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室内定位场景中,传统指纹库定位方法存在着定位精度低、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的问题,且当目标区域较大时,计算复杂度高。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在线连续核极限学习机(Online Sequential Kerne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OS-KELM)的室内定位算法。离线阶段,为缩小待测点所属区域,减小定位数据计算量,使用皮尔森系数优化的K-Means聚类算法对定位区域进行划分,通过樽海鞘优化算法(Slap Swarm Algorithm, SSA)对核极限学习机的参数进行寻优从而构建各区域的初始定位模型;在线阶段,使用OS-KELM对已构建好的定位模型进行调整,将更新后的模型用于实时定位,以适应环境变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更高的定位精度并针对环境变化做出调整,相比于其他传统算法,精度、自适应性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极限学习机(ELM,extreme learning machine)神经网络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算法,针对测距模型易受井下复杂环境干扰,无法准确测距的问题,选用基于指纹的位置匹配模型;使用极限学习机将指纹和位置进行匹配,选用改进鲸鱼优化算法(IWOA,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选取ELM合适的输入权值和隐含层阈值,以提高定位精度。在定位的在线阶段,将新的指纹数据代入带动态权值因子的在线顺序极限学习机(DOS-ELM,dynamic weight factor online sequentia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模型对定位模型进行动态调整,以克服电磁传播环境变动使定位结果产生的误差;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定位误差在1.5 m以内的置信概率为72%,平均定位误差为1.64 m,与其他算法的实验结果相比,文章算法鲁棒性强,定位精度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室内指纹定位算法存在实时性差、对动态环境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基于半监督极限学习机的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半监督极限学习机建立初始化位置估计模型,然后利用新增的半标记数据对原定位模型进行动态调整,最后为新增训练数据分配合适惩罚权重,使模型具有时效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该定位算法在保证定位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对动态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目标定位精度,提出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的无源目标定位算法。首先通过位置信息场采集目标的相关信息,然后利用极限学习机对位置信息场与目标位置之间的非映射关系进行拟合,同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极限学习机参数进行优化,最后在Matlab 2009平台进行仿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目标定位算法,该算法提高了目标定位的精度,更加适合于复杂环境下的目标定位。  相似文献   

5.
针对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较低,不能满足智慧煤矿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的井下人员无线定位方法。该定位方法首先在井下巷道无线网络环境中,利用无线终端采集一定数量的样本点指纹数据库。其次初始化Elman神经网络,利用混沌粒子群优化算法对神经网络权值和自连接反馈增益因子寻优。再次用指纹数据库对优化过的Elman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建立神经网络定位算法模型。最后通过无线终端采集定位点的指纹数据,由神经网络定位算法模型进行实时定位。经试验表明,该井下人员无线定位方法平均定位误差为1.35 m;而混沌粒子群算法优化Elman神经网络定位算法,其算法全局搜索能力更强,更适合井下时变环境中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铁水硅含量无法直接在线检测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极限学习机(ELM)的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报方法.该方法利用复合差分进化算法(CoDE)的快速定位全局最优解的能力来优化极限学习机的输入权值和隐层节点阈值,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复合差分进化算法优化极限学习机(CoDE-ELM)的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报模型.以某钢铁厂2650 m~3的高炉为例,利用实际采集数据进行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当绝对误差小于0.1时,铁水硅含量的预报命中率为89%,均方根误差为0.047,实际目标值序列与预报值序列的相关系数为0.851.所建模型的预报结果优于支持向量机(SVM)、前馈神经网络(BP-NN)、极限学习机以及差分优化极限学习机(DE-ELM),对高炉炉温的实际调控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基于静态权值的室内指纹定位算法存在定位精度低、定位结果不稳定以及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提出一种以欧氏距离为权值参考的可变权值室内指纹定位算法。该算法分为离线采样阶段和在线定位阶段。离线采样阶段对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值进行高斯滤波去噪构建指纹库。在线定位阶段引入权值指数α、β,分别以RSSI、欧氏距离为权值参考计算最近邻点及其加权质心,得出待测节点的坐标。实验结果表明,相比KNN和RW算法,该算法定位精度高,其平均误差为0.965 m,且定位误差波动小。  相似文献   

8.
在超宽带(UWB)室内定位系统中,定位基站极易受到干扰,从而影响定位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干扰较强时,会造成基站数据异常波动,无法完成准确定位。为解决UWB室内定位系统基站异常情况的定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极限学习机(PSO-ELM)定位模型,实现在定位基站发生异常情况下的高精度定位。该定位模型利用双边测 距(TW-TOF)采集标签和基站的距离,运用极限学习机(ELM)建立室内定位解算模型?引入粒子群算法(PSO)优化极限学习机的隐含层权值和阈值参数,以克服ELM算法存在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在基站正常情况下,PSO-ELM定位模型平均定位精度可达0.03m。相比于传统TOA定位算法,精度了提高73%,同时在基站异常情况下,平均定位精度可达0.04m,有效解决了当定位系统基站发生异常情况时无法完成正常定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复杂室内环境WiFi信号不稳定导致指纹定位算法定位精度不高的问题,对AP选择、指纹库构建和定位算法进行研究,分别提出了基于对数正态模型的AP选择方法、RSSI虚拟指纹库构建方法以及基于对数正态模型的二次匹配指纹定位算法。在离线阶段,通过拟合对数正态模型对WiFi信号建模,筛选出最契合模型的AP并构建RSSI指纹库和虚拟指纹库。在线定位阶段,待定位节点在匹配RSSI指纹库的基础上,利用AP的契合度修正欧氏距离相似度,找出相似度更高的指纹点,初步确定待定位节点区域,接着二次匹配虚拟指纹库进行精准定位。实际环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突出了不同AP设备对定位造成的影响,能减少离线阶段指纹采集的工作量,有效的提高了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0.
为得到待修正参数与结构响应之间的关系,提高模型修正效率,将极限学习机(ELM)和鲸鱼优化算法(WOA)引入有限元模型修正(FEMU).通过高斯(Gauss)混沌初始化、非线性调整策略、自适权重系数等改进鲸鱼优化算法,利用其优化极限学习机,建立待修正参数与加速度频响函数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以试验与优化极限学习机模型输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