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丙烯酸酯型双组分水性聚氨酯胶黏剂以其性能优异、抗老化、无毒无污染、低成本等优势而成为复合薄膜用胶黏剂的发展方向之一。利用丙烯酸酯类单体通过预乳化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乳液为主剂、以水溶性多异氰酸酯为固化剂的丙烯酸酯型双组分复合薄膜用水性聚氨酯胶黏剂。讨论了功能性单体丙烯酸-B-羟乙酯(HEA)对丙烯酸酯乳液的黏度、胶膜吸水性及胶黏剂T剥离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HEA含量为0.64%时胶黏剂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2.
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合成及木器漆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原料,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方式合成了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考查了羟基组分等因素对树脂的影响;将制备的水性羟基丙烯酸树脂同多种拜耳水性固化剂配制成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清漆,分析了不同的水性固化剂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粘接》2008,29(9)
为了克服溶剂型聚氨酯干式复膜胶的环境污染和溶剂残留问题,解决水性复膜胶干燥过程慢和能耗大及粘接力差等弊端,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首先以E-44环氧树脂与丙烯酸反应合成丙烯酸环氧单酯(EA);再用乙醇为溶剂,采用半连续加料法,并以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已酯(2-EHA)和EA为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合成了环氧树脂改性醇溶型丙烯酸酯干式复膜胶。该胶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固含量65%,黏度(25℃)500mPa·s,  相似文献   

4.
高羟基含氟丙烯酸乳液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俊  闫福安  陈少双 《中国涂料》2009,24(1):35-38,42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作为原料,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方式合成了高羟基丙烯酸乳液,并在后期补加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剂,提高了单体的转化速率。系统地研究了乳化剂用量、羟基单体、氟单体、硅单体含量等因素对涂膜性能的影响。最后,将制备的丙烯酸羟基组分同水性固化剂配制成双组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清漆,并分析清漆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单体,使用乳液聚合技术合成了水性羟基丙烯酸乳胶,并利用FT-IR、DSC对其进行了表征。然后使用HDI型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配制了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采用FT-IR、盖尔分率、性能测试等手段,对获得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层的分子结构、硬度、耐化学品性、固化剂用量、交联密度等进行了分析讨论。结果表明:以自制的水性羟基丙烯酸乳胶配制而成的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当使用固化剂比例为n(—NCO)/n(—OH)=1.3时,涂层的交联密度最大,硬度、耐化学品性等表现最佳。另外,施工和养护条件是决定水性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固化反应程度和涂层性能优劣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成膜机理、丙烯酸酯组分的制备、异氰酸酯组分的分散等方面,评述了高交联密度的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的新进展.阐明发展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应将丙烯酸酯共聚物的合成工艺、聚氨醑固化剂的选择和施工技术相结合,并指出了水性双组分丙烯酸聚氨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以聚醚多元醇PPG1000与MDI-50反应合成的端NCO基聚氨酯(PU)预聚体为复膜胶的主剂;以聚醚多元醇PPG400为反应介质,以总质量分数60%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及丙烯酸羟乙酯(2-HEA)为共聚单体,合成的低黏度共聚物作为固化剂。将主剂与固化剂按异氰酸酯指数1.4配制成聚氨酯-丙烯酸酯复膜胶。考察了NCO含量、固化剂反应温度、丙烯酸酯配比等因素对复膜胶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主剂NCO基质量分数为16%,固化剂丙烯酸酯共聚物的理论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聚合温度为110℃且固化剂总羟值为160 mgKOH/g时,得到的聚氨酯-丙烯酸酯复膜胶用于聚丙烯复合薄膜表现出优异的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8.
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水性塑/塑复膜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和单体预乳化工艺制备了一种塑/塑聚氨酯改性丙烯酸酯乳液复膜胶(GH-5142)。研究了聚氨酯加入工艺、丙烯酸酯单体类型、配比、乳化剂体系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占乳液总量的2%,软硬单体质量比为1.5,乳化剂用量15%-2.0%,所得复膜胶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9.
宋襄翎  张欣  牛盾 《化学与粘合》2007,29(2):108-110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酸羟乙酯、乙酸乙烯酯、丙烯酸和丙烯酸异辛酯的混合单体及聚氨酯101-乙组分为原料,合成了双组分溶液型丙烯酸酯胶黏剂.并讨论了单体组成以及单体中丙烯酸羟乙酯与固化剂的比例大小等因素对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丙烯酸羟乙酯为18g,丙烯酸羟乙酯与固化剂比例为1:3时性能最优;单纯增加组分中的羟乙酯成分对体系交联程度和体系性能影响不大;羟乙酯如果同固化剂共同作用,胶黏剂性能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和丙烯酸正丁酯(n-B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丙酯(HPMA)和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正十二烷基硫醇(NDM)为分子量调节剂,乙酸乙酯(EAc)为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水性丙烯酸酯复膜胶,并讨论了单体、溶剂、引发剂、NDM、反应温度和时间对合成树脂及复膜胶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5 h、采用半连续加料方式、w(EAc)=50%和w(NDM)=1%(均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时,聚合体系稳定,单体转化率为89%,复膜胶的剥离强度为0.64 k N/m。  相似文献   

11.
保护胶带用高剥离强度乳液压敏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异辛酯(2-EH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原料进行乳液共聚,合成了保护膜用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讨论了乳化剂种类及用量、引发剂及缓冲剂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种子乳液用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的压敏胶具有较高的剥离强度和初粘性,同时具有较好的耐高温高湿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2.
链转移剂与极性单体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链转移剂硫醇及极性单体丙烯酸(AA)、丙烯酸-β-羟丙酯(β-HPA)对丙烯酸酯乳液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同时还探讨了极性单体不同加入方式对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分批加入硫醇、丙烯酸和丙烯酸-β-羟丙酯可显著提高压敏胶的初粘性、持粘性和剥离强度。  相似文献   

13.
陈小锋  李岗  沈峰 《粘接》2011,32(4):53-55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种丙烯酸乳液,将其与一种水基固化剂配合,组成双组分水基粘合剂YH610/YH05,应用于软包装行业的塑料膜复合。针对不同塑/塑复合结构,研究了固化剂比例、上胶量、固化时间和温度等对剥离强度的影响,并与国内外市售同类产品进行对比。当m粘合剂/m固化剂=100/1、上胶量1.8~2.4g/m2、45℃固化8h,剥离强度达到最佳值。其应用性能与国外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14.
自交联型丙烯酸酯树脂纸塑复合胶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丙烯酸丁酯(BA)、酪酸乙烯酯(VAC)为主要原料,适当引入丙烯酸(AA)、丙烯酸羟丙酯(HPA)等活性功能单体,在半连续加料方式下通过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乳液型纸塑复合胶。探讨了单体选择及配比和功能单体、引发剂与乳化剂用量对乳胶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松香增粘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5.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 (PSAs) with higher thermal stability were synthesized by crosslinking acrylic copolymer with naphthyl curing agent. The acrylic copolymer was synthesized for a base resin of PSAs by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of 2-ethylhexyl acrylate, ethyl acrylate, and acrylic acid with N,N′-azobisisobutyronitrile as an initiator. The acrylic copolymer was further modified with glycidyl methacrylate to have the vinyl groups available for UV curing. Thermal stability of acrylic PSAs was improved noticeably with increasing naphthyl curing agent content and UV dose mainly due to the extensive formation of crosslinked structure in the polymer matrix. Although the peel strength decreased with UV curing of acrylic polymer, a proper balance between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adhesion performance of PSAs was obtained by controlling the UV curing with naphthyl curing agent content and UV dose.  相似文献   

16.
改性咪唑类潜伏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等的共聚反应制备了有一定亲水性的丙烯酸树脂,然后利用制备的丙烯酸树脂对咪唑和2-乙基-4-甲基咪唑进行改性制备具有一定潜伏性的环氧树脂固化剂,该固化剂可以和环氧乳液进行复配,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可制备出单组分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铝箔涂覆材料,该材料涂覆于铝箔表面,可获得光滑致密耐腐蚀的涂膜。  相似文献   

17.
孙保帅  朱春山  杨耘 《广东化工》2009,36(8):10-11,62,63
以过氧化二苯甲酰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MAA)树脂,通过实验确定了自由基共聚合适宜的单体配比、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溶剂以及反应的升温速度。该改性后的丙烯酸树脂可作为胶粘剂的大分子固化剂,能提高粘接强度和透明性。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单体对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丙烯酸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聚烯烃用乳液胶粘剂 ,考察了功能性单体包括丙烯酸和丙烯酸 - β -羟乙酯对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乳液型纸塑复膜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醋酸乙烯(VAc)为硬单体和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成功合成了性能优良的醋丙乳液纸塑复膜胶。着重讨论了单体的选择、软硬单体配比、引发剂、乳化剂以及功能单体的用量等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软单体):m(硬单体)=45:50~50:45、w(引发剂)≈0.6%、w(乳化剂)=3.0%和w(功能单体)=6%时,乳液具有较好的纸塑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