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预计在2019年将达到402.86亿美元,市场总量将达到2 280.2万t,2014年—2019年期间的销量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40%,销售额复合增长率将达到5.80%。在2013年,全球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占有的市场份额最多,其总量为708万t,其次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占有的市场份额为622.4万t,预计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2014年—2019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将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两性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2.
本课题主要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复配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三方面对炭黑/聚苯胺复合粒子的电导率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对其进行了测试和表征。利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导电性能更为优良的添加表面活性剂的炭黑/聚苯胺复合粒子;在苯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摩尔质量比在5:1时,炭黑/聚苯胺复合粒子的电导率达到最高,数值为4 142.052 S·cm-1,比未加表面活性剂的要高出3个数量级;添加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炭黑/聚苯胺复合粒子的电导率也得到了提高,且比添加同比例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对高些;而添加复配的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炭黑/聚苯胺复合粒子的电导率的影响不大,但比未加表面活性剂的要高出2个数量级。本实验采用在苯胺和炭黑的聚合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获得了导电率较高的炭黑/聚苯胺复合粒子,比未加表面活性剂的炭黑/聚苯胺复合粒子要高出3个数量级,且在扫描电镜的照片上观察到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在三次采油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高,吸附量小,但其耐盐性能较差;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耐盐性好但不耐温;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进行混合复配,所得到的混合物存在着协同效应,可改善单一的表面活性剂性能。本文介绍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新型表面活性剂复配的应用进展,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机理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采油用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由于独特的物化性质,使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巨大的应用潜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国内外采油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羧酸盐型、硫酸盐型和磺酸盐型三类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应用研究,并探讨了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表面活性剂家族中的一大类别,在工业、农业以及民用产品中应用广泛。文章重点介绍了常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点、生产工艺以及在农业、纺织业、建筑业、石油、日化洗涤用品及化妆品中的应用,并展望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乙醇-水(v∶v=1∶1)溶解复合皂,解决了皂在单一溶剂中溶解度低的问题。并结合化学滴定与HPLC分析技术,对复合皂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复合洗衣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提供一种快速、精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复合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合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机理及规律的研究,可通过计算混合溶液表面层和胶团中分子相互作用参数β_σ、β_m进行定量表征。研究表明,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使混合体系表面活性显著增强,加入非离子或两性表面活性剂,其溶解性能明显改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取决于是活性剂离子的“互憎”(或排斥)作用占主导,还是“内聚”(或吸引)作用占主导;而无机盐、醇类、高分子化合物等添加剂的加入,复合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乙醇一水(v:v=1:1)溶解复合皂,解决了皂在单一溶剂中溶解度低的问题。并结合化学滴定与HPLC分析技术,对复合皂中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为复合洗衣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提供一种快速、精确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二元复合体系超低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通过物理实验方法分别测得不同条件下界面张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石油磺酸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可以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加入聚合物的表面活性剂所形成的二元复合体系可以有效地延长表面活性剂到达平衡界面张力值所需的时间;分子吸附理论可以解释同浓度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张力先降低到最低再升高的原因,同时也可以解释高浓度表面活性剂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超低界面张力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三元复合驱各"元"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和驱替机理,包括碱(无机碱、有机碱、复碱)、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聚合物对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的影响,对各种化学环境下三元复合驱驱油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并对以后三元复合驱驱油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覃月宁  吴伯麟  倪媛 《塑料工业》2006,34(Z1):259-261
采用机械球磨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氢氧化铝,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制备了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利用湿法工艺对氢氧化铝进行表面改性,进行了比表面积、吸油值、SEM等性能测定。研究发现,改性后的氢氧化铝吸油量降低,明显改善在聚合物单体中的分散性;用直链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硬脂酸的复合改性剂对阻燃剂氢氧化铝改性效果最好,并可用于碳酸钙、滑石的表面改性;用含芳香烃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改性硬脂酸的复合改性剂也较好。  相似文献   

12.
表面活性剂对复合镀(Ni-P)-MoS_2中MoS_2颗粒分散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杰 《电镀与精饰》2013,(4):1-3,18
选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全氟辛基季铵碘化物、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以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全氟辛酸磺酸钾。研究了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的复配对化学复合镀(Ni-P)-MoS2中MoS2分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阳离子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利于MoS2纳米颗粒的分散,可以提高(Ni-P)-MoS2复合镀层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国内外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一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及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和氟碳表面活性剂等新型表面活性剂在稠油乳化降黏中的应用,评价了各种表面活性剂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FBY型复合表面活性剂是由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的,其具有助排和驱油性能,根据行业标准对该表面活性剂进行了室内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0.4%的胍胶压裂残液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使用浓度为≥300 ppm,其表面张力为25.74 m N·m-1,界面张力为6.2×10-2 m N·m-1,可以使羟丙基胍尔胶残液的返排提高率达到26.5%以上;作为注水中的驱油剂应用,原油采收率可以达到≥78%,可以满足油田在增产提高采收率方面的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种全氟辛基两性磷酸酯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钱君  陈洪龄 《日用化学工业》2006,36(6):348-350,368
对一种全氟辛基两性磷酸酯氟碳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该表面活性剂与无机盐、阴离子碳氢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该两性磷酸酯氟碳表面活性剂自身表面张力为24.0 mN/m;电解质氯化钠对该两性磷酸酯氟碳表面活性剂影响显著,可使表面张力下降到22.4 mN/m;阴离子碳氢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可使表面张力降至21.4 mN/m;阴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全氟丁基磺酸钾和四乙基全氟辛基磺酸铵分别使表面张力降至20.9 mN/m和20.2 mN/m;而非离子氟碳表面活性剂N-乙基-N-聚氧乙烯(9)醚-全氟辛基磺酰胺能使表面张力降至20.9 mN/m。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两性表面活性剂与其他各种表面活性剂的分子间相用,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体系在增加表面层中排列紧密和降低cmc方面尤其具有实用意义。引入分子间相互作用参数β^s和β^m的概念,指出两性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β值在-1--5之间,属于中等强度相互作用范围,提出了复配效应概念,并与协合效应对比,表明无论是由两性表面活性剂产生的协合效应还是复合效应都具有很大的实用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国内外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非离子两性表面活性剂在稠油乳化降黏中的应用,评价了各种表面活性剂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稠油乳化降黏用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专利信息     
一种驱油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一种驱油用表面活性剂、配方体系及其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一种三次采油用高效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制备方法;一种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采油方法;一种表面活性剂及在采油工艺中的配方体系.  相似文献   

19.
选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两种表面活性剂复合后的改性剂对硝酸铵进行表面处理,测定了改性前后硝酸铵的表面接触角、表面张力以及在特定温湿度条件下的吸湿率。结果表明,改性后硝酸铵的吸湿性得到了较好地改善,并得出复合型表面活性剂的改性效果最好,吸湿率下降了87.2%。  相似文献   

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然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会对水体造成污染,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从而影响人类健康.综述了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的处理方法,如物理吸附法、光催化氧化法、电絮凝法、微生物降解法、混凝法、声化学法、高级氧化法等.通过降解方法的分析与对比,为后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降解研究提供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