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紫砂壶是宜兴紫砂陶瓷的代表,它是紫砂文化的主脉,是紫砂高潮艺术的体现。紫砂壶造型与中国传统造物观相辅相成,使紫砂文化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2.
谢强 《江苏陶瓷》2009,42(5):37-38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国传统艺苑中的一朵奇葩深受文人墨客的钟爱。也正是一批爱好紫砂艺术的文人雅士与热衷文化艺术的紫砂艺人共同创造了紫砂今天的繁荣。紫砂壶融茶道、诗词、书画、金石等艺术于一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千年文化的积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茶文化与陶文化的辉映。赋予了宜兴紫砂更多一份东方魅力与世界色彩。  相似文献   

3.
周媛 《江苏陶瓷》2021,54(6):73-74
宜兴紫砂壶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工艺品,紫砂壶的造型或清新、或古朴、或端庄,充分体现了制壶艺人对于紫砂的独特感情以及传统文化的追求.伴随着宜兴紫砂的快速发展,紫砂不仅仅是一种品茶器皿,还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图腾.制壶艺人们巧妙地运用紫砂泥,将艺术情怀赋予其中.宜兴紫砂是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在群众中有着深厚的情感基础,是千年的陶瓷文化与茶文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4.
汤杰 《江苏陶瓷》2014,(3):45-45,48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紫砂壶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记忆了宜兴的陶瓷文化、传统制作技艺和丰富的紫砂语言。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本篇以紫砂"炎黄二帝紫砂提梁壶"为例,谈谈其传统文化的蕴意。  相似文献   

5.
宜兴紫砂陶古朴简约,不媚不俗,内敛含蓄,用紫砂制作出来的茶具充满了古色古香的气质与韵味.宜兴紫砂始于北宋,盛行于明清两朝,繁荣于当代,经过这五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过程,紫砂壶不断演绎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几百年间无数紫砂艺人为传统紫砂注入新的血液与思想,让紫砂壶成为实用性与艺术性兼备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之林中有着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6.
钱洁 《江苏陶瓷》2021,54(4):32-33
宜兴紫砂从北宋发展至今,文化源远流长,展现了丰富的艺术魅力,品味百味生活,宜兴紫砂凭借其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融合了多种文艺元素,成为了紫砂匠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纽带.紫砂矿萃取之自然,紫砂壶萃取之匠心,自然得之真,匠心得之韵,有多少紫砂匠人寄情于壶,让这看似小小的茶器散发着悠悠古韵,给人以生活的启迪与向往.  相似文献   

7.
范志亚 《江苏陶瓷》2021,54(5):45-46
对于宜兴的紫砂艺人来说,紫砂壶就是他们世代传承和安身立命的根本之所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紫砂壶的发展也迈进了新的阶段,创新成为传统艺术品创作的重要动力.紫砂壶艺术极受关注和喜爱,是新时代最具活力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宜兴紫砂凭借其悠久且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艺术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时俱进,融合了多种文艺元素,成为了紫砂匠人连接艺术与生活的纽带.  相似文献   

8.
范伟群 《江苏陶瓷》2006,39(5):19-20
宜兴紫砂以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骄傲地屹立于世界陶瓷艺术之林,紫砂壶里储满了制壶人的汗水和心血,流淌着人类共有的文明。这厚重的紫砂文化,是陶都宜兴赋予世界文化的贡献。从古至今,宜兴紫砂艺术品尤如文化交流的使者,总是把紫砂文化的博大和紫砂作品的维妙展现在国际陶瓷艺术  相似文献   

9.
宜兴紫砂是中国传统手工艺中的一朵奇葩,经历代薪火相传,至今依旧绽放着新鲜的活力.紫砂壶作为宜兴紫砂最独特而出众的载体,数百年来创造了无数艺术传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壶艺传承人,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紫砂壶又无意而必然地与中华传统文化风俗巧妙地融为一体,因此,紫砂壶是艺术的产物、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宜兴素来都有陶都的美誉,顾名思义紫砂壶就是东方的一颗古老却又璀璨的一颗明珠,历史悠久,渊源流传,至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文化了。紫砂壶的材质极具特殊性,也就造就了紫砂壶的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数百年来都深受文人雅士与爱壶人士的喜爱。紫砂壶是一种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的传统文化,紫砂壶的制作不仅需要精湛的紫砂技艺,还需要能引起情感共鸣的审美眼光与情感寄托,紫砂艺术就是紫砂匠人在制作时托物言志的一种情感艺术,是情感与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种博大精深的艺术表达形式。欣赏一把紫砂壶不仅要了解传统紫砂文化,还要能体会紫砂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其中的意境只能由赏壶人自己体会,一切都在这一把小小的紫砂壶之中。  相似文献   

11.
宜兴紫砂壶的艺术韵味主要是靠着五色土散发魅力,在陶瓷文化中传统的紫砂文化因为它的传统性与历史文化性为大家所熟知,已经有五六百年的文化传承历史了,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匠人们在紫砂技艺中不断探索与进步,将这传统文化不断传承至今,让紫砂艺术的文化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每一把紫砂壶自然之感与艺术的交融,让紫砂营造了自己独有的生命力。紫砂壶时至今日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一件艺术品或生活中的实用器皿了,它是集实用与艺术于一体的紫砂作品,这件"上合桃"作为花器,造型明艳动人,以桃为创作主题,无不散发出清新自然、意趣盎然的活泼气息与生机勃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陈敏 《山东陶瓷》2014,(2):48-48
正宜兴紫砂是我国传统的手工艺陶瓷,古今中外,以紫砂壶为载体宜兴紫砂可谓冠绝于世。紫砂壶风格独特、形式多样,寄托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并在泥料材质、造型艺术、工艺技法上得以实质性的体现。但观每一把优秀的紫砂壶,无不是形与意的完美结合,折射出无限的艺术风范,带给人强烈的艺术震撼。艺术风范是指艺术品的整体气质和风貌,紫砂壶的艺术风范,似乎都有着异曲同工的道理,即  相似文献   

13.
赵明敏 《江苏陶瓷》2010,43(1):42-42,44
有着"东方紫玉"之称的宜兴紫砂壶,自明代鼎盛以来,历经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在茶、陶文化的交融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的瑰宝。而紫砂文化的精髓在于代表着宜兴陶瓷文化的记忆,传统技艺的语言包容了太多的艺术成就。"内怀冰清,外涵玉润"的砂壶之德,体现了宜兴紫砂壶创新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正>古老而又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陶都宜兴,以其陶的古都、茶的绿洲、竹的海洋、洞的世界著称于世,以紫砂为代表的宜兴陶文化艺术名扬海内外。紫砂壶凭借宜兴紫砂特有的矿源、六百年发展历史、独特的手工制壶工艺、传承有序的技艺流程及融书法、绘画、印章、金石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装饰,形成了极具文化艺术气息的作品特征。紫砂壶的创作总有人探讨传统与创新,其实从笔者几十年的传统紫砂壶型创作体会来看,觉得有很多方面是不能  相似文献   

15.
紫砂壶是宜兴的一张名片,它不仅是宜兴雅致生活的代表,更是传统文化的深厚载体,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相辅相成。本文以紫砂作品"天使之羽套组"为例,浅谈其造型设计和文化内涵,欣赏其艺术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宜兴紫砂壶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可谓名家辈出、代有精品。紫砂壶作为宜兴紫砂艺术的优秀载体,自古至今为人们呈现了无数丰富的艺术大餐,同时由于其兼具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两大优点,故而备受大众喜爱。紫砂壶在发展的过程中汲取了丰富的人文文化元素和传统的民风民俗,是充满文化气质的艺术品,在世界艺术之林有着瑰丽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宜兴紫砂陶器自问世以来,将近有五百年的历史。紫砂壶器之所以成为名陶,是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与独特的艺术性。论紫砂的艺术性,其造型艺术之美、形制之多、文化气息之丰富,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相比的。宜兴紫砂壶走过近五百年的发展历程,历经众多工艺师的努力,紫砂壶艺吸收、借鉴了大量的其他门类艺术,创造并产生了圆器、方器、自然形器、筋纹器和新形器五大类型。这些形态各异的紫砂壶器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并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其中,品种和数量最多的是紫砂圆器。  相似文献   

18.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制陶史上的一朵奇葩已经是众所周知之的了。紫砂制壶在千百年的中华民族文化积淀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艺术特征和文化地位。有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他的名字叫宜兴"能够很清楚地来表现人们的赞美之情。紫砂壶发展到现在是历代手工艺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续再创作,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作为一个中青辈的紫砂艺人,在不断努力学习紫砂制壶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再创作,做到薪火相传。使紫砂壶具有更好的时代感和传承性。就拿最近设计制作的紫砂壶"马到成功壶"来说吧,这把壶在表现其艺术效果的同时,也是对紫砂壶制作的新的理解和艺术探索,是对紫砂壶创新设计的追求和实践,下面就将这把壶的创作思路来讲一下。  相似文献   

19.
戚慧强 《江苏陶瓷》2010,43(6):35-35,37
宜兴紫砂壶是中国陶文化与茶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经过数百年来的艺术积淀,已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陶瓷文化中的瑰宝。而紫砂壶的文化精髓在于代表宜兴陶瓷文化的记忆、传统技艺的语言和紫砂名家的成就。一些代代传承的经典茗壶,作为紫砂技艺人员的仿制出新的佳作而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宜兴紫砂壶牢牢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贴近人们的生活,贴近人们的文化心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体现出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本文以紫砂作品"三角形壶"为例,浅谈紫砂壶艺在造型设计上的发展创新,及其造型和文化理念相辅相成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