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代码系统是针对传统刀、量、辅具图样标识方法的不足,以相似原理和“三化”为指导,按“码号合一”,“刚柔结合”和兼顾不同需求的原则研制的一种新型机械加工用刀、量、辅具标识工具,它与夹具分类代码系统配套使用,对机加工艺设备设计,制造、管理的合理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其报批稿已通过初检。  相似文献   

2.
该代码系统是针对传统刀、量具、辅具图样标识方法的不足,以相似原理和“三化”为指导,按“号码合一”、“刚柔结合”和兼顾不同需求的原则研制的一种新型机械加工用刀、量、辅具标识工具。它与夹具代码分类系统(JJDM,WJ/Z319-93)配套使用,对机加工艺装备设计、制造、管理的合理化和技术手段现代化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所周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现代多品种零件制造的需求——高效率、高柔性、高效益、必须消除传统工装准备中的诸多弊病——长周期、高成本、适应性差等。为此,需要编制一个基础性通用工装分类代码系统。我们结合成组夹具CAD研制的“机械加工夹具分类代码系统(JIDM)”,经过多次修改和标准化审查,已批准发布作为行业标准(WJ/Z39—93),已交付印刷。为使标准配套和实用,最近又接受一项编制“机械加工刀量辅具分类代码系统”的任务。94年完成调研、征求意见稿;95年完成送审稿和报批稿。  相似文献   

4.
蒋旎  李然  刘春尧 《包装工程》2022,43(4):210-216
目的 研究HAAT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提出相应设计策略与方法,为运动性失语症老人沟通辅具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方法 以运动性失语症老人为研究对象,引入康复学HAAT模型的基础理论和概念框架,从设计学角度出发,对模型的四个核心要素进行范围收敛和定向表达,围绕“运动性失语症老人”“沟通任务”“使用情境”三要素与“沟通辅具”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基于HAAT模型的沟通辅具设计策略。结果 运用设计策略进行设计实践,产出一款老年沟通辅具APP——“心语”,满足了运动性失语症老人的沟通需求,获得了良好的用户体验。结论 HAAT模型应用于运动性失语症老人沟通辅具设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为我国沟通辅具设计的研究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理工大学负责编制的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部指导性技术文件《机械加工刀具、量具、辅具分类代码系统(JDBM、JLBM、JFBM)》审查会于1995年10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出席会议的有12个单位共16名代表,编制工作组介绍了编制过程和原则及征求意见稿的修改意见后,代表们对标准送审稿进行了逐章逐条的认真讨论。提出如下审查意见和结论: 1.该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国家军用标准编写暂行规定》。 2.该标准的结构,分类,代码的规则和要求科学合理。标准内容既考虑了使用方便,也考虑了科学  相似文献   

6.
毛斌  李怡  杨旸 《包装工程》2020,41(8):23-29
目的综述帕金森康复辅具研究进展,总结帕金森康复辅具现有的问题,提出未来设计的研究方向。方法基于文献研究法、归纳法梳理帕金森康复辅具国内外研究内容,归纳现有帕金森康复辅具的种类与优缺点。概括帕金森辅具的分类,对典型帕金森康复辅具设计案例的概念设计、结构设计、创新设计进行解析。分析虚拟现实技术、体感交互技术、传感技术等关键技术在帕金森康复辅具应用中的可行性与挑战性。结论总结帕金森康复辅具在功能设计、先进技术、产品种类、康复数据可视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索其在产品形式、适用范围、康复心理、中医结合方面的发展趋势,为帕金森康复辅具的研究起到借鉴与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康复辅具安全设计探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李剑  李辉  李立峰  刘雪 《包装工程》2012,33(6):65-68
以康复辅具的概念和产品安全设计理论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康复辅具安全设计的概念、内容与意义,并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例,从工业设计、机械设计、人机工程学等多个角度,对康复辅具安全设计及其要点进行了论述和拓展。在此基础上,提出康复辅具安全设计不仅是技术领域相关安全问题的解决,而且是面向残障者生理和心理安全的全方位系统安全优化与人性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中国康复辅具的标准化基础薄弱,为更好促进康复辅具业标准化发展,本文从中国康复辅具标准化机构、假肢、轮椅车、助行器、助听器等方面介绍了康复辅具标准,分析了我国参与国际标准化的情况,得出了加快康复辅具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国康复辅具的发展概况、创新设计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综述分析。方法以我国康复辅具的发展概况和目前存在的问题为着眼点,重点分析康复辅具的特殊性、外在特点、内在要求,以及康复辅具设计与工业设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我国未来康复辅具的创新设计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结论未来我国康复辅具创新设计是以需求为依托、技术为手段、服务为导引、创新为基础的内在精神隐喻与外在功能实现;是针对残障者个体特征的可持续服务设计、适配及情感慰藉;是多尺度、多途径、多模态交互方式的信息体验及安全保障。对于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康复问题,满足广大残障者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康复辅具设计品质,促进康复辅具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简称"中心")前身是民政部假肢科学研究所,创建于1979年5月。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理念的逐步改变,为保障残障群体("残障群体"泛指残疾人、老年人和伤病人,此概念与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残疾"相对应)权益,发展我国康复辅具事业,由11位院士提议,经国务院主要领导批示,于2006年3月在假肢所的基础上组建成立了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中心研究内容由原来单一的假肢、矫形器向康复辅具类十一大类产品全方位扩展。中心设有国家  相似文献   

11.
残疾人辅具产品安全性设计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阐述现代辅具协助残疾人克服生活或行动上的不便,有效防止、补偿、减轻或替代因事故或疾病造成的身体功能减弱作用的基础上,分析安全性是残疾人辅具设计研究中的第一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原则,以此去加强残疾人辅具设计中安全性的考虑因素,满足残疾人生理、心理对辅具产品的安全性需要,总结残疾人辅具设计的安全性途径,使其发挥在相关的领域上,真正体现产品设计的人性化关怀。  相似文献   

12.
对于测量上限大于100mm的千分尺示值误差的检定,我们是利用测量下限为50mm以上的废千分尺改制成专用检定辅具来进行的。检定时,只要用等于被检千分尺测量下限的校对用量杆或量块的实际尺寸对“零”,校对测量下限,然后装夹上专用检定辅具,使被  相似文献   

13.
马凤领  刘俊玲 《中国标准化》2008,(3):32-32,50,51
一、我国辅具标准化工作的成绩 1.成立专门的机构 为进一步完善各类现代假肢、矫形器主要产品的技术标准和质量检验标准,1989年民政部成立了“全国残疾人康复和专用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残疾人标委会),专门负责残疾人康复和专用产品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14.
基于形态体验的老年康复辅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辉  刘琦  李剑 《包装工程》2018,39(20):152-158
目的 对老年康复辅具的形态塑造与体验设计进行分析。方法 从工业设计的角度剖析了老年产品形态塑造与体验设计的内涵,并结合产品功能、产品安全、情感寄托、信息传递、典型案例分析及设计方法等,论述了形态塑造与体验设计对老年康复辅具的重要性及意义。结论 基于形态体验的老年康复辅具设计,可以为老年产品的研发和创意提供新思路,为新形势下发展康复辅具产业,积极进行市场开拓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康复辅具是帮助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脑卒中患者残疾情况出发,阐述了康复辅具对于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常用的脑卒中康复辅具及其功能,最后对康复辅具行业的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16.
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促进我国康复辅具业发展,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残障人士基本权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总量偏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队伍出现断层现象,人才管理体制尚需改革。我们要积极发展壮大康复辅具标准化从业人员队伍,合理设置人才岗位,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发挥高层次人才的示范作用,以促进我国康复辅具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我厂加工的干式铸铁气缸套 ,其支承肩上下端面有平行度要求 ,见图 1。用通常的方法检测 ,很不理想。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个专用检测辅具 ,满足了工艺要求。专用辅具的结构见图 2 ,座体 3为圆筒形 ,上端面有 3个定位块 1呈 12 0°分布。检测时 ,把专用检测辅具放在检测平台上 ,把待检的缸套放入辅具里 ,3个定位块就与缸套支承肩下端面接触定位。为了保证定位块充分的与支承肩接触好 ,必须使座体 3的高度大于缸套的总长 ,用杠杆百分表 2的触端接触缸套支承肩的上端面 ,先使杠杆表压缩 10多格 ,然后转动表壳 ,使百分表指针对零。开始测量 ,左右前…  相似文献   

18.
建立代码标识制度 加快安徽现代化进程安徽省副省长张润霞“统一代码标识制度”是由国家技术监督部门给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颁发的一个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标识。目前,我国对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管理是通过各职能部门按“条条”...  相似文献   

19.
作为残障人赖以生存的移动辅具,在辅助他们日常行动和生活时,它的功能必然是第一要素,但是移动辅具的色彩也十分重要,不仅起着装饰、审美作用,提高残障人生活品质,对人的情感方面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机械外骨骼在残疾人辅具和生活辅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千 《硅谷》2008,(22):126-126
机械外骨骼是一种旨在通过穿戴在人身上(类似于盔甲),全面提高人体各方面的机能的机械,旨在帮助残疾人恢复功能以及老年人和运动功能障碍者改善生活质量等.根据是否含有动力源将机械外骨骼分为两类;一类含动力源,使用者的肢体完全受外骨骼控制,属于主动式;另一类不含动力源,由使用者控制自身的动作,而机械外骨骼只需要将每一个动作加以锁定以便执行运动功能,属于助动式.在此,通过分析机械外骨骼技术的特点和老年人及患有运动功能障碍等人群的特点.探索将该技术应用于残疾人辅具及生活辅具领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