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茶的利用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明,茶由中国流传到日本后,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衍生出了独具日本民族特色和风格的综合性文化艺术活动———"茶道",并闻名于世。文章试从中日茶文化的发展路径与差异对比的角度,探讨作为茶的故乡,且有着丰富文化体系的中国,是否存在日本式的外在化、礼制化的"茶道"。  相似文献   

2.
日本茶道古代称为“茶之汤”,千利休时称为“侘茶”,明治维新后出现了“茶道”这一全新的提法.在内容上,日本茶道不只是传统“茶之汤”或“侘茶”的延续,还吸收了西方引入的现代思想,包括个人意识、主体觉醒、文明教养等.1980年代以来,茶道又成为了当代日本的国家名片和文化软实力,开始向海外大力传播.总之,日本茶道是“发明”的传统,是适应现代性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从茶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品饮方式,用茶礼仪,茶道精神等方面,从文化视野角度,论述中俄茶文化的异同,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中俄文化中的不等值性,从而帮助我们加深对俄罗斯民族茶文化的认识,在中俄不断交流过程中,促进彼此不断的学习和交流,使中俄文化向更深远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地区产茶与饮茶历史源远流长,茶文化内涵丰厚,不仅有擂茶、豆子芝麻姜盐茶、银针茶、椒子茶、川芎茶、老叶凉茶、荔枝(桂圆)红枣鸡蛋茶、甜酒茶以及面茶等耐人寻味的茶道,还有别具一格的茶祭礼仪、敬茶礼仪与“五道茶”礼仪.这些茶道、茶俗礼仪彰显了洞庭湖区鲜明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是日本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内涵.茶道作为日本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距今历史已经超过400年,即使在当代仍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影响力久远且深刻.美学、宗教、文学艺术、建筑设计等,在日本茶道文化中均有所体现.茶室简朴而肃静,不仅追求的意境十分闲静,禅宗修养也十分高雅,日本民族特色和审美意识显著.在茶道的熏陶和影响下,可以促使人们修身养性,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理性认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茶染”是一种运用茶叶色素对服装面料进行染色的工艺技术。一方面,茶染是以茶叶为原料,是植物 染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茶文化和植物染蕴涵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直接浸润于茶染之中;另一方面,茶染又与 茶文化及植物染文化有着内在的区别,特别是茶染与服装设计有机融合时,又构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 价值。而在服装设计、环境保护、经济效益上,茶染技艺又有着无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茶染,是植物染中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中国茶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重要载体.针对茶染效果单一的问题,通过分析影响茶染效果的因素,进行了不同种类茶叶与不同面料染色的实验设计,并提出了能与茶染技艺相结合,且具有可行性的艺术染色技法.通过探析茶染技艺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环保价值、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茶染技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文人茶是中国茶文化体系中具有独立品格与内涵的茶文化模式,也代表着中国茶文化的最高层次。明代中期以后,文人们推崇饮茶“天趣悉备”的自然美,许多文人更是全身心投入到茶事活动中,将茶事品茗作为表达志向与修身养性的主要方式,茶诗创作成果丰硕。茶诗的创作是一种文学现象,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明代茶诗体现出明代文人茶虚静空灵、天人合一以及本真自然、闲适清逸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9.
文人茶是中国茶文化体系中具有独立品格与内涵的茶文化模式,也代表着中国茶文化的最高层次。明代中期以后,文人们推崇饮茶"天趣悉备"的自然美,许多文人更是全身心投入到茶事活动中,将茶事品茗作为表达志向与修身养性的主要方式,茶诗创作成果丰硕。茶诗的创作是一种文学现象,极大地丰富了茶文化的表现形态与内涵。明代茶诗体现出明代文人茶虚静空灵、天人合一以及本真自然、闲适清逸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0.
正茶文化是中国文化内涵的具体表现,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茶文化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将中华文化和礼仪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现象。茶之国饮益身心"姑娘,你是山东人吗?""是""山东,可是喝茶的大省啊。上至官员,下至百姓,无不饮茶。农民弟兄们就是连下地也会带着茶叶,中间休息喝上几口。"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笑着说道。谈话间,有人端上热气腾腾的茶送到我们手中。"中国人喜欢喝茶的历史由来已久。  相似文献   

11.
对茶文化和茶叶销售包装设计等概念作了初步的阐释 ,对中国茶文化的形成与茶叶销售包装风格的发展进行了大致的梳理 ,分析了两者的渊源关系。着重探讨和阐述了中国茶文化之于现当代茶叶销售包装设计的存在价值与意义 ,并在对此进行剖析的基础上 ,就现当代茶叶销售包装设计如何倾注与积淀中国茶文化精神和民族底蕴提出了一些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茶文化具有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功能,这主要体现在文化、消费与市场、社会功能、旅游心理等诸多方面。目前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集中体现在人才与产品开发、旅游项目、茶类活动等三个方面。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中,茶文化旅游将是热点、亮点,原因一是荼为“国饮”已被更多的人接受,且日趋风靡全球;二是21世纪,中国将成为最大的茶文化旅游目的地国;三是茶文化在旅游中的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13.
普洱县茶叶产业化现状及发展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普洱县茶叶产业的发展过程、优势和存在问题,针对目前普洱茶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强大的发展势头,提出了要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即应建立新的理念,以积极的政策机制作保障,以开发先进技术作支撑,加大资金、市场、产品质量、产品开发上的力度,通过普洱茶文化建设,促进普洱县茶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4.
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正在日益成为杭州新时期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州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本文在对杭州茶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深入剖析,着重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杭州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应积极拓展思路,充分挖掘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从多方面生动演绎和展现。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有两类茶人,分别从推动茶业生产力和创造茶文化的角度,为中国的茶叶事业作出了贡献。王旭烽写的传记《茶者圣一吴觉农传》明显地体现了这两类茶人的结合。本书以记录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茶人的事迹来展现茶文化,将中国茶史的两个源头结合得水乳交融,是引导人们进入茶文化大殿的捷径。  相似文献   

16.
日本饮食器具文化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造型多变,色彩上以古朴典雅者居多。器具的使用与日本的茶文化、纤细精巧的美学追求结合在一起,蕴涵了丰富的美学思想,并创造出了无穷的感性空间。  相似文献   

17.
茶传入美国后,很快顺应了美国现代化和“快文化”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式荼饮和茶文化,并迅速传遍全世界,影响着全球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播。同时,茶元素也融入到美国人日常生活和艺术生活中,影响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创作。文章力图从多层面梳理美国茶文化在美国各领域中的体现,探讨美国茶文化的特质,从而为美国茶文化正名,并为传统茶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8.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饮食文化交流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餐在食材、种类及制作方式上对日本料理都有着深刻影响,但中餐与日本料理的相异之处又是显而易见的。文章试从中餐的传入历史为着眼点,分析了中国饮食文化在日本的传播途径及现状。  相似文献   

19.
当代茶艺馆设计不仅要体现时代特征,更要表达中国传统艺术的特色与神韵。文章以"传承历史文脉,体现时代特征"为设计原则,将"以人为本"和传承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作为设计理念,从入口、景观走廊、景观茶座、庭院景观、VIP包厢等方面入手对济南六道门茶艺馆进行空间环境设计,旨在满足使用功能的需求条件下,营造一个凸显民族特色、融合自然景观且具有独特地域归属感的现代茶艺馆室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