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介绍以Intel 80C196K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感应电动机软起动控制与保护系统,分析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硬件配置与软件设计方法.实验表明:该软起动控制系统起动平稳,解决了电机起动时电流冲击问题,延长了电机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主要用于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其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动机的可靠运行.在简要介绍了智能化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硬件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树分析法(FTA法)对其进行了可靠性的定性分析.利用建立的故障树,求出了系统的最小割集,从而找出了系统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提高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故障树分析法在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主要用于实现电动机的过载保护,其可靠性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动机的可靠运行。在简要介绍了智能化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硬件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树分析法(FTA法)对其进行了可靠性的定性分析。利用建立的故障树,求出了系统的最小割集,从而找出了系统的关键环节,并提出了提高电子式过载保护继电器可靠性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4.
单片微机控制的感应电动机软起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介绍了单片机8098为控制核心的感应电动机软起动装置,文中阐述了新型的电流闭环控制方案以及相应的软、硬件设计。实践证明,该方案可获得良好的软起动性能。  相似文献   

5.
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可控制电动机的起动电压和起动电流,减少电动机起动过程对电网和负载的冲击,同时保证电动机运行平稳。分析软起动的工作状态,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采用PI电流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编制程序,通过实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异步电动机的软起动可控制电动机的起动电压和起动电流,减少电动机起动过程对电网和负载的冲击,同时保证电动机运行平稳。分析软起动的工作状态,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对采用PI电流闭环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编制程序,通过实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吴南荣  康忠健 《电气应用》2008,27(10):38-40
针对吐哈油田玉西区块电网薄弱的特点,将高压电动机软起动装置应用于玉西注气试验站压缩机起动,以解决大功率电动机起动对薄弱电网的冲击问题。介绍了全数字型MCR型高压电动机软起动装置的原理、特点和应用效果。实际应用表明,该装置起动性能优良,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月球环境的前提,对单结构、双余度有刷直流电动机建立结构、系统模型,用模糊算法进行可靠性对比研究.在概率运算的基础上,引入模糊算子,采用故障树的模糊分析法,分别进行可靠性的模糊分析和模糊评价.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飞机用无刷直流电动机的系统建模方法,该模型可以实现电机性能、故障保护、软起动的综合仿真.根据无刷直流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在Matlab 2010a的Simulink环境下,采用S函数和模块化建模方法,建立了相应的系统仿真模型.为提高可靠性,较详细地讨论了过流、欠压和缺相故障的保护.仿真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软起动在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几种常用的起动方式作了简要介绍,着重分析了磁控软起动在实际中的应用,指出了磁控软起动因为其可控、可调且可靠性高等优点,完全能满足企业中降低大容量电动机起动电流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异步电动机带大惯性负载直接起动时,转轴上会产生很大的扭矩振荡.详细分析了产生扭矩振荡的原因,探讨了软起动对扭矩振荡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晶闸管软起动装置可以在不影响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抑制转轴上的扭矩振荡.  相似文献   

12.
续艳珍  王建民 《中小型电机》2005,32(5):10-13,17
异步电动机带大惯性负载直接起动时,转轴上会产生很大的扭矩振荡。详细分析了产生扭矩振荡的原因,探讨了软起动对扭矩振荡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晶闸管软起动装置可以在不影响电动机起动性能的前提下,有效抑制转轴上的扭矩振荡。  相似文献   

13.
常规的晶闸管斜坡调压软启动方式和晶闸管触发系统对10 kV系统下的异步电机难以获得良好的启动效果.为此提出了基于续流角增量的定子电压补偿方法和模糊恒流启动控制方式,基本消除了大功率电机启动过程中的电流过大和电流振荡.晶闸管采用高频电流源触发,解决高压侧和低压侧隔离触发的问题.基于以上方法的新型软启动器在10 kV对旋风机上获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相非对称Cuk斩波器的感应电机软起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适用于感应电机软起动的新型非对称Cuk交流斩波电路.在分析非对称Cuk斩波电路工作原理基础上,构建了分析电路动态性能的PSPICE仿真模型,通过与传统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Buck斩波调压电路的输出谐波及转换效率对比分析,研制出基于AVR控制的15 kW/25 kHz的软起动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软起动器具有效率高.控制简单,成本低的优点,可应用于中小功率感应电机的软起动,替代常规品闸管交流调压式软起动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高压液态软起动技术的原理、组成、特点,解决了高压交流电动机的起动难题。分析了工程设计实例,为市政、水利等领域高压电动机软起动的应用提供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广泛应用,其启动方式成为了当今研究的热点。介绍了国内外软启动器的发展情况,重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与功率因数调整的软启动器。最后对系统软、硬件及保护单元的设计思路做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mitigate the adverse effects of starting torque transients and high inrush currents in induction motors, a popular method is to us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soft-starting voltages utilizing series-connected silicon-controlled rectifiers (SCRs). Investigation of semioptimum soft-starting voltage profiles was implemented using a flux linkage ABC frame of reference model of a soft-started three-phase induction motor. A state-space model of the soft-starter thyristor switching sequence for the motor and load was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in a time-domain simulation to examine winding heating and shaft stress issues for different starting profiles. Simulation results of line starts and soft starts were compared with measured data through which validation of the model wa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different induction machine soft-start profiles are shown, and comparisons of starting times, torque profiles, and heating losses are made. Discussion of these results and conclusions as to the near-optimum types of profiles are delineated based on peak torque, starting times, and winding heating criteria.  相似文献   

18.
孙凯  陈伟斌  翟晓卉 《电源学报》2022,20(6):203-213
围绕电机驱动系统可靠性提高问题,对现有几种具备容错运行能力的三相感应电机驱动系统性能开展了对比研究。对容错控制策略的评估应考虑电机驱动系统输出的实际转矩和转速,而这主要取决于系统电流和电压约束。考虑到励磁电流的存在,感应电机驱动系统中的电流极限不如永磁电机驱动系统中的电流极限直观,同时逆变器和电机都存在对系统电压的限制,故通过推导故障后电机驱动系统的电压方程,分析得到了电机参数、运行工作点和电压电流约束对输出转速的影响,并指出优化拓扑可使故障后电机运行在额定转速以上以获得额外的功率。利用搭建的感应电机驱动测试平台开展了实验研究,不同容错策略的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异步电动机软起动过程中出现的电流、电磁转矩以及转速振荡问题,建立了其软起动通用仿真模型,分析了异步电动机软起动过程中引起振荡的影响因素及其产生原因,提出用控制关断角的方法,即以电流关断时刻为基准,在电机软起动过程中使关断角逐渐减小为零来抑制振荡。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并在此基础上研制了基于关断角控制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装置并进行了样机试验,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