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系统的沉淀剂筛选试验,确定了碳酸氢铵是适宜的非草酸盐沉钴剂,采用沉钴剂反加法再辅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和絮凝剂,可自硫酸钴溶液中以高于97%的沉钴率沉出含钴沉淀产物,沉淀产物不含氯根,其煅烧产物疏松、理化性能优异,符合用户的质量要求。沉淀工序的加工成本可降低~50%。  相似文献   

2.
通过系统的沉淀剂筛选试验,确定了碳酸氢铵是适宜的非草酸盐沉钴剂,采用沉钴剂反加法再辅以添加适量的分散剂和絮凝剂,可自氯化钴溶液中以高于97%的沉钴率沉出含钴沉淀产物,沉淀产物氯根含量低,煅烧产物疏松、理化性能优异,符合用户的质量要求。沉淀工序的加工成本可降低50%。  相似文献   

3.
李千文 《钢铁钒钛》2019,40(4):30-34
采用酸性铵盐沉钒工艺沉淀多钒酸铵,研究了钒液浓度、沉淀pH值、铵盐加入量、沉淀时间、沉淀温度对沉淀产物多钒酸铵(APV)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沉钒pH=2.2,加铵系数K=2.3,70℃以上反应30 min即可获得球形的APV产品,且沉钒率99%。稳定试验结果验证了沉钒条件的可靠性,通过APV产品形貌的控制,可获得高品质APV产品,且保持较高的钒收率。  相似文献   

4.
戴玉华 《江西冶金》1998,18(5):20-22
沉金是将金粒(含金化合物或单质金)从含金溶液(金浸液)中沉淀出来的工艺。沉金是提炼黄金的重要工序,金泥(含金固体混合物)品位太低,不仅增加了黄金精炼难度,也影响黄金的回收率,为此,某钴厂沉金工序规定了几项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表1沉金工序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5.
冯亚平  邓彤  王静 《稀有金属》2004,28(5):815-819
研究了硫酸亚铁溶液经空气氧化水解生成铁酸盐的过程,以及此过程中钴的行为与控制。所获得的产物经X射线衍射分析与红外光谱测定表明,在pH=11下部分氧化的亚铁溶液沉淀出绿锈中间产物并吸收溶液中的钴离子,绿锈中的亚铁继续氧化、水解、脱水,可获得尖晶石型钴铁酸盐CoxFe3-xO4。随着初始溶液中铁钴配比R从27降低到3,x的取值由0.13增大到0.45,但进入铁酸盐的钴的比例(沉淀率)则有近100%降至近53%。温度的升高不利于钴取代铁酸盐中的铁。  相似文献   

6.
镍红土矿浸出液沉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方霞  丛自范  刘岩 《有色矿冶》2011,(5):21-22,37
对镍红土矿浸出液沉镍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主要考察了NaOH加入量、沉淀时间、沉淀温度等因素对沉镍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往浸出液中加入50 mL浓度为5%的NaOH水溶液,控制反应温度在60℃,沉镍1h,镍沉淀率可达99.7%以上,沉淀物镍渣中含镍率可达25%以上,含镁率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7.
以一步法石煤提钒反萃液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最佳的沉钒初始条件以及沉钒时间、温度、p H、搅拌强度等对沉钒率和产物多聚钒酸铵(APV)质量的影响。为了解决酸性铵盐沉钒过程废水中NH+4过量的问题,需要使NH+4浓度尽可能的低,根据反萃液钒浓度、反萃液初始p H值和氨水用量三者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计算验证,确定沉钒的最佳初始条件是:反萃剂为8%H2SO4,反萃液钒浓度为19.91 g·L-1,反萃液初始p H=-0.18。酸性铵盐沉钒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沉钒p H值不同,沉淀产物APV的晶体类型也会存在差异,在p H=1.7~2.1和2.2~5.0的条件下,APV主要成分分别为NH4V3O8·0.5H2O和(NH4)2V6O16·1.5H2O;沉钒温度在20~50℃时,沉淀产物主要是Na V3O8·x H2O,多聚钒酸铵的沉淀反应并没有发生,温度50℃之后,沉钒产物才逐渐向NH4V3O8·0.5H2O转化;在最佳沉钒工艺:时间1 h、温度70~100℃、p H=1.9~2.0、搅拌强度400 r·min-1的条件下,沉钒率99%,APV纯度98%。  相似文献   

8.
高浓度钒液沉钒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夏清荣 《钢铁钒钛》1996,17(3):46-50
研究了采用酸性铵盐沉钒方法,从含钒30g/L左右的高浓度钒液中沉淀多钒酸铵的工艺条件及五氧化二钒质量的影响,实验试验和扩大试验结果表明,钒沉淀率大于99%,五氧人二钒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湿法炼锌过程产生的锌废渣进行焙烧—酸浸—氯盐浸出得到的氯盐浸液进行锌粉置换沉银及硫化沉银和铅的研究。锌粉置换沉银最佳条件为:锌粉用量9~10倍理论量、反应温度25℃、置换时间1.0h,银的置换率达到97%以上;硫化沉淀的最佳条件为:硫化钠用量1倍理论量、反应温度室温、反应时间1.0h,铅和银的沉淀率分别为99.86%和98.6%。硫化沉银后液配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二次浸出酸浸渣,在液固比5、90℃浸出4h时,银和铅的浸出率分别为94.11%和90%,铅在氯盐浸渣中的含量为1.03%,硫化沉银后液可循化作为酸浸渣的氯盐浸出剂使用。  相似文献   

10.
陈自清 《钢铁钒钛》2012,33(3):11-15
针对酸性铵盐沉钒生产过程,优化了工艺参数和控制手段,为生产高品位的V2O3提供优质的原料。主要讨论了含钒浸出液浓度、铵盐加入量、沉钒温度、反应时间、pH值、搅拌条件及板框压滤过程中洗涤条件等因素对酸性铵盐沉钒法制备的多聚钒酸铵(APV)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含钒浸出液钒浓度为25~35 g/L,采用两次加酸工艺,沉淀终点温度95℃,沉淀反应时间约35 min,APV滤饼洗涤时间20 min,洗涤水温度在75℃左右,压榨吹风时间80 min,风压≥0.5 MPa,滤饼厚度≤25 mm等工艺条件下,可降低沉淀产物多聚钒酸铵的杂质含量,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PAM助沉剂     
上海东升金属厂与有色研究总院配合曾以攀枝花钴铁矿酸溶性钛渣为原料,采用硫酸法制取了锐钛型涂料钛白。在此基础上,1981年,该厂又对钛铁矿酸浸溶液中的残渣沉降工艺进行了革新,采用高分子絮凝剂酸性聚丙烯酸胺 PAM 取代原用的氧化锑硫化铁助沉剂,取得了效益。采用 PAM 的优点如下:1.提高助沉效果:澄清度较原来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氧化沉淀法从稀溶液中分离锌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过硫酸钠为氧化剂,采用氧化沉淀法从除铁后液中分离锌钴,探讨了各因素对氧化沉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过硫酸钠用量为钴理论耗量4倍、温度80℃、pH 4.85.0、氧化时间3h的最佳条件下,钴完全氧化沉淀,酸洗后渣中钴含量达15.6%,钴富集了近9倍。沉钴后液用碳酸钠中和沉淀可得到含锌51.78%的碱式碳酸锌。  相似文献   

13.
广西钴镍锰矿的湿法冶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允义 《湿法冶金》2002,21(1):32-35
广西钴镍锰矿资源丰富,可采用低成本的湿法冶金技术处理。某钴镍锰矿石加热、酸浸,钴、镍、锰浸出率达98%以上,用常规的硫化钠沉钴、镍,次氯酸钠分离钴、镍,最终获取钴镍锰盐。  相似文献   

14.
进行了湿法炼锌过程中钴的开路研究,贫镉液用沉钴剂氧化除钴,可使溶液残钴降至5mg/L以下。  相似文献   

15.
高钴锌电解液制取羟基氧化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Na_2S_2O_8氧化处理高钴锌电解液。结果表明,加入理论量4倍的Na_2S_2O_8后,在pH 4.0、80℃反应120 min,钴的沉淀率为99.8%,沉钴物的主要物相为CoO(OH)(羟基氧化钴)。沉钴后液除镉、镍后可用于后续电解锌。  相似文献   

16.
pH值和温度对酸性铵盐沉钒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钒渣钠化焙烧-水浸工艺得到的钒浸出液为原料,进行了酸性铵盐沉钒试验、多钒酸按溶解度测定试验和x射线衍射表征,研究了温度为75~95℃和pH值为2.0~5.0范围内,温度和反应终点pH值对酸性铵盐沉钒沉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降低和沉淀温度的升高,沉淀产物晶体物相和杂质含量显著变化.pH值从5.0下降到2.0的过程中,沉淀产物中(NH4)4Na2V10O28·10H2O和(NH4)6V10O28·6H2O逐渐转化为NH4V3O8·O.5H2O,钒沉淀率显著上升,同时沉淀产物中钠、钾和硫含量显著降低;在pH值4.0~5.0范围内,随着温度的上升,沉淀产物由(NH4)4Na2V10O28·10H2O转化为(NH4)6V10O28·6H2O,钒沉淀率上升,同时沉淀物中钠和钾含量降低,所包裹的硫含量增加,沉淀温度为75℃时,沉淀产物主要为(NH4)4N2V10O28·10H2O,沉淀物中钾含量处于0.140%~0.161%之间,硫含量处于0.010%~0.017%之间;在pH 2.0~3.0范围内,沉淀产物主要为NH4V3O8·O.5H20,随着温度的上升,水解产生的多钒酸钠和多钒酸钾中的钠和钾被铵所取代生成NH4V3O8·O.5H20,沉淀产物中钠和钾含量降低,沉淀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2.0~2.5,温度为95℃以上,反应2h后,钒沉淀率达99.38%以上,沉淀物中钠,钾和硫含量分别降低至0.300%,0.090%和0.039%.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选择性沉淀富集铜冶炼废酸中铼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沉铼剂添加量为4g/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h时,铜、铼、砷的沉淀率分别为99.10%、99.95%、6.43%,所得富铼渣中铼含量为2.3%。在此基础上,结合某铜冶炼企业实际的废酸处理情况进行了设备选型与效益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攀枝花硫钴精矿浸出净化液镍钴分离及钴产品制备的试验研究。钴镍分离采用P507萃取,钴的萃取率大于99.5%,镍的萃取率在0.01%以下。有机相用硫酸反萃得到硫酸钴溶液,用盐酸反萃得到氯化钴溶液。由氯化钴溶液可制取纯氧化钴粉;由硫酸钴溶液可制备结晶硫酸钴;由萃余液可沉淀出碳酸镍粗产品。  相似文献   

19.
用含钴废催化剂制取氧化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含钴的废催化剂为原料,采用酸溶-沉淀法制取氧化钴。经多次试验表明,该工艺可行,可获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所得氧化钴含钴达71.06%,产品回收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20.
从废高温合金中回收镍钴的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世雄  申勇峰 《化工冶金》2000,21(3):294-297
采用热酸浸溶-置换沉铜-针铁矿法除铁铬-N235萃取工艺处理高温合金废料,成功地回收了其中的钴、镍,提纯后得到氯化镍和氯化钴溶液,溶液可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工成不同的镍、钴制品,钴回收率91.8%,镍回收率9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