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低熔点芳香胺环氧固化剂的研究I,DEDDM,MEDDM,DDM的共混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苯胺和邻乙基苯胺的混和物加入甲醛缩合得到常温下为液体的3,3'-二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EMMD),3-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MEDDM)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的三元共混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色质联用谱仪均证实了这一结果。并用JSR固化仪和热分析仪(DSC)对该共混物固化E-51环氧树脂的过程进行了跟踪,得到了等温和等速升温反应活化能。最后采用TMA及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苯胺和邻乙基苯胺的混和物加入甲醛缩合得到常温下为液体的3,3'—二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DEDDM),3—乙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MEDDM)和4,4'-二氨基二苯甲烷(DDM)的三元共混物。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色质联用谱仪均证实了这一结果。并用JSR固化仪和热分析仪(DSC)对该共混物固化E-51环氧树脂的过程进行了跟踪,得到了等温和等速升温反应活化能。最后采用TMA及TG对固化物的耐热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DADMT在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4-二氨基-3,5-二甲硫基甲苯(DADMT)代替传统的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作为浇注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固化剂,考察了聚酯型,聚醚型,羟丁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力学性能及耐介质性能,实验表明,DADMT是MOCA较理想的代用品。  相似文献   

4.
PA6/PET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等速升温和等速降温DSC法对PA6/PET共混物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在升温和降温DSC相变曲线上,PA6/PET共混物具有双重熔融峰和双重结晶峰,表明PA6和PET组分可形成各自的结晶体。给出了各组分的结晶峰温度、结晶峰的半高宽、结晶半时间等表征结晶行为的参数,并讨论了影响结晶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MDT)应用广泛,虽然用量不大,但目前国内尚需进口。本文介绍了MDT的应用途径及合成路线,以促进MDT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DSC法研究偶联剂存在下的环氧树脂固化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葛建芳 《化学世界》1998,39(1):33-34
本文用DSC热分析数据,计算出E-44环氧树脂与DDM(二氨基二苯基甲烷)固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并讨论了偶联剂Tc-114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BMI),4,4’-二胺基二苯基甲烷(DDM)及酚醛型环氧树脂(F-51)的共固化-交联网络结构的BMI树脂改性系统。它具有耐高温,韧性好,吸水率低和易于固化的特性。固而有可能成为新型耐高温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之一。  相似文献   

8.
PEK—C增韧BMI/DP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韧性较高的4,4‘-氨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3,3’-烯丙基双酚A共聚双马树脂(BMI/DP)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用刚性热塑性树脂PEK-C共混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树脂韧性。结果表明,少量的PEK-C能提高BMI/DP树脂韧性,7.9%的PEK-C使树有GIC的由214J/m^2提高到404J/m^2。含活性端基PEK-C和不同分子量的PEK-C对树脂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随PEK-C用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CPE对PVC/SBR共混体系增容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微观冲击试验、动态力学分析(DMA)、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观察,研究了氯化聚乙烯(CPE)增容的PVC/丁苯橡胶(SBR)共混物的性能与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CPE对PVC/SBR共混体系有良好的增容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种芳胺型环氧树脂固化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宋华  张志谦 《化学与粘合》1998,(3):148-149,151
本文介绍了一种芳胺型化合物FA-1可做环氧树脂固化剂,130℃固化E51环氧树脂时速度与4,4′-二氨基二苯甲甲(MDA)相同,而低于130℃时固化速度慢于MDA,高于130℃时固化速度又快于MDA,而且室温适用期可达5天,固化产物耐热性优于MDA。  相似文献   

11.
PEK-C增韧BMI/DP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韧性较高的4,4′-氨基二苯甲烷双马来酰亚胺/3,3′-二烯丙基双酚A共聚双马树脂(BMI/DP)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用刚性热塑性树脂PEK-C共混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树脂韧性。结果表明,少量的PEK-C能提高BMI/DP树脂韧性,7.9%的PEK-C使树脂GIC由214J/m2提高到404J/m2。含活性端基PEK-C和不同分子量的PEK-C对树脂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随PEK-C用量的增加,共混树脂呈两种不同形式的球粒结构。  相似文献   

12.
阎国盛  王德成 《化学与粘合》1997,(2):105-106,109
3.3‘-二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应用广泛,虽然用量不大,但目前国内尚需进口。本文介绍了MDT的应用途径及合成路线,以促进MDT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1, 3-二甲基-1, 3-二乙基-1, 3-双[3-(2, 3-环氧丙氧基)两基]二硅氧烷(TEDS)和 1, 3-二甲基-1, 3-二乙基-1, 3-二胺丙基二硅氧烷(TADS)。用 FTIR和 DSC对TEDS/TADS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对TEDS和TADS均为一级反应,固化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在 45-65kJ/mol,与文献报道的双酚 A环氧树脂的反应活化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用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DDM)固化剂体系,并使它们在氧化铝表面上固化,以研究固化后的环氧树脂/氧化铝界面的结构和相互作用。把固化在氧化铝表面上的环氧树脂浸入0.1N HCl溶液中,以溶解掉氧化铝薄膜,即产生了环氧树脂/氧化铝界面。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和接触角测定,分别测定表面和界面结构及表面自由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了环氧树脂和DDM在Al2O3粒子上的竞争吸  相似文献   

15.
聚苯乙烯—聚乙烯的反应性共混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用IR,DSC,DMA等分析方法了研究恶唑啉官能化聚苯乙烯(RPS)与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PE)的共混反应,对反应性共混物及相应的非反应性共混物作了应力-应变试验,发现反应性共混提高了PE/PS共混物的力学性能,改变了MPE的结晶情况。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1,3-二甲基-1,3-二乙基-1,3-双(3-(2,3-环氧丙氧基)丙基)二硅氧烷(TEDS)和1,3-二甲基-1,3-二乙基-1,3-二胺丙基二硅氧烷(TADS),用FTIR和DSC对TEDS/TADS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对TEDS和TADS均为一级反应,固化体系的反应活化能在45-65kJ/mol,与文献报道的双酚A环氧树脂的反应活化能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氯化乙丙橡胶胶增容PVC/SBS共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氯化乙丙橡胶(CEPDM)为相容剂,研究了SBS对PVC的共混增韧改性。结果表明CEPDM能明显改善SBS与PVC的相容性,使共混物中SBS颗粒尺寸明显减小,分布更均匀,共混物的tg内移,常常和低温下制品冲击强度增大。当PVC/SBS/CEPDM为80/20/6(质量比)时,共混物的常温缺口冲击强度为56.3kJ/m^2,低温(-20℃)缺口冲击强度为32.4kJ/m^2。  相似文献   

18.
相容剂在三元乙丙橡胶/聚酰胺共混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马来酸酐(MA)接枝三元乙丙橡胶(EPDM)(引发剂为一种橡胶促进剂)作为EPDM/聚酰胺(PA)共混物的相容剂。研究了相容剂接枝条件及用量,PA至共混物力学性能和耐溶剂性能的影响。当相容剂用量为EPDM的14%(重量比)时,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从4MPa提高到12MPa,随相容剂用量的进一步增加,共混物的拉性能和耐溶剂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DSC分析表明,共混物是明显的多相体系,但通过多提试验发现有  相似文献   

19.
每期文摘的题目均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英文按其字母顺序排列在汉字之前,数字开头的题目排在最前面。  EPDM PVC和MMA g EPDM PV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分析、抗冲性及形态研究/Singh,D.(印度)/J.Appl.PolymSci1999,71(12):1959~ 196 8(英文)。进行了乙烯—丙烯—二烯三聚物/聚氯乙烯(EPDM/PV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EPDM橡胶(MMA g EPDM)/PVC共混物的动态力学研究,抗冲阻抗及扫描电镜研究,MMA的接枝含量分别为 4、13、2 1和 32 %。当E″曲线出现两个…  相似文献   

20.
二氨基二苯甲烷作为环氧树脂韧性固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应用示差扫描量热法对间苯二胺和二氨基二苯甲烷混合物进行了等速升温熔融研究,得出了它们的最低共熔配比;通过凝化时间测定,得出了它们固化环氧树胆的反应活化能,并从它们的化学结构入手,指出了此种物理改性的不足,结合机械性能的测试,指出了二氨基二苯甲烷作为环氧树脂韧性固化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