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低比转速离心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低比转速离心泵水力设计的研究现状及设计过程中叶轮参数的选取方法.讨论了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发展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对发展趋势作了前瞻,为超低比转速冲压焊接离心泵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圆盘通孔型超低比转速离心泵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同属超低比转速范围的圆盘通孔型超低比转速离心泵与叶片式离心泵进行了试验对比研究。简单介绍了圆盘通孔型超低比转速叶轮方案,并将其与常规超低比转速离心泵在性能方面作了分析对比。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低比速离心泵特点,阐述计算的控制方程和叶轮通道网格划分方法.运用CFD软件FLUENT对不同叶片形式叶轮流道进行三维湍流流动计算.计算采用压强连接的隐式修正SIMPLEC算法和雷诺平均法的RNG k-ε湍流模型.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叶片形式对流速分布、压力分布的影响,揭示叶轮内流动规律,提高低比速离心泵优化设计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CFD技术在低比转速离心泵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技术作为一种分析复杂三维区域中流体流动特性的工具应用于低比转速离心泵的设计中,介绍了CFD技术的特点,并通过实例介绍了CFD技术的求解过程并给出了CFD技术可信度验证的分析方法,为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数值模拟研究及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打下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结合离心泵导叶型线参数化方法、进化优化算法和Navier-Stokes方程求解技术对传统导叶进行了低稠度导叶优化设计.优化设计得到了稠度分别是0.89和0.65的导叶型线,数值验证表明:两种低稠度导叶的静压回复系数均高于初始设计.结合离心叶轮和优化设计得到的两种低稠度导叶进行了整个离心泵水力性能数值验证,计算结果表明:稠度是0.89的导叶的离心泵水力性能优于初始设计,而稠度是0.65的导叶的离心泵水力性能低于初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初始设计的离心泵,采用优化设计得到的稠度是0.89的导叶具有更加紧凑的设计并且可以满足初始设计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低比速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分析其优缺点,并着重介绍了叶轮多目标优化设计、遗传算法及神经网络等新的优化技术在叶轮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指出了低比速离心泵叶轮优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离心泵吸水室内置隔板对低比速离心泵内部非定常特性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标准k-ε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模型,分别对吸水室有无内置隔板的低比转速离心泵进行三维全流场非定常数值计算,得到了不同工况下低比转速离心泵的外特性,并对叶轮径向力和轴向力的瞬态特性以及蜗壳流道内不同位置的压力脉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吸水室内置隔板对外特性的影响不显著;无论吸水室有无内置隔板,低比转速离心泵蜗壳各断面压力和叶轮径向力均呈周期性波动,脉动频率为叶频。此外,径向力大小和方向时刻都在变化,且整体变化趋势基本呈六角星形分布;与无内置隔板相比,吸水室有内置隔板时蜗壳各断面压力脉动幅值均有所减弱,作用在叶轮上的径向力幅值减小,轴向力明显减小。研究结果可为低比转速离心泵的优化设计和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超低比转速高速离心泵设计计算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超低比转数高速离心泵的设计计算系统SHPD ,该系统采用一维以效率和稳定性为目标函数的优化设计、准三维S1流面流动分析校核的设计步骤 ,实现了设计过程的计算机化 ,缩短了设计计算时间。同时能对所设计离心泵的扬程—流量和效率—流量曲线进行预测和动态显示。设计实例的水力试验和工业应用表明 ,该设计计算系统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9.
在超低比转速范围内,对圆盘打孔叶轮离心屏蔽泵进行了试验研究,简介几套圆盘打孔叶轮实测方案。比较超低比转速离心泵的性能,分析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标准-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对离心泵内流场三维不可压湍流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因泵体的非对称结构以及叶轮、蜗壳间较小间隙导致的内流场非对称性.并以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结果为依据,对离心泵蜗壳进行了优化设计,揭示了泵内流道的压力及速度分布规律,为离心泵的性能预测、水力设计及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