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集成多源数据,提取了连云港市中心城区1979—2009年城市土地利用扩张信息。利用扩张强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转移指数分析了30年来连云港市城市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79—2009年间,连云港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扩张强度逐渐增强,其中以2000—2009年间的城市扩张规模和速度最大;连云港市城市扩张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城市重心总体上向东北方向(港口)偏移;扩张强度指数逐渐增大,城市空间形态日益复杂;城市扩张模式由2000年前的"同心圆"模式转变为"核心轴向"的空间扩张模式,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以及政府政策等是连云港市城市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文章基于ARCGI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生态学的景观格局分析法,研究了济南市2000-2010年土地利用景观要素时空变化、景观格局特征、多样性及分异性变化.结果表明:(1) 2000-2010年,济南市土地利用景观要素变化明显,耕地主要转为建设用地和林地、草地,建设用地主要流向耕地且城镇、农村居民点、交通水利及工矿用地内部转换明显.(2)水域、交通水利和未利用地三种景观类型分维数呈上升趋势,表明这3种景观类型分散程度增加,破碎化程度呈上升趋势.(3)耕地作为研究区优势景观类型,其所占比例降低,对区域景观的整体控制性减弱,景观异质性增大,多样性指数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朝着多样化和均匀化方向发展,不利于生态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的营建活动是围绕自然山水和人文秩序展开的,其对村落的空间形态具有影响。为客观认识国家级传统村落丹溪村的空间形态特征,文章在对村落山水人文空间格局进行挖掘的基础上,借用分形理论及空间句法,结合ArcGIS与Depthmap软件,分别获取该村各类用地、新村和老村的盒维数及村落的整合度。结果显示:从拟合优度R2看,村落整体、各类用地(除生产用地外)、新村、老村的值均大于0.996;从分维值看,村落整体、各类用地、新村、老村的值均在1.6左右;从空间整合度看,村落全局整合度平均值为0.5387,整体整合度较低。由此可见,丹溪村的村落空间具有分形特征,村庄用地较为紧凑和高效;村落生态环境保护较好,但也存在交通可达性不佳、空间活力丧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利用多期遥感影像数据源,提取灵武市建成区边界,在分析建成区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指数、分形维数、重心迁移距离等量化指标的基础上,对城市经济指标、产业结构和政策进行分析,探讨城市扩张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000—2015年灵武市建成区具有明确的主体形态,且形态总体较简单,城市形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扩展,并趋于规整和稳定;城市重心总体向西南方向迁移,2005—2010年城区面积增长最快;城市扩展方向受自然地理条件的控制,资源条件和政策支持对城市扩展的节奏和速度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战略.以Landsat TM/OLI为数据源,通过引入城市扩展强度、城市扩展弹性指数、紧凑度、城市扩展速率与年均增长率来分析北京、天津、石家庄3个城市在2010~2015年间的城市扩展时空格局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2010~2015年间,3个城市2015的城市紧凑度年均高于2010年,城市扩展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天津市城市扩展最为强烈,并且城市扩展比较合理,而北京与石家庄的人口增长明显高于城市建设面积扩展,城市扩展不合理化趋于明显.  相似文献   

6.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是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互相作用产生的结果。以滁州市为实验对象,利用ENVI软件和ArcGIS软件对滁州市近23a的Landsat影像数据进行主城区城市空间形态提取,并通过扩展速率、紧凑度和分形维数等指标对主城区进行量化表达,最后对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驱动力分析。研究表明:1)随着时间推移,滁州市主城区的空间形态从没有明确主体团块的散点型形态逐渐演变成组团型形态;2)各指标量化结构显示,滁州市主城区在2010年后扩展速度明显增强,其轮廓开始纵向相接、横向扩展,形态趋于复杂;3)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受人口、经济、地理位置及政府规划的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地覆盖和利用的格局发生了显著改变,利用神经网络—元胞自动机模型(ANN-CA)模拟预测未来城市用地变化,可为城市整体规划和布局提供依据。文章以潍坊市城区为例,采用地理模拟优化系统集成的ANN-CA模型,利用宏观规划方案对其进行优化,分别模拟了潍坊市城区2005、2011、2017年土地利用状况,并预测了202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结果表明:2005至2017年期间,潍坊城区空闲用地面积减少,居住用地、城市道路用地面积增加,城市发展中心向城市北部偏移;优化后的模拟结果精度明显提高,说明加入宏观规划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弥补ANN-CA模拟的不足;预测至2025年,潍坊城区居住、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地面积将会继续增加,而绿地和空闲用地面积则会继续缩小。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桂林、柳州、南宁3 个城市的建成区为研究区, 利用阈值分割法分别对DMSP/ OLS、NPP/VIIRS、Landsat 数据提取城市建成区, 根据夜间灯光总强度指数(TNLI)、平均灯光强度指数(I)以及综合夜间灯光强度指数(CNLI)的灯光特性分析广西三城城市化水平, 通过计算光学影像的归一化建筑指数(NDBI)、 建筑用地指数(IBI)、仿建筑用地指数(SIBI)、综合加权建筑指数G 采用阈值法提取3 个城市1992、2000、2009 和2017 年4 个时间段的建成区, 最后利用城市扩张速率、强度指数和空间重心位置转移定量分析25 年来广西三大主要城市建城区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1)广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2)利用陆地卫星遥感与夜光遥感对城市建成区提取具有一定可信度, 陆地卫星提取的总体准确精度达到了93%, 但提取的整体精度比夜光遥感低, 夜间灯光数据的总体精度都在83%以上, 总体提取精度达到了96%; 3)广西三大主要城市的城市化进程速度在加快: 南宁在1992—2017 年城市扩展速度由11. 88 上升至34. 4, 柳州在此期间由6. 95 上升至21. 74, 桂林城市扩展速度由8. 11 上升至16. 74。以上结果同时说明了广西城市发展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建成区的空间扩展范围随时间推移表现出高强度增长模式, 这与广西规划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1980、2000和2020年的土地利用数据为支撑,通过空间统计和分析方法,揭示杭州市1980—2020年蓝绿空间演变的特征,并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演变的驱动力.结果显示:1)杭州市景观格局的空间特征尺度为900 m×900m; 2)近40a杭州市蓝绿空间的土地利用转移主要发生在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之间,且耕地在2000—2020年的下降幅度比1980—2000年的大;3)蓝绿空间的破碎化程度增大,景观多样性降低,且主要是发生在2000—2020年;4)高程、GDP、夜间灯光强度和建设强度是1980—2020年的主要驱动因子,驱动因子的整体解释力在1980—2000年有所下降,在2000—2020年有所上升,且各类驱动力的均质化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黄山市及中心城区的产业变迁、城市建设等数据,指出黄山市旅游城市化进程中,政策支持、区位优势等推动的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中心城区城市空间不断扩大.产业调整还促进了中心城区的城市用地结构调整,主要表现为第三产业建设用地逐渐替代其他用地.黄山市旅游城市化进程中,中心城区以旅游主导的城市商业发展,加速了城市土地等级差异的形成,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城市功能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多时相TM/ETM+影像,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对蚌埠市景观进行分类,解译得到2004和2012年土地利用专题图,采用景观指数法分析了蚌埠市景观格局变化对城市湖泊水质的影响.研究表明:景观类型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城市化进程导致建设用地急速增长,占用了草地、耕地,使城区不透水面积增加,改变了城市地表径流和入渗原有的产汇流条件,导致城市湖泊水质下降.城市的景观平均分维数较低,反映出蚌埠市景观格局受人类干扰程度较大,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格局对城市综合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作为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物质载体,其空间扩展时空特征的研究对于理解城镇化过程以及制定区域发展政策至关重要。基于不透水地表数据,从城市空间的形态、结构、过程紧凑三个维度,对长三角地区26个中心城市空间扩展的形态特征、集聚扩散特征、空间扩展模式,以及规模与结构的协同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层面,城市空间呈现出“集聚性的扩散”特征,且在不同时段边缘扩展模式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中心城市层面,26个中心城市空间集聚发展势头较好,部分核心城市扩展模式率先转型;城市空间扩展中的规模与结构密切关联,随着城市规模增大,城市空间结构紧凑度提升,空间扩展方式也更为集约紧凑。未来城市规划编制重点应从形态控制向空间结构、增长过程控制转向;同时应完善城市空间政策配套,促进紧凑型空间结构形成。  相似文献   

13.
以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借助GIS技术提取了4个时期的郑州市建成区的面积信息,利用扩展强度系数、紧凑度指数、分维数指数、城市面积-人口弹性系数等参数,从扩展数量、形态、扩展合理性3个方面分析了郑州1999-2007年建成区扩展的时空特征以及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协调关系.结果表明:从1999-2007年8年间,郑州市建成区面积净增了211.802 km2,平均每年扩展26.475 km2,扩展强度指数为27.222%,城市空间形态越来越离散,高速外延式扩展是建成区用地扩展的主要特征,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不相适宜.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遥感技术的龙口市城市空间扩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95年和2000年的遥感图像进行龙口市建筑用地的动态监测,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建立图像分类模型,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结合方式进行变化信息提取,得到龙口市城市空间扩展动态变化信息,并对该城市扩展驱动力及其扩展规律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遥感技术的龙口市城市空间扩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1995年和2000年的遥感图像进行龙口市建筑用地的动态监测,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建立图像分类模型,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结合方式进行变化信息提取,得到龙口市城市空间扩展动态变化信息,并对该城市扩展驱动力及其扩展规律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和RS,以赣江上游太平江流域1995年、2005年和2015年的三期遥感影像为基础进行解译.利用景观类型变化率、开发度,以及景观格局动态度分析了近20年来太平江流域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和驱动因素.得出的结果是:(1)1995—2015年,太平江流域主要的景观类型为林地,2015年已经占流域总面积的67%.草地面积一直缩减,水域和其它用地占地面积小,变化率较大,开发度相对稳定.建设用地在2005—2015年的动态度和开发度高达80%,变化显著.(2)景观类型中,草地和建设用地的斑块数量逐步增长,林地和其它用地的斑块数量急剧下降.只有局部区域景观格局呈现多样性和丰富性,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耕地和草地相连接的区域.景观水平中,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增加,香浓多样性指数和香浓均匀度指数均呈现下降趋势,分别从1.33和0.67下降到1.22和0.63.(3)经济因素是太平江流域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17.
公园绿地作为森林城市生态网络体系构建的主体,是完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公园绿地的服务效率是衡量公园绿地布局科学合理性的主要指标。服务半径的大小决定公园绿地服务效率的高低。文章以GIS技术为支撑,采用成本缓冲区分析方法对济南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进行量化计算与分析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方案。结果表明:济南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的三个梯次,0~500 m区域仅占全部研究区域的28.27%;500~1000 m的区域占全部研究区域的26.11%;1000~2000 m的区域面积占全部研究区域的33.33%;服务半径2000 m以外的区域主要在中心城区的北部、西部。说明公园绿地的服务半径布局不合理,且布局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基于历史地图与Landsat遥感影像图,复原了明光市6个时间截面下城市建成区范围与城市道路网络,综合运用分形理论与空间句法理论,分析了明光市城市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明光市城市空间扩展经历了起步、探索、成长、加速四个阶段,城市呈扇面状向东北扩展,外部空间形态由简单趋向于复杂,由紧凑趋向于松散;2)城市全局集成核范围不断扩大,集成核向东北方向转移,局部与整体耦合度较好,但新旧城区联系度有待加强;3)城市内外空间协同演变,空间扩展方向与集成核转移方向一致,内外空间发展相互引促进;4)从明晰发展方向、空间集约发展、优化交通网络三个角度为明光市城市空间发展提出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合肥市五期土地利用数据,从扩张特征和影响因素两个维度分析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阶段性、集聚性、方向性等时空特征与内在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1980 ~ 2020 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过程呈现“低速-中速-高速”三个阶段;空间集聚程度呈现“先增后减”,城市建设用地边界形状趋于规整;扩张方向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主要扩张方向为西和西南。2)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用地来源具有集中性,主要由耕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入;扩张弹性系数整体呈现“先增后减”,2000 ~ 2010 年阶段扩张合理性较弱。3)经济发展水平是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决定性因素,人口数量是扩张的主导因素,产业结构是扩张的内在影响因素,科教创新是扩张的重要促进因素,政府行为是对建设用地扩张具有直接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祁连山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动态响应.[方法]基于2001—2019年土地覆盖数据,应用景观格局指数、人为干扰指数和GIS空间分析.[结果](1)祁连山整个景观类型中面积占比最大的是草地,面积占比57.06%,其次是灌丛、建设用地、耕地和裸地,水域、林地和冰雪覆盖地最少,面积占比0.1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