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金属活动态提取法在广西与山西黄土区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在山西黄土区,利用金的水提取态含量偏 低,异常不明显,而金的粘土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异常清晰地反映在矿体上方;而在雨量 充沛的广西红壤区,金的水提取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异常较好,而粘土结合态金异常效果不太理想。研究结 果表明在这两个地区应用金属活动态测量法进行找矿研究时,可以对其提取有利的相态来进行靶位确定。  相似文献   

2.
用金属活动态提取法在广西与山西黄土区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在山西黄土区,利用金的水提取态含量偏低,异常不明显,而金的粘土结合态、有机物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异常清晰地反映在矿体上方;而在雨量充沛的广西红壤区,金的水提取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异常较好,而粘土结合态金异常效果不太理想。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两个地区应用金属活动态测量法进行找矿研究时,可以对其提取有利的相态来进行靶位确定。  相似文献   

3.
土壤几种化学性质对土壤Cr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考察了土壤几种化学性质同土壤铬形态及土壤铬生物有效性间的关系。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所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铬形态提取,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提取液进行测定。各形态百分含量:水溶态0.29%、交换态0.31%、碳酸盐结合态0.48%、铁锰氧化物结合态3.38%、有机质结合态6.76%、残渣态88.72%。所研究的土壤化学性质中,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以及碳酸盐量对土壤铬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影响较大,铁氧化物与有机质含量对土壤铬形态的分布及生物有效性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郑州市北郊水源地为研究区,在水砷超标与不超标地下水井附近钻孔取样,选取10个地层沉积物,分析不同粒径沉积物总砷的含量;利用Tessier修正法提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砷,分析不同形态砷的分布以及不同形态砷与沉积物理化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不同粒径沉积物总砷的含量多少依次为:黏土>粉黏>粉土>细砂>中砂;不同形态砷的分布顺序为:残渣态>弱有机态/强有机态>铁锰氧化态>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残渣态砷是该研究区沉积物砷的主要形态;沉积物水溶态砷与pH呈显著正相关;铁锰氧化态砷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铁、锰均呈正相关;强、弱有机态砷与pH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质呈正相关;离子交换态砷、碳酸盐结合态砷受沉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不大;残渣态砷与pH、有机质、铁、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土壤中硒元素的迁移、转化及其生态效应,除了与土壤中硒的总体含量有关外,还与硒在土壤中的赋存形态有很大关系。对湖北省利川市表层土壤中硒元素各形态含量及其与总硒含量、有机质含量和酸碱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非富硒土壤中各硒形态占全量的比值,除腐殖酸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明显低于富硒区外,其余形态均高于富硒区土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硒元素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含量呈现正相关性,相关系数0.3,与离子交换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结合态、残渣态呈微弱正相关;土壤pH对离子交换态、可交换态影响显著,在碱性土壤中,硒的可利用态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蒙自大屯水稻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BCR连续提取法分析水稻田土壤样品中Cu、Pb、Zn的赋存特征,这些赋存特征主要包括可交换及碳酸盐结合态、硫化物及有机物结合态和残渣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研究表明应用BCR连续提取法能相对准确地了解该水稻田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及潜在释放能力。  相似文献   

7.
煤及顶板中稀土元素赋存状态及逐级化学提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逐级化学提取的方法研究了石炭井、石嘴山和峰峰矿区煤层及顶板中稀土元素的存在形态 ;根据稀土元素的特性 ,把稀土元素分为水溶态 ( )、可交换态 ( )、碳酸盐结合态 ( )、有机态 ( )、硅铝化合物结合态 ( )和硫化物结合态 ( ) .研究表明 ,无论是煤中还是顶板中的稀土元素主要赋存在硅铝化合物结合态中 ;水溶态和可交换态中稀土元素含量甚微 ,是稀土元素地球化学性质稳定的表现之一 .高含量的碳酸盐矿物、硫化物矿物和有机质亦对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起了一定作用 .在煤层顶板中 ,以硅铝化合物和硫化物结合态的稀土元素含量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少 ,以有机质结合态的稀土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增加 ,且和煤层中稀土元素的赋存状态不同 ,表明不同沉积环境以及相同沉积环境对不同物质中的稀土元素的分馏效应是不同的 .  相似文献   

8.
寒冷森林覆盖区深穿透地球化学勘查试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能快速寻找深部隐伏矿体,运用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中的地球电化学测量法和金属元素活动态测量法,在内蒙古虎拉林进行金矿勘查试验.结果表明:在已知矿体上方应用此方法进行矿产勘查是有效、可行的;在已知矿体外围圈出了3个异常.对Ⅰ号异常区进行工程验证,发现了有6条具有工业价值金矿体,其中最高品位达23.43 g/t.利用深穿透地球化学在寒冷森林覆盖区寻找隐伏金矿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了大孤山铁矿尾矿库及周边景区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理化指标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为矿区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Tessier 5步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Cu、Zn、Pb、Cd、Ni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并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重金属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 Cu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有机结合态次之,Zn、Pb、Ni 3种金属的残渣态占绝对优势,Cd的可交换态是5种重金属中最高的.相关分析可知,pH对各重金属可交换态影响较大,OM是影响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Pb可交换态的主要因素,Eh是影响Zn各形态和Ni残渣态的主要因素.结论 Cd有效态含量最高,占总量的32.25%,其他矿区重金属形态总体为残渣态为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的形态分布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在焦作市焦克路段两侧农田布设监测点,对土壤中Cd,Cr,Cu,Ni,Pb,Zn和As含量进行测定和评价,并采用连续提取法对土壤重金属的化学形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距离公路路基15 m处污染达到峰值,综合污染指数达到6.147,然后随距离的增加污染减轻;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有效态占总量百分比的序列为:w(Pb)w(Ni)w(Cr)w(Cu)w(Cd)w(Zn)w(As),其中,Ni,Cd,Zn,Pb总量中化学形态分布从多到少的顺序为残渣态,Fe-Mn氧化态,有机结合态,可交换态,酸可提取态;Cu,As总量中化学形态分布从多到少的顺序为残渣态,有机结合态,铁锰氧化态,可交换态,酸可提取态;Cr总量中化学形态分布从多到少的顺序为残渣态,铁锰氧化态,有机结合态,酸可提取态,可交换态.  相似文献   

11.
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城市污泥中的Zn、Cu、Cd、Cr、Pb、Ni进行了形态及总量分析,并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污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污泥中Zn、Cu、Cd、Cr、Pb、Ni的含量均低于污泥农用控制标准值(土壤pH≥6.5);Zn、CA、Cr、Pb主要以残渣态存在,Cu、Ni主要存在形式为有机结合态;Zn、Cd、Cr、Pb的不可利用态所占比例均在50%以上,这对污泥农用是非常有利的.盆栽植物酸模叶蓼的根部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大于茎叶,其吸收的重金属不仅包括可交换态和碳酸盐结合态,还包括了在一定条件下释放出来的铁锰氧化态和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12.
地电化学找矿法在浙江遂昌金矿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已知矿体上方进行的找矿实践表明,地电提取和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找矿法寻找遂昌金矿厚层火山岩覆盖区隐伏矿体是可行的;同时在未知区采用上述地电化学找矿法都得到了明显高出背景的清晰异常,并圈出3类地电化学异常靶区。  相似文献   

13.
桂林市郊土壤中铅的形态及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连续浸取法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桂林市郊5个不同区域的菜地土壤、蔬菜铅污染,以及土壤铅的7种存在形态,讨论了各种形态铅对环境的影响.在铅形态的分布中以残渣态铅含量最高(20.986×10-6),占7种形态铅总量的44.36%,其次为无定形氧化铁结合态和晶形氧化铁结合态,分别占总铅量的17.07%、12.42%,而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无定形氧化锰结合态和有机态铅的含量较低,各自占总铅量均小于10%.  相似文献   

14.
西安市大气沉积颗粒中铅的赋存状态及环境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西安市大气沉积颗粒物中铅元素的赋存状态,采用连续化学浸提萃取的方法进行实验室分析,结果表明,大气颗粒中铅含量与残渣态和铁锰结合态的铅含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7和0.747,铅元素在污染颗粒中主要以残渣态和铁一锰结合态存在,水溶态、交换态、有机质结合态存在的量虽然很少,但都以矿物质形式存在,这说明铅元素具有比较稳定、不易迁移和转化的特性,对周围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比较持久.在治理措施上应及早遏制铅元素向环境中排放,以免其与灰尘发生相互作用而对环境造成长期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从金和黄铁矿在不同性质溶液中的电极电位与稳定电位出发,研究了金与黄铁矿所组成的原电池中有关电化学作用,探讨了隐伏金矿金离子晕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金矿的电化学溶解是金离子的主要来源;提取电极正负极同时使用或交叉使用,可提高地电提取法找金的有效性;用时量曲线可区分矿致异常与非矿异常。  相似文献   

16.
受植被、地形、阴影、第四系等干扰因素影响,覆盖区的遥感蚀变异常提取是一项具有探索性的研究课题。以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蛤蟆沟林场为研究区,根据蚀变岩光谱特征,利用Landsat7 ETM+多光谱图像,在剔除多种干扰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浅覆盖区蚀变遥感异常,分析了蚀变分布特征与影响因素,指出下一步应加强植被抑制和消除地形阴影效应研究。  相似文献   

17.
鄱阳湖典型湿地土壤铁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鄱阳湖典型湿地不同层次土壤铁的形态分布特征,为土壤铁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土壤类型及地形位置采集了表层土壤和典型土壤剖面土样,采样范围涵盖了鄱阳湖95%以上的湿地,采用BCR三步法测定铁的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弱酸溶解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可还原态)、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可氧化态)和残渣态的含量,讨论并分析鄱阳湖典型土壤中总铁和各形态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各采样点土壤总铁的含量差异不大,铁形态以残渣态为主,其次是可还原态,占总铁的比例范围分别为76.96%~90%和9.68%~14.41%,可氧化态含量相对较低,酸可提取态含量最低。相关分析表明,各形态与总铁含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性。前3种形态铁的含量受土壤中p H和Eh的影响较大。从垂直分布来看,4个样点的各形态含量随深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大多数传统胶质母细胞瘤(GBM)多模态磁共振(MR)图像分割算法未能将整个肿瘤细分为不同子区域的问题,提出基于混合特征和先验知识的GBM多模态MR图像自动分割算法. 配准GBM多模态MR图像,将头部区域方位调整到近似未旋转位置,并利用N4ITK法进行偏置场校正. 在提取GBM多模态MR图像局部位置特征、强度特征、纹理特征、对称特征和上下文特征后,应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初步分割GBM多模态MR图像. 考虑GBM肿瘤解剖结构先验知识,移除小区域和中值滤波后得到最终分割结果. 以Dice相似性系数作为评价指标,利用所提出的算法对TCGA-GBM和CH-GBM数据库中整个肿瘤进行分割,获得的平均Dice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871、0.882. 结果表明,该算法能以较高的准确率分割GBM多模态MR图像,适用于临床GBM多模态MR图像分割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库页红景天中的8种元素(Mg、Fe、Mn、Cr、Cu、Zn、Ni、Co)的形态,采用人工胃酸液和水提液分别对库页红景天中的这8种元素进行了提取,分离了微量元素的游离态和非游离态、稳定态和非稳定态,分析了蛋白质、多糖结合态分布,测定了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上述8种元素在人工胃酸液中的溶出率都高于水提液,8种元素的多糖结合态所占比例都低于水提液中所占比例,其中7种元素的游离态所占比例高于在水提液中所占比例,6种元素的不稳定态所占比例高于在水提液中所占比例,4种元素的蛋白质结合态比例高于水提液中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首次采用金属锗为溶剂,利用“渣—金”平衡法,在1733K下,测定了MgO—B2O3二元系熔渣中MgO的活度.并在以纯液态B2O3为标态下,用Gibbs-Duhem方程求得了该二元系熔渣中aB2O3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