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述了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出现的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资源枯竭、地下水水质恶化、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和地面塌陷等水利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达到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徐州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伴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地面塌陷、水质恶化。分析徐州市地下水资源系统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对产生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对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 徐州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长江——黄河流域过渡性气候特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北方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地下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应采取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优化开采布局、治理污染源、建立节水型社会等措施,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丰富,具有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大规模的农业活动和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改变了区域水文条件,引发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近年来水田种植面积的迅猛增加,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的下降。因此充分调配、利用区域的地表水资源,合理地控制地下水的开采,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文章分析三江平原的地下水超采情势,并提出开发和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曹妃甸区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地下水位大面积持续下降,导致地面沉降、水质恶化等一系列生态与环境问题,这些问题若不及早重视,将成为制约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缓解经济发展与用水之间的矛盾,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1.地下水资源利用现状据2007年水资源评价,调查曹妃甸区地下水总开采量为3200万m~3。2011年对全区用水现状进行调查,总开采地下水5233.13万m~3,年超采2233.13万m3,其中,生活用水931.42万m3,占17.8%:工业用水254.8万m~3,占4.9%:农业用水4046.91万m~3,占  相似文献   

6.
目前北京市地下水尚存在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环境恶化等问题,分析表明,地下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还处在比较简单的自然发展阶段.结合北京实际情况构建地下水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提出发展对策和建议,为北京市地下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7,(2):77-81
从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变化和环境质量改变两方面,分析了人类活动对北京平原区地下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受超量开采影响,北京地区水资源总量大幅减少;地下径流由原来的北西向南东流动变成现在的受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影响,流向漏斗中心;由于污染物大量排放和对地下水超量开采,因此地下水氧化还原环境发生变化,导致地下水水质恶化,并造成了水位持续下降和地下水资源亏损等水环境问题出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截断污染源和减少地下水超采可以控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抓住南水北调水进京之契机,实行地下水减采和回补涵养以恢复地下水资源及改善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东营市广饶县境内地下水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现状,阐述了由于不合理开采利用,甚至超采地下水资源而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从而制约工农业发展,造成水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介绍了实施补源工程使地下水位明显回升的工程实例,说明了引水补源工程是解决地下水资源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长武县区域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造成机井水量减少、报废,泉水断流、干涸等。通过调查及地下水监测资料分析认为地下水位下降主要受煤炭资源开发影响,致使地下水网络断裂、漏失,循环系统遭到破坏加上大量矿坑疏干水外排,以及无序和过量开采等是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原因。提出要依据《水法》及《陕西省地下水条例》,研究制定有效措施,保护地下水资源;谁破坏,谁负责,谁治理;加强地下水监测,科学合理开采;推广节水新技术,努力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合理调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淮阴市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引起的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和地下水污染的现状,讨论了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从环境地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1.地下水超采情况 地下水超采系指在特定区域内,在一定的水文地质、地下水补排条件和在某一开采水平下,多年平均地下水开采量超过多年平均地下水可开采量,由于地下水超采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现象的地区,均为超采区域。根据超采程度又分为轻微超采区、超采区、严重超采区。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安全管理实践——以天津地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现象明显。为了探讨地下水资源与地质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新思路,在综述国内外地下水资源管理法规建设、管理体系建设和管理具体措施经验的基础上,以天津地区作为典型地下水资源超采区和地面沉降区,深入分析地下水资源开采历史及现状,依据地面沉降监测数据划分出地面沉降地质环境问题演化阶段,概要介绍了天津市地下水水资源管理目标任务和法规建设,并着重论述地下水开采量与地下水位双指标控制、地下水禁限采区区划、地下水压采和水源转换、地下水资源开采许可以及加强地热水开采和回灌审查等一系列基于地面沉降防治的地下水资源管理实践。  相似文献   

13.
志丹县由于地表水资源匮乏,目前全县用水均依靠地下水,由于前期肆意开采,导致地下水在2000年~2014年间地下水位埋深不断下降,严重阻碍了志丹县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目前地下水位已经处于平稳状态。通过分析志丹县地下水典型年份的监测成果,总结志丹县地下水资源基本情况及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依据志丹县地下水目前治理情况总结地下水的治理经验建议,给类似地区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4.
石羊河流域土地辽阔,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年人均水量只有743m^3,亩均水量403m^3。近30年来,由于大量开垦荒地,抽取地下水以补充地表水源不足,造成多年连续超采地下水,使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地面污染水不断补给地下水,致使流域中下游地下水水质恶化,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日照市沿海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致使沿海局部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极易诱发海水入侵,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退化.遏制海水入侵,做好沿海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工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本文对日照市沿海区域2012—2019年地下水动态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沿海区域地下水资源管理保护和防治海水...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域地下水动态特征,探索地下水的运动规律,对指导区域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峄城盆地的地下水动态特征,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依据。峄城盆地地处鲁南,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的粘性土,寒武系、奥陶系的石灰岩组成,石灰岩的富水性较好,为盆地的主要含水层。通过分析峄城盆地地下水观测资料可知,在盆地周边岩石裸露地段,地下水位升降与降水同步,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盆地腹部由于被第四系覆盖,地下水位升降具有滞后降水时间现象。根据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分析,1981年峄城盆地地下水自然流场向土楼河村方向汇集,1995年十里泉发电厂林桥开采地段建成开采后,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使盆地腹部地下水向林桥附近汇集,2009年林桥开采地段停采后,地下水位逐渐恢复,地下水又向土楼河村方向汇集,因此峄城盆地地下水运动受到降水和人工开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一定区域内的地下水长期过量开采,就会形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埋深增大。当本区域的开采强度大于周围地区开采强度时,本区域就会出现地下水位下降漏斗;反之本区域地下水位高于周围地区地下水位,形成反漏斗。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引起了地下水各项补给条件的改变,地下水可开采量亦随开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按常规方法逐项合理计算各项补给量比较困难。本文以保定市区为例,依据本地实际开采量、地下水动态资料,采用均衡开采量原理推求随开采水平而变化的地下水可开采量,经过验证该方法所求成果合理,具有一定精度。  相似文献   

18.
准确认识地下水流场演变机制是开展地下水系统涵养修复的前提和基础。以滹滏农业区为典型区,基于该区逐月地下水动态观测和降水资料,采用区域地下水动态模型及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等方法,开展了降水和开采变化对农业区地下水流场影响特征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降水变化是驱动地下水位变幅的重要因素,在枯水年份地下水位下降阈值介于0.5~4.0 m,在平水年份下降阈值介于0~2.0 m,在丰水年份地下水位大幅上升;地下水位与开采量关系不明显,但与区域累计超采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地下水累计超采量每增加1.0亿m3正定农业区地下水位下降6.4 m、藁城农业区下降7.3 m。随降水量的增大,农业区开采强度呈幂函数减少趋势,地下水补给量呈幂函数增长趋势。农业开采减少趋势线和地下水补给增加趋势线的交会点为地下水系统平衡点,在平衡点左侧的年份地下水系统处于负均衡状态,离平衡点越远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越大;在平衡点右侧的年份地下水系统处于正均衡状态,离平衡点越远地下水位上升幅度越大。研究成果可为区域地下水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佳木斯市城区因地下水集中大量开采,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地下水污染环境等问题。针对地下水超采区现状,提出开源、限采、节流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华北平原腹地的邯郸市东部平原区浅层地下水类型属于入渗-开采型,采用统计学和GIS方法等对其1980—2016年浅层地下水实测水位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邯郸市平原区地下水时空变化特征及成因。研究表明:邯郸市主城区及东部13个县的地下水位在1985—2010年明显下降,累计下降了16.1 m;2010—2016年地下水下降趋势得到遏制,地下水位基本维持稳定。近年来邯郸市平原区地下水的空间分布年际变化较小,其中主城区及魏县、广平县、曲周县等区域地下水位有所抬升,原因是陆续实施的生态水网、地下水压采、引黄、引江等措施增加了地下水补给量和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使邯郸市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得到了遏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