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英三  吴旭  何琦 《中国水利》2003,(19):27-28
淮河防总的成立开创了淮河防汛工作新局面.在阐述淮河防总成立的必要性后,提出了淮河防总在新时期面临的建设与发展问题,探索了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提高防汛手段,加强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基础建设,依法防洪、统一调度的途径.研究分析了行蓄洪区的建设和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防洪治水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治淮》2003,(6):9-9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水利部关于加强淮河流域2001~2010年防洪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有关规定,成立淮河流域防汛总指挥部(以下简称淮河防总)。淮河防总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的领导下,在淮河流域行使防汛工作的组织、指导、协调、调度和监督等职能,指挥有关省防汛指挥部门的防汛抗洪工作。  相似文献   

3.
4月17日,淮河防总指挥部2008年工作会议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全面回顾了淮河流域2007年防汛抗洪工作和淮河防总成立五年来的成就,并就做好2008年流域防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徐英三 《治淮》2008,(1):10-11
淮河防总是继黄河、长江、松花江防汛总指挥部之后,第四个经国家防总批准成立的流域性防汛指挥机构。自2003年成立以来.在淮河防汛抗洪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钱敏 《治淮》2008,(5):9-12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淮河防汛总指挥部总指挥、安徽省人民政府王三运省长的委托,我代表淮河防总,向大家汇报去年淮河防汛抗洪情况,回顾淮河防总五年来的工作,通报今年淮河防汛形势,部署安排今年淮河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6.
王金山 《治淮》2004,(6):7-8
回首2003年汛期,大家心情难以平静,考验非同寻常,成绩来之不易.2003年,流域四省和淮委克服非典影响,抢在大汛前夕,成立了淮河防总.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国家防总和水利部的直接领导下,全流域广大军民团结奋战,取得了抗洪斗争的全面胜利,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全得到了有力保障.在防汛抗洪中,各成员单位主动协商、及时沟通,成功地实施了一次又一次的洪水调度;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防洪,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新理念.尤其难以忘怀的是,流域各省发扬团结抗洪的优良传统,以大局为重,坚决服从国家防总和淮河防总的指令;广大防汛干部职工精心预报,出谋划策,为国家防总和淮河防总决策调度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7.
钱敏 《治淮》2004,(1):5-7
2003年淮河发生了1954年以来最大的流域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国家防总、水利部统一指挥,淮河防总和沿淮各级党委政府及防汛指挥部门加强领导、靠前指挥、依法防洪、统一调度、科学防控、紧张有序,广大军民团结抗洪、顽强拼搏,依托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91年以来建成的防洪工程,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确保了淮河干堤安全,确保了城市和交通干线安全,夺取了淮河防汛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也迎来了灾后重建和加快治淮建设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8.
唐伟 《治淮》2006,(5):F0004
4月29日,淮河防总指挥部2006年工作会议在江苏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2006年第一次全体会议和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精神.认清形势.强化责任.扎实工作.努力夺取今年淮河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张志彤 《治淮》2010,(6):6-8
<正>(2010年4月25日)一、淮河防汛抗旱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2003年淮河防总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防总的正确领导下,经豫、皖、苏、鲁四省和淮委共同努力,淮河防总充分发挥了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防汛抗旱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纪冰 《中国水利》2008,(4):24-26
2007年7月10日,淮河防汛进入最关键时刻,根据围家防总统一调度,当日12时28分。位于皖豫两省交界的的淮河王家坝闸正式开启,潆洼蓄洪区再一次蓄洪,为缓解淮河干流防洪压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1.
钱敏 《治淮》2007,(6):6-10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淮河防汛总指挥部总指挥、安徽省人民政府王金山省长的委托,我代表淮河防总,向大家汇报过去一年来淮河防总工作,通报今年淮河防汛形势,并就今年淮河防汛工作提出几条安排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王三运 《治淮》2008,(5):4-6
同志们:这次淮河防总工作会议开得很好。会上,钱敏同志代表淮河防总作了一个全面系统、要求明确、措施具体的工作报告;几位副总指挥总结了本省的防汛抢险工作经验,就抓好今年淮河防汛工作谈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利》2007,(24):I0018-I0019
除王家坝分洪决策以外,在应对这场洪水的过程中,决策者们面临的决策时刻还有很多。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淮河防总及流域各省防指始终统筹考虑、慎重细致,对每一个调度决策都慎之又慎。每一个环节都细之又细,在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把灾害损失降低到了最低程度。如果说2003年淮河防汛抗洪实现了从控射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在我国防洪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那么2007年淮河防汛抗洪则丰富了尊重寓然规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防洪新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在防洪中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14.
钱敏 《治淮》2009,(5):9-13
各位指挥、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受淮河防汛总指挥部总指挥、安徽省人民政府王三运省长的委托,我代表淮河防总,向大家汇报过去一年来淮河防总工作,通报今年淮河防汛形势,提出今年淮河防汛抗旱工作的安排意见。  相似文献   

15.
唐伟 《治淮》2014,(6):F0002-F0002
<正>5月7日,淮河防总2014年工作会议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会议总结了去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分析了今年面临的形势,进一步安排部署了今年淮河流域防汛抗旱各项工作。淮河防总总指挥、安徽省省长王学军,水利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李国英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淮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淮委主任钱敏作工作报告。淮河防总秘书长、淮委副主任汪斌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16.
2023年12月12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批复同意将辽河流域防汛抗旱协调领导小组调整为辽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辽河防总),标志着我国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等七大江河及太湖均成立了流域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按照批复授权,辽河防总负责指挥协调辽河(含浑河、太子河、大辽河)和跨省的东北沿黄渤海诸河等流域内的防汛抗旱工作。为此,《中国防汛抗旱》杂志专门采访了辽河防总办公室主任、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副主任梁团豪,就辽河防总成立的背景、组成、职责及未来如何开展工作向广大读者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7.
4月17日,淮河防总2008年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回顾总结了淮河流域去年一年的防汛抗洪工作,通报分析了今年淮河防汛形势,并对流域防汛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会上,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发表了书面讲话,淮河防总总指挥、安徽省省长王三  相似文献   

18.
钱敏 《治淮》2010,(6):8-11
<正>(2010年4月25日)各位领导、各位指挥、各位代表:受淮河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总指挥、安徽省人民政府王三运省长的委托,我代表淮河防总,向大会汇报过去一年来的防总工作,通报今年淮河防汛抗旱形势,并就今年淮河防汛抗旱工作提出安排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利》2009,(9):I0003-I0003
4月24日,太湖流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成立大会暨2009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太湖防总总指挥、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为太湖防总成立揭牌并作重要讲话。太湖防总的成立不仅对太湖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对全国防汛抗旱体制建设也具有深远影响,标志着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体制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0.
一、未雨绸缪提前备战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也是加快治淮工程建设的关键一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副总理对做好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做了多次重要指示。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省委、省政府将防汛抗旱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结束后,流域四省防汛抗旱部门及时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及早谋划今年防汛抗旱工作,并先后召开防汛抗旱工作会议。淮河防总和各省防指领导带队深入基层,督促检查指导工作。4月下旬,淮河防总召开2006年淮河防汛总指挥部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各项任务。6月30日。淮委通过异地会商系统在分会场观看国家防总举行的黄河防汛演习,收听回副总理关于当前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讲话。流域各地按照“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要求,扎扎实实做了大量汛前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