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云南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有1513万多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2%,水质问题主要是氟、砷、铁、锰等超标严重。同时,通过对273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情况看,县以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总体水质较好,但由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加剧,部分城市水源地水质安全受到威胁,并且14%的水源地水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为此提出8条建议,呼吁云南省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2.
鞍山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应对城市供水危机,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源地的保护区,对鞍山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进行科学划分,以保护鞍山市的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3.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是为城市公共饮用水供给系统提供原水的区域,其管理效果直接影响供水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是水资源和水环境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管理现状的调查,结合重庆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了新时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管理措施的思路和对策,从而达到保障城市供水安全乃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饮用水水源地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保护是饮水安全保障的关键.简要介绍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国外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评价研究进展,并以新西兰为例介绍水源地监测、评价分级框架的相关内容.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我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工作中急需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武锦华 《山西水利》2007,23(1):27-28,41
饮水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山西省111个城市(含县城)的饮用水水源地中,有44个城市现状综合生活水源不安全,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存在较大隐患。提出了解决城市饮用水源问题的相关对策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6.
水对人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安全饮水是人类健康的根本保障。目前我国城市饮水状况不容乐观,饮用水水源地作为饮用水的源头,存在水资源污染严重、用水量短缺、安全防护体系和保障措施薄弱等问题。文章基于生命周期的理论,开展水源地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根据生命周期理论,水库型水源地环境功能主要包含上升、稳定和变化(衰落、持续或复苏)三个阶段,根据对每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下的水库型水源地的五种管理模式,以期对水源地安全管理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同市现有36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文中介绍了这些饮水水源地的综合管理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贵州省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受污染的风险加大,为摸清水源地现状安全状况并提出合适的保护措施,在贵州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从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方面评价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隔离防护与宣传警示工程、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三大类工程措施来开展水源地保护规划。全省133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综合评价合格率为96.2%。以现状评价不合格水源地和国家重要饮用水水源地为保护重点制定保护措施,规划总投资65.1亿元,为贵州省广大城镇居民构筑坚实的饮水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9.
根据重庆市农村水源地污染状况的调查和农村饮水水质现状,进行了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规划和管理规划。规划工程措施包括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农村点源及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水源地管理规划包括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体系建设、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农村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机制建设。通过规划方案的试点实施和全面推广实施,以期改善水源地的生态环境,保障农村供水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干流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保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饮水安全,必须首先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在调查长江中下游重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排污口、污染防治、管理状况等基础上,评估了各水源地水量安全、水质安全、安全监控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保障情况,分析了水源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长江中下游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措施体系。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对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还缺乏统一的认识,以及缺乏在水库型水源地实地应用的情况,从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基本概念出发,分析了水库生态系统特征、生态胁迫因子,构建了水库型水源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框架,提出了以饮水安全为目标的水库型水源地生态适应性管理方案。通过对水库型水源地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探索,有助于加强我国水源地生态系统有效管理,对水源地管理和保护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京顺义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括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内涵的基础上,从水质安全、水量安全、源安全、生态安全和管理安全五个方面构建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用灰关联分析方法对北京顺义区6个地下水饮用水源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第二水源地安全状况最好,其他5个水源地也处于较安全状态,但是每个水源地依然存在不同方面的安全隐患。文中所构建的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地下水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研究区水源地的安全现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的重要任务。通过对长江流域重要饮用水水源地的基本情况及安全保障达标建设情况的分析,针对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对于健全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工作机制,推动水源地保护工作、保障饮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变化环境条件对饮用水源地安全的影响,基于水源地安全内涵,从水质、水量、生态、环境风险和建设达标度5个方面,构建了包含水资源量、富营养化指数、底栖动物多样性、人类活动强度等12项指标的江苏省湖泊饮用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客观结合的综合权重计算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利用赋分法对江苏省13个典型湖泊饮用水源地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江苏省典型湖泊饮用水源地整体安全状况较好,影响水源地综合安全的关键指标为水质指标和生态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控制长江干流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风险并探索水源地安全管理办法,针对长江干流涵盖31城市、146个地表水水源地以及247家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矩阵法,建立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评价了长江干流各饮用水水源地潜在环境风险等级。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干流饮用水水源环境风险等级为很高、高、中、低、较低的水源地分别占总数的2.7%,3.4%,21.2%,15.8%和56.7%,环境风险很高的城市为苏州市,其次为荆州、无锡、武汉、南通等市,风险很低的城市为池州市及重庆辖属的区县。针对风险评价结果,提出风险分级管控、提高风险抵御能力、降低风险源危害程度,建立区域联防机制以及加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加强沿江码头及危险品运输监管等对策建议。   相似文献   

16.
在综合分析我国城市饮用水水源现有状况下,阐述如何开展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价和管理风险评估、风险减免和规避、全过程风险监控和信息发布以及事故应对的工作内容。建议:1开展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2城市饮用水水源风险管理要以流域环境应急管理相衔接;3强化政府的监管及公共服务职能;4探索水源地保护与补偿机制。提出对于高风险的城市供水水源地难以降低风险的,必要情况下要改变水源,选择风险相对低的水源地作为供水水源。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农村饮水安全的需要,实行规范化管理,加强工程建后管理,改善农村饮用水条件,实现饮水安全目标,提高农村饮用水质量,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18.
全面评价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状况,摸清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做好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工作的基础。本文在全国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有关成果基础上,提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概念和内涵。利用层次分析方法(AHP),系统构建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从水质、水量、风险及应急能力等方面提出具体评价指标,确定了各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针对城市饮用水水质安全、水量安全、风险及应急能力状况及城市饮用水源总体状况,给出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