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观察植物凝集素PHA-L对小鼠急性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采用动物30 d存活率实验,即小鼠全身辐照至吸收剂量为7.2 Gy后观察其存活情况;利用外周血和免疫学实验,小鼠全身照射至吸收剂量为7.2 Gy后测外周血白细胞数(White blood cell,WBC)、股骨有核细胞数(The number of nucleated cells in bone marrow,BMNC)、骨髓DNA含量以及各脏器指数;对小鼠进行9.0 Gy腹部照射,取小肠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显示,照射给药组小鼠30 d存活率比单纯照射组均有提高,特别是高剂量组提高约60%;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高剂量组的白细胞数、骨髓DNA含量和脾结节数均有提高,分别从0.74±0.16、1.02±0.17和9.80±6.46提高到1.18±0.40、1.22±0.17和18.10±6.87,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HA-L对脏器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给药高剂量组小鼠肠道组织损伤恢复明显。提示植物凝集素PHA-L对急性辐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细胞核靶向富勒醇固体脂质纳米粒(C60(OH)24-SLN-E)对亚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致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作用,采用SPF级雄性ICR小鼠,连续7天腹腔注射细胞核靶向富勒醇硬脂质纳米粒,于第7天送往辐照中心接受60Coγ射线全身均匀照射,照射剂量为6 Gy,照射剂量率为0.42 Gy/min,观察照后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变化,测定照后14天小鼠外周血液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细胞核靶向富勒醇固体脂质纳米粒(C60(OH)24-SLN-E)能有效减轻亚致死剂量60Coγ射线所引起的小鼠体重、外周血白细胞的降低,还可以促进照射后小鼠骨髓红系造血的恢复,与照射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细胞核靶向富勒醇固体脂质纳米粒(C60(OH)24-SLN-E)对受亚致死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周美娟  丁振华 《辐射防护》2006,26(3):188-192
为探讨湿热环境对辐射损伤动物的影响,将受不同剂量^60Coγ射线照射的小鼠放人自然湿热环境(HHE)及模拟HHE中,观察其对小鼠存活时间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模拟HHE暴露条件,7Gy照射,随着暴露时间的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9Gy照射,暴露60分钟以上,小鼠一周内全部死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白细胞计数各组均在照后显著下降,但室温(RT)组比HHE组下降幅度小且恢复较快。(2)自然HHE暴露条件,7Gy照射,小鼠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9Gy照射,除HHE暴露3h外,小鼠存活时间缩短,死亡率增加。RT组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速度低于各自然HHE组且有顿挫回升。所以,自然及模拟HHE环境,使受照小鼠生存指标明显下降,加重照后早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  相似文献   

4.
蜂胶对大鼠骨髓辐射损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0Cy^60Co γ射线一次性全身照射大鼠,观察不同时期给予蜂胶对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和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照射前、后给予蜂胶均能够显著抑制受照大鼠骨髓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的降低,减轻大鼠骨髓的辐射损伤并促进白细胞的恢复。  相似文献   

5.
采用60Coγ射线10 Gy全身照射雄性ICR小鼠,观察各组小鼠30天存活率,在照后不同时间测定体重、血液学指标、凝血指标、脏器系数、骨髓指标。结果表明,细胞因子对小鼠的辐射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中G-CSF+IL-Ⅱ+TPO联合应用和G-CSF+TPO+干扰素α2β联合应用优于单种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长耳白兔受单次与分次~(60)Coγ线不同剂量照射后一个月外周血 T 淋巴细胞 DNA 的合成能力。结果表明,单次照射各剂量组均在照后第1天 DNA 合成受抑最严重,照后第3天各组开始恢复,第7天各组都恢复到照前水平。当剂量率、累积剂量均相同,仅分次照射的次数不同时,0.05Gy/d 组受抑恢复比0.10Gy/d 组慢。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自制人尿集落刺激因子对受照小鼠存活情况,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脾结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单次^60Coγ射线6Gy照射,还是3Gy分次照射,累加剂量为9Gy,CSF大剂量组存活率、存活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高。2.CSF能减轻外周血白细胞的降低,促进白细胞的恢复。3.单次腹腔注射CSF的供体小鼠的骨髓输注到受照小鼠后,其脾结节数对照组明显提高,以粒细胞集落为主。  相似文献   

8.
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不同终浓度(0、5、25、50、250和500μg/m L)四君子汤及其单味组份作用48 h对AHH-1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及不同终浓度(0、0.4、2、10和50μg/m L)四君子汤及其单味组份预处理AHH-1细胞2 h后对经4 Gy60Coγ射线照射的细胞存活的影响。将BALB/c小鼠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照射对照组、四君子汤低剂量组(0.75 g/kg)、四君子汤中剂量组(2.25 g/kg)、四君子汤高剂量组(6.75 g/kg),检测各组照后3天和7天的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数量,以及照前7天至照后7天小鼠体重的变化,研究四君子汤对60Coγ射线照射引起的小鼠体重及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细胞相比,5、25和50μg/m L四君子汤及其单味组份作用于AHH-1细胞48 h对细胞存活无明显影响(p0.05),但50μg/m L四君子汤可显著提高受照后24 h AHH-1细胞的存活率(p0.05)。四君子汤中剂量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与照射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并且四君子汤中剂量组能明显减弱受照小鼠外周血血小板数的降低,同时四君子汤可以减轻辐射损伤所致的体重下降。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四君子汤对受照射AHH-1细胞具有一定的辐射损伤防护作用;四君子汤通过影响受照射后小鼠造血系统,促进体重恢复,减轻辐射所致损伤。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四君子汤的抗辐射有效部位,本文通过检测小鼠受照射后3天和7天的外周血象、胸腺系数和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探讨比较了四君子汤不同提取部位对受照小鼠的辐射损伤防护作用。将6~8周的BALB/c小鼠192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阴性对照组、照射对照组以及四君子汤水提取物组、乙醇提取物组、水提醇沉50%部位组、水提醇沉60%部位组、水提醇沉70%部位组、水提醇沉80%部位组,以3.5 Gy 60Co γ射线全身单次照射造成小鼠电离辐射损伤模型,给药方案为照前连续7天给药,照后连续7天给药。实验结果显示,与照射对照组比较,照后3天,四君子汤水提醇沉80%部位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显著升高(p<0.05),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醇沉50%、60%、70%部位均能显著降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p<0.05);照后7天,四君子汤水提醇沉70%、80%部位组小鼠的胸腺系数显著升高(p<0.05),水提取物、乙醇提取物、水提醇沉60%、70%、80%部位可显著降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p<0.05),其中水提醇沉70%、80%部位组小鼠的微核率最低。上述研究结果表明水提醇沉70%、80%部位可能是四君子汤抗辐射活性的主要部位。此结论为明确四君子汤抗辐射损伤作用的化学成分及抗辐射损伤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并为开发四君子汤抗辐射中药新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鼠30 d存活率实验和外周血白细胞、骨髓DNA含量、脾克隆形成单位及各脏器指数指标考察NO特异性清除剂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亚铁(Fe(DETC)2)对辐射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给予不同剂量Fe(DETC)2后,照射给药组小鼠30 d存活率、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DNA含量、脾克隆形成单位及各脏器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DETC)以300 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可使存活率提高约43%,白细胞数、骨髓DNA含量和脾克隆形成单位与单纯照射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提示,一氧化氮清除剂Fe(DETC)2对辐射损伤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富氢水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8.0 Gy γ射线照射ICR小鼠,探讨富氢水对小鼠辐射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与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前24小时给水组、照前0.5小时给水组动物的平均存活天数分别提高了2.1天和7.1天,其保护指数分别为1.08和1.26;富氢水组动物的血液学指标检测结果以及脾脏、胸腺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也优于单纯照射组;而动物体重、血清生化指标、骨髓有核细胞数等指标无明显差异。结果提示,富氢水对于小鼠的辐射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其中,照射前0.5小时给水对小鼠的保护作用要优于照前24小时给水和照射后给水。  相似文献   

12.
孟庆勇  刘志辉  郑辉 《辐射防护》2005,25(4):211-215,222
通过研究小鼠胸腺细胞周期进程、巨噬细胞吞饮和分泌功能的变化,探讨半叶马尾藻多糖(SHP)对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影响。利用常规方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小鼠巨噬细胞的功能和胸腺细胞周期进程。结果发现给予小鼠5 Gy^60Co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率为0.673Gy/min),小鼠巨噬细胞吞饮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但是,在照射前给予SHP(10mg/kg~40mg/kg)组的小鼠巨噬细胞吞饮功能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小鼠巨噬细胞IL-1分泌功能SHP(20mg/kg~40mg/kg)加照射组也显著高于单纯照射组。5Gy照射引起小鼠胸腺G0/G1期细胞百分率增高,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减少,SHP(20mg/kg~40mg/kg)可以有效抑制辐射损伤小鼠胸腺G0/G1期阻滞和G2/M期细胞百分率下降,SHP(10mg/kg~40mg/kg)也能够预防辐射损伤小鼠S期胸腺细胞百分率的下降。说明SHP对辐射损伤小鼠胸腺细胞和巨噬细胞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Phlips SL18型直线加速器发射的6 MV高能X射线照射BALB/c小鼠(吸收剂量分别为6.5和8.5 Gy),于照射前后不同时间(照前24 h、12 h、6 h、20 min和照后即刻)腹腔注射不同剂量(10、30 μg/鼠)的人重组白细胞介素-8 (rhIL-8),观察动物的存活情况及造血功能指标.结果表明:(1)8.5 Gy照后30 d内,rhIL-8 10 μg给药各组的小鼠全部死亡,其中照前24 h给药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单纯照射组,照前6 h给药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延长;rhIL-8 30 μg给药各组中,照前20 min给药组小鼠存活率达40%左右,其余各组均死亡,其中照前12 h给药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明显短于单纯照射组.(2)受6.5 Gy照后第6 天,各组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均在正常对照组的10%以下,各组受照小鼠外周血WBC计数未见明显差别;骨髓细胞粒-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计数与受8.5 Gy照射小鼠的平均存活时间在变化规律上有内在联系.以上结果说明,rhIL-8在一定的给药剂量和给药时间的条件下,对受到急性放射损伤的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抗辐射球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哺乳动物急性放射损伤的影响,探讨一种新的救治放射损伤的转基因技术。将自行构建的pCMV-HA-pprI质粒注入接受γ射线照射的小鼠肌肉内,采用活体基因电转导技术将该基因导入细胞内,观察照后第1、7、14、28和35天小鼠死亡率、血细胞计数以及骨髓细胞、脾脏和胸腺淋巴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显示,6Gyγ射线可引起小鼠急性致死性放射损伤,转基因组小鼠死亡率(1/10)明显低于单纯照射组小鼠死亡率(4/10)。与单纯照射组和空载体转染组比较,pprI基因转染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红细胞总数于照后第7天显著增高(p0.05);血小板数于第7、14天显著增高(p0.05);血淋巴细胞百分率于照后35天恢复正常;pprI基因转染组脾细胞凋亡率于第7、14、28天显著降低(p0.05);胸腺细胞凋亡率于第1、7、14、35天显著降低(p0.05);骨髓细胞凋亡率于第1、7、14和28天显著降低(p0.05),并且胸腺细胞和骨髓细胞凋亡率均于照后28天恢复正常。结果表明,抗辐射菌pprI基因活体电转染对动物急性致死性放射损伤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用2.5Gy的~(60)Coγ射线照射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照射后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单克隆抗体OKT_3~ 、OKT_4~ 和OKT_8~ 与淋巴细胞膜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以评价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总T细胞(OKT_3~ )、辅助T细胞(OKT_4~ )和抑制T细胞(OKT_8~ )的变化。然后加白细胞介素-2(IL-2),观察IL-2对辐射损伤T淋巴细胞亚群的逆转效应。结果表明,T细胞亚群受2.5Gy~(60)Coγ射线照射后,照射组与不照时组相比,0KT_3~ 、OKT_4~ 和OKT_8~ 细胞数均明显减少,且OKT_4/OKT_8的比例升高,这说明OKT_8细胞减少最多。当加入IL-2继续培养96h后与在同样条件下不加入(IL-2)的平行样本相比,其各群体的细胞荧光标记阳性百分率均明显增加。实验结果发现,IL-2可以使辐射损伤淋巴细胞的膜抗原恢复,对淋巴细胞的群体进行调节,使T淋巴细胞各亚群的细胞数目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观察天然草本当归、白芍、肉苁蓉、槐米、黄芪等提取物的混合物(简称草本组方)对γ射线全身照射小鼠的防护及修复作用。将56只成年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辐射空白组(Blank)、对照组(Hemo-1#,韩国Hemo Him产品)和两组不同配方给药组(Exp-2#、Exp-3#),每组雌雄性小鼠各7只。给药3 d后,小鼠全身60Co γ射线一次性照射4 Gy,照射后继续连续灌胃21 d,比较小鼠体重及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变化。结果显示:给药喂养的小鼠(Hemo-1#、Exp-2#、Exp-3#),照射后第1天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较空白组小鼠下降幅度降低;照射后第7天,小鼠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均缓慢恢复。这表明草本组方能促进照射后小鼠造血功能的修复,推测其保护作用机制与各提取物增强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探讨体内补充褪黑素 (melatonin ,MLT)对电离辐射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采用昆明小鼠 ,连续 1周每天腹腔注射 0 .1mg/kg(体重 )的MLT ,第 8天给予 1~ 4Gy全身照射 ,2 4h后检测脾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另外 ,小鼠腹腔单次注射 0~ 2 .5mg/kg(体重 )的MLT ,60min后给予 2GyX射线全身照射 ,1 2h后检测脾淋巴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时相 (用流式细胞术 )和DNA裂解率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 )的变化。结果发现 :小鼠连续 1周腹腔注射MLT ,1 .0~ 4.0Gy照射后 2 4h ,脾淋巴细胞数呈剂量依赖性降低 (p <0 .0 1 ) ;而受照前连续 1周注射MLT( 0 .1mg·kg- 1·d- 1) ,预先给予MLT组脾淋巴细胞数比预先不给予MLT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2GyX射线全身照射后 1 2h ,细胞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 (p <0 .0 1 ) ,G0 /G1期和G2 +M期细胞百分数增高 (p <0 0 5 ) ,S期细胞百分数降低 (p <0 .0 1 ) ,细胞发生G1和G2 期阻滞 ;而照射前单次注射MLT ,其凋亡小体百分率和DNA裂解率均显著降低 (p<0 .0 5或p <0 .0 1 ) ,G1期阻滞缓解 ,G2 期阻滞加剧。以上结果表明照射前预先补充MLT可减轻电离辐射所致小鼠脾淋巴细胞损伤 ,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机区组法将20只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依达拉奉组、4 Gy照射组、4 Gy照射+依达拉奉组,每组5只小鼠。依达拉奉用生理盐水稀释配制成浓度为45mg/mL的溶液。依达拉奉组和4G y照射+依达拉奉组小鼠于照射前30 min腹腔注射依达拉奉;对照组和4 Gy照射组小鼠于照射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4 Gy照射组和4 Gy照射+依达拉奉组小鼠接受~(137)Cs γ射线全身照射至吸收剂量4 Gy,剂量率0.99 Gy/min。辐照后15 d处死小鼠,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细胞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和造血祖细胞(Hematopoietic progenitor cell,HPC)比例,及骨髓中造血干/祖细胞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粒系-巨核系克隆形成数目(Colony forming unit-granulocyte macrophage,CFU-GM)检测骨髓造血干/祖细胞增殖能力。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4 Gy照射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数目分别降低74.16%、16.63%、15.04%;骨髓中HPC、LSK(Lin~-Sca-1~+c-kit~+)、CD34~+LSK细胞比例分别降低50.99%、38.51%、14.84%;骨髓细胞CFU-GM形成数目减少93.44%;CD34-LSK细胞比例增加1.74倍;HPC和LSK细胞的ROS水平分别升高44.11%和61.43%;与4 Gy照射组相比,4 Gy照射+依达拉奉组小鼠外周血WBC数、RBC数分别增加58.82%、9.3%;骨髓中HPC、LSK、CD34~+LSK细胞比例分别增加1.53倍、1.5倍和14.81%;骨髓细胞CFU-GM形成数目增加57.58%;CD34-LSK细胞比例降低49.17%;HPC和LSK细胞的ROS水平分别降低38.94%和55.91%(p0.05)。结果提示,依达拉奉对电离辐射诱导的造血系统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离辐射诱发体内旁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孕鼠受γ射线照射对旁效应器官胎鼠脑组织神经发育的影响。将怀孕的昆明小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0.5 Gy全身照射组、0.5 Gy头部照射组、1.0 Gy全身照射组、1.0 Gy头部照射组、2.0 Gy全身照射组及2.0 Gy头部照射组。照射组用60Co治疗机对实验小鼠于孕9 d单次急性垂直照射,于孕18 d取胎鼠脑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胎脑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及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含量。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 Gy和1.0 Gy头部照射组胎脑Ach含量显著性降低(p0.05);2.0 Gy头部照射组胎脑AchE及Ach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0.5 Gy全身照射组胎脑AchE含量明显升高(p0.05);2.0 Gy全身照射组胎脑AchE及Ach含量均显著性降低(p0.05)。孕鼠急性头部受照,电离辐射能够诱发体内旁效应,其胎脑效应类似孕鼠急性全身照射后胎脑效应。  相似文献   

20.
李修义  龚守良 《辐射防护》1993,13(3):186-191
本研究采用5 Gy X 射线全身照射雄性大鼠,观察人参三醇组甙对下丘脑-垂体-睾丸系统功能的影响。动物于照前24 h 及照后每天经腹腔给予三醇组甙5 mg,共14次。实验结果表明,单纯照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睾丸组织受到明显损伤,血清睾丸酮水平和睾丸环磷酸腺苷(cAMP)及下丘脑亮氨酸脑啡肽(L-Enk)含量明显降低,血清滤泡刺激素(FSH)水平明显增加;但在照射加人参组中,上述指标都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提示人参三醇组甙可减轻受照大鼠生殖内分泌轴的损伤,具有保护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功能的作用,并促进其辐射损伤的恢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