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计算机病毒对人们的影响日益扩大,计算机病毒的传染的形式也是日益增加。寻找计算机病毒的传染特点。根据计算机病毒传染的特点.研究抵御计算机病毒的方法,这项工作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的传染规律的探询,利用程序中地址空间转移信息.防范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是一个有效防治计算机痛毒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卢勇  左志宏 《微机发展》2007,17(3):172-175
传染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之一,病毒的传染不仅提高了病毒的存活率,而且对计算机系统资源造成破坏和威胁。为了分析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内的微观传染规律,在分析病毒传染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操作系统的特点,建立和分析了计算机病毒在单个计算机系统内的随机传染模型。得出结论:在单进程操作系统环境下,病毒的感染数量呈线性增长,感染强度相对稳定;在多进程操作系统环境下,病毒的感染数量和感染强度都呈e的指数级增长。最后提出了反病毒传染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传染是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持征之一.病毒的传染不仅提高了病毒的存活率,而且对计算机系统资源造成破坏和威胁。为了分析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内的微观传染规律.在分析病毒传染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操作系统的特点,建立和分析了计算机病毒在单个计算机系统内的随机传染模型。得出结论:在单进程操作系统环境下,病毒的感染数量呈线性增长,感染强度相对稳定;在多进程操作系统环境下.病毒的感染数量和感染强度都呈e的指数级增长。最后提出了反病毒传染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程序最本质的特征。本文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程序传染部分代码结构特点的分析研究,找到传染模块中相对稳定的病毒表达模式。对这些模式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定义的形式化描述方法,该方法采用三层框架结构,准确、完整地描述了病毒程序传染行为的典型特征。这种形式化描述法为病毒的检测和识别,尤其是新型病毒的有效检测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根据办公室计算机管理特点及计算机病毒传染特性,经过今年的摸索总结出了计算机病毒在管理、技术手段预防和清除主要事项等方面的计算机病毒防范的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6.
现在网络高度发达,互联网日益成为全球性工具,为计算机病毒的大规模爆发提供了有效的传播途径。因此,计算机病毒就成为信息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及网络信息的安全,研究计算机病毒的性质特征、传染途径、防范措施等,对于防范计算机系统及网络信息的安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计算机病毒传染的四种基本环节入手,建立数学模型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分析并由此系统地推出一系列防止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措施,从而为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工作研究提供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基于扩展通用图灵机的计算机病毒传染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计算机基础理论模型——图灵机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扩展的通用图灵机(EUTM)模型,这种模型突出了计算机病毒的传染特性,极大地简化了计算机病毒传染的形式描述,并根据EUTM模型给出了计算机病毒的形式定义,形式化描述了计算机病毒在单机和多机环境下的传染。最后指出了Fred Cohen关于病毒检测不可判定性定量证明的不足,并利用EUTM模型证明了病毒检测不可判定性定理。  相似文献   

9.
防毒技术可以直观地分为:病毒预防技术、病毒检测技术及病毒清除技术。1、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技术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防止计算机病毒对系统的传染和破坏。实际上这是一种动态判定技术,即一种行为规则判定技术。也就是说,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是采用对病毒的规则进行分类处理,而后在程序运作中凡有类似的规则出现则认定是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是通过阻止计算机病毒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病毒的传染方式可以有两种:一种是直接传染,即一个病毒 CV直接传染给 P1, P2, P3,…等多个程序;另一种是间接传染,即病毒 CV先传染给程序 P1,带病毒的 P1再把 CV传染给程序 P2,…。   事实上,计算机病毒是交叉的以上述两种方式传染蔓延,故使病毒能以指数级的速度迅速扩散,造成大范围的危害。   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危害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破坏磁盘的文件分配表( FAT),造成用户磁盘上的信息丢失;   ( 2)修改内存中操作系统的有关参数或 CMOS中的信息,使系统无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应用和技术进步,计算机病毒也跟上了时代潮流。随着U盘等移动存储设备的广泛使用,病毒也把它们作为传播的主要途径。文中首先描述了Autorun病毒的传播机理,然后通过对近期流行的Soundmix病毒的手工查杀实例,具体分析病毒染毒的过程和手工查杀情况,让读者能亲身体验到病毒的运行状况,从而对计算机应用起到一定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WSH宿主脚本语言在中小型应用程序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采用WSH与语言无关且有丰富的对象的特性,利用VBScript与JavaScript脚本语言编写典型实例,详细分析WSH病毒程序设计思路与传播途径,提出较好的防范脚本病毒程序的措施。经实践验证,该方法有效地防范了脚本病毒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传播几率。  相似文献   

13.
改进的SIR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已有网络病毒模型的不足,结合现实情况,根据生物学中的传染病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具有预先免疫措施的SIR计算机病毒传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网络中节点数量变化对病毒传播的影响。此外,利用微分方程理论分析了模型的动力学行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提高预先免疫率和控制节点流动可以有效控制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网络技术给网上银行服务带来了传统银行业务无法媲美的优越性,但是因特网的开放性,使得各种病毒在网络上流传,使之成为威胁网络银行正常运作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文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在网络交易中的最新发展趋势,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治计算机病毒,保障网络金融安全。  相似文献   

15.
病毒、木马在互联网环境下对终端计算机系统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传统访问控制模型将进程作为用户的代理赋予其用户的全部权限,从而导致用户权力被滥用。基于进程的访问控制模型遵循最小特权原则,通过约束进程的权限,避免权限滥用,从而达到阻止计算机病毒、木马在终端中传播和扩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算机在企业的广泛运用,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已经严重干扰了计算机及网络的正常使用,给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带来了巨大威胁和破坏,计算机病毒已成为影响计算机系统安全和网络安全的重大问题。以下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如何更好的在企业中预防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普遍运用,计算机病毒呈现愈演愈烈的趋向,给计算机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潜在的威胁。为确保计算机系统及网络信息的安全,计算机病毒的研究与预防已刻不容缓。本文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起源卑发,剖析其特点、类型及其入侵方式,来探讨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传统计算机病毒与蠕虫病毒的特征和危害,分析了蠕虫病毒的分类和在网络环境下的攻击模式,以及新蠕虫病毒的侦测方法,给出了通过路由器进行蠕虫病毒防范的新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病毒的传播途径,指出单一防毒产品的不足,提出全方位、多层次的企业病毒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