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海洋石油》2004,24(4):56-56
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关于贯彻实施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通知指出,新颁布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是我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的一次重要改革,将对推进我国油气勘查、开发及储量管理工作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伦友 《天然气工业》2005,25(2):186-189
文章以我国最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为依据,以世界石油大会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关于油气储量分类为标准,详细介绍了我国关于探明、控制与预测储量与国外的证实、概算和可能储量的对比关系及其本质区别,并对两者的相似性与区别进行了剖析,以便于人们正确理解不同级别储量的概念,同时为实现我国油气储量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我国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分析了世界石油大会(WPC)、美国石油工程师协会(SPE)、加拿大石油学会、德士古公司、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和我国国家标准等国内外最具代表性的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并着重从分类框架、储量定义、储量用途和估算方法四个方面对我国新的标准与国外有代表性的分类标准进行具体比较,还对未来油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依据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结合河南油田油气储量分布特征,对探明地质储量落实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原油性质、开采方式以及储量的动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技术可采储量标定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摸清油气储量家底.建立起和国际储量有可比性的储量管理序列.为河南油田分公司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达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的评论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4年发布实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文件。它不但涉及到我国油气资源,储量的分类评价及年度统计结果,而且也会涉及到在国际上,我国进行资源/储量评估与交易的成果。纵观我国制定的标准内容,确实存在着若干值得关注和改进的问题。主要对《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标准中的有关术语名称及定义、资源,储量的分类框架及在附录A中有关资源/储量的中英文名称对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予以评论,并提出了有关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薇  万力  李波  黄灯  柳云景  林波 《河南石油》2008,22(1):28-29
依据新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结合河南油田油气储量分布特征。对探明地质储量落实程度进行分析,根据原油性质、开采方式以及储量的动用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技术可采储量标定和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摸清油气储量家底,建立起和国际储量有可比性的储量管理序列.为河南油田分公司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达到保护资源.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新制定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储量分类》(GB/T19492—2004)国家标准和《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DZ/T0217—2005)国家行业标准的正式发布与实施,我国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大上市公司,遵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全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套改技术》的要求,正在积极开展储量的套改工作。  相似文献   

8.
油气储量套改是摸清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家底,科学制订我国油气资源战略、政策和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油气资源,促进我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对青海油田公司半个多世纪以来发现的油气储量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梳理,特别是对已探明未开发石油储量进行一次系统的清理、评价和分类,进一步夯实油气储量家底,促进勘探开发一体化,为青海油田公司提高整体效益,制定“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的建议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的建立,是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技术性和政策性的工作。它不但会涉及到石油天然气企业,勘探与开发的近期与中长期部署,而且也会涉及到国家能源发展政策的制定。因此,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际合作的不断扩大、利用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政策的落实,以及企业海外上市成功和加入WTO形势的要求,如何能够制定一个既符合我国国情,又考虑同国际接轨的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是当务之急的迫切需要。它已引起国内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高度重视。本在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现行不同的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标准之后,结合笔多年从事油气储量管理与研究工作的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与储量分级分类体系的标准,提出了一个具体的建议,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与讨论。  相似文献   

10.
国际看台     
《中国石油企业》2013,(10):11-11
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继续增加 据RigzoneN站罗马报道,意大利石油巨头埃尼公司10月7日在其第12版《世界石油和天然气评论》报告中表示,世界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将继续增加,能确保各油气公司通过新发现开发生产油气资源。  相似文献   

11.
油气探明储量的价值分级模型设计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实现石油天然气资源由无偿使用向有偿使用的制度转换,使不同油(气)田经营者在同等条件下公平竞争,维护资源所有者和勘探开发经营者的经济权益,就必须科学地评价不同油(气)田资源价值以便合理地确定油(气)资源税费水平。科学地评价油(气)资源价值就是对油(气)资源进行价值分级,所谓油气资源价值分级,就是在地质勘查与地质评价的基础上,根据已发现油(气)田的不同资源条件对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及利用经济效益,即投入产出效率的影响,对油(气)田资源进行的优劣等级评价,其结果是衡量资源优劣的等级参数;该参数是确定油(气)田资源价值、税费水平的科学依据,同时也可做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经济评价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级差地租原理为依据,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生产过程的特点,分析了油(气)资源价值成本级差和影响因素,设计出了油气探明储量价值分级模型(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并对长庆石油勘探局和华北石油管理局的26个油田做了实际测算和简要的测算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1998年颂布实施的石油储量规范与天然气储量规范在工业油气流标准、有效厚度划分、储量计算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尽合理的地方。该文结合实际生产与科研管理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解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各油公司都相当重视勘探工作。勘探活动总的来说具有以下五大特点:矿权面积不断扩大,资源量有所增长;勘探工作锁定在各含油气盆地的前陆盆地、古隆起、大面积地层岩性带和富油凹陷四大领域,突出预探;立足富油凹陷,注重老油区扩展,减缓老区产量递减;石油储量高基值平稳增长,产量稳中有升;开始重视天然气勘探,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4.
四川油气田是中国石油西部重点油气区之一,在推进“中国石油”又好又快发展、“西气东输”战略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都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2006年四川油气田年产气量超过130亿立方米、产油13.92万吨,按热量值1255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1吨原油计算,总产量已超过千万吨原油,四川油气田就率先成为了我国以天然气为主的千万吨级大油气田;并且全年完成钻井进尺94万米,油气勘探取得6个重要新发现和6个重要新进展,新增探明储量、控制储量、预测储量均超过1000亿立方米,为四川油气田历史之最。奋战在四川油气田上的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和西南油气田公司以贯彻落实和谐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清洁发展,切实担负起创建和谐企业的使命,着力于双赢互利、增储上产,解放思想,积极优化油气勘探开发部署、工程技术设计方案,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理念,指导生产作业和日常生活,确保了企业的经济、安全、环保运行。  相似文献   

15.
掌握中国最新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了解国内外分类体系的差异,是推动中国资源储量改革的需要,也是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前提。在总结中国分类体系沿革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中国2020年最新油气资源储量分类体系框架及修订重点,并通过对比国内外代表性分类体系的差异,阐明了中国体系特色。中国分类体系经历过5次修订,最新的分类体系简化了勘探开发阶段、油气资源储量类型及经济意义的划分。国际代表性分类体系可分为政府、油公司、国际组织3个层面,中国与国外体系在整体结构框架和构成基本单元上具有共性,在资源储量类型划分以及术语定义方面存在差异。依据“发现—地质认识程度—可采性—经济性”的思路,以油气藏和圈闭为分级基本单元、以地质储量为分类基础的特色分类方案,符合中国政府管理和发展规划的需要,以及复杂地质条件的实际。针对新体系的实施,建议尽快实现相关资源储量数据的套改和评价体系的调整,并积极探索兼顾国内、国际双需求的合作交流模式。  相似文献   

16.
A nationwide project is being launched to assess the potential capacity of China's oil and natural gas resources, a senior official from the Ministry of  相似文献   

17.
油气储量是石油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国际石油开发市场合作双方谈判和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中外油气储量分类方法和管理方式进行对比,从政府宏观管理、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重点分析了外国现行的储量管理方式。中国所采用的油气储量分类和管理方式与国际通用的油气储量分类和管理方式存在较大差异,给中国石油企业开拓国际石油开发市场带来了一定影响。在目前的生产经济条件下,中国在储量分类和管理上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实行储量资产化管理,建立储量交易市场,增强油气储量资产的流动性,优化储量资产配置,促进石油企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元千  唐玮 《石油学报》2016,37(6):796-801
剩余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采比和剩余可采程度是判断油气田当前开发形势的重要指标,是决策是否进行开发调整的重要基础,因而受到全球各石油公司的高度重视。根据中国行业标准,评价可采储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水驱曲线法、产量递减法和预测模型法。水驱曲线法仅适用于水驱开发的油田,而产量递减法和预测模型法则适用于已经进入递减阶段的任何储集类型、驱动类型和开采方式的油气田。DeGolyer and MacNaughton和Ryder Scott两家评估公司对中国境内油气田的剩余经济可采储量进行年度储量资产价值评价所使用的方法是由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多部门团队提供的Arps指数递减的变异公式。利用适用于不同开发模式的广义指数递减法,推导得到了油气田年度经济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技术可采储量、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采比和剩余可采程度的计算公式,并对DeGolyer and MacNaughton公司使用的变异指数递减法进行了说明和评价。通过8个油田实际应用结果表明,笔者提供的计算方法实用有效。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油气储量及其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油气储量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成果之一。油气储量的增长、变化和分布规律是对一个盆地勘探历程和未来油气勘探潜力的综合反映。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勘探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油气储量持续不断地增长。截止到2001年底,塔里木盆地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38×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6131.95×108m3。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探明程度分别为4.65%及5.39%,探明程度较低,依然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塔里木盆地已发现的油气田,以中型油田和大型气田为主,油田的储量丰度为低-中丰度,气田的储量丰度以中-高丰度为主。塔里木盆地已获油气地质储量在构造单元和层位上呈明显的不均一性。已发现的石油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沙雅隆起和卡塔克隆起,分布层位主要为奥陶系、石炭系、三叠系和第三系;已获天然气储量主要分布在库车凹陷,分布层位主要为白垩系和第三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