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在全国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是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重要措施,也是我国用水管理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为切实履行水利部赋予长江水利委员会的取水许可管理职责,推进取水许可制度的实施。长江水利委员会制订了《长江水利委员会实施取水许可细则》,主要内容包括:长江水利委员会实施取水许可的管辖权限;申请取水许可的程序规定;取水许可的条件和期限;核减或限制取水量,吊销取水许可证的规定情况等。为在长委管辖权限范围内取水的用水户提供了规范的、可操作的具体规定。对管理中易产生不同理解的方面作出了明确的解释,可供其它流域机构或地方水行政主管部门制订细则时参考。  相似文献   

2.
学习新《水法》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精神,扼要介绍新《水法》的核心组成部分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制度(水功能区管理、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入河排污口管理)的主要法规、内容等。特别是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制度是一项政策性与技术性很强、影响面很广的工作,针对长江流域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存在的问题,阐明制订《长江水利委员会实施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细则》的紧迫性、编制原则和基本内容;结合该项工作的实践体会,探讨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对国家与时代要求所负的使命,以及对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和执行单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贯彻新《水法》落实取水许可水质管理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取水许可水质管理是新《水法》的核心组成部分 ,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措施。介绍了有关取水许可水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定 ,新《水法》有关取水许可水质管理的目的、机构、程序、方法以及取水水质、退水水质和排放要求。针对长江流域取水许可水质管理的缺陷 ,说明制定《长江水利委员会实施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细则》的指导思想、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黄河取水许可亟待总量控制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邢芳  陈永奇  吴艳秋 《人民黄河》2002,24(11):27-29
黄河水资源紧缺,供需矛盾突出。随着沿黄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对黄河水资源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黄河取水许可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取水许可审批总量难以掌握;二是计划用水管理不到位,超计划用水时有发生;三是地表水与地下水转换关系不清,取水许可总量控制困难,为实现黄河不断流的目标,必须对各省区用水实施取水许可总量控制管理,文中还就管理的范围、权限、程序以及制裁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三峡工程左岸 14台机组发电用水获得批准 ,年取水量为 2 32 3亿m3。近日 ,长江水利委员会向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正式发放了三峡工程发电取水许可证。三峡工程将从今年 6月开始蓄水 ,此次办理取水许可证 ,取得合法用水权 ,为三峡工程 8月首批机组发电奠定了基础。据介绍 ,取水许可制度是我国水法中确立的管理水资源的基本制度。《水法》规定 ,水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 1993年国务院发布了《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规定利用水利工程或机械提水设施直接从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水 ,都要申请办理取水许可证…  相似文献   

6.
流域机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比较分析松辽水利委员会王福庆,吴国松,王靖峰实施取水许可制度是加强水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1995年,各流域机构在水利部授予取水许可管理权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分别出台了《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下文简称《细则》)现...  相似文献   

7.
取水许可是水资源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当前流域取用水管理实践中存在着事权划分不清晰、改革要求未深化、规定要求偏笼统、执法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影响水资源监管效能。结合2022年11月起实施的《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取水许可管理实施细则》制定过程,阐述流域取水许可管理制度设计总体思路,从实现取水许可全过程监督管理、贯彻取用水管理最新理念要求、落实取用水监管技术先进要求等方面分析了条款设定的理念和思路,对进一步优化取水许可管理提供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电)厅(局),各流域机构:为全面贯彻《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现发布《取水许可水质管理规定》,自199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九九五年十二月六日第一条为保护水资源,加强取水许可水质管理,根据《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及有关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取水申请单位或个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在申请取水许可,主管机关在审批取水许可申请、发放取水许可证和实施监督管理时,应按照本规定执行。第三条审批取水许可申请、发放取水许可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好水行政主管…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促进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取水人)及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机关均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遵循开发利用、保护与节约并举的方针,实行计划用水,厉行节约用水,积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甘肃省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公布解决了多年来在甘肃境内扯皮的多头管水的问题。省、地、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分级管理权限,对取水单位和个人,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目前公布第一批已有39个单位到省水行政部门或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办理了取水登记,领取了取水许可证,国家将依法保护其取水的…  相似文献   

11.
三峡一期土石围堰于1993年10月24日下河修建,1994年7月建成,一期基坑抽水成功。1994年7月31日通过挡水前的阶段验收,围堰填筑材料主要为风化砂、石渣,采用冲击及冲击反循环钻机造孔灌注柔材料渗墙上接土工合成材料防渗,堰基保留部分水下新淤沙,并采取了适当的防护措施,工程实践证明,设计合理,施工方便,实现了提前抽水,节省了投资,工程质量是好的。  相似文献   

12.
三峡工程一期土石围堰是前期工程的关键单项工程,在围堰运行期,对围堰堰体、柔性防渗心墙及渗流渗压状态进行监测和分析,掌握围堰运行全过程的工作性态,以确保围堰本身的安全以及三峡右岸一期工程的安全顺利进行。分析表明:围堰堰体的工作性态基本正常,变形在空间上协调;柔性防渗墙防渗效果明显,应力状态安全稳定;除局部地段渗流量较大外,渗流状态基本正常。目前围堰是稳定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三峡工程施工导流的“三期导流 ,明渠通航”方案 ,对一期土石围堰施工技术 ,混凝土纵向围堰施工技术 ,大江截流与二期土石围堰施工技术 ,三期围堰施工技术以及所涉及的重大技术突破进行介绍 ,着重阐述大江截流方案 ,大江截流上下游土石围堰平抛垫底及二期围堰防渗等关键技术 .  相似文献   

14.
三峡工程一期土石围堰全长约2500m,高度30~40m,束窄原河床约30%。围堰施工的主要难点是:工期紧、强度高,石渣、块石料缺乏,迎水侧水下清基与堰体填筑干扰大,防渗墙施工困难。针对这些难点采取了如下一些对策:试验段提前施工,开辟过渡性料场,优化水下填筑程序,在防渗墙造孔中钻爆结合对付块球体,用湿磨细水泥灌浆帷幕部分取代防渗墙,部分采用高压旋喷防渗等10项措施。为了确保安全和为二期深水围堰的建造积累经验,对一期围堰进行了多项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运行近一年中,围堰工作状态正常,渗漏量仅200L/min。  相似文献   

15.
三峡工程一期围堰全长约2500m,采用坝区的风化砂填筑。堰基为淤积粉细砂层(厚度为10~15m)和强风化花岗岩层,在强风化层中残留有直径为0.5~2.5m的球状花岗岩块体。采用防渗墙防渗。为了弄清在回填的风化砂层和堰基粉细砂层中造孔成槽的可行性、造孔时遇到球状花岗岩块体宜采取什么有效措施、何种造孔机具最适用等问题,特在该围堰的上横段取长约356m的一段进行防渗墙施工的现场试验。本文详细介绍了试验情况及其结果。  相似文献   

16.
三峡工程主要科研成果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三峡工程的科研项目,综述三峡工程开工以来的主要科研成果及工程应用情况,包括:一期土石围堰基础处理与施工技术;大江截流上下游土石围堰平抛垫底研究;二期围堰防渗工程研究;大江截流计算机科学管理;大坝混凝土浇筑方案及主要施工机械选型;混凝土的原材料和耐久性优化试验研究;大坝基础深层抗滑稳定研究;三峡电站进水口型式研究;钢衬钢筋混凝土引水管道研究;蜗壳打压、厂坝间伸缩节问题研究;永久船闸的引航道布置、输水系统及水力学、高边坡稳定、混凝土衬砌墙的结构与支护研究;特大型水轮发电机组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三峡工程混凝土量巨大,在大坝适当部位尽可能多地采用碾压混凝土很有必要。本文结合三峡大坝实际和研究成果,介绍了适合应用碾压混凝土的部位、结构设计以及采取的技术措施、施工方案、施工工艺和设备配置等。第六部分还介绍了正在施工中的纵向围堰的设计,通过纵向围堰碾压混凝土的施工实践,将为三峡一期和二期工程积累经验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介绍了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有关渗流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大部分:1.裂隙岩体渗流问题。以船闸区岩体为对象进行了系统地研究探索。分析指出,对高边坡岩体采取排水措施是必要且有效的。2.围堰渗流问题。研究了多种防渗材料及断面形式,推荐了水下部分防渗墙、水上部分为土工膜的防渗方案。同时还对围堰基础的渗透稳定性、反滤层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二期围堰的三维渗流状态,指出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猴子岩水电站土石围堰建于深约80 m的深厚覆盖层上,承担着施工期间深基坑内大坝填筑的防渗任务,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通过地勘资料分析、数值计算成果及多方案论证,最终确定围堰河床部位的防渗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岸坡部位采用混凝土趾板+固结、帷幕灌浆,堰体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两岸山体通过灌浆平洞进行帷幕灌浆的防渗体系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大朝山水电站上游临时土石围堰和下游土石过水围堰基础覆盖层厚、透水性强,具有深水填筑,要求闭气时间短等特点。在设计中,通过堰型选择,采用堰体粘土心墙、覆盖层高压喷射灌浆板墙防渗型式。下游土石过水围堰采用混凝土楔型体结合钢筋笼块石护面等新技术,解决了土石围堰防渗和渡汛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