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莱钢科技》2006,(6):74
首钢矿业ERP项目成功上线发布会在河北迁安举行。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会长、巾国矿业总公司总经理邹健等与会领导和专家对首钢矿业公司ERP项目成功上线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首钢矿业公司企业资源计划ERP项目的成功上线,实现了将ERP(企业资源计划)、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PCS(过程控制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等信息化应用全面贯通的构想,使中国冶金矿产资源行业“数字矿山”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开创了中国冶金矿产资源行业运用信息化管理企业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强伟 《冶金管理》2004,(11):43-45
本刊今年第9期刊载了“首钢ERP项目上线成功”一文,重点介绍了首钢实施信息化项目的基本经验和体会。本文对首钢信息化的定位与目标、一期工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做了重点阐述,与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3.
2006年12月14日,首钢矿业公司、惠普公司(HP)联合在河北迁安举行了首钢矿业公司ERP项目成功上线庆典暨惠普数字矿山解决方案发布会。这是我国矿产资源行业,特别是我国冶金矿产资源行业中第1个进行全面企业信息化的突破性项目;首钢矿业公司也成为第1个完成数字化矿山整体架构的搭建,实现ERP(企业资源计划)、MES(生产制造执行系统)、PCS(过程控制系统)、DCS(集散控制系统)等信息化应用全面贯通的冶金矿山企业。来自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的领导,北京科技大学的专家,首钢矿业公司及惠普双方代表…  相似文献   

4.
强伟 《冶金管理》2004,(9):43-46
首钢ERP项目的一期工程在首钢主要领导的亲自指挥下,经过全体参战人员的艰苦努力,于2004年6月份进行上线压力测试,上线当月就保证了整个系统的数据体系的完整,主要流程的打通,财务月结成功。目前首钢ERP项目的一期工程的收尾工作已接近完成,进入了全面的总结阶段。  相似文献   

5.
首钢矿业公司最后一台烧结机终点智能控制的实现,标志着该公司的自动化、信息化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拥有6台180m^2烧结机的首钢矿业公司,坚持用信息化带动自动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全公司ERP项目实现成功上线并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生产工艺由单体设备和局部流程自动控制向整体设备和全流程自动控制转变。  相似文献   

6.
首钢ERP实施成功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强伟  黄小原 《钢铁》2006,41(1):7-13
企业资源计划(ERP)作为因特网环境下管理集成、资源集成的信息系统,其实施是一项高风险和高成本的工作.企业资源计划(ERP)在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举足轻重,对钢铁企业ERP实施及其成功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给出的ERP实施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了首钢ERP实施的成功经验及其上线压力测试情况,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钢铁企业ERP实施的成功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7.
自2006年1月1日,信息化改造工程(ERP)一期调试上线以来,邯钢以“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为目标,落实责任,强力推进,按照ERP系统运行特点,对部分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重组,实现了供应、原料、销售系统完全切换,生产物流全部顺畅。目前,ERP正在进行产销和  相似文献   

8.
《本钢技术》2007,(2):22-22
本钢ERP一期工程中的采购应付循环系统上线运行后,5月10日早8时,经过5个月的试运行测试,本钢ERP一期工程的重点项目,产销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标志着本钢利用ERP信息平台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造数字化本钢进人了实质性阶段。  相似文献   

9.
在承钢建设发展的历程中,ERP工程的实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里程碑。这项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在承钢这个管理基础薄弱的国有企业扎根、发芽、开花、结果,为承钢的管理注入了活力,为承钢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整个ERP工程中,从工程的引进、组织决策到立项、准备、规划和网络建设,最终实现采购、销售、财务、生产制造等系统正式上线运行经历了16个月的时间。在系统运行应用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实现了ERP一期工程预期的目标,使承钢的企业管理水平得到新的提升,迈入了企业信息化管理时代。2001年8月,承钢决策层提出实施ERP工程,并…  相似文献   

10.
IFS企业资产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是邢钢ERP工程二期上线的第一个项目。这个项目仅用短短四个多月的前期准备就一举上线运行,不仅仅说明邢钢有一支精干高效的设备工程师队伍,也充分展示了IFS系统本身的实力。一、实施IFS资产管理系统是加快实现邢钢战略目标的明智之举1.IFS资  相似文献   

11.
周世龙 《冶金管理》2005,(11):41-43
随着企业的发展,实现企业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挖掘企业的潜在能力,已成为企业的主要工作目标,杭钢2002年11月启动ERP信息工程,2004年2月顺利上线,运行ERP至现在,设备管理系统已经初步建成了全公司设备管理信息平台,基本实现了设备管理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实现了整个集团公司设备系统的信息共享,实现了业务信息传递无纸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1月1日,信息化改造工程(ERP)一期调试上线以来,邯钢以“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同步”为目标,落实责任,强力推进,按照ERP系统运行特点,对部分业务流程进行整合重组,实现了供应、原料、销售系统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2004年11月,武船“机制分厂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成功上线。该项目包含CAPP(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PDM(产品数据库管理)和ERP(企业资源计划)。其中ERP包括15个子系统,覆盖了企业的各项业务管理,在数据库共享信息平台上,实现了机制分厂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体化管理。通过ERP系统的实施,促进了机制分厂管理流程更加规范,结构更加合理,管理数据更加透明。  相似文献   

14.
按照鞍钢集团公司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鞍钢股份公司ERP财务成本系统2007年4月上线并行、2008年1月正式独立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已达到预期目标。2009年经过实施财务成本系统二期项目,对管理功能进行二次开发,系统不断完善,数据挖掘应用水平不断提升。随着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上线运行,实现总、分公司物流与财务信息流协同运行,初步建立了信息化的集团财务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首钢球团厂成功实施了上料系统自动化改造工程,顺利完成ERP系统新增皂土业务软件的切换,提高了工业现场控制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钢铁冶金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型产业之一,信息化技术与生产技术的融合已成为钢铁冶金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的有效途径。为克服不稳定的市场环境,解决生产效率低、物流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唐山中厚板材有限公司在现有4级ERP和2级L2系统的管理框架基础上,构建了综合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和完善了APS、MES、QMS系统的核心功能,从生产、设备管理到发货、物流全流程管理,优化了与ERP系统和L2系统的接口设计,保证整个管理模式实时连接,数据之间没有断点。详细介绍了系统构建方案、硬件组成及核心功能和应用情况。系统上线后,原来分离的系统得到整合和优化,实现了物流信息的实时跟踪,提高了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了优化冷轧原料库物流转运业务,提高冷轧厂物流转储效率,降低物流管控成本,在对冷轧原料库物流转运过程中常见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冷轧原料库物流转运智能管控系统的设计思想,构架了智能管控系统架构及功能结构框架,介绍了钢卷在线自动识别校验、车辆进出库自动引导管控和钢卷转运至上线信息一体化等主要功能模块。系统应用于首钢智新迁安电磁材料有限公司一冷轧(以下简称首钢智新电磁一冷轧)后,有效提高了冷轧原料库物流转运效率,降低了冷轧原料管控成本。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再造企业业务流程——杭钢ERP项目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内钢铁行业中,杭钢ERP项目是一个“吃螃蟹”的项目,不仅企业组织结构复杂,而且实施范围广、模块多、时间紧,对ERP项目咨询公司、SAP软件的适用性,以及公司全体员工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通过公司上下密切配合,重点推进,ERP系统已经成功上线运行,这为我们今后不断完善ERP系统、  相似文献   

19.
马钢外购原燃料质量管理模块是LES(物流执行管理系统)的一个子模块,它是ERP(企业执行计划)质量管理与QS(检化验系统)质量数据采集之间的纽带,通过SAP Netweaver XI中间件实现与SAP的数据通讯,并运用进程线程技术实现了与QS的数据转发。它为ERP提供了全面、真实、有效的外购原燃料质检数据,规范了企业的质量管理业务流程,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通过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与APS(高级排产系统)、QMS(质量管理体系系统)、ODS(质量设计系统)的系统集成,河钢集团唐钢公司实现了从意向订单到销售订单的管控,建立起销售、生产、发货轴线,集团下子公司间跨公司业务能够自动处理,数据链和供应链得以整合,真正意义上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同步",提高了成本核算精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