating the samples to a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However, there are several situations of practical interest where the material is heated rapidly, so thermal diffusion is negligible during the time of heat deposition and mechanical deformation. Hypervelocity impact and penetration, shaped charge jet formation, and pulsed heating in electromagnets are some such situations. Experimental evidence from electron beam heating indicates that high-tempera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significantly depend on the rapidity of heat deposition. As the time duration of heating is reduced, the amount of local heat transfer decreases due to limited thermal diffusion. Thus, the thermodynamic process deviates from the isothermal process and approaches the adiabatic process for pulsed heating condition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hat mechanical properties be measured under appropriate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We propose that the electromagnetically driven expanding ring experiment be used to measure the adiabat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etals. While earlier expanding r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primarily to obtain high-strain-rate strength and fragmentation data, our primary goal is to obtain high-temperature data under pulsed heating conditions approaching the adiabatic process. Our preliminary data suggest that the adiabat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isothermal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7.
孙盛远  李军 《爆破》2000,17(4):99-101
详细阐述了防爆毯与防爆罐组合后其防爆性能生物效应试验的方法、条件,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防爆罐改进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两塔悬索桥相比,多塔连跨悬索桥中间塔的约束条件、工作环境及荷载作用等均有较大差别,其对全桥安全性和使用性有显著影响。基于泰州大桥的实际工作状态(中间塔的纵向最不利工况),采用静力相似理论设计中间塔缩尺模型。通过对原桥中间塔和试验模型的数值仿真分析,从内力、位移及应变等方面比较分析原桥和试验模型的相似关系,结果表明,以几何尺寸和材料弹性模量为基本相似量所设计的试验模型,能满足中间塔主要静力性能的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19.
以典型的某牌号粘弹性阻尼材料为研究对象,分别在三亚试验站的全浸和仓储不同试验区带进行了长期自然海洋环境曝露试验,并对获得的老化周期为5年的试样进行了微观结构、力学、动态力学以及减振效果的测试和表征,并分析了海水介质对粘弹性阻尼材料老化性能影响的机制.  相似文献   

20.
钢丝绳隔振器综合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针对某电子器件同时承受强振动和过载的隔振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研究三种不同刚度的钢丝绳隔振器兼顾隔振、隔冲和抗过载的综合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刚度较大的隔振器在承受高量级随机激励时具有一定的隔振能力、抗冲击和过载的性能较好。钢丝绳隔振器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特性,只能对其进行特定条件下的参数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