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生产计划编制是地下矿山最为关键、最为重要的核心决策任务。针对传统生产计划编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周期长、多部门交叉衔接难度大等诸多难题,提出基于模拟开采技术的三维可视化生产计划编制方法,阐述了其相关原理和算法,并以北洺河铁矿为例,利用DIMINE平台,在建立三维实体模型和生产路径的基础上,以实际开采模型和井巷工程模型为编排对象,根据输入的主要生产指标和当前生产现状为约束条件,在三维空间中通过模拟开采技术与人机交互相结合,完成了北洺河铁矿2014~2016年三年滚动计划的编制,并应用于生产组织和管理。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地下矿山生产计划编制工作效率,为矿山高效计划编制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陆 《矿业装备》2022,(6):190-192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GPS技术凭借一定的优势,被广泛运用到测绘工作当中。尤其对于矿山测量而言,将此项技术应用到具体的测量过程中,提高了勘测工作的效率,发挥出其多样化的功能,达到既定的测量管理目标。通过阐述GPS技术应用的原理和优势,并且分析当前国内矿山测量工作开展的情况,同时提出了矿山测量中GPS技术的有效运用措施,以便充分发挥出全球定位技术的良好作用,增强矿山测量工作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3.
按照数字矿山建设原则,以ArcGIS为支撑平台,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技术和Microsoft.NET技术,进行了三维矿山的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地质体建模技术和巷道建模技术的研究,融合数字矿山各大安全生产系统的多源数据,实现了二三维一体化的空间数字化服务平台,为数字矿山各大业务应用系统提供统一基准的空间数据服务,使企业集团以及安全监管部门能够直观、快速、全面地了解矿井安全生产状况和相关信息,为矿井的安全生产管理、监督检查以及应急救援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建设绿色矿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如火如荼,实现矿山数字化是绿色矿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构建矿山三维可视化模型依然成为矿山技术人员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通过对搭载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和全站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在某中型铜矿井下的应用,阐述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为矿山井巷工程构...  相似文献   

5.
三维地学模拟述评及其矿山应用关键问题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本文在综合评述三维地学构模方法及三维地学模拟软件国内外研究与应用动态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维地学模拟在矿山应用中的三维地质曲面构建、三维地质体动态显示、三维空间拓扑分析、三维地质体任意剖面生成和三维地质信息查询等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字矿山技术不仅为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新的技术手段,同时利用数字矿山信息平台,使设备监测、人员定位、资源评估、安全预警、可视通讯等系统有机集成起来,为实现矿产智能化、无人化开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文中以三维GIS技术为基础,对矿体三维模型构建、数字矿山开发框架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唐令广 《矿业工程》2003,1(6):58-60
以鞍钢集团新钢铁齐大山铁矿生产和测绘工程为例,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在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同时介绍了GPS技术与传统测量技术的对比情况。  相似文献   

8.
文中以数字矿山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现实为基础,利用三维GIS、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矿山地上地下场景、采矿过程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通过建立三维数字矿山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矿山开发控制和监测,对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刘庄矿首采面地表移动观测站移动变形分析的可靠基准,根据首采面地质采矿条件,介绍了观测站的设计方案,通过分析连接测量和首次全面观测的作业目的,结合GPS技术的特点,提出了采用GPS技术进行这两个阶段测量的设计原则和作业模式,研究GPS技术在外业观测、基线解算、空间平差等阶段的数据处理流程和质量评价方法,重点讨论GPS网坐标系统转换的数学模型及转换后的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建立了某矿山排土场的实测三维数值模型,进行了三维模型的全域数据分析,并对排土场多期扫描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应用实践,明确了传统隐患排查方式在大范围、大面积场实施的局限性,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矿山系统隐患风险分析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李高阳 《中州煤炭》2023,(4):268-274
为了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对煤矿塌陷区岩体变形稳定性进行研究。以具体的煤矿塌陷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实验设备,主要包含压力机、自动采集系统与反力装置,并提出模拟开挖步骤与破坏机理分析过程。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空区长度超过28 m时,纵向位移增加,地面垂直位移随深度增大而减小;上采范围为200~270 m时,对岩体变形的控制难度加大,极易出现不稳定现象;顶部荷载在0.33 MPa之前,顶部测点、底测点及左测点的总位移无明显变化,而0.33 MPa以上时,总位移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煤矿勘探和挖掘的逐步深入,由于瓦斯灾害、矿井火灾、矿尘、矿井水灾、矿井顶板灾害引发的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不可计量。智慧矿山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而煤矿三维地质建模作为智慧矿山的核心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实现煤矿地质的可视化将增加煤矿工作者对煤矿地质和走向等地下环境的了解,更利于采矿采掘,减少安全隐患。主要从煤矿三维地质建模的空间数据模型、煤矿三维地质建模方法、煤矿三维地质建模软件和数值模拟4个方面进行相关研究结果的总结,并提出其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切实可行的建议,探讨未来煤矿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如果在实际操作中,忽略了地表面点位部分不均匀的问题,接地技术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提出基于变电站三维模型的接地仿真技术研究。测量变电站实际土壤环境,计算土壤电阻率参数,在此环境中搭建等间距接地网,建立地表面点位部分土壤相关模型,将其与等值接地网模型相结合,规划工频接地电阻、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等参数,优化仿真操作碰撞检测算法,将以上参数应用到仿真环境中,根据该区域环境及变电站仿真,实现接地仿真,同时通过碰撞检测消除仿真环境中接地操作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基于变电站三维模型的接地仿真技术仿真效果与实际效果误差小、参数更灵敏,其整体安全性较优。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模拟技术的矿岩可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一种新的数据结构和方法重现三维工程岩体模型和块段模型,采用空间数据插值方法对三维地质块段模型中的各评价参数进行有效估值,最后应用可崩性评价方法对矿岩的可崩性进行评价.针对通过不同岩性区域实体模型和块段模型的建立及不同指标的插值,建立了金川Ⅲ矿区矿岩可崩性评价的三维模型.以此模型为基础,应用此种方法对金川Ⅲ矿区矿岩可崩性分级表明,矿岩可崩性属于中等偏上,与生产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井下透水事故场景模拟,为矿山安全培训提供素材,以矿山数据为基础、可视化环境搭建为目标,通过多源数据分析、多建模方法融合和交互环境设计,使用面向对象图形绘制引擎(OGRE)开发了三维地质可视化系统平台。模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应用于矿山透水事故模拟,三维地质模型可以再现突水事故发生过程的各个阶段。该系统可以在矿山生产的不同阶段,提供生产信息查询、事故场景模拟和安全教育培训素材,并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郭原伟  史芳  刘占新 《中州煤炭》2021,(12):298-304
对煤层及顶底板围岩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利用现场试验方法测量得到了锚杆的拉拔力。基于FLAC3D软件程序分析了锚杆排距对巷道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发现当锚杆排距和间距为1.10 m和0.95 m、锚杆长度为2.40 m时,巷道围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并且施工成本最低。根据模拟分析最优结果,对锚杆支护技术方案参数进行了详细设计,两帮部位分别设置3根锚杆,顶板部位设置6根锚杆和2根锚索,同时利用金属网进行防护。将设计的锚杆支护技术方案应用到实践中,对各项围岩稳定性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发现,支护效果良好,能够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效呈现当前矿山景观状况和景观修复效果,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矿山景观三维建模和模拟修复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三维剖切仿真在矿山景观修复工程中的应用。收集矿山景观资料并扫描,提取矿山景观内景物关系拓扑,依据拓扑构建矿山景观三维数据模型,使用该模型分析矿山三维景观的数据分布状况。结合矿山三维景观数据分布状况,通过设置三维剖切面间距、设计三维剖切面深度和布局、绘制三维剖切面,生成三维矿山景观地表模型,对该模型实施矿山景观地貌植被叠加,获得矿山三维地貌景观,将该模型应用到矿山景观修复效果呈现过程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有效生成矿山区域地形起伏数据信息,且其生成的高程数值与实际数值极为接近,具备良好的地表网格划分能力,有效呈现当前矿山景观状况和景观修复效果,保证矿山景观修复工程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赵坤  张海军  田骞 《中州煤炭》2022,(9):143-149
为使城乡规划管理更加科学,工作更加便利、决策更加准确,选取新安县为研究区,采用倾斜航空摄影测量、实景建模技术等,进行了三维实景建模,共计完成E级控制点22个、拍摄航片751 163张、布设像控点1 857个、完成建模面积92 km2,搭设了成果展示平台。研究表明,成果展示平台的搭建不仅全面流畅地实现了实景三维模型的展示,同时可以接入规划模型功能,实现了研究区内三维实景漫游、显示,进一步完善了新安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丰富了新安县城市规划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9.
李明轩 《中州煤炭》2019,(3):150-153,174
为了满足智能煤矿建设过程中对于矿山机电技术管理的需求,分析了国内外智能煤矿建设在综采设备智能化和监测检测设备智能化的发展现状,总结了我国煤矿机电管理技术在制度建设、人才储备、智能设备推广三方面遇到的诸多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和经验,就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方面提出了创新性建议。智能煤矿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智能化机电设备的管理,必将是一大挑战。为我国智能煤矿建设中在机电技术管理方面遇到的问题提供了一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