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区域构造演化和地层发育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由于石西地区石西11 井区J2x-K1q 段发育较低倾角、小断距断层及较高的泥地比值,造成了导油断裂在该井区J2x-K1q 段地层发育泥岩涂抹层形成断层封闭,阻止了下部油气沿该导油断裂运移至下盘高部位的石西11 井K1q 圈闭成藏,由该泥岩涂抹形成的断层封闭也同时阻止了油气向石西6 井同一盘上部层位K1q 圈闭的运移成藏。研究泥岩涂抹效应对研究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付广  吴伟 《岩性油气藏》2015,27(1):14-20
在油气藏类型及分布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空间配置关系分析,对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成藏模式及其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尔逊—贝尔凹陷主要存在4种油气成藏模式:1源内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次凹南一段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南一段烃源岩内发育扇三角洲前缘砂体;2源外侧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斜坡带上南屯组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发育连接斜坡带上的断层圈闭与次凹南一段烃源岩的砂体输导体系;3源外侧基岩裂缝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与次凹南一段油源区侧接的古潜山基岩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发育与次凹油源区侧接的基岩潜山;4源上断层圈闭油气成藏模式,主要分布于次凹南一段油源区之上的大磨拐河组和部分南二段地层中,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次凹南一段油源区长期发育与大磨拐河组及部分南二段地层连接的断裂。  相似文献   

3.
准噶尔盆地石西油田侏罗系构造特征和油气分布研究发现,大规模的差异隆升造成侏罗系引张,在形成披覆背斜的同时,背斜翼部转换带部位形成了张性正断裂,同时也是造成油气分布在构造相对低部位的重要因素.隆升过程中,相对隆起区的侏罗系在挤压作用下形成流体高势能区,导致断层开启时输导的油气难以进入圈闭成藏,隆升结束后断层封闭,遮挡沿斜坡带上倾方向运移的油气,从而使油气在相对低部位断层下降盘的圈闭内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4.
准噶尔盆地腹部K/J不整合面上下地层勘探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1区块目前含油层系主要为侏罗系三工河组二段(J1s2),含油层系单一,新层系勘探有待突破。腹部地区侏罗系—白垩系(K/J)为大型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三角洲前缘、河流相砂体非常发育,构成了该区非构造油气藏的重要储集体。受燕山运动影响,该区K/J上下地层发育多个不整合面和多套断裂体系,不整合面上下地层隐蔽圈闭发育,油气运聚条件优越。K/J不整合面上下地层侏罗系西山窑组(J2x)、头屯河组(J2t)和白垩系清水河组(K1q)是腹部地区油气勘探重要目的层系,近年,邻区在上述层系不断获得新的突破,结合邻区的勘探认识,对中部1区块J2x、J2t、K1q油气成藏条件及勘探前景作了深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南堡凹陷东一段油气成藏与分布的主控因素及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广  夏云清 《岩性油气藏》2012,(6):27-31,37
为了研究南堡凹陷东一段油气成藏规律,采用油藏解剖和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之间空间匹配关系研究的方法,对其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和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断裂是油气向东一段地层垂向运移的输导通道,东二段和馆三段2套盖层的合理匹配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砂地比大于20%的区域有利于油气向东一段地层侧向分流聚集,油源断裂附近的正向构造是东一段地层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油气成藏模式为:下伏沙三段(或沙一段—东三段)源岩生成的油气沿油源断裂向东一段地层运移,在穿过东二段泥岩盖层且被馆三段火山岩盖层封闭的区域内,向砂地比大于20%的东一段地层侧向分流,最终在油源断裂附近正向构造上的断块、断层遮挡和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6.
准中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湖侵体系域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受盆地构造面貌控制,该区主要发育岩性圈闭。研究区主要烃源岩为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二叠系暗色泥岩,储层发育多套多类型储盖组合;走滑断层作为油源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优势通道,古构造低势区控制了油气的运移方向,有利方向上的岩性圈闭控制油气富集。准中1区块深洼区岩性圈闭具有二叠系源岩供烃、花状油源断层垂向输导、低势区岩性圈闭富集的油气成藏模式,下一步勘探应重点考虑油源断裂与古构造匹配良好的岩性圈闭发育区。  相似文献   

7.
为搞清断裂对辽河坳陷齐家-鸳鸯沟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油气成藏的控制规律,在断裂系统详细划分的基础上厘定了油源断裂,并分别应用SGR方法和断裂活动速率对断层圈闭侧向封闭能力和成藏期后断裂活动强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断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①油源断裂控制油气的聚集部位;②断裂侧向封闭能力控制了断层圈闭油气充满程度;③成藏期后断裂活动强度控制先期聚集油气的保存程度。综合以上研究,建立了有利目标优选标准,认为在油源充足、储层物性较好的情况下,两条以上油源断裂控圈,圈闭充满程度大于50%,并且成藏期后活动速率小于2m/Ma的断层圈闭为Ⅰ类圈闭,钻探风险最小;次之为Ⅱ类和Ⅲ类圈闭。最终预测出2个Ⅰ类圈闭和1个Ⅱ类圈闭,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上亚段下一步钻探预测新增含油面积5.8 km2。  相似文献   

8.
周霞  李海涛 《石油物探》2011,50(4):417-424,26
研究了准噶尔盆地西缘车排子地区沙湾组断裂系统与油气成藏的关系。首先,综合应用二维和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断层描述;然后,以排206井东断层和排2-70井北断层为例,从定性分析和定量描述两方面综合评价了断层的封堵性;最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勘探实践,分析了断层与圈闭、油气运移、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认为,该区沙湾组断层与地层尖灭线匹配形成的圈闭是有利圈闭,红车断裂的长期活动和喜马拉雅期小断层的纵向沟通使得油气得以运移至沙湾组地层,有断层沟通的圈闭更有利于油气成藏。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盆地历经多期构造变动,断层圈闭发育普遍。断层作为断层圈闭的边界条件,在油气成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断层圈闭较发育的歧南斜坡区为例分析了同向断层和反向断层控制油气垂向富集的差异,基于三维地震资料,从断层形成过程和断层圈闭分布出发,剖析了断层遮挡圈闭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结合油水分布规律,基于油藏解剖并应用储层定量荧光技术明确了不同类型断层控藏的差异及其形成机理。研究表明:①断层分段生长作用和断层上盘与下盘的差异活动是同向断层控制下断层遮挡圈闭形成的主要原因,斜坡区反向断层控制形成的断层圈闭则是断块掀斜翘倾作用所致;②同向断层圈闭发育在断层上盘分段点位置,只有当同向断层进入"硬连接"阶段方可形成断层圈闭,反向断层圈闭形成在断层下盘,在反向断层活动初期便可形成;③同向断层既可以控制油气在多套含油气系统中聚集成藏,也可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而反向断层往往控制油气在一套含油气系统中富集;④不同类型断层控制油气垂向聚集的差异与圈闭发育位置以及断-盖配置有关。采用泥岩涂抹系数对沙河街组一段中部盖层控制的含油气系统的垂向调整进行定量评价,泥岩涂抹系数低于3.5时油气保存,泥岩涂抹系数高于3.5时油气垂向渗漏。  相似文献   

10.
以石西地区地层钻遇最全、岩相连续性最好的石西1井、石西2井为基础,结合相邻井的单井资料,开展石西油田石炭系火成岩油气藏特征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火成岩的岩石特征、物性特征及岩相特征等方面。石炭系火成岩自下而上发育基性-中基性、中性和中酸性三个不同的岩性段,属于一个完整的火山喷发旋回,不同的岩性段其储层特征不同;根据对目的层段火山活动产物和岩石特征的研究结果,将石西地区的火成岩岩相划分为爆发相和溢流相,以溢流相发育为主,且溢流相带为本区最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域;通过对石西油田火成岩储层的综合研究,推断了火成岩储层的发育区,并预测了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11.
在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断层封闭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断块油气田中,断层封闭性直接影响油气的运聚成藏。断层封闭性主要分为对接封闭和断层岩封闭2种类型,泥岩涂抹作为断层岩封闭中的一种,对断层封闭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泥岩涂抹是砂-泥岩互层地层变形研究中的一个重点,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泥岩层的流变性、能干性、埋藏深度、变形速率等。目前,对泥岩涂抹的研究主要通过野外露头区考察和模拟实验,然而对于泥岩涂抹的形成以及演化过程的研究只能借助于模拟实验。文中设计完成了4个砂箱实验,并应用粒子成像测速(PIV)技术计算实验模型剖面上断层发育过程中各个阶段剪切应变的分布变化,进而对泥岩涂抹的形成和演化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地区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区域构造演化、构造单元划分及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地区,重点开展了储集层、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研究,建立起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认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涠洲组是主要含油层系,包括4套储盖组合;主要烃源岩为流二段和流三段上部暗色泥岩,2套重要的砂岩储层是流三段和涠洲组;圈闭类型以断鼻、断块及地层超覆型为主,时间、空间上配置较好;成熟烃源岩、储层发育、断层特征、盖层条件和圈闭形态及落实程度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区包括深凹带内斜坡带、南部断阶带和外斜坡、远斜坡带三种成藏模式,内斜坡带西部地区为勘探最有利的区带。  相似文献   

13.
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中南部为例,研究含油气盆地源外斜坡区不同产状断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油水分布规律,从断裂形成演化规律和断层圈闭形成机理入手,对比分析顺反向断裂的断层圈闭发育部位、垂向调整油气分布层位和断层圈闭形成时期的差异。研究表明,源外斜坡区顺向和反向断裂控藏差异性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1)顺向和反向断层圈闭发育部位不同,顺向断层圈闭发育在处于"硬连接"阶段的断裂上盘,其分段生长点处为断层圈闭发育部位,而反向断层圈闭受地层掀斜作用发育在断裂下盘断距最大部位;(2)顺向和反向断层圈闭形成时期不同,顺向断层圈闭形成时期为断裂开始进入"硬连接"阶段时期,而反向断层圈闭形成时期即为断裂开始活动时期;(3)顺向和反向断裂垂向调整油气分布层位不同,顺向断裂垂向调整油气后,油气分布具有单层和多层分布的特征,而反向断裂垂向调整油气通常表现为单层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4.
在乌尔逊凹陷北部大一段断层发育及活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断层带填充物岩性和泥岩塑性变形强度评价了其主要断层在大一段的垂向封闭性,通过断层封闭性及其演化史与油气运聚成藏之间关系研究认为,只有晚期和继承性断裂才能作为南屯组源岩的油气运移通道,大一段内较好的垂向封闭性有利于油气在南二段聚集,与断裂有关的圈闭是乌尔逊凹陷北部的主要圈闭类型。  相似文献   

15.
以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文安斜坡中南部为例,研究含油气盆地源外斜坡区不同产状断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以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油水分布规律,从断裂形成演化规律和断层圈闭形成机理入手,对比分析顺反向断裂的断层圈闭发育部位、垂向调整油气分布层位和断层圈闭形成时期的差异。结果表明,源外斜坡区顺向和反向断裂控藏差异性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1)顺向和反向断层圈闭发育部位不同,顺向断层圈闭发育在处于“硬连接”阶段的断裂上盘,其分段生长点处为断层圈闭发育部位,而反向断层圈闭受地层掀斜作用发生在断裂下盘断距最大部位;(2)顺向和反向断裂垂向调整油气分布层位不同,顺向断裂垂向调整油气后,油气分布具有单层和多层分布的特征,而反向断裂垂向调整油气通常表现为单层分布特征;(3)顺向和反向断层圈闭形成时期不同,顺向断层圈闭形成时期为断裂开始进入“硬连接”阶段时期,而反向断层圈闭形成时期即为断裂开始活动时期。顺反向断裂控藏作用的差异性研究为源外斜坡区油气勘探部署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常规储层和致密储层内断层封闭机理及油气聚集差异性,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和渤海湾盆地冀中坳陷束鹿凹陷为研究对象,从断裂变形机制出发,剖析了不同类型储层断裂—盖层耦合封闭机理,建立了不同类型储层内断层圈闭油气聚集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常规砂岩储层内断裂带断层核发育碎裂岩和泥岩涂抹,破碎带内发育变形带,断层封闭类型为断层岩;致密火山岩储层内断裂带断层核发育无内聚力角砾岩,破碎带内发育裂缝,断层封闭类型为岩性对接。(2)断层封闭油气具有“漏水桶短板原理”,断层岩封闭烃柱高度取决于最小断层泥含量分布位置及封闭能力;岩性对接封闭烃柱高度取决于圈闭范围内最大断距和最小断距之差,具有统一油水界面。(3)致密储层断层油气藏一般为块状油气藏,油气主要分布在断裂上升盘,且受区域性盖层控制;常规储层断层油气藏一般为层状油气藏,受局部性盖层和断层联合控制即可成藏。结论认为,断—盖耦合封闭机理的认识和油气聚集模式的建立,为不同类型储层断控型油气藏勘探部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地震解释剖面分析和精细地层对比研究,对摆宴井地区断裂发育特征和断层封闭性进行了研究。摆宴井油田构造位置特殊,位于断裂带发育区,区内发育了四条NNW向展布的逆断层以及六条近EW向展布的正-走滑断层和逆-走滑断层,主要以叠瓦状、冲起及对冲组合分布,断层发育规模大,纵向贯穿延长组和延安组地层;初步认定断层形成于油气成藏之后,断层封闭性良好,将原始油藏分隔为多个次级油藏,形成独立的油气开发单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北部前缘斜坡带的地质概况及构造演化史。在此基础上.对该区带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该区新近系沙湾组油源来源于侏罗系,该储层属于中等-好储层,沙湾组内部发育的泥岩厚度适中、封盖性能好,可作为油气层的盖层。由于不同沉积阶段湖岸线变迁、剥蚀超覆作用在缇坡上形成不同类型的隐蔽圈闭,包括上倾尖灭圈闭、岩性透镜体、地层超覆、地层不整合圈闭、断层-岩性圈闭。综合分析结果认为该区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可以成为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9.
西湖凹陷平北地区断层发育,圈闭以复杂断块为主,断裂与油气藏关系密切,断层的发育期次、开启与封闭、组合样式,直接影响到油气的运移、聚集和富集程度。平北地区发育了全盛型、早盛型和中盛型3种类型断层,断层的活动时期、断层两盘的岩性配置以及泥岩涂抹等是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平湖组早盛型断层封闭性最好,平湖组—花港组全盛型断层封闭性相对较差。不同断层组合圈闭的油气富集程度具有明显差别,顺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反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相对较低,顺倾向与反倾向断层组合圈闭油气富集程度居于中等,根据以上认识优选目标钻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台9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规律,在源岩、圈闭和输导通道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台9区块油气成藏要素的空间组合与油藏分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油成藏要素可分为成藏三要素皆发育、圈闭不发育和输导通道不发育3种类型;油气成藏要素空间匹配关系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为输导断裂分布控制油藏分布,圈闭发育区是油聚集分布的有利区,被输导断裂沟通的圈闭是油聚集的有效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