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座独特的木拱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青浦区金泽镇建成一座结构独特、造型别致的木拱桥——普庆桥,重现了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绘的桥式。本文介绍单孔木结构叠梁拱的结构特点、受力分析和无支架的施工方法,以达到古为今用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东京的城市细部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涤宇 《建筑师》2010,(2):101-106
本文试图通过对《清明上河图》所绘城市意象的分析和归纳,配合其他文献资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探讨北宋东京的城市细部构成。从地志特征、空间领域、街角形态等城市要素入手,对图中所绘的城市多重痕迹进行梳理,以便为从更细微的尺度上把握北宋东京的城市特征作一些初步尝试,并对传统中国城市细部构成的延续和发展研究提供一点线索。  相似文献   

3.
王洁 《华中建筑》2006,24(8):144-147
该文为了综合地、定量地分析和解读街路景观,提出了“表层”的概念。从“表层”的形态要素的抽出和统计,构筑定量地解读街路景观的方法。本文以《清明上河图》为分析对象,首先通过把描绘的三维内容还原为二维的意向平面图,根据意向平面图决定“表层”的编号;然后通过统计“表层”的形态要素,建立“表层”的数据库;最后通过对形态要素的量化分析,解读《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街路景观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所绘汴水虹桥,是我国古代桥梁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座。文章借助读图再现了汴水虹桥的构建方式,并将其与浙闽交界地区三条桥进行分析比对,以图解模式对编木拱桥的构建体系进行一次详细的表述。  相似文献   

5.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以后相当流行的题材,就好像宋词的一个词牌名,可以有不同的“填词”和“版本”,其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他以清明时节作为引子,展开对汴京的精描细绘,是写实风俗画的杰作,受到历代喜爱。除此版本外,还有仇英的《清明上河图》(如图1)和清院本的《清明上河图》(如图2,  相似文献   

6.
北宋东京的街市空间界面探析——以《清明上河图》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思路出发,以《清明上河图》为基础,参照文献资料,探讨了北宋东京街市空间界面所表现出的具体形态,并通过与明清时代若干街市图像的比较,归纳出《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街市空间界面的特点并通过对北宋东京气候条件、人口因素、价值观念和消费风尚、技术因素和等级制度的考察,探讨形成北宋东京街市空间界面特征的背后原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可以说是历史上典型的风俗画代表作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笔者根据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来对风俗画的价值试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
《清明上河图》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古画。这幅画无论是从长度、内容还是技巧方面来说,在世界艺术史上都是罕见的杰作,是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珍宝。该文以绘画形式和绘画手法为出发点,分析《清明上河图》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6)
对牛骨骨粉内部构造进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能谱仪(energy disperse spectroscopy,EDS)、差示扫描量热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热重分析(thermal gravity analysis,TGA)检测分析牛骨成分、晶型、所含元素等性质。结果显示,牛骨骨粉中羟基磷灰石的钙、磷原子分数比值为1.53,其晶型与标准卡片(JCPDS 09-0432)符合较好,牛骨胶原为I型胶原,热收缩温度在90℃左右,牛骨骨粉所含易挥发物质及有机物质总量约为50.39%,牛骨骨粉中胶原蛋白与羟基磷灰石之间存在较强的氢键作用。通过对牛骨骨粉成分进行仪器分析,不仅可以为畜骨提供基础实验数据,还可以为从牛骨骨粉中提取天然羟基磷灰石实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15)
文章从审美的角度探讨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美学韵味,并结合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先生对动态《清明上河图》中城市美学的研究,从意境、科技、城市、生活及文化传承这几个方面对动态版《清明上河图》进行了深刻的美学探讨,希望为今天的审美活动带来一些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将《清明上河图》中所表现宋代城市(开封)的空间形态进行分类,并统计其中人的分布,然后应用环境心理学的方法勾画出城市公共意象图。在图表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环境行为与空间形态的关联以及场所对行为的引导性,此整体评价宋代汴京的城市意象。  相似文献   

12.
<正>引言:《清明上河图》在城市化及城市发展史上的意义2011年的上海世博大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并通过3D多媒体大屏幕动态的将北宋著名作品《清明上河图》,以创意的动画方式向数千万中外参观者展示:城市应如何发展以令生活更美好。由于世博的动态《清明上河图》缺乏相关资料的提供,很多参观过者对有关的主题至今仍未能解读,更不了解它与《清明上河图》有何关联。除此之外,现存于中国及世界各地博物馆及坊间的数百张《清明上河图》(约归纳为不少于30个版本)中,主导不少人对北宋京城实况的理解的是明代仇英本及清院本。他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营造法式》、《清明上河图》的研究,结合四川地域特色的建筑分析,探讨了宋代川西建筑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5,(51)
本文以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题跋和画意研究论文为思考对象,主要研究该作品的研究现状分析、题跋分析、画意分析。  相似文献   

15.
鲁和 《石材》2004,(8):23-23
被誉为石中一绝、中华极品的东方墨玉石材,近日被雕刻成一幅《清明上河图》,在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问世,博得了广泛赞誉。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宋代人物风俗画的代表作。出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6,(21)
<正>一、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观察和分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其艺术价值和宋代的社会生活与风俗,进而探究宋代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状况。(2)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通过图像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表述,体会历史信息的传递有多种载体和方式。(3)引导学生欣赏并探究《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内涵,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我国护理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的发展现状。本文采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的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SAS8.2统计分析软件对12种护理医学类科技核心期刊的被引情况及学术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对主成分分析法用于科技期刊综合评价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针对它的合成方法提出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清明上河图》是一幅描绘北宋东京汴河两岸风土人情的生活长卷,文章按照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意象要素将东水门地区的城市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深入分析每一构成元素在《清明上河图》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及突出特点,为研究北宋时期的城市风貌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7,(5):38-40
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了23种中药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关矩阵、载荷矩阵及各因子的综合得分,结果表明各主成分其主要作用的元素分别是:第1主成分是Fe;第2主成分是Se和As;第3主成分是Ni和Cu。其中各微量元素的因子得分和主成分分析可以用于这23种中药药材的综合质量评价,为中药药理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上善门复原     
文章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图像进行分析,结合相关史料,严格按照《营造法式》的规定,对图中的城楼,即上善门进行了复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