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切削制造是机器制造中的一种关键技术措施,切削制造品质针对机器制造的商品品质具有重大的作用。切削颤振对切削制造商品品质以及措施有着严重的影响。文章主要联合机器制造中切削制造的技术措施,从切削制造在机器制造中的用途和切削制造关注事项等,同时针对切削制造中的切削颤振及其带来的损坏、掌控技术等开展解析讨论,以完成针对机器制造中切削制造与切削颤振的解析探索,提升切削制造措施,确保切削制造商品品质。  相似文献   

2.
绿色切削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分析了传统切削加工方式对环境的危害,提出了绿色切削加工应采取的措施和一些研究课题。指出干切削等加工方式是控制环境污染的绿色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3.
切削加工作为机械制造行业的传统生产加工工艺,是机械制造的流程中完成零件制作这一中心环节的重要生产技术,文章介绍了切削加工的基本方法,切削加工使用的刀具以及切削过程中产生的切削颤振和相应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4.
绪言 在三个基本切削方向(纵向、横向、端向)上木材的单位切削阻力(Km)是设计木工机床与刀具的基本要素,它与切削深度(t)之间存在着定量关系。多数的木材切削加工其切削深度在1mm范围内,其刀具角度(前角与后角)大小与刀尖圆弧半径ρ的大小无关。在K_m=At~(-m)关系式中刀具角度、刀尖圆弧半径对常数A及n值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竹材切削变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进行了竹材的切削实验,运用CCD摄像技术拍摄竹材切削过程中的变形以及切屑形成情况,观测竹材在不同切削厚度、含水率、切削方向等条件下的切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切屑进行初步归类并分析了各类切屑形成的机理及条件.  相似文献   

6.
因为金属材料的切削运动是一种非线性的动态过程,所以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很难对切削机理作出定量的分析,得出准确的结论。本文基于弹塑性的有限元理论建立易切削钢二维有限元模型,使用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对易切削钢在切削过程中弹塑性变化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且在不同的切削深度下,对工件切削变形区的切削力以及等效塑性应变进行解析。通过对工件切削变形区的切削力变化云图和等效塑性应变云图分析得出结论:随着切削深度的增加,切削力也逐渐变大,断裂应变也随之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木材削片的切削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石  辛炜光 《木工机床》1991,(4):7-12,43
本文介绍小试样摸拟试验测定木材削片切削阻力的方法。测定结果表明,单位切削阻力与木片长度、动力相遇角及飞刀楔角正线性相关;单位切削功与动力相遇角及飞刀楔角正线性相关,与木片长度负线性相关。水浸材的切削阻力比气干材小得多,切削速度对水浸材的切削阻力有一定的影响。不同树种木材的切削阻力相差较大,影响切削阻力最直接的因素是木材的顺纹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8.
对高速切削现状与发展作了概括介绍.  相似文献   

9.
基于Deform和遗传算法的高速切削工艺参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DEFORM对高速斜角切削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刃倾角等对切削加工的影响规律及切削力的预测模型,并应用MATLAB软件中的遗传算法与直接搜索工具箱对切削加工用量进行多目标多约束优化。试验所得数据为高速切削加工工艺参数的合理选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广西轻工业》2016,(1):75-76
建立基于Deform-3D有限元软件的AISI1045钢切削加工物理仿真模型,运算获取切削温度场分布数据。通过单一变量因素的切削加工仿真试验,分析切削用量参数对切削温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都与切削温度呈正相关关系。研究对实际生产中控制工件受热变形、延长刀具寿命,合理选择切削加工参数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一次连续切削延续时间的长短及切削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可将木材切削分为连续切削、高频率断续切削和低频率断续切削。对高频率断续切削的木工机械,用全时间平均切削功率作为选择电动机的依据,可成倍降低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对于低频率断续切削的木工机械,用均方切削功率作为选择电动机的依据,也可明显降低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  相似文献   

12.
王还 《木工机床》1994,(2):45-55,44,25
2.3刀具与工件间的相对运动 在运用旋转刀具进行切削时,人们往往按照刀具的作用方式及其用途将其称为刨刀或铣刀,这方面与金属切削加工的术语有较大区别。2.3.1顺铣与逆铣 在进行圆柱铣削时,无论顺铣或逆铣都是可能的。 切削方向与进给方向一致称为顺铣(图18),切削方向与进给方向相反的称为逆铣(图19)。在顺铣时,刀刃相对木村上各接触点的运动,其圆周速度与进给速度的矢量叠加的合成相对速度小于圆周速度,而在逆铣时,合成相对速度大于刀刃的圆周速度。  相似文献   

13.
前言 我们知道有这样的事实:熟练的操作者根据听到的木材加工机械的切削声音,就可知道运转状态和切削工具的状态,预知工具的寿命和作业的危险。因此作者就利用切削噪声作木材加工机械切削加工状态的加工过程中的监视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切削噪声的声压级随圆锯的钝化进展而显著地增加。本报告考虑了难以受到暗噪声的影响而有利于在加工过程中测定的圆锯切削噪声的1/3倍频程声压级与齿尖磨耗量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研究课题。进而研究了被切削材加工面的表面粗糙度作加工质量,它们与切削噪声、进给力、切削所需动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1.分析研究金属切削过程的意义及发展 金属切削过程是金属切削层在刀具的挤压下,发生切离的塑性变形过程。 研究金属切削过程,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变化规律,对于切削加工技术的发展和进步、逐步提高加工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研究科学的新的切削方法、促进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林宏杰 《木工机床》1991,(3):30-35,24
最近生产的各种新材料刀具对气干的柳按材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切削试验,取得木材切削加工的基本性能,同现在使用的工具钢、高速钢及硬质合金刀具进行比较,得出如下结论:(1) 工具钢刀具,后面磨损较前面磨损大,切削阻力随着切削长度增加而急剧增加。用硬质合金和新材料刀具时,起初发生一些后面磨损后,前面磨损才缓慢开始,切削中形成的小刀尖圆角,即使切削长度达到5km,也会形成平滑的切屑,而且切削阻力相当小。(2) 烧结的金刚石刀具,所提供试验的刀具磨损量虽然小,但由於研磨不好,切削刀刃部相当粗。(3) Al_2O_3-TiC系和Al_2O_3系列的两种陶瓷刀具,原来由於研磨不好的粗切削刃部,却随着切削长度增加而变细。(4) 从长时间切削实验后的切削刃粗糙度,切削刃粗糙度及切削阻力方面看,新材料的陶瓷合金,立方氮化硼比原来刀具中的硬质合金(K10)更优良。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被长期以来所忽视的切削刃位置精度对铣削表面粗糙度影响的机理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首先,文章分析了切削刃参与铣削表面波纹生成而成为有效切削刃的条件,然后给出了有效切削刃判定值计算公式,并用该公式具体地分析了两台刨床的有效切削刃判定值与进给速度以及切削圆直径之间的关系。接着,文章对切削刃位置精度进行了定义;通过分析,给出了计算切削刃位置精度值的计算公式及方法,并用例子作以说明。揭示了切削刃位置精度影  相似文献   

17.
金刚石超精密切削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杜红文  郁元正 《轻工机械》2010,28(4):1-3,11
金刚石超精密切削技术是超精密加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尖端技术和国防工业的发展。金刚石超精密切削技术涉及的方面有很多,文章对刀具的选用、刀具制造技术以及超精密加工切削用量、加工机床等是金刚石超精密切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图2表1参10  相似文献   

18.
机械制造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占有关键性的地位。机械制造业的基础是金属切削,金属切削是一种精密程度极高的加工手段,无论在传统产业还是现代产业中它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机械和电机、电子等现代产业中,金属切削更突显它的重要意义。文章将对机械加工中的切削技术进行研究,并对其中的切削颤振做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如果能保证主切削刃的自刃磨条件,木材切削刀具的耐磨性就能显著提高。对各种木材切削工具工作条件的综合研究表明,采用在刀具切削刃工作面上有选择地涂附比较硬的耐磨层的方法可以达到自刃磨效果。 涂附层的厚度是根据刀具和木材的相互接触强度决定,即压力和受力情况,以及接触表面相对运动的速度。被强化的表面,强化容量和对涂附层的粗糙度要求应根据加工产品质量的要求,切削刃自刃磨效果和切削刃重磨的方便性决定。 基于上述理由,并考虑到刀具工作条件,对刀具涂附了强化层。 下列图中表示刀刃的工作条件和加工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的闭式切削实验,研究了不同锯齿前角、切削厚度、切削速度等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切削力和法向力皆随前角的增大而呈减小趋势;通常情况下,相同锯齿前角切削时,刨花板的主切削力和法向力皆比中纤板大。切削厚度对切削力的影响显著,主切削力和法向力均随切削厚度增加而增加。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相对较小,随着切削速度的增加,主切削力和法向力均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