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政 《中氮肥》2022,(2):58-61
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3台高压煤浆泵(A泵、B泵、C泵,一一对应3台气化炉)于2005年投用,实际生产中存在电气隐患较多、变频器不明原因跳停、变频器抗电网晃电能力差、变频器操作界面使用不便等问题.为此,金陵石化于2018年及2020年气化装置大修期间利用PLC及通信技术相继对B泵及A泵、C...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水煤浆气化装置在运行过程中,高压煤浆泵多次出现不打量造成气化炉过氧和跳车问题的分析和总结,通过采用煤浆自动跟踪系统,快速克服因煤浆泵不打量而造成的煤浆流量大幅扰动问题,达到气化炉安全稳定运行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压煤浆泵是非常重要的用于水煤浆气化装置,其在系统中能否安全稳定的运行直接对气化装置的周期造成影响。因此在不同的运行环境下选择使用哪种高压煤浆泵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geho pums以及feluwa两种高压煤浆泵,就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探讨,总体得出feluwa高压煤浆泵的性能要胜过geho pums,希望能够为相关生产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氮肥》2019,(4)
陕西未来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气化车间有8台投煤量2 000 t/d的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炉(六开二备),配套16台菲鲁瓦双缸双作用高压煤浆泵。气化装置自2015年7月底投运以来,因原料煤煤种变化及煤浆质量波动,加之设备、工艺方面的因素,出现了缓冲罐压力表振动致气囊漏气、煤浆泵进出口软管频繁损毁、煤浆泵活塞杆轴封漏油、润滑油泵轴封漏油及煤浆泵出口软管隔膜阀阀杆断裂等问题。结合煤浆泵的结构特点及生产实际分析故障原因,并采取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措施,从而保证了煤浆泵的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  相似文献   

5.
魏云钊 《安徽化工》2016,42(3):73-74
Feluwa高压煤浆泵的操作简单、运行稳定、检测系统完善,为气化关键设备,制约着气化装置的运行周期。就Feluwa泵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并采取适当处理措施,避免因煤浆泵出现故障而引起气化停车,尽可能延长气化装置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6.
黄剑平 《化肥工业》2010,37(1):65-67
阐述了水煤浆气化装置在试运行过程中多次遇到的高压煤浆泵工作不正常问题,对影响高压煤浆泵安全、稳定运行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改造和优化工艺操作,保证了高压煤浆泵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7.
张磊 《煤化工》2013,41(2):36-38
以工艺包为基础,讨论了GE水煤浆气化工艺改进措施,主要包括:气化炉增加专用氮气缓冲罐;激冷水系统采用两个独立的变频泵代替流量调节阀;煤浆输送系统增加煤浆转移泵;高压闪蒸系统增加一条旁路和1台闪蒸分离器;增加气化炉的开工黑水排放至碳洗塔的管线;除氧器放空系统增加回收装置等。同时探讨了这些改进措施对工艺的影响,以供相关厂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煤浆制备系统磨煤机开停车过程中存在的不合格煤浆无法回收以及影响灰水系统水质的问题,在煤浆泵出口管线上各增加1根管线及煤浆流量计并连接在3台磨煤机的入料口,相互连通、相互切换。改造措施实施后,磨煤机倒车过程中的不合格煤浆全部得到回收,灰水系统运行稳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路光彬 《山东化工》2012,41(8):89-90
FELUWA(菲鲁瓦)高压煤浆泵在水煤浆气化装置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其运行质量直接关系到气化系统的运行周期,本文将就该型泵常出现的故障进行剖析,以期对大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1 概况 兖矿鲁南化肥厂240 kt/a合成氨、400 kt/a尿素项目配套建设的1 100 t/d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由中国天辰化学工程公司设计,中国化学工程第四建设公司负责建设.该装置2007年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其配套的2台高压煤浆泵选用德国FELUWA公司的ZGL200/200-2K170-4 SM460 HD软管隔膜泵,分别为气化炉4个烧嘴供给煤浆.但在实际运行中,FELUWA高压煤浆泵不断出现各种问题,对此,鲁南化肥厂进行了多种尝试,不断优化改造,确保了煤浆泵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0前言因多种原因,我厂1992年投产的1000t/d新型干法生产线(以下简称#4窑)建设时求配套新建煤粉制备系统,利用原有3台老湿法窑系统的3台煤磨供煤。输送设备采用引进美国富勒公司技术制造的F-K200富勒泵,输送风源利用原有空压机站的压缩空气。生产线建成投产后,经1992年~1995年实际使用,该煤粉制备系统无法保证04窑生产用煤。总结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回)煤磨问题。原3台煤磨富裕量不足,煤粉供不上。但)风源问题。原设计F-K200富勒泵由原有的空压机站(7台空压机)供风,由于正常生产条件下同时开几台空压机并联向全厂供…  相似文献   

12.
<正> 国家“七五”科技攻关项目“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气中间试验”鉴定验收会于1990年12月2日至6日在陕西临潼化工部化肥工业研究所召开,高压煤浆泵同时通过专项鉴定和验收。与会专家认为:2ZJM—1.55/7.0型高压煤浆泵,鉴定资料齐全,技术数据可靠,经中试工艺考核和性能测试,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结构合理,性能稳定,运行可靠,调量准确,操作方便,计  相似文献   

13.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兴化化工有限公司2008年4月18日全面启动建设的大化工项目设计年产300 kt合成氨、300 kt甲醇、300 kt纯碱、324 kt氯化铵,其中气化装置采用西北化工研究院的多元料浆气化专利技术,设置3台气化炉(两开一备)。2011年10月1日C套气化炉一次性投料成功,是同规模项目中建设周期最短、开车最快的一个。该装置的气化工艺大致如下:原料煤与水在磨机中研磨成合格的水煤浆,由煤浆泵加压至7.8 MPa后送入气化炉;煤浆与空分装  相似文献   

14.
《中氮肥》2019,(1)
气化炉正常运行一个周期后须停车检修,而检修前的工艺处理对于创造舒适、安全的检修环境来说非常重要。结合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多元料浆气化装置(4台气化炉,开二备二)的实际情况,详细介绍单系列多元料浆气化装置检修前工艺处理的步骤和方法 [主要工艺处理步骤包括:气化炉停车、系统泄压,黑水切换、高压煤浆泵及煤浆管线冲洗;气化炉系统氮气置换、工艺烧嘴拆除、气化炉降温、气化炉锁斗程控系统停车;高压、低压闪蒸操作单元停车、氮气置换及排空;停大水循环建预热水循环、倒盲碳洗塔出口煤气出工段盲板;停预热水循环,排净气化炉、碳洗塔残存积水;真空闪蒸操作单元停车、氮气置换及排空],以便为单系列多元料浆气化装置检修工作的高效、有序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水煤浆气化装置的煤浆输送设备受煤浆冲刷、磨损,故障率较高,低压煤浆泵是煤浆输送过程中的关键设备,隔膜使用寿命缩短将会严重影响装置运行的稳定性,本文针对德士古气化装置中的低压煤浆泵的隔膜损坏各种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办法,提高了气化装置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孔娟 《化肥工业》2009,36(1):45-46
电网电压波动时,变频器保护跳闸,使高压煤浆泵跳车,导致气化炉停炉,制约生产装置的长周期稳定运行。通过设置直流支撑装置和抗晃电接触器,在系统电压波动时起到了保护作用,保证了高压煤浆泵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7.
《中氮肥》2020,(2)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 800 kt/a甲醇项目中,600 kt/a煤制甲醇装置气化单元采用多元料浆气化工艺,设有3台气化炉(两开一备),装置自2014年6月原始开车以来,运行平稳,但2017年7月6日至今,气化炉烧嘴压差频繁发生波动且无规律性,严重影响气化装置的稳定运行。为此,对可能影响烧嘴压差的因素——烧嘴质量、高压煤浆泵运行状况、煤浆质量、原料煤煤质等逐一进行分析与排查;并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重点对原料煤煤质波动(灰分高、灰熔点高)对烧嘴压差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讨,最终得出气化炉烧嘴压差波动主要是原料煤灰分高所致;分析烧嘴压差波动对有效气产量及成分、灰水水质、烧嘴使用寿命、碳利用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厂第4台低压煤浆泵为国产设备(上海大隆机器厂制造)。从2000年4月安装试车至2005年5月,此泵运行中多次因隔膜(进口)鼓破(裂缝出现在隔膜上部)而停运,最长一次运行约32d(隔膜正常运行周期应在300d以上),隔膜更换频繁,工艺处理难度大,维修费用高,不能满足系统的高负荷长周期运行。针对低压煤浆泵存在的问题,我厂子2005年6月对该泵进行了改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fe|uwa(德国)高压煤浆泵的日常维护方法,检修的要点和注意事项。对影响该泵长周期稳定运行的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了feluwa高压煤浆泵在新型水煤浆加压气化炉上的使用经验,对部分薄弱环节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20.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设备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晶 《化肥工业》2009,36(2):41-43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流床气化技术。简述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工艺流程,介绍了其中的重要设备情况,除关键的高压煤浆泵、氧阀、锁斗安全阀、DCS和ESD系统建议进口外,其余设备均建议实施国产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