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考虑应力路径的砂土的神经网络本构关系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基于反问题中的模型参数辨识理论,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不同应力路径下的砂土神经网络本构关系模型,这种本构关系的建模方法有利于传统的建模方法,它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试验数据所包含的信息,还可以反映出不同的应力路径对本构关系的影响,这对实际工程的数值模拟与仿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多重应力路径下粘土本构关系的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基于反问题中的模型参数辩识理论,通过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考虑应力路径影响的粘土的神经网络本构模型。这种本构关系的建模方法优越于传统的建模方法,它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数据所包含的全部信息,而且还可以定量地反映出应力路径对粘土本构关系的影响。这对岩土工程的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应力路径对重塑粘土本构关系的影响,进行了增、等、减排水和常规三轴压缩不排水应力路径下的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四种应力路径下重塑粘土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数值建模方法通过可视化分别给出了四种应力路径下整个应力场中的剪切和体积三维变形曲面,并给出了四种应力路径下的剪切和体积屈服轨迹。对比这四种应力路径下的变形结果发现,无论在应力范围、应变峰值、应变曲面的形状和体积屈服轨迹的变化趋势上都存在显著差别,然而剪切屈服轨迹相似。这些结果证实了应力路径对粘土本构关系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和不容忽视的,而有效平均正应力对应力路径相关性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相似文献   

4.
对粉土在常规三轴仪上用改进的加荷方法进行了多种应力路径的试验,揭示了应力路径对粉土应力应变特性的影响;探讨了粉土的剪胀性以及用常规三轴试验得出的参数能否反映不同加荷路径等问题;推荐了几个合适的本构模型并给出了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黄土进行不同应力路径的试验研究,探讨了应力路径对黄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及原因,建立了不同应力路径下黄土的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6.
应力路径对砂土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在试验的基础上,对平面应变状态下风化砂不同应力路径的应力变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等应力比路径上的应力应变符合幂函数关系;K_0固结后不同应力路径可用双曲线关系表示文中还探讨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本文所得的结果可用于非线性分析。  相似文献   

7.
工程中典型应力路径下土的应力-应变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侯伟  姚仰平 《工业建筑》2011,41(9):24-29
分别采用Mohr-Coulomb模型、修正剑桥模型和UH模型预测正常固结土在常规三轴压缩、三轴伸长和平均主应力p减小的压缩工况中典型路径下土的变形特性。Mohr-Coulomb模型为理想弹-塑性模型,屈服之前为弹性变形,屈服之后为变形无限增大的弹-塑性变形。修正剑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压缩路径条件下正常固结土的应力-应变...  相似文献   

8.
应力空间变换——岩土本构描述的一条新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岩土类摩擦型材料的极限状态线限制了岩土体应力状态的变化范围。岩土体应力状态靠近极限状态时,岩土体塑性剪切变形越来越大,趋以破坏,而离开极限状态线时,结果刚好相反,这是岩土次生各向异性的一种反映,从岩土类材料极限状态线导致的各向异性出发,提出了应力空间变换的思想,以重塑土为例,以修正剑桥模型屈服面的中心为映射中心,导出了重塑土的应力空间变换,应力增量变换的公式,并考虑了应力洛德角的影响,通过应力空间变换,为岩土类材料本构描述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使屈服面,边界面只能在允许的应力空间中运动(等向硬化或运动硬化),合理地反映了岩土体次生各向异性与应力路径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根据岩土塑性变形中体应变与剪应变之间相互作用的观点,采用数值建模方法建立减围压三轴压缩应力路径下重塑黏土的弹塑性本构模型,为土体挖方工程的计算机仿真提供符合实际的本构方程。通过可视化分别给出整个应力场(p,q)中减围压三轴压缩和常规三轴压缩2种应力路径下的体应变和剪应变的三维变形曲面;对比两者发现,对于剪应变,两者在坡度上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体应变,减围压三轴压缩路径下的体应变完全为负值,这意味着在整个变形过程中均为体积膨胀。另外,比较常规三轴压缩与减围压三轴压缩的屈服轨迹发现,两者的剪切屈服轨迹基本变化趋势差别不大,但减围压三轴压缩的剪应变上升较快;常规三轴压缩体积屈服轨迹开始稍微向右偏转,然后缓慢向左偏转,而减围压三轴压缩的体积屈服轨迹则是单调地向左偏转。以上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应力路径对土体本构关系的影响是严重的,特别是增p与减p路径效应之间的差别是相当大的,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0.
11.
为研究基坑开挖过程中邻域既有隧道周围土体应力路径演变规律,采用Mindlin经典理论,求解基坑底部和四周侧壁卸荷效应在隧道围土各点引起的附加应力场,并与初始应力场相叠加可得各点的现有应力场与应力路径,选用Mohr-Coulomb强度准则作为土体破坏控制标准以判断隧道围土各方向土体安全度。研究表明 :(1)随基坑开挖深度增加,隧道围土各点应力路径呈现靠近主应力破坏线Kf的演变趋势,其中隧道顶部与靠近基坑侧土体处于易破坏状态,隧道底部与远离基坑侧土体处于较安全状态。(2)沿隧道轴向,基坑开挖对邻域既有隧道围土应力场影响以一倍、二倍基坑开挖宽度为界线。一倍基坑宽度内为强影响区,一倍至二倍基坑开挖宽度内为过渡区,二倍基坑宽度外为弱影响区。(3)基坑与隧道净距越大,基坑开挖对隧道顶部和靠近基坑侧土体应力路径影响越小,该方向计算点处土体应力路径演变规律越趋于相似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沉降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利用BP网络处理复杂的、不确定的非线性问题的独特优势,成功建立了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周围地表沉降的预测模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找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用SLB-1型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渗透试验仪,对陕西杨凌Q3饱和黄土进行了常规三轴压缩、减压三轴压缩和等p应力路径的各向等压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探讨和分析了应力路径对饱和黄土孔隙压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应力路径作用下,饱和黄土的孔隙压力随着轴向应变的增大而不断增大;当土体的轴向应变较小时,孔隙压力基本上不受初始固结围压的影响,而当轴向应变超过5%之后,饱和黄土所受的初始固结围压越大,主应力差越大,其孔隙压力也会越大。  相似文献   

14.
基础板对水泥土桩加固复合地基应力和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虑基础板的基础上,通过三维数值方法对水泥土桩加固复合地基的附加应力和沉降 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基础板对于复合地基的应力和沉降有着重要的影响,对水泥土加固复合 地基的设计和施工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胡斌  陈宇  夏银飞 《土工基础》2007,21(1):68-71
鉴于目前单桩复合地基、双桩复合地基和四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承载力的缺陷,利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BP网络的理论,通过影响复合地基的7个主要指标来对单桩、双桩和四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预估。从预估的结果来看,双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与载荷试验值最接近,误差较小;单桩复合地基次之,双桩复合地基最大,均满足工程上的要求。分析了单桩复合地基和四桩复合地基误差较大的原因:1.单桩复合地基不能够很好地反映桩与桩之间,桩与桩间土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2.四桩复合地基的7个指标与实际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土工格栅处理软土路基沉降量的预测多采用指数曲线和双曲线延伸法,其结果不够理想,采用BP神经网络逼近非线性插值方法构建等时距时间序列数据,同时建立相应的时间响应函数,预测其沉降量.计算实例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沉降预测结果比较准确,其最终沉降预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依据有效应力强度指标的唯一性,建立了任意初始固结应力状态下不同应力路径不排水时的总应力强度指标表达式;结合实际地基中情形,说明了总应力分析时考虑固结应力和应力路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