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桂林中心城市环境水利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桂林抓住山水名城的特点,在“水”字上做章,对环城水系进行整治,兴建两江四湖工程,从漓江、桃花江的游船经船闸或升船机驶入中心城市的木龙湖、桂湖、榕湖和杉湖,增添山水城市的独特景观,根据1999年以来在桂林参与该工程规划设计及工程实施的经验,概要阐述两江四湖整治和通航设计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对环境景观的要求,这是水利工程服务城市环境的一项环境水利工程,也是新世纪水利工程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2.
论述环境水利学科的基本概念,阐述水资源保护、流域(区域、城市)环境水利和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研究的基本任务和内容,回顾中国水利学会环境水利研究会30年来开展的学术交流、科技咨询、技术培训等活动及主要成果,阐述水资源保护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与方法、预测模型、水工程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要河流湖畔补水、湿地生态修复等环境水利学科领域的成果应用和发展趋势及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3.
城市水利环境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水利环境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文介绍了城市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面沉降、地裂缝和地面塌陷、诱发地震、海水入侵、水质恶化等水利环境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5.
资源、环境、人口是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水作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面向新世纪,必须审时度势,理清工作思路,采取新的治水方略,全面推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环境水利的战略转变,谋求水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该文通过城市化的环境水利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并优化配置当地水资源,加强水质管理、用水管理、排水管理和发展污水资源化等改善城市水环境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国家形势、水利形势及水利科技发展的3个层次上,分阶段回顾了海河流域水利科技的发展状况,并提出保障流域水利科技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面临新世纪,基层水利如何加快发展,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新跨越,笔者试结合东台市水利工作的实践,就发展资源水利、环境水利,加快实现水利发展新跨越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建国50年来,东台市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大办水利,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设施,全市初步建成挡、排、灌、降、防五套工程体系。实现沿海出现历史最高潮位加十级台风不出险,里下河圩区出现超历史洪水位80%联圩不破圩,全市日降雨150毫米三天排出不受涝,堤东70天无雨保灌溉。水利事业的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 相似文献
9.
水利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邓小平理论和“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按照中央纪委七次全会和国务院第五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围绕水利中心工作,加强监督、检查,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为水利建设、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近日,就2007年水利监督、检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多制约因素,其中,水利环境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因素,青冈县是一个农业大县,这样一个农业大县的发展,特别是农、林、牧、渔各业,哪一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水利这条命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是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的名言。的确,要搞好青冈县域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水利发展环境为依托。因此,如何建设一个良好的水利环境,则是实现青冈县县域经济发展和实现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水利建筑水环境是水利建筑空间和水环境的相互结合。以营造自然、生态、乐游的水利建筑水环境为目的,分析了作为景观元素的水环境特性。水利建筑水环境具有功能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各类价值互相补充、相互渗透、巧妙融合。在工程实践中应做到人与自然、水利建筑与大自然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2.
试论顺德城市化与城市水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珠江》1996,(1):11-16
本文以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的广东省顺德市为背景,初步论述了在顺德城市化过程中,农业水利向城市水利与商品经济水利的转化、水利变革与水利传统的碰撞与冲突,以及“94.6”西北江大洪水顺德城市防洪新特点,并提出了若干城市水利管理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蔡松年 《中国农村水电及电气化》2013,(9):45-47,65
水利工程建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水利工程在为社会带来极大利益的同时,也对其周围的环境产生着巨大影响,而某些影响恰恰是不利的一面。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一些典型水利工程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从其不利方面出发,从而提出几点水利建设的同时能够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桂林市城市环境水利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息息相关 ,近两年来桂林市以“水”为核心开展的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改造取得极佳效果 ,开创了我区城市环境水利建设的新篇章 ,推动着桂林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环境水利过渡。结合水利专业特点 ,介绍桂林城市建设中的最大项目———中心城环城水系的简要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水环境恶化对水工建筑物安全的影响机理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流本是具有反馈调节机制的动态系统,径流泥沙、河床边界、河流水质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自然状态下的河流系统一般都与环境相互适应,保持一定程度的生态平衡。修建在江河上的大型水电工程虽然发挥了防洪兴利的重大效益,但大规模地改变、影响江河系统的生态平衡。有些已经使人类与河流的共处关系产生不协调或矛盾,引起一些河道稳定性改变、河槽萎缩、断流,一些河段水质下降、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等,因此水电工程运用对河流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必须通过技术和政策手段保护河道生态。 相似文献
18.
该文简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涵义及基本原则,认为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行事;分析探讨了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和干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作为缓冲资源存在的环境用水问题,认为特别需要警惕那种持续时间长,干旱度大的旱灾;阐述了建设节水型农业的重要意义,提出建立水本位,引入水当量和水当值概念,并建议将其纳入国民经济统计体系,以促进节水型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运城市水利发展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概述了运城市水利发展现状,分析了水利发展中出现的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恶化、旱涝灾害频繁三大问题,提出了水利发展总体思路及布局。 相似文献