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铅锑锌铁硫化矿的细菌浸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磁黄铁矿的细菌摇瓶浸出, 结果发现, 脆硫锑铅矿不能被细菌浸出;磁黄铁矿细菌浸出23 d, 铁的浸出率为99%;铁闪锌矿细菌浸出29 d, 锌的浸出率为91%, 铁的浸出率为15%。矿浆浓度对磁黄铁矿和铁闪锌矿的细菌浸出有影响。利用X 射线分析了3种矿物的细菌浸出机理。  相似文献   

2.
曾调研了复杂的含金硫化矿浸出时细菌适应性与部分地置换浸出液对细菌浸出反应速度和范围的影响。该硫化矿先用混合浮选法富集,而后硫化矿精矿用硫杆菌铁氧化剂细菌浸出。细菌浸出后的残渣再经氰化处理,从而提取金和银。细菌浸出前细菌的适应性有效地增加了  相似文献   

3.
1972年10月8日至10日于日本九州熊本大学,在日本矿业会的主持下召开各学、协会的秋季大会、讨论地下资源的利用问题。根据学术内容,一共分二十个分科,其中《细菌浸出》分科中,发表了黑矿细菌浸出研究委员会报告,就地浸出,从浸出液或矿水回收铜的研究,铜矿细菌浸出试验,土畑矿山的浸出试验,小坂元山矿石利用细菌浸出的萃取铜试验,细菌浸出的就地应用及其问题,黑矿的细菌浸出研究,铁细菌的培养及其生理,人形(山卡)矿山铀矿石的细菌浸出研究,  相似文献   

4.
Jaco.  RH 王西文 《铀矿冶》1991,10(1):26-33
本文详细推导了溶液采矿中各参数间的数学关系及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矿石中金属浸出的原理及过程,着重介绍了细菌原地浸出技术,并通过细菌浸出采矿在废弃地下铜矿的应用实例,讨论了细菌浸出和与细菌浸出采矿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硫化矿细菌浸出过程的电化学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综述细菌浸出过程电化学的研究进展。系统阐述硫化矿细菌浸出体系细菌生长及细菌存在时硫化矿氧化的电化学过程,分析细菌浸矿过程的原电池效应和影响因素。介绍电位控制催化硫化矿细菌氧化浸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生物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细菌浸出脱硫。研究表明, 酸性溶液中磁黄铁矿比黄铁矿更容易溶解, 其浸出脱硫率比黄铁矿的高。细菌的氧化作用使磁黄铁矿和黄铁矿的脱硫率明显升高, 且随浸出时间的增长,脱硫速度也明显加快。磁黄铁矿细菌浸出的最大脱硫率达65.65%, 比无菌浸出时提高了23.57个百分点; 而黄铁矿细菌浸出的脱硫率最高达50.49%, 比无菌浸出时提高了17.29个百分点。生物浸出磁黄铁矿的过程中存在细菌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7.
孟运生  郑英  刘辉  程浩  周磊  刘超  樊保团  李建华 《铀矿冶》2012,31(3):124-127
针对某铀矿石品位低、耗酸高、浸出率低等特点,开展了外加硫源细菌浸出降低酸耗的探索性试验。与常规浸出相比,外加硫源细菌浸出浸出率提高3%,浸出周期缩短33%。在采用外加硫源的细菌浸出方法降低矿石酸耗时,应选择对硫化物氧化能力强的菌种。  相似文献   

8.
德兴铜矿堆浸废矿石生产电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样人  宋炳申 《矿冶》1999,8(2):44-48
阐述了细菌浸出矿石中铜的原理,介绍了德兴铜矿含铜废石细菌浸出的三次试验情况和工艺生产现状,探讨了工业生产实践中强化细菌浸出作用、提高铜浸出效果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9.
某砂岩铀矿细菌浸铀可行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细菌浸出与酸法浸出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浸出有助于降低耗酸率,提高铀的浸出率,能够浸出常规酸法浸出浸不出来的铀.  相似文献   

10.
王浪良  刘迎九等 《铀矿开采》2001,25(3):60-66,46
本研究中通过对721矿三个矿点的混合矿样进行细菌氧化浸出和氯酸钾作氧化剂浸出的不同矿石粒度渗滤浸出对比试验,得出如下初步结论:细菌氧化浸出比氯酸钾作氧化剂浸出金属浸出率高;矿石粒度越小金属浸出越高;在细菌耐F-和耐酸的驯化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不同矿石浓度、粒度、初始pH值下细菌浸出黄铜矿的吸附规律以及表面活性剂对细菌浸出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浸出初始阶段,细菌吸附量随时间逐渐增加,到达稳定吸附期时,吸附在矿物表面的细菌可占到90%以上;随着浸出时间的延长,经过稳定吸附时期后细菌吸附量会有所下降。表面活性剂吐温-20的存在可促进黄铜矿的氧化溶解,提高矿物的浸出速度,但不能提高铜浸出率,高于其临界值时,吐温-20反而不利于细菌生长,抑制浸出过程。  相似文献   

12.
硫化矿细菌浸出过程的电化学(Ⅱ)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宏煦  王淀佐 《矿冶》2003,12(2):45-48
系统阐述了硫化矿细菌浸出体系细菌生长及细菌存在时硫化矿氧化的电化学理论,分析了细菌浸矿过程的原电池效应,提出了各因素影响细菌浸出过程原电池效应的理论模型,并论述了通过电位控制催化硫化矿细菌氧化浸出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13.
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细菌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芹 《矿冶》2000,9(2):54-59
阐述了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细菌浸出试验 ;考察了Ag+对该矿细菌浸出的催化作用 ,并初步讨论了其催化机理 ;依据多金属硫化矿细菌浸出机理提出了两段细菌浸出工艺 ,排除了镍对黄铜矿溶解的负面影响 ,使铜、镍浸出率分别达到 68 0 7%和 68 1 3%。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氧化程度较好的铀矿资源的不断开采,剩下的氧化程度不高的铀矿用常规方法处理难以达到理想的浸出效果,大都存在浸出时间长、浸出率低的现象。本试验就是针对我国某铀矿山目前所遇到的此类问题而进行的,由于我国甘铀矿山矿石中U^4 含量较高,想利用细菌作为强化浸出的一种手段,试图找到解决此类难题的8方法。通过进行细菌与双氧水以及不加任何氧化剂的一系列室内滚瓶试验和柱浸试验,结果表明:在滚瓶试验中,加氧化剂比不加氧化剂金属浸出率高,浸出时间短,用细菌和用双氧水浸出效果基本相当;在柱浸试验中,用双氧水作氧化剂浸出托尾时间较长,细菌浸出比双氧水浸出时间短,对于此类矿石可以用细菌进行强化浸出,细菌浸出在该领域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对取自某矿的铀矿石进行了细菌柱浸与酸法柱浸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柱浸比酸法柱浸耗酸率降低0.9%,铀浸出率提高9%,浸出周期缩短19 d,说明细菌浸出能够浸出常规酸法浸出浸不出来的铀。  相似文献   

16.
湖南某矿细菌浸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细菌浸出法是利用某些微生物及其氧化产物溶浸矿石中有用金属的一种工艺。介绍了湖南某矿铀矿石柱浸、地表堆浸、井下原地破碎细菌浸出结果,考察了不同浸出剂、浸出时间、矿石粒度、矿石层高度、浸出剂中Fe3+浓度等因素对铀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细菌浸出法可提高铀的浸出率、降低酸耗、缩短浸出时间。  相似文献   

17.
细菌低温驯化及其浸出砂岩型铀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经现场吸附尾液低温驯化培养得到的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 f), 对新疆某砂岩铀矿石样品进行了细菌浸出、双氧水浸出以及只用硫酸浸出的柱浸对比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 A f经过驯化培养后能较好地适应现场吸附尾液环境, 并能在大于10 g/L酸度下保持较好的活性; 细菌浸出和双氧水浸出的金属浸出率比只用硫酸浸出的金属浸出率高2%~5%。现场施工了总体积为15 m3的两个生物反应器, 经过一个冬天的现场低温细菌驯化连续培养试验, 结果表明细菌活性保持较好, 为新疆低温环境保持细菌活性和低温细菌连续培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721铀矿石细菌渗滤浸出及细菌的驯化培养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对721矿3个矿点不同粒度的混合矿样所进行的细菌氧化和氯酸钾氧化渗滤浸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细菌氧化浸出比氯酸钾作氧化剂浸出的金属浸出率高11~16个百分点;矿石粒度越小金属浸出率越高;在细菌耐F^-和耐酸的驯化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  相似文献   

19.
某含铜难浸金精矿常规硫脲浸出率仅48.71%,采用细菌预处理及磁场强化浸出后金浸出率可达92.86%。在常规硫脲浸出、低氧细菌预处理及氧化渣浸金试验中添加磁场可明显促进金的浸出,提高浸出率。  相似文献   

20.
铀矿石不同细菌浸出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某铀矿石进行了细菌柱浸和细菌池浸(充气条件)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了浸出过程中有关参数的变化规律,探讨了适合该铀矿石的细菌浸出方式。试验结果表明,柱浸方式和池浸方式对该铀矿石均有较好的浸出效果,浸出率分别为89.85%和87.05%,渣铀品位分别为0.010 4%和0.013 3%,酸耗分别为3.38%和2.16%,浸出周期为48 d。综合浸出周期、酸耗、浸出率等指标及工业化实际条件,认为细菌柱浸方式可以作为优先考虑的浸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