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分析了电子测斜仪示值误差的检定中,不确定度的各个因素,从而计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电子测斜仪检定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2.
李慎安 《工业计量》2008,18(6):40-40
1什么是A类不确定度 对被测量X的估计值x的标准不确定度u(x)的评定,从方法上划分,存在统计方法(称A类评定)和非统计方法(称B类评定)两种。这种划分自1980年国际计量局提出的《不确定度表述建议书INC-1(1980)》以来,一直在国际上沿用至今,并把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分别称为A类不确定度和B类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标准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定义为:“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介绍了两种A类评定的方法,贝塞尔法和极差法。  相似文献   

4.
压力变送器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技术规范,分析了压力变送器示值基本误差检定中,不确定度的各个因素,从而计算出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为压力变送器检定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司阳  吴晓华 《中国计量》2009,(12):90-90
根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可知,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分为两种:一是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e(yy)确定后,乘以一个包含因子k(一般取2~3),则扩展不确定度U=kue(y)。  相似文献   

6.
范巧成 《中国计量》2005,(11):77-79
在建立电能计量标准撰写《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时,有一个关于不确定度的栏目,在原JJF1033-1992中是“计量标准的误差分析及总不确定度(或准确度)”,规定填写对计量标准的误差和不确定度分析,那时,我们曾经给出了标准装置在不同功率因数下的误差合成公式,并据此对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相当全面的评定,其中对标准表的传递误差以及标准表数据化整产生的误差,用于扩展量程的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以及它们的传递误差、电压回路电压降等均作为一个分量进行了评定并参与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相似文献   

7.
目前 ,建标报告中仍沿用“计量标准总不确定度”一词 ,笔者认为欠妥 ,按照《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要求 ,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度是在输入量A类或B类标准不确定度评定的基础上 ,通过测量模型和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律得到的 ,因此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含有总的意思 ;而扩展不确定度是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乘以包含因子而得 ,也有总的含义。为了避免造成概念上的混淆 ,应将“计量标准总不确定度”改为“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 ,从而与《JJF1059—1999》在概念上达到统一。另外 ,计量标准的合成不确定度计…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检定光学经纬仪“一测回水平方向标准偏差”的误差来源,并确定了它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发展,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特点,不确定度与误差的关系等,并针对流量计量中常用到的相对不确定度的表述,灵敏系数的数值算法等进行分析计算。早在七十年代初,国际上已有越来越多的计量学者认识到使用"不确定度"代替"误差"更为科学,从此,不确定度这个术语逐渐在测量领域内被广泛应用。1978年国际计量局提出了实验不确定度表示建议书INC-1。1993年制定的《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得到了BIPM、OIML、ISO、IEC、IUPAC、IUPAP、IFCC七个国际组织的批准,由ISO出版,是国际组织的重要权威文献。我国也已于1999年颁布了与之兼容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计量技术规范。至此,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成为检测和校准实验室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由于测量不确定度的理论较新,在理解上有一定难度。本文就不确定度的一些特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自1991年颁布计量技术规范JJG1027-1991《测量误差及数据处理》以来 ,特别是1993年7个国际组织联合发表《测量不确定度表述导则(GUM)》(这个文献1995年修订全文的中文译文可在《测量不确定度表达百问》一书中找到)以来 ,我国介绍和讨论不确定度评定的文章和书籍逐渐多起来 ,其中也有不少评定的算例。这些出版物对我国计量学界掌握和运用测量不确定度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个别文章中出现了一些虽非十分重要的趋向 ,本人认为也有必要提出供同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尹在福 《工业计量》2012,(Z1):196-197
为了获得满意的测量结果,依据:JJG 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用标准气体(10,40,60)%LEL(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1%,k=2)对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进行测量,并依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通过不确定度A类和B类评定方法求得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并通过一定的数学运算和程序求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最后获得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2.
汽车油罐车容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JJF10 5 9- 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计量技术规范对汽车油罐车容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其中特别考虑了插值引起的分量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在标称总容量的 0~ 5 0 %和 5 0 %~ 97%范围分别以绝对形式和相对形式给出。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依据JXF/WJ027-2010《微粒检测仪校准方法》给出了微粒检测仪粒子计数误差的数学模型。通过分析不确定度评定分量,最终给出了微粒检测仪粒子计数误差的测量结果的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JJG259-1989《标准金属量器》国家检定规程和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技术规范的要求,通过采用不确定度A类和B类评定方法,具体分析包括被检量器的液位高度差、计量颈容量、计量颈液位高度差、标准金属量器等分量的产生及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从而获得标准金属量器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建标复查及新建标考核中,建标技术报告文件常常会涉及不确定度的评定与验证。在JJF1033-1992《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中,不确定度评定提法为标准装置的总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而今在JJF1033-2001《计量标准考核规范》及JJF1069-2000《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中其提法是被检对象示值误差的扩展不确定度分析与评定。下面结合学习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我所量程为10MPa,准确度为0.4级的精密压力表做一个扩展不确定度分析,以供同行参考。一、依据及测量方法1.检定依据:JJG49-1999《弹簧管式精密压力表及真空表…  相似文献   

16.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016-1993《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对单个脉冲宽度的测量方法,分析了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确定了各类不确定度,给出了单个脉冲宽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7.
依据JJG125-2004《直流电桥》检定规程和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本文对采用元件测量法检定直流电桥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进而给出了用元件测量法检定0.02级直流电桥示值误差的测量结果的合成不确定和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8.
在建立计量标准的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填写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而其中,计量标准的分析不确定度又是一项关键性的指标。本文想就以往建标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谈点看法。 据我了解,以往在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报告中分析标准的总不确定度(现已改称扩展不确定)时,多是先找出用此标准在检定其它计量器具时各项误差值,然后利用方和根法计算出一个数值,一般情况下就认为此数值即为该标准的总不确定度了。有时,也再将此数值乘以一个覆盖因子后作为该标准的总不确定度。采用方和根法应该说也是一种对误差处理的常用方法,但…  相似文献   

19.
本ISO1993(E)《测量不确定度表示导则》,分析了5P-1轮廓仪微机测量系统量传粗糙度参数Ra、Ry和Rz时朱确定度及自由度,同时确定其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总)不确定度,并地系统的性和稳定性进行了考核,以及对不确定度进行了严格的验证。  相似文献   

20.
蒋海宁  程斌 《计测技术》2013,33(Z1):193-195
结合实际检测工作,参照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依据JJG99-2006《砝码检定规程》,主要对E2等级标准砝码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并详细分析了E2等级砝码不确定度的来源,标准不确定度分量评定及扩展不确定度计算等,为靶场科研试验提供科学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