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济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成藏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从生、储、盖、运、圈、保六个方面概述了岩浆活动对油气成藏的作用。对济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的有利成藏条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火成岩储层的分布层位对火成岩能否成藏及运聚成藏方式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火成岩储层与生油岩的空间分布及油气运聚方式,建立了三种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模式,即"下生上储"型、同层运聚型和"上生下储"型。其中同层运聚型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油源通道发育、储层物性好的"下生上储"型火成岩油气藏也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2.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火成岩储集层的控制因素   总被引:23,自引:7,他引:16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火成岩储集层根据储集空间形态特征可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型和裂缝 孔隙复合型三大类 ,其中每种类型又按储集空间的成因划分出若干亚类。分析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火成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发展 ,认为火成岩储集层的发育程度受火成岩岩相、构造作用、成岩作用、风化作用等因素控制。不同火成岩岩相以及同一岩相带中不同亚相的储集层其储集特征差异较大 ,如喷溢相中过渡亚相带气孔、微裂缝发育 ,物性好 ,可视为有利储集层 ;构造作用形成的构造裂缝不仅本身可作为储集空间 ,还可连通如气孔等孤立孔隙和促进溶解作用的进行 ,对改善储集条件具有关键作用 ;次生成岩期的溶解作用和风化作用可形成大量次生孔隙 ,但该期也常发生自生矿物充填孔隙、裂缝 ,降低了储集层的物性。  相似文献   

3.
济阳坳陷第三纪侵入岩成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入岩是张性断陷盆地中较为发育的地质体。济阳坳陷第三纪辉绿岩油藏的发现表明在含油气盆地中,侵入岩能形成有经济价值的油气聚集。储层的形成是这类油藏形成的关键因素,裂缝系统的发育是条件之一,溶蚀孔隙的产生主要是烃源岩产生的有机酸形成的酸性溶液溶蚀硅酸盐类矿物的结果。侵入岩发育、有机酸产生、烃源岩压实排水和油气生成时间的匹配对侵入岩油藏的形成有决定作用,油气藏的形成还受岩体空间状态和岩体相带展布的控制。对这些因素的综合研究能够对侵入岩体的含油性做出较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济阳坳陷罗151井区火成岩储层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151火成岩油气藏岩性复杂、储集空间多样、非均质性强,储层评价困难。通过岩心观察、电镜扫描等基础资料分析和储层物性资料的对比分析,对罗151火成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储层特征、成岩后生改造等做了详细的研究;通过压汞测试技术,分析各相带储集岩的孔隙结构,根据储层分类评价标准,划分各类储层。研究表明,孔隙结构上,角岩物性较好;辉绿岩中心带上边缘带次之;侵入岩下部接触带辉绿岩难以形成有利储层。通过对罗151井区火成岩储层特征研究,完成了优质储层预测,为该区进一步的勘探开发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火成岩岩相决定了火成岩体中原生孔隙的发育规律,影响着后期的构造形变、断裂破碎对火成岩储层的改善程度,是影响储层性质的基本因素之一。通过研究明确了济阳坳陷火成岩不同岩相的识别特征,建立了岩相分布模式,包括侵入相及相关变质相模式、火山碎屑锥相模式及溢流玄武岩火山相相模式三种类型,为火成岩储层的综合评价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济阳坳陷低位古潜山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济阳坳陷富台油田位于埕南陡坡带下降盘二台阶上,具有“坡下山”的成藏特点。研究发现,在二台阶潜山带上发育2种古潜山类型,即以“两洼之古梁”为背景的古梁低位古潜山和发育于生油洼陷中心的隐伏低位古潜山。前者其上被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四段所覆盖,古潜山顶部以石炭一二叠系为盖层,古潜山主体以奥陶系、寒武系为储层,以前震旦系片麻岩为基底。形成多层古潜山内幕块状油气藏;后者以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底部和奥陶系顶部之间的不整合面为盖层,以寒武系、奥陶系为主要储层,形成新生古储古潜山内幕油气藏。其中,寒武系是近期发现的区域性新高产含油层系。据此认为,在济阳坳陷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一侧寻找类似的古潜山油气藏将取得一定的勘探突破。  相似文献   

7.
济阳坳陷透镜状砂岩成藏模拟实验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从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透镜状油藏物性特征统计发现,砂体物性与圈闭充满度呈正比关系,而且存在一个砂体物性门限值,即当平均孔隙度大于12%时,砂体内才有油气的聚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储集层岩石的孔隙性、渗透性和含油性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定量描述的优点,以同一围岩含油饱和度,相同温度、压力,以不同物性相同规格的人工岩芯进行模拟实验,实验证实砂体物性是影响砂体含油饱和度的重要因素。砂体含油性有随砂体物性增加而变好的趋势。成藏模拟实验与统计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从透镜状油藏成藏机理分析来看,在毛细管力差和烃浓度差的作用下,油气首先从较大孔隙进入砂岩透镜体中,油气的进入占据了砂岩透镜体中的孔隙空间。在孔喉半径小、物性差的砂体内应无油气的聚集,即砂体不能成藏  相似文献   

8.
冀中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发育了溢流相、火山沉积相和侵入相3种火成岩,以溢流相为主要类型。根据岩浆活动的相对强弱,将新生代岩浆活动分为孔店组—沙四段沉积时期、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时期和沙一段—东营组沉积时期共3期。其中第1期岩浆活动最为强烈,分布范围最广,主要集中于廊固和霸县凹陷。火成岩岩性以玄武岩为主,安山岩和辉绿岩较少,其储集空间类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控制。冀中坳陷多数凹陷的火成岩具有近油源分布的特点,成藏模式可分为同层运聚型、接触变质型和上生下储型3种。从成藏条件分析认为霸县凹陷及廊固凹陷的火成岩成藏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9.
油气成藏门限研究及其在济阳坳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成藏门限从定量角度阐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规律。它是指确定的成藏体系内形成油气聚集所需要损耗的最低烃量,包括源岩残留、储层滞留、盖前排失、围岩损耗、水溶流失和扩散等6个方面。地史过程中,油气生成量达到或超过成藏体系内能够损耗的最低烃量时,油气聚集作用才能开始进行。在源岩生油气总量一定的情况下,成藏体系内油气的成藏时间、运聚烃量和油气藏最大规模等都受成藏门限的制约。对济阳坳陷28个成藏体系的应用研究表明,油大量聚集成藏前最低损耗烃量介于0.36×108~18.4×108t,它主要随排烃强度、油气运聚范围和目的层的倾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砂地比、构造变动次数和剥蚀厚度的增大而减小。济阳坳陷最有利的成藏体系包括沾化凹陷的渤南-孤岛成藏体系,东营凹陷的中央背斜带、北部陡坡带、滨县凸起南坡、王家港-八面河和惠民凹陷的中央背斜带以及车镇凹陷的义和庄凸起北坡、车镇凹陷北等,它们均已进入成藏门限,远景资源量2.18×108~6.31×108t,能够形成的最大油气藏储量规模可达0.16×108~4.79×108t。  相似文献   

10.
对桥东油田进行了石油地质综合研究,明确了该油田的油气成藏条件、油藏类型、油气分布规律及其主控因素。桥东油田具有有利的油源条件、储盖组合和圈闭条件,油藏类型为构造油藏和复合油藏,纵向上分布于古近系沙河街组沙三上亚段和沙四上亚段,平面上富集于有利的正向构造带;断层控制油气的运移与成藏,构造背景控制油气的平面分布,储盖组合条件制约油气藏的发育;取得的认识对油田下一步勘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济阳坳陷CO2气藏勘探有利区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气藏的形成和火成岩及断裂活动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近纪以后形成的碱性橄榄玄武岩具有较有利的气源条件,CO2气藏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郯庐断裂以及埕南断层、齐广断层等是济阳坳陷内CO2气藏的成气断裂,高青-平南断层、商店-平方王断层、王判镇断层以及白桥断层等可能是对气藏的形成有较大控制作用的输气断层。埕南断裂带和王判镇-高青-平方王构造带是下一步勘探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12.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济阳坳陷不整合取心井的岩心观察以及矿物、元素的微观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完整的地层不整合包括风化黏土层、半风化岩石和未风化岩石3部分.风化黏土层完全被风化,母岩原生构造及层理完全消失,岩石中长石、方解石完全蚀变;黏土矿物含量高,Si、Fe、Al元素富集,Ca、Mg元素淋失;受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孔隙性、渗透性变差.半风化岩石未被完全风化,残留部分方解石、长石;发育次生黏土矿物,元素富集及淋失程度低于风化黏土层;可见网膜状构造、裂缝充填构造,溶孔、裂缝发育,孔隙性、渗透性较好.两者在空间上构成良好的储、盖配置关系,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3.
济阳断陷盆地生物气藏形成及分布的地质条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从济阳断陷盆地构造特征、生物气形成环境、气源岩评价、构造岩性因素以及后期保存条件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研究.断陷作用控制了盆地发育和演化,位于东营与惠民凹陷构造结合部的阳信、流钟、里则镇等洼陷断陷作用较弱、地层埋藏较浅,有利于生物气的形成和分布.低温、咸化还原环境等是生物气形成的有利地质条件,优质的烃源岩为生物气藏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滨浅湖古构造背景有利于碳酸盐岩的发育及分布,构造和碳酸盐岩分布控制了聚气圈闭形成和生物气富集;后期保存条件是生物气成藏富集的重要地质因素.指出阳信、流钟、里则镇等具有生物气成藏与分布的良好地质条件,是近期生物气勘探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形成机制与组合模式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油藏分布极为广泛,基于地层油藏分布特征分析,明确了研究区内地层油藏的发育与不整合密切相关.剖析了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及微观组构特征,将济阳坳陷第三系地层不整合构建样式划分为16种类型,指出有4种不整合构建样式控制着地层圈闭的形成,并在盆缘斜坡上的古鼻状构造带形成地层圈闭群.研究了不整合在油气运聚中的作用,认为油源断层、骨架砂体、不整合体组成的“T-S”型输导体系的有效性与输导能力是地层油藏形成的关键,并建立了第三系地层油藏组合模式.探讨了地层油藏的勘探经验与勘探部署中须重点关注的三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济阳坳陷沙河街组有效烃源岩特征与评价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有效烃源岩的概念和应用需要实践的验证。济阳坳陷油气勘探已有40年历史,积累了研究有效烃源岩的大量地质地球化学资料。综合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根据大量样品分析和地质研究,认为沙四段上部盐湖-咸水湖相、沙三段下部咸水-半咸水环境沉积的油页岩、灰质(含灰质)泥页岩是济阳坳陷主要油田的原油提供者,它们是湖盆因盐度不同而形成分层水体并造成缺氧环境中沉积的,有机碳含量多大于2%,有机质性质良好,但是由于断陷活动差异性、浊流沉积的事件性和气候多变性,缺氧环境不时被打破,存在很强的非均质性和分布的区域性。为了真实反映这种有效烃源岩的时空分布,提出了体系域为单元的、按有机碳含量划分5级烃源岩的评价方法,并且讨论了有效烃源岩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作。图2参9  相似文献   

16.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煤成气成藏模式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系煤层分布广泛,煤质优良,演化程度适中,具有形成中型煤成气藏的基础。从已知煤成气藏分析入手,结合济阳坳陷已知类型气藏分析,指出了其煤成气藏的主要控制因素是沉积埋藏史,提出了新的成藏模武划分标准,并对不同类型成藏模武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凝析气藏为近年来胜利油田油气勘探发现的新类型,表现为既不同于油藏又不同于气藏的一种特殊类型.济阳坳陷凝析气藏主要分布于盐湖相深层和古生界地层,凝析气藏埋藏深,具有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高、单井产能高的特点.高成熟演化是凝析气成藏的内在因素,高温高压是形成凝析气藏的外在因素,优质储层是凝析气藏富集高产的重要条件,优质盖层是维...  相似文献   

18.
济阳坳陷古潜山油气藏体系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古潜山油气藏分布规律严格受构造带控制,断陷盆地不同构造带及其演化特点,决定了不同构造部位具有不同的古潜山圈闭体系和油气藏形成条件,济阳坳陷“古潜山”圈闭体系按二级构造带可划分为高潜山油气藏体系,中潜山油气藏体系和低潜山油气藏体系,其勘探程序依次为:区域构造带研究,确定石潜山展布区;潜山构造特征研究,落实潜山顶面及内幕储层构造形态;油气源及油气运聚分析,落实潜山油气藏形成类型,有利储集层预测,利用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寻找有利储集相带;综合分析,评价潜山油气藏勘探潜力和规模,设计探井,通过对济阳坳陷潜山油气藏进行体系的划分和勘探技术与方法的优化,近期在低潜山的车3,中潜山的CBG4和CB30,高潜山带的广饶潜山的勘探中取得了突破。  相似文献   

19.
济阳坳陷古近系烃源岩结构及排烃的非均一性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济阳坳陷古近系湖相纹层状泥页岩中的有机碳分布非均一性强烈,烃源岩结构有大段纯泥岩式、砂岩嵌入式、指状式、泥岩嵌入式、泥包砂式、砂包泥式和砂泥交互式等,其压实状态、压力分布状态及排烃特征互不相同。烃源岩压实不均衡导致排烃的非均一性,厚层烃源岩中的滞排现象和超压体系的幕式排烃特征是非均一性的两种极端体现。烃源岩排烃的非均一性为分阶段进行排烃模拟提供了新思路。图3表1参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