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了第一个邀游太空的地球人。在此后的40多年里.人类共进行了200多次载人太空飞行,先后有400多名航天员乘坐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飞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航天员在太空中的工作十分繁重、紧张.体力和脑力消耗者都很大。每人每日需要热量在2800大卡似上,蛋白质130克以上、脂肪100克以上、碳水化合物350克以上。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噪声、振动.辐射等影响下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在长期远离人群时能情绪稳定.在失重脱钙等情况下能维持身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航天食品就必须含有足够的氮、钾、钙等多种元素。那么,航天员在太空中到底吃些什么呢?他们的饮食都有一些什么花样呢?  相似文献   

2.
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邀游太空的地球人。在此后的40多年里,人类共进行了200多次载人太空飞行,先后有400多名航天员乘坐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飞向太空,甚至登上了月球。航天员每天的工作十分繁重、紧张,体力和脑力消耗都很大。每人每日需要热量在2800大卡以上,蛋白质130克以上,脂肪100克以上,碳水化合物350克以上。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噪声、振动、辐射等影响下能集中注意力工作,在长期远离人群时能情绪稳定,在失重脱钙等情况下能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航天食品中必须含有足够的氮、钾、钙等多种元素。那么,航天员在太空中到底吃些什么呢?他们的饮食都有一些什么花样呢?  相似文献   

3.
简讯     
正科技+时尚纺织品,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太空生活提供保障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正式开始他们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的生活。此次航天员在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的系列专用服装以及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舱内用鞋均来自东华大学的研究成果。东华大学航天员服装研发设计团队为保障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设计了系列专用服装,包括航天员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的工作服、锻炼服、休闲服、失重防护服、睡具等,还有常服、任务训练服、专用服饰等地面任务服装多个种类,  相似文献   

4.
正自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后,时隔五年,东华"科技+设计"再次陪伴航天员们踏上太空征程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上太空,他们将成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保障航天员太空和地面工作生活全过程的系列专用服装以及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舱内用鞋都源自东华大学研发设计团队多年的不断创新与耕耘。  相似文献   

5.
“神七”的成功发射,引来了大众对航天员在宇宙飞船中享用太空食品的极大兴趣。人们十分关注三位航天员在太空遨游中吃些什么。 专家向我们介绍了“神七”航天员的饮食特点。第一点是:“神七”航天员的食品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有近80种,这样可以让航天员可根据个人喜好,拥有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6.
《饮食科学》2008,(12):1-1
当神六凯旋时,航天员聂海胜说:“上去后特别喜欢吃辣的和带蒜蓉的。”航天员费俊龙则列出这么几样他觉得在天上味道不错的东西:虾仁、红烧牛肉、烤麸、叉烧肉。我们也来畅想一下,如果你上太空旅游,会带什么美味?  相似文献   

7.
"航天餐这口饭不好吃——讨厌这冷牙膏" 太空失重的就餐环境与在地球上有"天壤之别",导致进食方式有许多限制.有人可能会问:太空环境失重,这些食物和水会从航天员的食道中跑出来吗?其实,人类在上太空前就有人提出过各种类似问题.不过,有许多未知情况要等到真的上了太空才知道,包括在失重条件下航天员的饮食状况.因此,刚开始研制航...  相似文献   

8.
6月26日8时7分,搭载3名中国航天员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上的"神十"任务主着陆场预定区域蝢利着陆,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在15天的太空飞行中,"神十"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圆满完成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圆满完成如此高难度的工作,高度集中的精神和强健的身体缺一不可。而安全合理的饮食是  相似文献   

9.
《纸和造纸》2018,(2):62-62
2018年1月16日,航天级纸尿裤标准评审会议在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举办。本次航天级纸尿裤标准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指导,深圳市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制定。广东茵茵股份有限公司因连续多年多次成功完成为中国航天员提供便携式卫生用品,在本次标准制定过程中与航天员中心、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一起成为航天级纸尿裤标准的起草单位。  相似文献   

10.
<正>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搭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出征太空,与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在轨轮换,开展航天医学、空间材料学等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这是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启动以来平均年龄最小的航天员乘组,也是我国首次由第二批航天员带领第三批新航天员执行任务的全新组合。  相似文献   

11.
《中外玩具制造》2005,(12):67-67
或者有企业说,我制作的玩具与航天员本人不是很像,那么是否对他们构成侵权呢?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6日上午,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与记者见面会上,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帅气亮相。两名航天员身着的新款航天员秋冬常服颇为引人注目,深邃、简雅,是人们对它的赞赏。这款服装正是出自上海东华大学的手笔。提起航天员,人们的脑海中则首先浮现出包覆于厚重硬挺的宇航服中在浩瀚太空中缓慢移动的形象。回到地面,无论春夏秋冬,中国航天员们总是以一款灰蓝连体长袖服装出现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13.
《北京纺织》2012,(8):248-248
铜牛内衣伴随"神五"、"神六"、"神七"航天员成功飞跃太空后,铜牛集团再次与航天携手,为"神九"男女航天员成功研制了航天生理信号测试背心、航天员保暖内衣、航天内衣、航天手套、航天包等。2012年6月16日,"神九"发射圆满成功,"铜牛内衣,航天品质"成为铜牛品牌的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4.
看“视力”     
正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曾写道,中国长城是在太空中可以用肉眼看到的人类建筑,这是中国人一直都引以为豪的。2003年,当我国自主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将中国第一名航天员成功送上太空,杨利伟在落地之后接受白岩松的现场采访,白岩松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在太空中看到我国的长城了吗?杨利伟果断地回答:"没有看到!我们几个航天员,在绕地球飞行的14圈中仔仔细细地看,但谁也没找到长城。"因此,2004年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长城砖》的课文被人民教育出版社删除了。难道真的从太空中无法看到长城吗?  相似文献   

15.
太空书写笔是太空行走重要的配备品,美国和前苏联曾组织众多科研人员并投入巨资加以研制.中国航天员中心将科技攻关任务交给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科研人员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不负众望,终于向世界贡献出"中华太空笔",并在"神舟七号"升空之际可由中国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写下神奇的一笔,记录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相似文献   

16.
航天食品有望在近期走进超市,普通百姓随时可以品尝航天员在太空吃到的食品。航天食品有安全、营养、高效、方便、多样5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10月17日4点33分,“神舟六号”飞船在内蒙古东部着陆场顺利着陆.当航天英雄费俊龙、聂海胜轻松地走出返回舱的时候,举国一片欢腾,因为这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迈出了新的重要一步,中国国际威望和民族精神的空前提升.作为我国最大制鞋企业双星集团为航天员配备的个人装备配套产品双星“航天员返回用鞋”也伴随着“神舟”在太空遨游了115个小时32分钟,这是我国载人飞船飞行第一次为航天员配备的鞋类救生装备,也是第一双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为航天员配备的鞋类救生装备.   ……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16日,是中国人永远值得纪念和骄傲的日子。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华民族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完成的一个伟大壮举,国人无不为之无比自豪。人们在高兴、庆祝之余。当然也很想了解航天员在太空中生活的细节,特别是他们一日三餐吃的是什么?要知道,“太空人”的饮食非同平常,必须保证他们的营养供应,又要绝对安全,保证他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9.
刘永庆 《丝网印刷》2012,(10):14-18
2012年6月16日,我国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飞船在轨运行期间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进行了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完成的交会对接,这标志着中国已经完整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然而,这神秘的太空之舟经受复杂的太空环境之后并顺利返回,其制造技术却与网印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长期载人航天飞行过程中,乘组航天员处于微重力、噪声、振动及狭小密闭空间等特因环境下,机体发生 生理适应性变化。航天特因环境下航天员营养保障研究是人类探索太空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且随着飞行时间的 延长,其重要性逐渐凸显。本文介绍了美俄等国家在空间站、载人登月及载人火星探测等长期载人航天飞行活动中 航天营养保障领域的研究现状。相比中短期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长期载人航天飞行中航天员的营养保障对营养均 衡、循环利用、保健功能及感官接受性等方面要求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