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简易倒角机     
螺旋锥齿轮的齿端都要进行倒角,单件少量生产可用手工进行锉削,但这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差,同时也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为此,在工人师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利用一些废旧零件和材料,制成了一台(盘形)螺旋锥齿轮倒角机,专门对螺旋锥齿轮大端的齿进行倒角。  相似文献   

2.
简易倒角机     
螺旋锥齿轮的齿端都要进行倒角,单件少量生产可用手工进行锉削,但这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质量差,同时也无法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为此,在工人师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利用一些废旧零件和材料,制成了一台(盘形)螺旋锥齿轮倒角机,专门对螺旋锥齿轮大端的齿进行倒角。机床传动:机床传动系统如图1所示,电动机通过皮带使蜗杆蜗轮获得旋转运动,而蜗轮则固定在工件主轴上,同时又通过圆柱齿轮Z_1、Z_2和Z_3使刀杆获得  相似文献   

3.
螺旋锥齿轮副的接触区和齿面接触分析运动曲线是螺旋锥齿轮副重要的质量指标,影响螺旋锥齿轮的强度、寿命和啮合噪声。如何选用切齿机床和大、小轮的切齿方法以获得理想的接触区和齿面接触分析运动曲线是值得我们螺旋锥齿轮制造者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深入研究了渐开线圆弧螺旋锥齿轮根切问题。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应用微分几何学方法,建立了圆弧螺旋锥齿轮的根切齿数的求解方法,推导出了圆弧螺旋锥齿轮最少根切齿数的计算公式,该公式简单、准确、实用,且同样适用于直齿圆锥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为圆弧螺旋锥齿轮的设计制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螺旋锥齿轮齿面检测方法不能全面反映齿面的结构特性以及测量数据量过大、测量设备成本高、测量路径复杂、测量点布局没有考虑制造质量特征的影响等问题,提出了螺旋锥齿轮齿面测量点的自适应分布方法,建立了螺旋锥齿轮齿面几何特征和制造质量特征的云模型,研究了螺旋锥齿轮齿面测量点分布算法。并以螺旋锥齿轮副中的小齿轮为例进行了算法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得到的螺旋锥齿轮齿面测量点分布反映了齿面的几何特征和制造质量特征,分布测量点相对较少,基本符合测量点分布预期。  相似文献   

6.
螺旋锥齿轮是机械传动的重要零件,传统的螺旋锥齿轮圆角表面的加工主要是依靠人工打磨方式进行,导致零件加工效率低、工作强度大、零件表面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用虚拟五轴联动机床,借助UG软件的CAM功能对螺旋锥齿轮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通过UG精度检测、仿真加工无干涉、无碰撞后生成CLS刀位文件,经过专用后置处理得到NC程序,最后在VERICUT五轴加工中心进行模拟仿真加工螺旋锥齿轮圆角。该方法保证加工过程中无干涉、无碰撞等问题,走刀轨迹符合设计的螺旋锥齿轮表面曲面形状,圆角整个加工过程曲面光滑,验证了五轴加工中心加工螺旋锥齿轮圆角表面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为实际加工提高零件表面精度、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7.
以改善齿轮传动性能为主要目的,分析了对数螺旋锥齿轮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近几年关于对数螺旋锥齿轮的研究成果,阐述了对数螺旋锥齿轮作为一种新型齿轮传动方式的重要意义。总结了对数螺旋锥齿轮的目前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对数螺旋锥齿轮相对于常规螺旋锥齿轮的优势,并提出了对数螺旋齿轮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螺旋锥齿轮齿面扫描式测量法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螺旋锥齿轮的实际齿面形状是影响其动力学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本文介绍了采用虚拟共轭基准面的螺旋锥齿轮齿面的扫描式测量、数据处理及应用方法,即大齿轮的基准面采用的是由机床设定参数计算出的理论齿面,而小齿轮的基准面采用的是与大齿轮共轭的假想小齿轮齿面。由于采用了二维测头进行齿面测量,有效地避免了测头与齿面间摩擦力的影响,既能保持高精度,又能进行快速测量。同时,该种测量采用连续扫描的方法,信息量大、速度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中的螺旋锥齿轮的齿面质量管理与控制。由于扫描式测量采用了虚拟共轭基准齿面,所以从测量数据本身就可以判断齿面的接触斑点位置与形状,因而可以直观、有效地对齿面质量进行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对数螺旋锥齿轮轮齿接触检测的方法。在Y9550型锥齿轮滚动检查机上进行了对数螺旋锥齿轮样件齿面接触区的检测实验,通过实验获得了对数螺旋锥齿轮接触区的位置、形态和大小等结果,并将实验结果与格里森螺旋锥齿轮接触区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对数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区的相关特性。  相似文献   

10.
牛祥永 《机械工程师》2013,(10):128-130
以齿轮啮合原理为基础,阐述了球面渐开线螺旋锥齿轮齿廓的形成机理,建立了螺旋锥齿轮齿面点坐标参数方程,构建了格里森制螺旋锥齿轮数学模型.利用基于Pro/E参数化建模方法,创建了螺旋锥齿轮单齿齿形,用阵列操作,建立了完整的螺旋锥齿轮三维实体造型,并通过运动仿真验证了该建模的精确性,为螺旋锥齿轮设计与制造研究提供了一种参数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基于VC++环境下的螺旋锥齿轮测量软件系统。该系统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完成了对螺旋锥齿轮进行测量的路径规划、齿面重构计算及绘图、误差分析等工作,可实现对螺旋锥齿轮的快速检测,并对螺旋锥齿轮的精度进行评定,指导对螺旋锥齿轮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基于UG结合PowerMILL在螺旋齿轮的数控加工中的应用。讨论了螺旋齿轮的设计和数控加工技术,基于UG完成了零件的CAD设计,利用UG和PowerMILL的接口技术,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到PowerMILL中,完成螺旋齿轮的CAM加工编程,并以螺旋齿轮的四轴加工为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3.
马伟  邓效忠  曹雪梅  张华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1):951-953,977
研究了高齿弧齿锥齿轮和普通弧齿锥齿轮的加载接触过程,对比了二者在载荷作用下的齿面载荷分布、齿面加载接触印痕和承载传动误差,计算了齿根弯曲应力。在台架试验台上测定了高齿弧齿锥齿轮和普通弧齿锥齿轮的噪声和振动量,实验证明高齿弧齿锥齿轮齿面载荷分布合理,弯曲应力较小,具有较低的噪声和较好的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14.
弧齿锥齿轮传动的稳态本体温度场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针对弧齿锥齿轮几何学的复杂性,基于传热学理论,提出了一种计算弧齿锥齿轮稳态体温度场的数学模型,用三维8节点有限元讨论了弧齿锥齿轮轮齿的有限元网络划分。作者用变分原理研究了弧齿锥齿轮稳态本体温度场的泛函和计算啮合齿面上摩擦输入热的方法,从而把求解弧齿锥齿轮稳态本体温度场归结为求解一组线性代数方程组。给出了一个算例,并讨论了诸种因素(如热物性参数,几何参数和工况条件等)对弧齿锥齿轮稳态本体温度场的影响。本文的计算结是要与文献[5]给出的弧齿锥齿轮稳态本体温度场相符合,表明了作者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合理的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非零"传动弧齿锥齿轮CAD参数化绘图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非零”传动弧齿锥齿轮CAD图形系统参数化设计过程中的若干计算机绘图功能的实现方法和技巧,讨论了该参数化绘图软件的特点及优点。经多次试用表明,这些方法正确、实用,可供弧齿锥齿轮CAD二次开发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格里森制螺旋锥齿轮的数学模型,介绍了如何在Pro/E三维软件中对弧齿锥齿轮进行三维快速造型.通过改变相关参数及关系式,即可得到精确的球面渐开线螺旋锥齿轮的三维实体,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7.
To obtain the change tendency of output angular velocity and tangential contact force of a gear when the pinion under the step input during meshing of a new type of spiral bevel gear, which is a logarithmic spiral bevel gear, the tooth flank equation of logarithmic spiral bevel gear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tooth flank formatio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of a pair of logarithmic spiral bevel gears whose number of teeth was 37:9, with modules being 4.5 mm, normal pressure angle being 20 degrees and spiral angle being 35 degrees were built and assembled. Based on Hertz elastic contact theory, the calculation formulas and parameters sets of contact force for conventional spiral bevel gear meshing simulation and logarithmic spiral bevel gear meshing simulation were done. Consider the dynamic simulation about meshing angular velocity and tangential contact force for conventional spiral bevel gear meshing and logarithmic spiral bevel gear meshing, respectively. Finally,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the simulation data, 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same input conditions, the fluctuation of the gear angular velocity and tangential contact force of logarithmic spiral bevel gear meshing are smaller than the conventional spiral bevel gear. That is, the transmission stationary of logarithmic spiral bevel gear meshing is superior to conventional spiral bevel gear.  相似文献   

18.
弧齿锥齿轮是齿轮传动中最为复杂的一种。而接触区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弧齿锥齿轮的工作质量。齿面接触区的位置、大小、形状对锥齿轮副的工作平衡性和噪声有重要影响。根据弧齿锥齿轮接触区变化规律,介绍了齿面接触区不同的修正和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