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考察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不同饲料喂养大鼠体重、hs-CRP及凝血功能的影响。将140只SD大鼠分为随机分成14个小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普通饲料喂养),高糖高脂对照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普通饲料喂养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高、中、低剂量组,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高、中、低剂量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150、300、600 mg/kg的α-亚麻酸和深海鱼油。实验期间,每周对大鼠的体重进行一次称量。连续灌胃56天后,分别对各组大鼠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凝血四项进行测定。结果表明:n-3 PUFA能使普通饲料喂养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体重增加的效果和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导致的体重增加相当。ALA对两种饲料喂养大鼠的hsCRP以及凝血四项都没有影响。深海鱼油对普通饲料喂养大鼠的hs-CRP以及凝血四项没有影响,但是能显著性升高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hs-CRP(与空白对照组及高糖高脂对照组相比,P0.01),同时显著性降低APTT(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  相似文献   

2.
以高脂饮食喂养的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研究抗性淀粉干预高脂饮食诱发的代谢紊乱对大鼠血糖、血脂等相关代谢的影响。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Normal组)、高脂对照组(Control组)、普通酯化淀粉组(NCSA组)、蜡质酯化淀粉组(WCSA组)、高直链酯化淀粉组(RSA组),共5个实验组。6周造模结束后,与正常组相比,肥胖模型组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INS)、血脂水平在实验期间一直显著高于正常组,HDL-C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且差异显著(P<0.05);相比于对照组,灌胃普通酯化淀粉、蜡质酯化淀粉及高直链酯化淀粉能不同程度降低高脂饮食大鼠体重、血糖、胰岛素(INS)、血脂水平(HDL-C水平升高);蜡质酯化淀粉组对减缓大鼠体重增长、降低肥胖大鼠血糖、胰岛素(INS)和血脂水平效果最显著,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同时并灌胃蜡质酯化淀粉能有效的降低大鼠高脂饮食诱发的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L-阿拉伯糖对正常大鼠和高糖高脂喂养大鼠生长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和空腹血糖随机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组、高剂量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L-阿拉伯糖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以普通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喂养6周,观察大鼠的体重、食物利用率,测定大鼠的糖脂代谢指标。结果L-阿拉伯糖对正常大鼠的体重、体脂、食物利用率、空腹血糖均无影响;能显著提高正常大鼠的糖耐量(P<0.01);降低正常大鼠的血清甘油三酯(P<0.05)并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1)。模型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大鼠的体重、体脂、糖耐量、血清总胆固醇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以87.5、175、525mg/kgBW剂量的L-阿拉伯糖灌胃高糖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模型大鼠6周,各剂量L-阿拉伯糖均能显著改善肥胖模型大鼠的糖耐量(P<0.01),高剂量组大鼠的体脂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L-阿拉伯糖能显著增强正常和高糖高脂喂养大鼠的糖耐量,降低大鼠血清甘油三酯,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有降低大鼠体脂含量和减缓体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初步探讨雨生红球藻破壁孢子粉对Ⅱ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及血脂的干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雨生红球藻破壁孢子粉低、中、高3个剂量组、降糖药物(盐酸二甲双胍)组。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5 mg/kg bw后继续喂养4周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3个剂量组在给予高脂高糖饲料的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50,100,200 mg/kg bw)的雨生红球藻破壁孢子粉。降糖药物组灌胃给予二甲双胍(28.5 mg/kg bw)。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4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测定血糖、胰岛素、HDL-C、LDL-C、TG、SOD、GSH-Px的活性和MDA、IL-1β、TNF-α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雨生红球藻破壁孢子粉可显著减少糖尿病大鼠的摄食量和饮水量,显著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显著提高血清SOD、GSH-Px活性,降低MDA、IL-1β、TNF-α水平,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LDL和TG含量,提高HDL含量。结论:雨生红球藻破壁孢子粉可显著改善糖尿病大鼠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有效调节血糖和血脂紊乱。增强机体的抗氧化能力,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可能是雨生红球藻破壁孢子粉干预血糖血脂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
孟宪军  杨磊  李斌 《食品科学》2012,33(13):267-270
目的:探讨树莓酮(RK)对高血脂症大鼠血脂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雌雄各半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喂养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喂养高脂饲料,RK高、中、低剂量组分别在喂养高脂饲料4周后给予20、10g/L和5g/L的树莓酮灌胃剂量,2mL/d。8周末处死各组大鼠,测定各组大鼠体质量、脏器指数、血脂(TC、TG、HDL-C、LDL-C)、载脂蛋白(ApoA-Ⅰ、Apo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指标。结果:RK能显著降低高血脂症大鼠TC、TG、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同时血清ApoA-Ⅰ水平亦显著升高,而ApoB水平显著降低;RK能降低高血脂症大鼠肝脏质量与体质量的比值;并能显著降低血清hs-CRP、TNF-α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结论:RK具有调节高血脂症大鼠血脂的作用,并能改善高血脂症低度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6.
石榴籽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石榴籽油对高脂血症和脂质过氧化的调节作用。方法:50只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均衡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石榴籽油高、低剂量组,辛伐他汀组,除空白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并进行干预实验比较。结果:12w后,血清与肝脏TC、TG、MDA、LDL-C、AI等指标,高脂模型组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或p<0.01),而HDL-C/TC、SOD活力均下降(p<0.05或p<0.01);石榴籽油小剂量组血清与肝脏TC、TG、MDA、血清LDL-C、AI等指标均显著低于高脂模型组(p<0.05或p<0.01),而HDL-C/TC、SOD活力均升高(p<0.05或p<0.01)。结论:石榴籽油对大鼠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驴乳(donkeymilk,DM)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形成与氨基酸代谢的相关性。方法将36只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Con)组,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 HFD)组和HFD+驴乳组。给予空白对照组小鼠普通饲料及生理盐水灌胃, HFD组给予高脂饲料及生理盐水灌胃, HFD+驴乳组给予高脂饲料,并且每天按0.1 mL/10 g驴乳灌胃。饮食和驴乳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小鼠血糖血脂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小鼠血浆靶标氨基酸含量,结合SIMCA-P软件对氨基酸数据进行PLS-DA分析,并分析变化的靶标氨基酸与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高脂饮食诱导8周,与Con组小鼠相比,HFD组小鼠体重、随机血糖(glucose, GLU)、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oral glucose tolerancetest,OGTT)曲线下面积、胰岛素耐量曲线下面积和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下降(P0.05)。与HFD组相比, HFD+驴乳组体重、GLU、TC和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水平、OGTT曲线下面积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小鼠比较,HFD组小鼠血清中丙氨酸、半胱氨酸、脯氨酸、甲硫氨酸含量升高,赖氨酸含量降低(P0.05);与HFD组比较,HFD+驴乳组中的半胱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1)。PLS-DA分析结果显示驴乳给予后小鼠血清氨基酸代谢谱较模型组发生了显著变化。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脯氨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分别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GLU、TC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驴乳能够延缓高脂饮食诱导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并且驴乳能够影响胰岛素抵抗小鼠的血清氨基酸代谢谱,被改变的半胱氨酸、脯氨酸、甲硫氨酸的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肥胖对肝脏糖代谢的影响,揭示石榴皮提取物(EPP)改善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饲料(D12451)和对照饲料(D12450H)分别饲养大鼠16周,复制肥胖动物模型。在造模的同时,灌胃大鼠3个剂量的EPP(50,100,200 mg/kg)进行干预。结果:高脂饲料喂养16周后大鼠体重、Lee’s指数和肝重指数显著增高;血清TC、TG、LDL-C和FFA水平增高,HDL-C水平降低;大剂量EPP干预可显著改善高脂大鼠体重、Lee’s指数、肝重指数和血脂水平,表明EPP可有效降低高脂饮食诱发的大鼠肥胖。EPP可显著改善肥胖大鼠肝脏显微结构和肝功能损伤。大鼠胰岛素抵抗和肝脏糖代谢的检测结果表明:高脂饮食大鼠存在明显的血糖增高和胰岛素抵抗现象,大剂量EPP可显著性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肥胖大鼠肝脏组织IRS-2和GLUT2的蛋白水平。结论:EPP通过降低肥胖大鼠血脂和改善肝脏葡萄糖代谢紊乱发挥肝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充镁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高脂饲料喂养加链脲佐菌素注射诱发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4组,糖尿病对照组和高、中、低剂量组在高脂饲料中分别加入氧化镁0、2000、1000、200mg/kg(以镁离子计),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大鼠喂普通饲料。喂养4周,处死动物,检测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胰腺细胞增殖活性和血清镁等指标。结果:与糖尿病对照组比较,高剂量组空腹血糖、血清胰岛素、MDA含量降低,总抗氧化能力和胰腺细胞增殖活性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镁补充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葡萄酒泡洋葱对实验性2-型糖尿病小鼠血糖和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加链脲佐菌素诱导小鼠糖尿病及高血脂模型,根据体质量、血糖水平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葡萄酒泡洋葱高、中、低剂量组,阳性对照组(盐酸二甲双胍)。连续灌胃给药30 d,观察小鼠胰腺、肝脏、血糖、血脂、胰岛素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相比,葡萄酒泡洋葱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小鼠胰岛内充满胰岛素分泌颗粒、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表明对胰腺及肝脏有一定保护作用;同时其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2-型糖尿病小鼠的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含量(p0.05),使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升高、丙二醛(MDA)水平下降(p0.01)。结论:研究表明葡萄酒泡洋葱中、高剂量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够保护胰腺、肝脏,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同时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Cir Q-Life糖衡素(CSB)胶囊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辅助降糖降脂功能及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注,复制T2DM模型。SD大鼠按空腹血糖和给2.5 g/kg葡萄糖后0.5 h血糖值分成阴性组、模型组和低、中、高(75、150、300 mg/kg·BW)3个CSB胶囊组。3个剂量组每天灌胃CSB,5周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糖耐量、血脂、血清胰岛素;采用最大耐受量法(MTD),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CSB胶囊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大鼠空腹血糖(p0.05),糖耐量虽有一定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血清胰岛素及胆固醇水平无影响,但CSB胶囊三个剂量组均能使血清甘油三酯显著降低(p0.05)。CSB胶囊一次性灌胃给样,对小鼠MTD26.0 g/kg·BW,为无毒级物质。结论:CSB胶囊具有辅助性降血糖及降低甘油三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含水溶性膳食纤维和L-阿拉伯糖的营养配方乳粉对饲喂高脂饲料大鼠血糖及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4周龄随机分组的SD大鼠,分别饲喂含有营养配方粉的高脂饲料(A营养配方粉组)、含有牛全脂乳粉的高脂饲料(B牛全脂粉组)、标准高脂饲料(C高脂对照组)、含有阿卡波糖的高脂饲料(D阳性对照组)和市售普通生长期大鼠饲料(E普通饲料组),监测其体重、血糖、血脂水平。结果:A组大鼠的平均体重、脂体比、空腹血糖浓度、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显著低于C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高于C组(P0.05),胰岛素耐受、葡萄糖耐受都明显优于C组。A组的空腹血糖浓度始终低于B组。葡萄糖耐受试验中,A组血糖浓度峰值明显低于其他各组,且明显后移。A组曲线下面积绝对值低于B组。结论:受试营养配方粉可控制饲喂高脂饲料的大鼠体重和血糖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胰岛素抵抗的程度,同时可相对较好控制血脂水平,稳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该营养配方粉有望作为糖尿病患者的营养补充和膳食保健产品。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发芽糙米米糠(GBRB)对高脂膳食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研究了GBRB的降血脂功效。将5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均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高脂对照组饲喂高脂饲料,高、中、低剂量组分别饲喂添加了30%、20%、10%GBRB的高脂饲料,喂养83 d,结束后,从小鼠股动脉取血,测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并计算体脂率。结果表明:食用GBRB对大鼠的体脂率、生长发育没有明显影响;饲喂GBRB的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和LDL-C浓度都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大鼠的TG浓度显著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而中、低剂量GBRB没能抑制食用高脂饲料产生的高TG浓度。GBRB的摄入能显著降低食用高脂饲料大鼠的血清TC、TG以及LDL-C水平,显示出GBRB的降血脂功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仙草对高脂诱导大鼠血脂、血流变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其余各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各组按规定每天灌胃给药8周后,测定血清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神仙草高、低剂量组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指标(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p<0.05),能使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IEA)显著降低(p<0.05),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指标,显示神仙草提取物不会引起肝脏损伤。结论:神仙草提取物能有效提高机体脂质代谢能力,降低血脂,改善血流变异常指标。  相似文献   

15.
探讨茶多酚肉碱复方制剂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建立预防性高脂血症模型,将实验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45 d,观察茶多酚肉碱复方制剂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脂饲料连续喂养45 d后,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G和TC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给药45 d后,1)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未见显著性降低(P>0.05),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TG极显著地降低(P<0.01);2)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C显著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大鼠血清TC极显著降低(P<0.01);3)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无显著性差异。茶多酚肉碱复方制剂具有辅助降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鳀鱼发酵制品对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鳀鱼发酵制品对高血脂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高血脂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和模型鳀鱼发酵制品3个剂量组。对照组连续饲喂高脂饲料,3个试验组按高、中、低剂量分别喂饲鳀鱼发酵制品,并同时喂饲高脂饲料。在受试后的第14天和第32天分别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L-C)等指标。结果:鳀鱼发酵制品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抑制高血脂大鼠血清TC、TG的升高(p<0.05)和明显抑制H D L-C的降低。结论:鳀鱼发酵制品对高血脂大鼠有较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黄秋葵水提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饲以普通饲料和高糖高脂饲料。4周后,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之后按血糖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0.64 g/kg降糖宁混悬液灌胃)、黄秋葵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2.60、1.56、0.78 g/kg黄秋葵冻干粉添加到饲料中),持续4周。记录大鼠体重、摄食量、饮水量、尿量,检测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黄秋葵高剂量组血糖低于模型组和低剂量组(p0.05,p0.05);黄秋葵各剂量组的TC值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高剂量组LDL-C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黄秋葵水提物能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花果提取物对高脂饮食模型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50只健康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无花果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并灌胃蒸馏水,高脂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并灌胃蒸馏水,无花果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给予高脂饲料,灌胃无花果提取物(100,200,600 mg/kg BW),给药4周。实验前、后分别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处死大鼠,测定腹部、肾及生殖器周围脂肪、脂体比。结果给予无花果提取物的大鼠其血清TC、TG、LDL-C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HDL-C含量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无花果提取物组体脂肪含量、脂体比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高剂量组最为明显(P0.05)。结论无花果提取物具有调节血脂水平的作用,并可以预防高脂饮食大鼠体重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柏传明  李理 《食品与机械》2016,32(11):142-144
探讨火麻仁油—藻油复配剂对混合型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及抗氧化作用。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复配剂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高脂饲料喂养并给予相应药物灌胃后,测大鼠体重、睾脂肪垫重、肾周脂肪垫重、脂体比,检测血脂水平、血清的丙二醛(MAD)、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过氧化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与正常组比较,体重、睾脂肪垫重、肾周脂肪垫重、脂体比显著增加,TG、TC含量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MDA显著升高,SOD、GSH、GSH-Px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麻仁油藻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体重、睾脂肪垫重、肾周脂肪垫重、脂体比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降低,SOD、GSH、GSH-Px含量显著升高(P0.01或P0.05)。火麻仁油—藻油复配剂具有调节血脂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植物乳杆菌发酵乳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调节作用,为功能性发酵乳制品开发提供实验参考。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诱导形成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3组:高脂模型组、发酵乳样品组和自然降脂组。高脂模型组继续饲喂高脂饲料作为对照,发酵乳样品组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灌胃植物乳杆菌发酵乳,自然降脂组改为饲喂基础饲料,4周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血脂浓度。结果显示,发酵乳样品组及自然降脂组与高脂模型组相比较,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浓度显著下降(P0.01),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显著下降(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升高(P0.05),表明发酵乳样品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具有显著改善作用,通过调节饮食结构,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可自行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