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与澳大利亚西部伊尔岗克拉通孟席斯—坎巴达地区太古宙后生金矿化有关的蚀变组合,伴随区域变质作用程度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变质程度高达高角闪岩相岩石或更深。钾交代作用从渐进高级变质级中出现的白云母、黑云母和钾长石得到证实。高级变质通常发生在晚期同构造花岗岩侵入体周围宽阔的热接触变质带中。而蚀变组合的变质重结晶一般也发生在热接触变质带中。这些关系表明,在花岗—绿岩地体构造演化的最终阶段,花岗质岩类侵入体,区域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一般同时发生。晚期同构造花岗质岩类在大规模的同变质热液体系中充当热及流体流动的中心,自该热液体系中沉淀出金,热液可能来自被改造了的幔源流体。  相似文献   

2.
泗城岭—西大明山西部地区位于滇黔桂被动陆缘富宁—那坡陆缘沉降带之西大明山隆起构造单元内,区域构造为泗城岭背斜-古雾岭背斜。区域内断裂发育、有零星的岩浆活动,地质构造较复杂。区域上局部变质作用较强,主要有接触变质、动力变质和气热液变质三种。在构造带中常常发生动力变质作用;受具有化学活动性的热水溶液和气体的交代,岩石常发生气热液变质作用。通过对泗城岭—西大明山西部地区进行蚀变填图,划分蚀变填图单元,圈定不同类型蚀变的分布范围,推断矿化中心,并对其进行异常查证,实现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3.
康山金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范宏瑞  谢奕汉 《黄金》1994,15(3):1-6
康山金矿产在豫西熊耳山古隆起区的结晶基底太华群和盖层中元古界熊耳群地层接触界面附近,矿体严格受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流体包裹体,稳定同位素等研究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太华群变质岩,成矿流体的性质与变质热液截然不同,而与花岗岩浆热液相近似。该矿床的形成与燕山期发生的同构造-花岗岩浆期热液活动有关,金沉淀成矿阶段有大气水的混入。  相似文献   

4.
甘肃天水柴家庄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褶皱系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李子园-吊把子金矿带上,赋存于柴家庄二长花岗岩体外接触带的丹凤群地层中,严格受北东向及北北西向断裂控制。矿区已发现金矿带4条,金矿体11个,具中型矿床规模。矿石类型以含金石英脉为主,次为构造蚀变岩型。品位较高,矿床平均品位达20.70×10-6。矿床形成经历了火山沉积期、区域变质期、构造热液成矿期及岩浆热液成矿期4个阶段,属沉积变质-岩浆期后热液叠加改造的变质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甘肃冶金》2021,43(2)
甘肃清水县百家坝金矿地处祁连造山带陇清铜金成矿带东南段,目前发现的矿体主要产于震旦-寒武系陈家河群火山岩组和碎屑岩组地层中,属于北西(西)向-北东向叠加构造带内的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研究发现,矿体受地层与岩浆岩的热接触变质带和构造破碎蚀变带的共同控制,构造破碎蚀变带为成矿热液的运移提供了通道和沉淀的场所;成矿作用以侏罗纪阁河口岩体等的岩浆活动为重要的成矿热动力源,以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重要的找矿标志。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异常与矿化蚀变带及含矿层位有较好的套合指示。将在综合研究区域上同类矿床的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矿区的地质特征,探讨找矿方向,预测成矿前景,为清水县地区构造蚀变岩(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栾川上房沟特大型钼矿床蚀变分带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栾川上房沟特大型钼矿床位列我国6个世界级特大型钼矿床的第3位。由于其赋矿围岩以变质岩为主,加之矽卡岩较多而复杂。因此,研究赋矿围岩的蚀变分带规律及其与成矿的关系是很有必要的。一般地,工业矿体本身既可赋存于镁质矽卡岩中,也可赋存于碱长花岗斑岩、变辉长岩、花岗岩等不同的岩石类型中,这充分表现出,1)岩体是赋矿或控矿的主要因素,成矿离不开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变质带;2)岩体内部自外向内分带为,较强硅化、钾长石化带和绢云母化带,前两带与成矿关系均较密切;3)围岩蚀变自内向外分带为,金云母透闪石阳起石化带-透闪石阳起石化带-蛇纹石透闪透辉石化带-弱白云石大理岩带,它们可相互叠加。围岩早期蚀变的矿化程度相对较弱,而成矿主要发生于蚀变的中后期-与多金属硫化物矿化有关的、石英-硫化物阶段形成的晚期蚀变,有硅化、钾化、绢英岩化,它们是在岩浆期后热液接触变质和自变质矿物组合的基础上产生的。上房沟特大型钼矿床具面状蚀变、面状矿化、矿体与岩体接触蚀变带形影不离、紧密相伴的地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于长湖  臧兴运  李永先 《黄金》2014,(12):19-21
奶子沟金矿床分布于夹皮沟成矿带南部高级变质区中。矿体围岩为晚侏罗世奶子沟岩体二长花岗岩、中太古代变质深成侵入体东北岔片麻岩及古家沟片麻岩。控矿构造主要为张扭性北西向断裂带,其次为近东西向压扭性断裂带。矿石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蚀变矿物主要有硅化石英、绢云母、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等,金品位与硅化石英及黄铜矿、方铅矿关系密切。结合重力资料及区域矿床分布特征,认为该矿床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谢坑金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坑金铜矿产于岗察岩体北接触带,矿体赋存于二叠系大关山群上岩组大理岩、砂板岩与中酸性岩体接触带部位,有3个含矿段,NW向断裂及NE向次级断裂为主要控岩、控矿构造,而NE向主断裂则是主要导矿构造,通过研究地质特征,初步认为矿床属矽卡岩型、热液型、构造蚀变岩型复合型金铜矿。  相似文献   

9.
阿日特克山铜多金属矿床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多金属矿床,已圈定铜矿体7条,多金属矿体(铜铅锌银)6条,钼矿体20条,金矿体2条。研究表明,该矿床为与隐伏花岗闪长岩关系密切的岩浆热液型矿床,受构造和围岩控制,在岩体内部、接触带等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体。铜和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于透辉矽卡岩中,为矽卡岩型矿体;钼矿体赋矿岩石为黑云变粒岩和花岗闪长岩,为岩浆期后构造热液型矿体;金矿体赋存于大理岩内部的层间构造破碎带中,为构造蚀变岩型矿体。  相似文献   

10.
汉阴黄龙金矿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秦岭构造带内,矿区内岩石受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并叠加有稍晚期岩浆活动。金矿化类型以蚀变岩型为主,其次为石英脉型,矿化受脆—韧性剪切带和围岩蚀变的控制,主要蚀变类型有黑云母变斑晶化、黄铁矿化、碳化和石榴石化。为查明构造—蚀变与成矿之间的关系,通过主量元素聚类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进一步确认韧性剪切带中的脆性断层破碎带是矿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黑云母变斑晶化蚀变与金矿化关系最密切,并通常与黄铁矿化叠加出现,对成矿有利;蚀变岩型金矿石与硅化相关性不大。金相关成矿元素Q型聚类分析、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金成矿作用可能贯穿于脆—韧性剪切作用和岩浆活动的整个过程,受多期热液叠加和后期岩浆热液活动的影响。因此,黄龙金矿属于脆—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并可能受后期岩浆热液叠加再富集。  相似文献   

11.
四道沟金矿床为赋存于辽河群盖县组变质砂岩地层中,主要受层间破碎带控制的大型蚀变岩型金矿床,矿区近矿围岩发育两期较强的热液蚀变作用,即元古代区域地层变质期的面型热液蚀变及燕山期与金成矿有关的线型热液蚀变,其中后者中的硅化、黄铁矿化等类型蚀变作用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可作为该区找矿的主要围岩蚀变标志。  相似文献   

12.
印尼S.T铅锌多金属矿是南苏门答腊地区比较典型的内生多金属矿床,目前研究程度不高。矿体主要赋存于由构造控制的浅部碱性侵入体和大理岩接触部位的矽卡岩蚀变带中。文章分别从区域地质特点和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矿石矿物组成和蚀变特征等方面介绍矿床特征。最后通过浅析矿床成因,进行了成矿预测,指出了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3.
某地区钼矿体赋存在草庙岩体与围岩接触带中,与花岗斑岩、斑状花岗岩关系密切。岩石中发育的节理裂隙控制了脉状钼矿(化)体和热液蚀变的空间分布,是区内主要容矿、控矿构造。蚀变主要以各种脉体出现,硅化、钾长石化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钾长石化以线型蚀变为主,硅化从早期到晚期均可见到。该区燕山期斑岩岩株、岩脉,岩石内发育的节理裂隙以及硅化、钾化等蚀变现象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4.
上喂牛场西山铅锌多金属矿行政隶属于葫芦岛市连山区沙河营乡,处于杨家杖子—八家子构造岩浆活动带内。区域上构造活动强烈,主要为断裂构造,燕山期的岩浆活动也很强烈,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由于构造及虹螺山岩体岩浆热液作用,区内蚀变、矿化程度较强,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及地层的接触带(矽卡岩带)内,区内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蚀变破碎带、矽卡岩化等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布孜湾南铅锌矿床产于印支期幔源似斑状黑云母花岗闪长岩体内与石炭系上统提热艾力组(C2t)长石石英粉砂岩(呈捕虏体产出)的接触带附近,受岩体接触带上的热接触变质带-交代变质带、断裂构造的双重控制,矿体产于岩体接触带附近的热接触变质石英角岩-褪色化花岗闪长岩中。  相似文献   

16.
塔什库尔干县哈尔孜热克铁铜铅锌多金属矿位于昆仑成矿省之中昆仑(中央地块)Fe-Cu-Pb-Zn-水晶-白云母-玉石-石棉Ⅵ级成矿带上。本文结合实践,对区域及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剖析矿床成因,总结找矿标志。认为古生界的接触变质作用对磁铁矿的形成起到决定作用,为主要控矿因素。铜矿体主要产于上石炭系角岩化粉砂岩及大理岩中,铁矿体主要产出部位为中酸性黑云母花岗岩与白色大理岩接触带中,矿床成因为矽卡岩型铜铁矿。矿区直接找矿标志为地层及岩性组合标志+地表蚀变标志+构造破碎带+矿石及转石标志+物探标志。  相似文献   

17.
庙梁金矿位于山柞旬泥盆系北部多金属矿集区的中心地带,地处华北板块与杨子板块拼接消亡带南缘的南秦岭造山带内,总体构造线呈北西西向,有北北东及近南北向构造叠加。矿体受构造控制时,矿液沿层间脆-韧性破碎带、层间裂隙带贯入、沉淀,形成构造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在隐爆角砾岩中受断裂破碎带和角砾岩间隙的共同控制,形成蚀变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成矿热液属于低温变质热液+岩浆期后中温含矿热液侵入赋矿构造、在隐爆角砾岩中还萃取地层岩石中有益组分。因此矿床成因类型属沉积-浅成岩体侵位期后热液-迭加地下水循环改造的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早期花岗斑岩体的侵入,是形成矿区金矿床的重要条件。岩浆侵入活动产生了隐爆角砾岩,叠加改造了地层岩石的变形变质程度,形成相对高级别变质岩石和断裂破碎带,岩浆期后产生了丰富的含矿热液,为构造破碎带和角砾岩的蚀变岩和金矿床的形成奠定了成矿物质基础,且多期次岩浆侵入活动,成矿热液多次叠加,成为本区主要成矿组分金的富集成矿起到了关键作用,是矿区金矿床形成的重要成矿机制。本文在充分收集和研究区域矿产分布特征及矿化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内金矿体矿物组成、化学成分特征以及控矿因素的研究,对庙梁金矿床的成因类型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并总结出此类矿床的找矿标志。并结合地质特征及与热液成因类型,认为本矿区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钨业》2017,(5):1-8
九曲矿区地处南岭东西向构造带与罗霄北北东向断褶带的复合部位,定位于区域北东向安基山断裂北西盘,属三南(龙南、定南、全南)钨稀土矿集区组成部分。发育于在九曲花岗体内及接触带附近的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破碎带为赋矿构造,已圈出铜钨多金属矿(化)体28条,铜钨铅锌银共生,伴生锡等有益组分,矿床成因与岩浆期后热液充填交代关系密切,属断裂破碎带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铜钨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甘肃北金山金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北金山金矿区位于文县—康县金矿带内,属阳山矿带7个矿段之一。目前该矿区已发现3条矿化蚀变破碎带,均产于中泥盆统三河口组第二岩性段蚀变千枚岩中。断裂是北金山金矿区成矿最主要的控制因素。该区虽未见岩浆岩出露,但构造滑动时产生的热液和邻近的阳山超大型金矿岩浆活动产生的热卤水使金的溶解度增高,促使金和其他元素活化迁移,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成矿。该矿床具有黄铁矿化、硅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等中低温热液蚀变组合,初步认为该矿床为热液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20.
大庄子金矿Ⅰ号脉位于胶莱盆地与胶北地体接触带北缘的NNE向断裂内,矿石为合金蚀变岩型。借助围岩蚀变形成的构造蚀变带及其岩石化学成分特征的综合研究来开展成矿作用探讨和矿区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蚀变带由上盘的斜长角闪岩带和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带以及下盘的硅化-大理岩带、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带、强钾化花岗片麻岩带、弱钾化花岗片麻岩带和花岗片麻岩带组成;围岩蚀变过程中Al2O3,SiO2和K2O在各蚀变带中为带入组分,MgO,CO2,FeO,CaO,H2O^+和MnO在弱钾化带中为带出组分而在强钾化带中为带入组分;Na2O和Fe2O3在弱钾化带中为带入组分而在强钾化带中为带出组分;硅化一大理岩带主要成分来源于成矿热液以及大庄子金矿成矿过程中主要处于还原环境。与此同时应用围岩蚀变带分布规律,成功地预测出Ⅰ号脉北部矿段往东错动80多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