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用于多波长光网络中区分服务的无冲突信道时隙分配算法。简要给出了考虑梯度因子等因素求解最佳波长数及时隙数的计算方法;把待传输的数据用业务量矩阵表示,并在算法中融入了网络服务质量,采用数学语言提出整个分配算法的过程;在给出了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对该算法进行了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2.
星形波长路由光网络中的波长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研究了网络中心与其它节点之间由两条光纤成双向传输链路的情况,给出了均匀和顾机两种业务条件下网络中所需波长数的理论下限范围,利用图着色理论构造启发式算法解决了星形网络中的波长分配问题,最后通过实际波长分配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郭华 《电子元器件应用》2006,8(8):30-30,32-33
WDM环网以其结构简单、生存性好等特点而成为目前大多数WDM光网络研究和实验项目的首选网络结构。而波长分配是光网络优化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所谓波长分配就是把网络中的业务连接(即需要建立的光通路)以最优化方式映射到网络的物理资源上。其优化目标可以是最小化网络资源(如波长数最小),也可以是最大化网络中可以建立的连接数。目前,有些资料中已针对环网中的波长分配提出了几种启发式算法,但是这此算法都把波长分配中紧密关联的路由和波长分配这两部分割裂开并独立优化,而本文提出的算法则把这两部分综合到同一个优化过程中,从而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和性能。  相似文献   

4.
波长分配是多波长网络中的关键技术,为此研究了在多波长无源光接入网(WDM-PON)中的波长分配问题。分析了波长分配研究的指导原则,以及和带宽分配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合WDM-PON环境的波长分配算法。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算法的性能,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延迟小,带宽利用率高,负载均匀的较好算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统计的方法对以网络最小所需波长数为优化目标的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进行了修正.数值模拟计算表明,经过统计方法修正之后,可以求得更接近波长下限的网络所需波长数.另外本文还首次提出用统计的方法对路由和波长分配算法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两个算法在经过统计修正之后求得的网络所需波长数的分布可以知道它们的优劣.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在WDM网络中基于优先级的多任务波长路由分配算法。算法设计旨在提高光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网络请求阻塞率。分析了任务请求的路由类型以及负载容量对请求优先级划分的影响方式,给出了网络请求优先级划分策略,结合网络的实时状态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的多任务波长路由分配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相比现有算法降低了网络请求阻塞率,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张品  张仕俊 《电子器件》2009,32(5):977-980
有效的算法能大大的提高波长利用率,文中研究了WDM光网络在固定路由无波长转换条件下的波长分配算法,以便充分挖掘WDM网络的带宽资源。提出了一种基于RLI并考虑通道优先级的波长分配算法,并给出了该算法的具体实现步骤。最后的仿真结果表明,与RLI算法相比该算法显著的降低了网络的阻塞率,有利于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孔英会  杨佳治  高会生  胡正伟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11):20220084-1-20220084-9
针对光传送网中动态业务的路由和波长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深度路由波长分配算法DeepRWA。算法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架构,通过强化学习灵活地调整控制光传送网,实现光网络路由波长分配策略优化。针对路由选择问题,结合链路上的波长使用情况,使用A3C算法选择合适的路由,使得阻塞率最小;针对波长分配问题,使用首次命中算法选择波长。考虑阻塞率、资源利用率、策略熵、价值损失、运行时间及收敛速度等多个指标,利用14节点NSFNET网络拓扑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信道中包含18个波长时,与传统KSP-FF算法相比,所提出的路由波长分配算法的阻塞率降低了0.06,资源利用率提高了0.02,但运行时间有增加;在波长数超过45以后,与传统KSP-FF算法相比,所提算法保持阻塞率和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运行时间开始降低;当信道中包含波长数为58时,与传统KSP-FF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运行时间减少了0.07 ms。由此可见,提出的算法使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得到了优化。  相似文献   

9.
抗毁WDM网络中支持多优先级的波长分配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WDM网络将在未来的骨干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具备抗毁能力和支持多优先级都很必要.本文提出了两种基于优先级的波长分配算法——波长编号法和分配限额法,并研究了动态业务下,抗毁WDM网络使用这两种波长分配方法后网络的阻塞率性能.研究的内容包括业务量负载、光纤链路的波长通道数和每条链路包含的光纤数对网络性能的影响.本文还给出了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0.
引言WDM环网以其结构简单、生存性好等特点而成为目前大多数WDM光网络研究和实验项目的首选网络结构。而波长分配是光网络优化设计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所谓波长分配就是把网络中的业务连接(即需要建立的光通路)以最优化方式映射到网络的物理资源上。其优化目标可以是最小化网络资源(如波长数最小),也可以是最大化网络中可以建立的连接数。目前,有些资料中已针对环网中的波长分配提出了几种启发式算法[1,2],但是这此算法都把波长分配中紧密关联的路由和波长分配这两部分割裂开并独立优化,而本文提出的算法则把这两部分综合到同一个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A new effective and reliable channel-timeslot allocation algorithm has been proposed, which is applied in WDM optical networks using fiber as their media to allocate the operational request. This new algorithm can differentiate the priority of all requests and avoid conflict and collision in the process of distributing channel and timeslot for the data waiting for transmission. The method in calculating the best wavelength channel and the best timeslot number is simply given. The algorithm is carried out in a math language.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 results, the performance and feasibility of the algorithm are analyzed, which prove that the allocation method can reach the requirements of an algorithm both in space complexity and time complexity.  相似文献   

12.
祁士东 《电子测试》2012,(9):28-31,90
针对射频识别技术(RFID)存在多个阅读器同时传输数据容易产生冲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图染色理论的防止冲突的算法。该算法利用图的染色算法将可能存在冲突的阅读器染成不同的颜色,使得每种不相同的颜色不能同时获得相同的时隙,降低了多个阅读器同时传输数据产生冲突的可能性。分析表明:采用该算法明显地降低了阅读器之间的冲突率,同时得到最小的时隙数,提高了信道利用率,为RFID防冲突算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为基于TDMA的广播调度模式也提供了一种新的时隙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3.
Hai  Xiaohua  Deying  C.H.   《Ad hoc Networks》2005,3(6):689-701
This paper first studied the timeslot assignment problem in 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CDMA) wireless ad hoc networks. Given a path P, we prove that a timeslot assignment providing one unit of bandwidth on P can be found in O(P) time if such an assignment exists. The results have been extended to the case that P can provide two units of bandwidth. Based on the timeslot assignment for the special cases, an efficient slot assignment algorithm with O(P2k) is proposed for general cases, where k is the number of slots in a TDMA frame. Then, the timeslot assignment algorithm is integrated into a quality of service (QoS) call admission scheme for QoS call requests. Extensive 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and the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our method.  相似文献   

14.
采用转换点配置法,提出TD—LTE在同半帧及异半帧场景下的特殊时隙配置,能够很好地规避与TD—SCDMA的交叉时隙干扰。首次提出单GP优化法,无论是常规CP还是扩展CP,均尽可能地压缩同半帧和异半帧配置下的GP时隙,有效提高了特殊时隙的利用率,非常有利于解决TD—LTE网络建设中的系统规划和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星上MF-TDMA系统信道管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董启甲  张军  张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2009,31(10):2378-2384
MF-TDMA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宽带通信卫星系统的上行链路设计中,而时隙分配算法是系统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保证。针对MF-TDMA时隙分配复杂,时隙资源浪费严重等难题,该文给出一种可动态调整载波信道的MF-TDMA系统时隙分配算法,算法将天基移动通信系统用户接入时隙分配问题分解为载波确定和载波内时隙分配两个部分,并针对用户终端载波确定问题,给出一种带载波调整的RCP算法(RCP-A)算法,解决现有方法在多业务多用户条件下资源浪费大、使用率低的问题;针对载波内时隙分配问题,采用基于倒序时隙编号时隙资源树管理方式,解决业务因时隙分配而带来的时延抖动问题;并给出了适合星上处理能力的时隙资源管理其实现方法。仿真测试显示,该实现方法适合于星上MF-TDMA无线资源管理器。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esents a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with multi‐frequency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for the return link of interactive satellite multimedia networks such as 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 return channel via satellite systems. The proposed timeslot assignment algorithm, called the very efficient dynamic timeslot assignment (VEDTA) algorithm, gives an optimal assignment plan within a very short period. The optimality and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of this algorithm demonstrate that it will be useful in fiel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交叉(Crossbar)开关的架构和缓冲策略。在已有的循环优先级多次匹配(RRM)算法和指针滑动多次迭代循环优先级匹配(iSLIP)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先级列表的轮询调度(PB-RRM2)算法,该算法每次迭代只需要2步,减少了算法的调度时间,提高了Crossbar开关的运行速度。同时采用优先级列表的轮询(Round Robin)指针修改方式消除了指针的同步,提高了吞吐量。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算法在吞吐量和平均信元时延方面与iSLIP算法相当。  相似文献   

18.
Tag collision prevention/resolution for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s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issues for fast tag identific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anti-collision protocol that has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tag identification delay. The proposed scheme reduces the tag collisions by allocating exclusive timeslot to each tag using identified timeslot informa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numer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s that the proposed anti-collision method improves RFID identific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碰撞位信息查询方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通过信息位编码避免了空闲时隙,在多叉树搜索的同时对多个碰撞位进行编码查询,避免了碰撞位信息附加查询时隙。根据碰撞位的个数和最高碰撞位的位置信息,阅读器自适应地选择对标签进行信息位编码多叉树搜索或二叉树搜索。仿真结果表明,相对于信息位编码自适应搜索防碰撞算法,新算法的总时隙数减少了17.8%,吞吐率提高了2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