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详细分析了栾川杨山一带萤石矿的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等,总结出了该区萤石矿矿床成因类型。通过对杨山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为下一步萤石矿的勘查和深部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对比,也为周边萤石矿成矿潜力及找矿前景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对成矿地质异常序列的研究能够为勘查理论以及勘查方法提供较大的帮助,提高勘查质量,本文以青海拉陵灶火中游勘查区为例分析该地区的成矿地质异常序列。文章首先概述了成矿地质异常及成矿地质异常序列含义;其次对拉陵灶火中游东西两岸的成矿地质异常情况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岩基产状与岩石结构、岩基的矿化与伟晶岩、夕卡岩与岩墙群以及岩体结构与矿物世代关系异常八个方面;最后指出成矿地质异常序列的构建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玲珑金矿田西山矿床深部找矿模式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多次对地表进行踏勘、修测,补填地形地质图,收集大量原始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经过严谨科学综合分析论证,建立了以宏观地质成矿趋势为出发点,与微观成矿地质信息相结合,运用系统成矿规律(共性) 和工作区具体地质成矿条件(个性) 统一分析研究的找矿模式。并在该模式指导下,确立了主要有利成矿区域。开展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研究和隐伏矿体探明实践工作。最终在该区深部地质找矿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探获了一定的工业和远景地质储量,达到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进行成矿预测时,由于地质数据的不确定性因素,提出了一种以地质空间数据挖掘区域为基础的成矿预测方法,即数据挖掘成矿预测。主要包括成矿空间关系、地质数据离散化、成矿关联规则综合评价、成矿关联提取等。通过实际案例,对数据挖掘在地区矿产资源的成矿预测进行了分析,试验证明,以地质空间数据挖掘作为基础数据预测结果,精确度更高,在区域成矿预测方面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研究,讨论了成矿的地质环境、物质来源、矿床形成的物理化学条件,建立了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单竹坪金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较好,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对矿床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认为矿床深部会有小规模铜矿体,北部深部预计会存在较好铜矿体。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等方面介绍了林场钼矿成矿地质特征,并对控矿因素、找矿标志进行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斑岩型钼矿,该区钼矿形成具多阶段性和长期性。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区钼矿的成矿地质特征、控矿因素的分析,更新并扩大找矿思路,对指导该区地质找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迳美多金属矿床紧邻紫金山特大型铜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较好,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进行分析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对矿床成矿远景进行了评价,认为迳美火山机构中深部具有形成"斑岩型"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对湖南省通道地区内地层、岩浆岩、构造、地质背景及成矿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了金、铜的产出地质条件,划分了三个金、铜多金属的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上上河金矿床地质特征阐述,通过对主要地质因素、围岩蚀变与成矿关系的分析,结合岩石微量元素、氢氧同位素、矿石包体成分和测温数据,研究了该矿床成因机理,提出了成矿模式,总结了该类型矿床成矿标志。  相似文献   

11.
通过金龙矿床的成矿规律特征分析,从铜井岩体的地质特点、岩浆及矿液活动中心、含矿层与矽卡岩、矿体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对矿床进行成矿规律总结,同时运用此规律对矿床深部及边缘进行成矿规律研究和找矿预测。  相似文献   

12.
汝城钨矿矿床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汝城钨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区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认为汝城钨矿边深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具有良好的矽卡岩型白钨矿、石英脉型黑钨矿和蚀变花岗岩型钨矿找矿前景,并由此圈定了3处边深部找矿预测区。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姚家岭锌多金属矿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成矿成因,为后期的矿产勘查和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位于青海省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该区地质环境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目前已在该矿区发现金矿(化)体2条,银、铅、铜矿(化)体各1条。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是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和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探讨矿床成因。研究表明,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着区内矿(化)体产状、形态及规模,加里东—印支期岩浆活动为本区成矿提供了热源与矿源物质。综合分析认为,阿哈大洼金多金属矿床为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天子坪金矿地质特征的描述,通过对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等方面的研究,认为天子坪矿床为典型的卡林型金矿床成矿模式,成矿物质来源为岩浆岩(八卦山)和地层(下古生界泥盆纪舒家坝组),高桥一罗坝断裂及其两侧的张性次级断裂为矿床的导矿、容矿断裂,在总结了天子坪金矿找矿标志的同时提出了今后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白银厂铜多金属矿是产于北祁连海相火山岩带中的典型矿床。本文通过对白银厂小铁山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背景、赋矿地层、导矿容矿构造、岩浆活动以及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围岩蚀变等的总结归纳,结合前人在成矿时代、成矿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区域成矿背景和矿床的相关找矿标志,以期为该海相火山岩带同类型矿床的找矿工作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地区是中国东部重要的成矿集中区之一,研究区为该区最具代表性的铅锌-铜-钼-锡-银-金集中区.结合研究区成矿的地质等主要特征,将主要多金属矿床区域成矿系统划分为2个成矿系统.即晚古生代-中生代斑岩-热液成矿系统和中生代构造-热液成矿系统.进而讨论了各成矿系列的主要矿产类型、地质特征、成因等.总结得出研究区成矿规律为:① 从含矿地层上看,矿床含矿围岩主要为二叠系、侏罗系酸性火山岩及次火山岩;② 从构造控矿上看,复背斜轴部的虚脱带、北东向与北西向断层交汇处是赋矿的有利场所;③ 从成矿时代上看,印支期和燕山期是重要成矿阶段;④ 从找矿类型看,主要产出与火山-侵入杂岩有关的矽卡岩型-斑岩型-浅成热液型多金属矿床,可能发现其他新的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镜下鉴定及对矿床以往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茶洞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矿石组构、矿物成分、成矿期及成矿阶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矿床成矿作用过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矿床矿石具浸染状、脉状、网脉状及块状构造,结构以自形-半自形粒状、不规则粒状和交代为主。矿石成分以氧化物和硫化合物为主,矿物组合主要为银(金)-铅锌系列,以硫化物为主,代表矿物有黄铁矿、毒砂、方铅矿及银矿物等。矿物组合表现为中低温矿物组合特征,成矿温度以中低温为主。矿床成矿过程具有多期、多阶段特点,其中气水热液成矿期为主成矿期,可进一步划分为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岩-铅锌硫化物阶段,茶洞银金矿床是在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  相似文献   

19.
江西德兴银山铅锌矿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银山铅锌矿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地质条件的综合分析,认为该矿床矿体沿银山背斜-断裂带呈南西-北东方向延伸,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矿床北山铅锌银矿带和九区铜金矿带深部具有很好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20.
崇义牛角窝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部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内。矿区产出破碎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石英细脉带型、云英岩型三种钨矿床类型,同受燕山期成矿花岗岩体控制,且三种矿床类型具有一定的空间配置关系,相互间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从而形成"三位一体"模式。对矿区"三位一体"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钨多金属矿床的组合产出规律,进行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指导矿区勘查和区域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